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 > 探險者號衛星
  探險者號衛星explorer satellite
  美國第一個科學衛星係列。 1958年2月1日發射的探險者1號是美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到1975年探險者係列共發射55顆衛星,其中53顆進入軌道。
  探險者號衛星係列的主要任務是:①探測地球大氣層和電離層。②測量地球高空磁場。③測量太陽輻射、太陽風和研究日-地關係。④探測行星際空間。⑤探測和研究宇宙綫和微流星體。⑥測定地球形狀和地球引力場。
  探險者1號衛星運行的軌道參數是近地點360千米,遠地點2531千米,傾角33.34°,周期114.8分鐘。1958年5月23日衛星停止工作。探險者1號的主要成果是首次發現地球輻射帶,後來被人們稱為範愛倫輻射帶。這個輻射帶內的高能帶電粒子對載人空間飛行和衛星材料、儀器都有一定的危害性。探險者號衛星係列多數為小型衛星,重量在100千克以下,但種類卻有17種之多,衛星外形結構尺寸差別甚大。探險者9號的重量不到8千克,膨脹後卻成為直徑3.7米的氣球衛星;探險者38 號伸出4根長達228米的天綫。由於衛星探測的空間區域不同,它們的運行軌道差別很大,飛行程序也很復雜。探險者號衛星還通過對地球大氣層、電離層和磁層的係統考察,使人們建立了更準確的地球空間環境模式;通過對太陽輻射的長期和連續監測,使人們更多地瞭解了太陽質子事件對地球環境的影響,加深了人們對日-地關係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