|
|
作者: 井上靖 Yasushi Inoue 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一部名为《敦煌》的中日合拍电影,就以其独特的情节构思、宏伟的历史背景、凄婉的爱情故事征服了观众的心。原作者井上靖是日本著名的孔子研究专家(见其《孔子》一书),同时也是历史学家和小说家。他所著的《西域短篇小说集》,以西域这一历史上最为奇特、繁杂、丰富、多样的地区为背景,写出了一个个充满着幻想与神秘色彩的故事。
《敦煌》的故事发生在公元十一世纪上半叶,北宋与辽国交恶,而西夏的李元昊趁机崛起,遂占据敦煌地区近一个半世纪之久的交替性时刻。同样是在巨大的历史变革下小人物如蝼蚁般的生命,在动荡与战乱中飘浮不定。然而至为令人感动的是,如此菲薄的生命,如何尽了所有的力量要保存人类那宝贵的文化遗产——数以万计的佛教经典和史书资料。电影《敦煌》中,敦煌当时的统治者曹太守未尝不是一位爱书、爱骨董成癖的人,然而他的爱是毁灭性的,他居然要让那些无价的宝物,历代人花了多少心血撰写出来的书卷典籍,连同敦煌一起陪他自焚。一个小小的文官(也许是书记官吧),他的名字已然湮没,然而他的贡献却是不可限量的——他在敦煌被破城焚毁之际,悄悄带了一队挑夫,用着马匹骆驼,把那些经卷运到莫高窟某一处佛窟中封藏起来,直到九个世纪后它们的又一次劫难。
不知道是什么 给了那个书记官以灵感,让他把经书藏在千佛洞,好象亦是为了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与那些洞窟相连。在西夏军已破沙州,即将攻来之时,把那些凝聚了无数人虔诚心愿的经卷埋藏在最安全的地方。书中一再提到一种对佛的崇敬的心情,也许在乱世中,这是唯一的安慰和寄托吧。
井上靖是日本著名作家,一代文坛巨匠,也是日中文化交流协会会长。1991年1月29日晚10时,他走完了人生83年的历程,在日本癌病治疗中心溘然长逝。
井上靖在大学时代就开始文学创作,后来进入每日新闻社担任记者,战后成为专业作家,发表过很多有影响的作品,荣获过多种文学奖,并被日本政府授予文化勋章,他是当代日本文坛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
井上靖不但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倾慕不已,而且对中国的西北地区及丝绸之路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以我国古代西域风土人情、历史掌故为题材所创作的历史小说有《楼兰》、《敦煌》、《异国的人》、《漆胡尊》、《昆仑采玉》等。其中《楼兰》、《敦煌》两书曾在日本获得“每日艺术大奖”。
20世纪70年代之后,井上靖曾数次来中国,专门踏上当年的西域丝绸之路,仔细追寻古人留下的每一处遗迹。《楼兰》一书出版后,他曾多次想亲身来中国一睹当年楼兰的遗址,而且有一次几乎成行,但终因疾病缠身而未能如愿。当他得知日本著名画家平山郁夫从楼兰考察归来后,马上请画家把描绘楼兰遗址的素描带来让他先睹为快,以弥补自己未能成行的遗憾。
井上靖1955 年开始创作历史小说,其中,以中国的历史及古代名人为背景的有《天平之甍》、《孔子》、《杨贵妃》、《苍狼》等。这些作品在日本深得广大读者的好评,成为日本人民了解中国历史、文化与中日友好之源的不朽文学遗产。1986年,井上靖因患食道癌而动大手术,也正是在这一年他着手撰写酝酿了 20年的长篇小说《孔子》。这部著作一经发表,立即在日本引起轰动,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发行了60多万册,被列为1989年日本文艺类十大畅销书之首。
井上靖对中国的热爱之情以及他的杰出贡献使他得到了中国人民的尊敬与赞誉,作为第一个被北京大学授予名誉博士的日本人,他当之无愧。 |
|
古代郡名。治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北魏改为敦煌镇,后复改郡。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改置西沙州,贞观七年(公元633年)又改沙州,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仍改敦煌郡,干元元年(公元758年)又改沙州。 |
|
县名。在 甘肃省 。 西汉 置。 十六国 前凉 建都于此, 北周 改名 鸣沙县 , 隋 大业 初复名, 唐 末废。 清 乾隆 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复置,移治今址。县城是古代通往 中亚 和 欧洲 的交通要站。城东南25公里的 莫高窟 (千佛洞)保存有四世纪至十四世纪遗留的壁画、雕塑等艺术珍品;城南有 鸣沙山 、 月牙泉 名胜;城西北有 玉门关 ,西南有 阳关 遗址。1987年改设 敦煌市 。 |
|
中国甘肃敦煌一带的石窟总称。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东千佛洞及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五个庙石窟等。有时也专指莫高窟。莫高窟在今甘肃省敦煌市中心东南25千米的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 ,创建于前秦建元二年( 366 ),历经北凉、北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相继凿建,到唐时已有1000余窟龛,经历代坍塌毁损,现存洞窟492个。保存着历代彩塑2400多尊,壁画4.5万余平方米,唐宋木构窟檐5座。洞窟最大者高 40 余米、30 米见方,最小者高不过几十厘米。窟外原有殿宇,有木构走廊与栈道相连。壁画有佛像和佛经故事、佛教史迹、神话等题材,构图精美,栩栩如生。造像均为泥制彩塑,分为单身像和群像。造型生动、神态各异,最大者高33米,最小者仅 0.1 米。壁画除佛教题材外还绘有出资建造石窟的供养人像和耕作、狩猎 、捕鱼 、婚丧 、歌舞 、杂技 、旅行等生产、生活情景。1900年发现藏经洞,出土了大批古代写本和其他文物(见敦煌文书)。西千佛洞位于今敦煌市西35千米南湖店附近党河北岸断崖上。始建年代晚于莫高窟,现存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时代的洞窟20个,窟形、壁画同于莫高窟,塑像多为后世重修。榆林窟位于安西县城西南70千米的踏实河两岸。现存唐、五代、宋、西夏、元、清代的洞窟41个。东千佛洞位于今安西县城东南约70千米桥子乡的山谷中,约始建于西夏之前,今存有西夏、元、清等朝代的洞窟23个,塑像有说法像、思惟像、高僧像等,壁画题材内容、艺术风格与榆林窟同时代壁画相同。五个庙石窟位于今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城南20千米党河上游的峡谷中,始建于北朝晚期,今存五代、宋、西夏、元等时代洞窟 4 个,无塑像遗存,壁画多经变和密宗佛像。毁坏严重。敦煌石窟始自十六国,至清代1000余年中不断修建,其塑像、壁画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历代佛教艺术的发展,形成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敦煌石窟艺术体系。其中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敦煌壁画
敦煌壁画泛指存在于敦煌石窟中的壁画。敦煌壁画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共有石窟552个,有历代壁画五万多平方米,是我国也是世界壁画最多的石窟群,内容非常丰富。 敦煌壁画是敦煌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规模巨大,技艺精湛。敦煌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它和别的宗教艺术一样,是描写神的形象、神的活动、神与神的关系、神与人的关系以寄托人们善良的愿望,安抚人们心灵的艺术。因此,壁画的风格,具有与世俗绘画不同的特征。但是,任何艺术都源于现实生活,任何艺术都有它的民族传统;因而它们的形式多出于共同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技巧,具有共同的民族风格。著名的敦煌壁画有九色鹿救人、释迦牟尼传记、萨锤那舍身饲虎等著名的壁画故事。 |
|
敦煌最早的先民是谁?他们为什么来到这块土地?这是许多对敦煌有兴趣的人常常提出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愈来愈感觉到遗传基因的重要性,所以更喜欢追根溯源。文化的制造者和传承者是人,关注某地区的文化自然会关注某地区的先民,这是必然的。
其实,和现代人一样,大多数人都并不喜欢偏僻的荒野,偶尔玩玩可以,长期居住大多不愿意。到偏僻山野长期生存的人,大多出于无奈。敦煌最早的先民更是出于无奈,被迫来到这块土地上的。
大约距今四千多年前,即尧、舜、禹的传说时代,各部族之间,相互掠夺财富和人口的战争经常发生。在这种弱肉强食的形势下,各亲近部落自然结成部落联盟。尧、舜、禹作为中原部落联盟最强大的首领,则经常对周围弱小部落发动征服性战争。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有征服就有反征服。如何对付被征服部族的反抗也就成了征服者的一大难道。流放,是其对付被征服者的办法之一。
据《尚书》记载:"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其中的"三苗",即是曾经生活在长江流域"彭蠡之波"、"洞庭之水"的三苗部族,由于在与中原部落的战争中遭遇失败,却又不服,时时反抗,"为政不善",故被舜、禹先后放逐之。就这样,战败的三苗族一部分成员作为"四凶"之一,从江淮地区被押解到偏僻荒凉的大西北,放逐到河西敦煌一带。从此开始了新的生活,同时亦为敦煌历史谱写了崭新的一页。
和大多数地区的居民一样,敦煌的居民成分也不是单一的,一成不变的。战国至秦时期,活动在敦煌一带的人主要是月氏、塞种胡和乌孙等族。在这些种族中,以月氏最强大。原居住在敦煌的羌戎族,被"并于月氏",而塞种胡和乌孙,或被"遂往葱岭南奔",或"亡走匈奴"。西汉时期,出于扼守河西,开发西域的战略需要,西汉王朝不断向敦煌大量移民,实行"屯田戍边"的政策。屯田组织分为军屯和民屯两种。军屯的主要劳动力是戍卒和士兵,民屯的主要劳动力是田卒和移民。大量的移民中,有一些是因犯罪而贬谪徙边的世家豪族,也有普通的贫民和罪犯。如据史书记载,武帝晚年,发生太子叛乱,后来,随太子叛乱的兵士、将领、官吏,便都被流放到敦煌。
由此可见,西汉时的敦煌,聚集着来自中国各地的军人、犯人和亡命之徒,这使我们重新想起"窜三苗于三危"的故事,好像历史在不断地重演。实际上,各朝各代的一些"奸猾吏民",正是社会中最有活力和生气的一批人,他们不安于现状,勇者"奋而思斗",智者"静而思谋",于是被作为危险份子发配边地开垦荒地,抵御外敌。 在敦煌历史上,曾有许多民族在这里居住或活动过,如匈奴、吐蕃、回鹘、党项、蒙古等族,不过,长期以来,陆陆续续从中原等地区迁徙而来的内地民族则一直是敦煌居民的主要成分。这种情况一直延续至今。当然,这些迁徙而来的人们中,并非全是流放者,也有大量随军扩疆的家属或戍边而留下的兵士将领,还有许多因战乱或其它原因到此避难的各阶层人们,更有因历代王朝采取屯田垦荒等徙民实边政策而来的一批批移民。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扫除元残部,派宋国公冯胜率兵三路平定河西获胜,修筑了嘉峪关明长城,重修了肃州城。后吐鲁番攻克哈密,敦煌面临威胁。明王朝又在沙州古城设置罕东左卫。正德11年(公元1516年),敦煌被吐鲁番占领。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明王朝下令关闭嘉峪关,将关西平民迁徙关内,废弃了瓜沙二州。此后200余年敦煌旷无建制,成为“风播楼柳空千里,月照流沙别一天”的荒漠之地了。
清康熙后期,清王朝逐渐收复了嘉峪关外的广大地区。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在敦煌建立沙州卫,并开始在甘肃各地移民2400户到敦煌垦荒定居,同时又迁吐鲁番、罗布泊大批兵民于沙州一带。雍正末,沙州已有耕地10万余亩,引党河水分10渠灌溉,农业得到很快的恢复与发展,形成河西走廊西部的戈壁绿洲。
"移民"的性质,深深地给敦煌历代居民有意识或潜意识地打上了"外来"的烙印;
敦煌遗书的内容和价值
敦煌遗书包括5-11世纪六七百年的古代文献。其中有纪年者近千件,大部分汉文写本写于中唐至宋初。汉文遗书除了佛典和其他宗教文献外,为医药天文,诗词俗讲等。宗教文献以佛经目录为主,其中大多有传世本,也有一些未曾传世的佛教文献。大量的官私档案文书,是研究中古历史,社会生活,寺院经济等的第一手资料。使人们对唐代法令及其在古代现实生活的运用,获得了全新的认识。大批户籍资料,使人们对中古时代的社会的阶级关系认识的更加深刻。寺院文书反映着寺院的生产和生活。各种社约从不同侧面展示了中古社会的民间社团及其活动。 |
|
敦煌学是研究、发掘、整理和保护中国敦煌地区文物、文献的综合性学科。与徽州学和藏学齐名,是中国的三大区域文化之一。它是由日本学者于1925年首先提出的,现在已发展为一门显学。 |
|
敦煌市 敦煌社区 敦煌里 |
|
甘肃 | 地理 | 山峰 | 名胜 | 学科 | 汉学 | 国际显学 | 生活 | 酒器 | 文物 | 人物 | 考古学家 | 学者 | 名人 | 莫高窟 | 艺术 | 飞天 | 佛教 | 旅游 | 建筑 | 古城 | 景点 | 历史人物 | 道士 | 敦煌学 | 藏书家 | 金石学家 | 更多结果...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