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學名】 chrysalidocarpus lutescensh.wendl
【別名】 黃椰子
【科屬】 棕櫚科 palmaceae,散尾葵屬 chrysalidocarpus h. wendl.
【特性與特徵】 散尾葵為叢生常緑灌木或小喬木。性喜溫暖濕潤、半陰且通風良好的環境,不耐寒,較耐陰,畏烈日,適宜生長在疏鬆、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土壤,越鼕最低溫要在10℃以上。原産地可高達3~8 m。莖幹光滑無毛刺,上有明顯葉痕,呈環紋狀,基部多分蘖,呈叢生狀生長。葉面滑細長,羽狀復葉,亮緑色,長40~150 cm。小葉及葉柄稍彎麯,先端柔軟。小羽片披針形,長20~25cm,左右兩側不對稱,葉軸中部有背隆起。花小,金黃色,花期3~4月。
【分佈狀況】 散尾葵原産非洲馬達加斯加島,世界各熱帶地區多有栽培。我國引種栽培廣泛,在華南地區可作庭園栽培或盆栽種植,其它地區可作盆栽觀賞。
【繁殖】 散尾葵可用播種繁殖和分株繁殖。播種繁殖所用種子國內不宜採集到,多從國外進口。 常規的箯多用分株,於4月左右,結合換盆進行,選基部分蘖多的植株,去掉部分舊盆土,以利刀從基部連接處將其分割成數叢。每叢不宜太小,須有2-3株 ,並保留好根係;否則分株後生長緩慢,且影響觀賞。分栽後置於較高濕溫度環境中,並經常噴水,以利恢復生長。
散尾葵盆栽可用腐葉土、泥炭土加1/3河沙及部分基肥配製成培養土。它蘖芽生長比較靠根莖上,盆栽時,因較原來栽的稍深些,以免新芽更好地紮根。5-10月是其生長旺盛期,必須提供 比較充足的水肥條件。平時保持盆土經常濕潤。夏秋高溫期,還要經常保持植株周圍有較高的空氣濕度,但切忌盆土積水,以免引起爛根。一般每1-2周施一次腐熟液肥或復合肥,以促進植株旺盛生長,葉色濃緑,秋鼕季可少施肥或不施肥,同時保持盆土幹濕狀態。散尾葵喜溫暖,鼕季需做好保溫防凍工作,一般10℃左右 可比較安全越鼕,若溫度太低,葉片會泛黃,葉尖幹枯,並導致根部受損,影響來年的生長。它喜半陰,春、夏、秋三季應遮陰50%。在室內栽培觀賞宜置於較強散射光處;它也能耐較陰暗環境,但要定期移至室外光綫較好處養護,以利恢復,保持較高的觀賞狀態。如果環境乾燥、通風不良,容易發生紅蜘蛛和介殼蟲,故應定期用800倍氧化樂果噴灑防治。
【用途】株形秀美,多作觀賞樹栽種於草地、樹蔭、宅旁,也用於盆栽,是佈置客廳、餐廳、會議室、家庭居室、書房、臥室或陽臺的高檔盆栽觀葉植物。在明亮的室內可以較長時間擺放觀賞,在較陰暗的房間也可連續觀賞4~6周,觀賞價值較高。 |
|
Chrysalidocarpus lutescens |
|
黃椰子 |
|
棕櫚科 Palmaceae,散尾葵屬 Chrysalidocarpus H. Wendl. |
|
散尾葵為叢生常緑灌木或小喬木。莖幹光滑,黃緑色,無毛刺,嫩時披蠟粉,上有明顯葉痕,呈環紋狀。葉面滑細長,羽狀復葉,全裂,長40~150 cm,葉柄稍彎麯,先端柔軟;裂片條狀披針形,左右兩側不對稱,中部裂片長約50cm,頂部裂片僅10cm,端長漸尖,常為2短裂,背面主脈隆起;葉柄、葉軸、葉鞘均淡黃緑色;葉鞘圓筒形,包莖。肉穗花序圓錐狀,生於葉鞘下,多分支,長約40cm,寬50cm;花小,金黃色,花期3~4月。果近圓形,長1.2cm,寬1.1cm,橙黃色。種子1~3枚,卵形至橢圓形。基部多分蘖,呈叢生狀生長。 |
|
性喜溫暖濕潤、半陰且通風良好的環境,不耐寒,較耐陰,畏烈日,適宜生長在疏鬆、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土壤,越鼕最低溫要在10℃以上。原産地可高達3~8m。 |
|
原産非洲的馬達加斯加島,世界各熱帶地區多有栽培。我國引種栽培廣泛。 |
|
散尾葵可用播種繁殖和分株繁殖。播種繁殖所用種子國內不宜採集到,多從國外進口。常規的多用分株,於4月左右,結合換盆進行,選基部分蘖多的植株,去掉部分舊盆土,以利刀從基部連接處將其分割成數叢。每叢不宜太小,須有2~3株 ,並保留好根係;否則分株後生長緩慢,且影響觀賞。分栽後置於較高濕溫度環境中,並經常噴水,以利恢復生長。
散尾葵盆栽可用腐葉土、泥炭土加1/3河沙及部分基肥配製成培養土。它蘖芽生長比較靠根莖上,盆栽時,因較原來栽的稍深些,以免新芽更好地紮根。5~10月是其生長旺盛期,必須提供 比較充足的水肥條件。平時保持盆土經常濕潤。夏秋高溫期,還要經常保持植株周圍有較高的空氣濕度,但切忌盆土積水,以免引起爛根。一般每1~2周施一次腐熟液肥或復合肥,以促進植株旺盛生長,葉色濃緑,秋鼕季可少施肥或不施肥,同時保持盆土幹濕狀態。散尾葵喜溫暖,鼕季需做好保溫防凍工作,一般10℃左右 可比較安全越鼕,若溫度太低,葉片會泛黃,葉尖幹枯,並導致根部受損,影響來年的生長。它喜半陰,春、夏、秋三季應遮陰50%。在室內栽培觀賞宜置於較強散射光處;它也能耐較陰暗環境,但要定期移至室外光綫較好處養護,以利恢復,保持較高的觀賞狀態。如果環境乾燥、通風不良,容易發生紅蜘蛛和介殼蟲,故應定期用800倍氧化樂果噴灑防治。 |
|
株形秀美,在華南地區多作庭園栽植,極耐蔭,可栽於建築物陰面。其他地區可作盆栽觀賞。可作觀賞樹栽種於草地、樹蔭、宅旁,也用於盆栽,是佈置客廳、餐廳、會議室、家庭居室、書房、臥室或陽臺的高檔盆栽觀葉植物。在明亮的室內可以較長時間擺放觀賞,在較陰暗的房間也可連續觀賞4~6周,觀賞價值較高。 |
|
【藥名】散尾葵
【漢語拼音】sàn wěi kúi
【英文名】Yellow Palm, Areca Palm, Butterfly Palm, Golden-feather Palm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hrysaliclocarpus lutescens H. Wendl.
【歸經】入肝經
【功效】收斂止血
【考證】始載於《中國高等植物圖鑒》。
【科屬分類】棕櫚科
【主治】吐血咯血;便血;崩漏
【生態環境】現廣東、海南、廣西、雲南有栽培,多植於庭園或花圃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收,除去葉子,曬幹。
【資源分佈】原産非洲馬達加斯加。
【植物形態】散尾葵,叢生灌木至小喬木,高3-8m。莖基部膨大。葉羽狀全裂,擴燕尾服而稍彎,長約1.5m;裂片40-60對,2列排列,披針形,長35-50cm,寬1.2-2cm,先端長尾狀漸尖並具不等長的短2裂,頂端的羽片漸短,長約10cm;葉柄及葉軸光滑,黃緑色,上面具溝槽,背面凸圓;葉鞘長而略膨大,通常黃緑色,初時被蠟質白分,有縱嚮溝紋。花雌雄同株,小而呈金黃色;肉穗花序生於葉鞘束下,多分枝,排成圓錐花序式長約0.8m,具2-3次分枝,分枝花序長20-30cm,其上有8-12個小穗軸,花小,金黃色,蠃旋狀着生;雄花萼片和花瓣各3片,難蕊6;雌花萼片和花瓣與雄花同,子房1室,有短的花柱和粗的柱頭。果稍呈陀蠃形或倒卵形,長約1.8cm,直徑約1cm,鮮時土黃色,幹時紫黑色,無內果皮。種子略為倒卵形,胚乳均勻,中央有狹長的空腔,胚側生。花期5月,果期8月。
【功效分類】收澀藥
【性味】味微苦;澀;性涼
【藥材基源】為棕櫚科植物散尾葵的葉鞘纖維。
【用法用量】內服:炒炭煎湯,10-15g。
【出處】《中華本草》 |
|
散尾葵介紹
散尾葵
科屬:
棕櫚科 散尾葵屬
別名:
形態特徵:
株高3~4米。莖自地面分枝,有環紋;葉擴展拱形,長可達2米,葉柄平滑,黃色,羽片披針形,長60釐米,先端柔軟,背面主脈3條,隆起;花小,成串,金黃色,花期3~4月。
分佈與習性:
原産馬達加斯加,我國各地多盆苛。散尾葵性喜溫暖濕潤的環境,喜光也較耐陰。高生長緩慢而冠幅發育較快,自然整枝良好。要求微酸性透氣良好的砂質壤土,忌鹼性土。
繁殖與栽培:
散尾葵播種、分株均可繁殖。一般盆栽多采用分株繁殖。分株繁殖一年四季均可,但以秋季為好。從生長健壯的母株上選到發育良好的條枝,從根部與母株割離,移入新盆重新定植即可。初定植的植株,因根係尚未發育好,應避免在強光下長時間照射。適量澆水,每日數次嚮葉面噴水,保持葉部濕潤。氣溫保持在20~25℃左右,大約20天可正常生長。
室內盆栽散尾葵應選擇偏酸性土壤,北方應註意選用腐殖質含量高的沙質壤土。澆水應根據季節遵循“幹透濕透”的原則,乾燥炎熱的季節適當多澆,低溫陰雨則控製澆水。北方地區特別是水內含????、鹼較多的地方,應註意經常用黑礬調節土壤酸度。一年四季均可澆施液肥,夏季適當追施含氮有機肥,鼕季可施芝麻醬渣等有機花肥。定期旋轉花盆,經常修剪下部、內部枯葉,註意修整冠形。鼕季必須保證室內溫度在10℃以上。
應用:
散尾葵植株高大,葉片披垂碧緑,北方盆栽佈置會場、廳、堂,格外雄壯。
圖片: |
|
|
|
散尾葵屬 | 巨型散尾葵 | 巨型散尾葵幼苗 | 馬達加斯加巨型散尾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