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攀枝花學院聯繫方式 地址:四川省攀枝花市東區學園路
郵編:617000
電話:0812-3371009 傳真:0812-3371000 攀枝花學院投訴電話 攀枝花市旅遊投訴電話:0812-96927
四川省旅遊投訴電話:028—86657308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攀枝花學院是教育部批準在川西南、滇西北布點的唯一一所以工為主的綜合性普通本科院校。學校座落於我國西部最大的鋼鐵工業基地、世界著名的“釩鈦之都”——攀枝花市市中區。
學校占地1260畝, 校捨面積 35.5萬平方米,固定資産總值4.18億元,館藏圖書83.06萬册,教學科研儀器設備資産7187萬元;教職工917人,專任教師672人,專任教師中具有副教授以上職稱的教師210人,碩士以上學位的教師204人。學校下設電氣信息工程學院、機電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學院、計算機學院、人文社科學院、外國語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藝術學院、工程技術學院、材料工程係、生物與化學工程係、醫學係、數理教學部、體育部、思想政治教育教學部、繼續教育學院等16個教學單位,27個本科專業,32個專科專業,本、專科共50多個專業方向,專業設置涵蓋理、工、文、法、經、管、醫等7個學科門類。在校學生總規模1.4萬人,其中普通本專科學生1萬餘人,成教學生3000餘人,生源覆蓋全國20多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形成了以工為主、多學科兼容,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職業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協調發展的辦學格局。
在多年的辦學實踐中,學校逐步樹立起了“育人為本,質量第一;經營學校,適應市場”的辦學理念,並圍繞“按教育規律育人,按市場規律辦學”,結合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以服務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為目標,按照本科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要求,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建立和完善適應本科教育教學的課程設置體係、課程內容體係、實踐教學體係和學生學業測評係統,加強對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培養,着力培養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建校20多年來,學校已為社會培養了近2萬名畢業生,畢業生以其較強的綜合素質受到用人單位的廣泛好評和普遍歡迎,學校也被評為四川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
學校實踐教學保障體係完善。建有70餘個基礎課實驗室、7個專業技術實驗室和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近100個實習基地。同在攀各大企業聯合建設校企共享專業技術實驗室7個、實習基地24個,共享實驗設備值2600多萬元。學校還利用奧地利政府498萬歐元貸款,建成16個專業實驗室、7個工程訓練中心、6個工程技術中心,保證了基礎課實驗開出率達到100%,專業課實驗開出率達到91%以上。現代化教學手段全面引入教學環節,已建成實驗實習中心、多媒體教學中心、語言教學中心、cai課件製作中心和20個多媒體教室等完善配套的現代化教學體係。校園網雙嚮鏈入中國教育科研網(cernet)和國際互聯網(internet),網絡覆蓋校園內學習、辦公和生活場所,已完全實現教學手段現代化和教學管理與行政辦公自動化。
教育教學改革成效顯著,科研和科技開發快速發展。學校有國傢級教改試點專業2個,省級教改試點專業3個, 國傢級教改項目“21世紀中國高等學校應用型人才培養體係的創新與實踐”子課題9項,省級教改項目和省級重點課程建設項目12個,獲省、校兩級教學成果奬40多項。學校先後完成各級科研課題100餘項,其中省部級以上5項,地廳級27項,企業合作11項;教師科研成果獲省、市級以上奬勵的科研項目95項,國傢發明專利7項,國內外公開發表學術論文900多篇,其中被sci、ei、istp等收錄1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教材近100部。
學校重視對外交流與合作。在國內先後與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成都理工大學、川北醫學院、西華師範大學、西南師範大學等院校開展了聯合辦學和研究生教育等方面的合作。
學校建立了奬、貸、補、助、免“五位一體,聯動助學”的激勵和保障機製,各類專項奬學金覆蓋所有本專科專業,對各類高分錄入新生給予特別奬勵,為家庭睏難的學生順利完成學業提供了有利保障。
學校在省內外具有良好的聲譽和廣泛的社會影響,先後被四川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單位”、“優秀文明校園”、“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部門緑化百佳單位”、“先進園林式學校”、“衛生先進單位”、“人才開發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熱忱歡迎社會各界人士來校參觀訪問和指導工作,熱忱歡迎全國各地有志青年報考攀枝花學院! |
|
中文:攀枝花學院(原攀枝花大學)
英文:PANZHIHUA UNIVERSITY
英文簡稱:PZHU, 中文簡稱攀大
學校主頁:http://www.pzhu.cn http://www.pzhu.edu.cn |
|
1983年建立攀枝花大學(專科)。
1994年攀枝花大學與攀枝花教育學院合併。
1998年攀枝花衛生學校並入攀枝花大學。
2001年改名為攀枝花學院(本科)。
2005年攀枝花高級技工學校並入攀枝花學院,成立攀枝花學院工程技術學院。
2007年攀枝花中西醫結合醫院並入攀枝花學院,更名攀枝花學院附屬醫院。
如今,攀枝花學院是川西南、滇西北唯一一所以工為主的地方綜合性普通本科大學,也是全國發展最快的123所大學之一。 |
|
攀枝花學院是國傢教育部批準建立的公辦綜合性普通本科院校(二本),學校學校實行“(四川)省(攀枝花)市共建共管”的管理體製,校級領導班子由省、市共同管理,教育業務工作由省教育廳指導,辦學經費主要由市財政投入,學校發展納入省、市兩級教育事業發展規劃。 |
|
學校地址:四川省攀枝花市東區機場路10號
郵政編碼:617000
招生電話:0812)3370868
學校傳真:0812-3371000 |
|
植根攀西沃土 服務資源開發
堅持學産研結合 培養應用型人才 |
|
明德礪志,博學篤行 |
|
育人為本,勵精圖治 |
|
歷史沿革
攀枝花學院前身是始建於1983年專科層次的攀枝花大學,是教育部布點在川西南、滇西北唯一一所以工為主的地方綜合性普通本科院校。學校座落於我國西部最大的鋼鐵工業基地、世界著名的“釩鈦之都”、全國唯一以花命名的山水園林城市——四川省攀枝花市,2007年學校順利通過國傢教育部本科教學水平評估。長期以來,學校的建設、改革和發展一直受到各級領導的重視和關懷。黨和國傢領導人方毅、李鐵映、楊汝岱、費孝通,教育部領導楊海波、張保慶,四川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楊超、周永康、張學忠、張中偉等先後來校視察和指導工作,對學校辦學成就給予了充分肯定。方毅、費孝通先後為學校題寫校名;楊汝岱、楊海波分別為學校題詞:“把握辦學方向,服務西部開發”、“堅持改革,求實創新,促進教學、科研、生産三結合,把攀大辦成具有中國特色的新型大學”;李鐵映殷切期望學校“辦特色大學、育創業人才”。
基礎設施
學校占地84萬平方米,約1260畝。整個學校佈局分為:南苑、北苑、西苑和C區,校捨建築49.17萬平方米,其中教學行政用房22.35萬平方米、學生公寓11.46萬平方米、圖書館1.8萬平方米,運動場館5.07萬平方米。館藏圖書169.11萬册,。固定資産總值5.76億元,其中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10016.49萬元。校園網接入CERNET和INTERNET,覆蓋全校教學、科研、辦公和師生生活區域。教學基礎設施能完全滿足本科辦學和人才培養需要。
成都基地(學院)
為加快學校的發展,我校在成都市郫縣古城鎮建有攀枝花學院成都教育實習基地,該基地占地250餘畝,建築面積約250000平方米,可容納各類在校學生5000餘名,成都教育實習基地是我校在成都地區教育事業發展的 “窗口”,為學生在成都地區實習、就業提供良好的服務平臺。更是為了在成都設立學院打基礎。
學科專業
學校於2001年開始招收本科學生,2005年獲學士學位授予權。現有本科專業33個,專科專業36個,其中工學類專業14個,基本形成以工為主,文、理、法、經、管、醫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佈局。校級重點學科6個,校級品牌專業8個,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項目1個。建有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省重點實驗室1個,省高校重點實驗室2個,市重點實驗室3個。校內實驗(實踐教學)中心17個,含6個公共基礎實驗(實踐教學)中心(其中省高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建設項目1個)、11個專業實驗(實踐教學)中心,下設183個實驗室。學科專業設置與建設能適應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區域資源綜合開發需要。
師資隊伍
學校擁有一支整體結構合理、綜合素質較高、發展趨勢良好、能滿足本科辦學和人才培養需要的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約1100人,專任教師73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以上職稱232人,博士、碩士334人。學校有享受國傢政府特殊津貼專傢、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傢1人,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3人,市級有突出貢獻專傢6人、學術和技術帶頭人5人、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9人,校級學科帶頭人18人、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18人。有111人次參加各級專業技術學會(協會),其中27人次擔任省級以上專業學會(協會)理事、常務理事和副理事長,絶大部分市級專業學會(協會)均有我校教師擔任理事長、副理事長或秘書長。學校返聘、外聘高級職稱教師150人,外籍教師3人。
人才培養
學校一貫堅持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正確處理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之間的關係,正確處理教學改革與其他改革之間的關係,將人才培養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堅持學産研結合,育應用型人才,為區域資源綜合開發服務,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着力構建適應應用型人才培養需要的課程設置體係、教學內容體係、實踐教學保障體係,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通過強化學生創新創業精神、人文科學素養和實踐應用能力培養,着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學校以普通本科教育為主體,兼行高職高專和繼續教育兩項職能,同時合作其他高校開辦研究生教育。學校現設13個二級學院(含繼續教育學院)、2個教學部,面嚮全國30個省(市、區)招生。2008年全日製在校普通本、專科學生總規模13573人,成教生約3000人。24年來,學校為社會各條戰綫輸送普教本專科畢業生兩萬多名,他們中相當一部分人已成為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中堅和骨幹力量,我校畢業生以專業基礎紮實、實踐應用能力強、勤奮務實受到用人單位的廣泛好評。
科學研究
2001年以來,我校教師承擔校級以上科研課題215項,其中省部級19項、地廳級78項、橫嚮課題15項、校級103項;國傢專利授權11項,國內外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655篇,其中被SCI、EI、ISTP等收錄57篇,人大復印資料轉載11篇,出版學術專著、教材70部;獲哲學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研究成果奬71項,其中省級4項,市級67項。以釩鈦材料研究為代表的“學産研”結合模式實踐,為學校創造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熔????電解TiO2製備海綿鈦”研究達到國內領先水平,“釩鈦磁鐵礦綜合利用新流程工藝”研究處於國際領先水平。2007年8月,學校被省政府授予“四川省高新技術産業示範科研單位”。
教學成效
2001年來,學校榮獲省教育教學成果奬7項和優秀電教科研成果奬2項,奬勵校級教學成果80項,編著出版教材42部。2003年以來,學校批準立項建設重點課程10門,建設省級精品課程4門和校級精品課程32門。近三學年來,學生138人次在全國、全省各類科技或學科競賽中獲奬61項,申請專利16項(已獲專利授權6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或調研報告39篇(EI源刊2篇),出版詩集2部;學生2617人次取得各類職業技能等級或執業資格證書。本科畢業生考取研究生人數逐年大幅增長,個別專業2007屆畢業生考研錄取率達到18%。2001年以來,我校本專科畢業生就業率均保持在90%以上,2004-2006年連續三年被評為“四川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
合作交流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重視加強國際國內交流與合作,與加拿大卡布特學院、意大利佩魯賈大學、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瑞典哈姆斯塔大學、英國斯旺西大學、美國新墨西哥州立大學、東新墨西哥大學、勞倫斯技術大學及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大學、西華大學等國內外高校,在教學、科研和研究生教育等方面建立了合作關係。學校成立了董事會和校企協作委員會,以人才培養和攀枝花優勢資源開發利用為平臺,與攀枝花市各縣(區)及攀枝花鋼鐵(集團)公司、中國第十九冶金建設公司、二灘水電開發公司、攀枝花煤業(集團)公司、四川竜蟒(集團)公司等大型企業,建立了穩定的資源共享機製,實現了校地、校企的緊密協作。學校在市內外各企事業單位建有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164個。
校園文化
學校秉承“育人為本、勵精圖治”的辦學理念和“明德礪志、博學篤行”的校訓,大力弘揚校園文化主旋律,努力培育健康嚮上的校園文化氛圍,着力建設平安和諧文明校園。學校充分利用攀枝花獨特的氣候特點,精心打造具有濃郁亞熱帶風光特色的校園自然環境,是攀枝花享有盛譽的花園式學校和園林式校園。學校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目標,積極培育各級各類學生社團,校園文化活動豐富多彩。學生管樂團、合唱團、舞蹈團、民族藝術團等文藝團隊積極參加各類調演和比賽,多次受到表彰奬勵。在2006年首屆全國大學生公益文化藝術大賽中,我校選手獲四川賽區校園戲劇總决賽一等奬、歌麯總决賽民族組十佳歌手和優秀選手。
社會影響
學校先後榮獲“全國緑化先進單位”、“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四川省最佳文明單位”、“四川省優秀文明校園”、“四川省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四川省人才開發先進單位”、“四川省先進園林式單位”,是攀枝花市重要的城市名片和對外交流窗口單位。學校的快速發展和辦學影響,受到社會廣泛關註和高度評價,《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中國教育報》、《中國改革報》、《四川日報》、《四川教育導報》、四川電視臺等媒體多次報道學校辦學成就。 |
|
在"十一五規劃"期間,我們將始終以本科建設統攬全局,精心規劃,勵精圖治,傾盡全力,堅持不懈地抓好教學思想、師資隊伍、學科專業、教學條件、質量保障機製等基本建設,奮力實現高水平教學型大學的建設目標,積極開展研究生教育,爭取早日恢復"攀枝花大學"校名。
攀枝花學院是一所年輕的大學,但她也是一所年輕卻早以聲名遠播的高等學府。 |
|
學校現設有:
攀大陶行知像電氣信息工程學院
機電工程學院
土木工程學院
計算機學院
人文社科學院
外國語學院
經濟與管理學院
藝術學院
材料工程學院
生物與化學工程學院
醫學院
工程技術學院
體育部
思想政治教育教學部
繼續教育學院 |
|
四川省釩鈦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土木工程力學實驗中心
信息與控製實踐教學中心
電氣信息工程電子實訓中心
機械工程實訓中心
工程技能實驗中心
機電工程實踐教學中心
土木工程結構技術研究中心
幹熱河𠔌特色生物資源工程技術中心
民俗文化與旅遊産業發展研究所
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研究所
金沙青少年教育與發展研究所
生物與化工技術研究所
先進製造技術研究所
計算機軟件研究所
信息技術研究所
建築設計研究所
藝術設計研究所
外語翻譯研究所
四川省釩鈦材料重點實驗室
攀枝花市鈦材料重點實驗室
攀枝花細鱗片石墨深加工實驗室
攀枝花市釩儲能材料重點實驗室
四川省高校細鱗片石墨深加工重點實驗室
四川省高校釩鈦材料及復合技術重點實驗室 |
|
簡介 | 計算機學院 | 教學 | 成都教育實習基地 | 節目 | 校園 | 廣播 | 攀枝花學院校園廣播 | |
|
|
攀枝花學院圖書館 | 攀枝花學院藝術學院 | 攀枝花學院計算機學院 | 攀枝花學院校園廣播 | 攀枝花學院成都教育實習基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