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猴屬 > 指猴
目錄
No. 1
  指猴(daubentonia madagascariensis;aye-aye)
  靈長目原猴亞目指猴指猴屬的1種。因指和趾長(中指特長)而得名。
  體型象大老鼠,體長36~44釐米,尾長50~60釐米,體重2千克;體毛粗長,深褐至黑色,臉和腹部毛基白色,頸部毛特長有白尖;尾比身體長,尾毛蓬鬆,形似掃帚,毛長達10釐米,黑或灰色;體纖細;頭大吻鈍;耳朵非常大,膜質;除大拇指和大腳趾是扁甲外,其他指、趾具尖爪;牙齒結構象鼠,衹有20枚;四肢短,腿比臂長。分佈於馬達加斯加東部沿海森林。
  棲息於熱帶雨林的大樹枝或樹幹上,在樹洞或樹杈上築球形巢。單獨或成對生活,夜間活動。喜食昆蟲,還吃甘蔗、芒果、可可,在飼養條件下亦吃香蕉、棗和雞蛋。孕期不詳,2~3月産仔,每胎1仔。取食時常用中指敲擊樹皮,判斷有無空洞,然後貼耳細聽,如有蟲響,則用門齒將樹皮嚙一小洞,再用中指將蟲摳出。吃漿果時也是用中指將水果摳一個洞,從中挖出果肉。
  由於指猴的體型似大老鼠,跳躍的姿勢象袋鼠,取食方式又極特殊,曾被列為鬆鼠或跳鼠一類,甚至另立一目。
  指猴和其他動物都不想象。它和狐猴有親緣關係,但事實上,由於那特別的長相和習性,指猴是單種生物(指粟鼠猴科)。指猴衹生活在非洲東南沿海的馬達加斯加島。
  在馬達加斯的雨林中,一隻小指猴正爬在樹上。
  指猴是一種長相奇怪的動物。許多馬達加斯加人認為指猴會給他們帶來惡運。如果看到一隻指猴,他們會立刻把它殺死。另外,指猴賴以生存的雨林遭到了砍伐,所以它們也面臨着滅絶的危險。
物種簡介
  (Daubentonia madagascariensis;aye-aye)
  靈長目原猴亞目指猴指猴屬的1種。因指和趾長(中指特長)而得名。
  界:動物界 Animalia
  門:脊椎動物門 Chordata
  綱:哺乳綱 Mammalia
  目:靈長目 Primates
  科:指猴科 Daubentoniidae
  Gray,1863
  屬:指猴屬 Daubentonia
  É. Geoffroy, 1795
  種:指猴 D. madagascariensis
  體型象大老鼠,體長36~44釐米,尾長50~60釐米,體重2千克;體毛粗長,深褐至黑色,臉和腹部毛基白色,頸部毛特長有白尖;尾比身體長,尾毛蓬鬆,形似掃帚,毛長達10釐米,黑或灰色;體纖細;頭大吻鈍;耳朵非常大,膜質;除大拇指和大腳趾是扁甲外,其他指、趾具尖爪;牙齒結構象鼠,衹有20枚;四肢短,腿比臂長。分佈於馬達加斯加東部沿海森林。
  棲息於熱帶雨林的大樹枝或樹幹上,在樹洞或樹杈上築球形巢。單獨或成對生活,夜間活動。喜食昆蟲,還吃甘蔗、芒果、可可,在飼養條件下亦吃香蕉、棗和雞蛋。孕期不詳,2~3月産仔,每胎1仔。取食時常用中指敲擊樹皮,判斷有無空洞,然後貼耳細聽,如有蟲響,則用門齒將樹皮嚙一小洞,再用中指將蟲摳出。吃漿果時也是用中指將水果摳一個洞,從中挖出果肉。
  由於指猴的體型似大老鼠,跳躍的姿勢象袋鼠,取食方式又極特殊,曾被列為鬆鼠或跳鼠一類,甚至另立一目。
  指猴和其他動物都不相像。它和狐猴有親緣關係,但事實上,由於那特別的長相和習性,指猴是單種生物(指粟鼠猴科)。指猴衹生活在非洲東南沿海的馬達加斯加島。
  在馬達加斯加的雨林中,一隻小指猴正爬在樹上。
  指猴是一種長相奇怪的動物。許多馬達加斯加人認為指猴會給他們帶來惡運。如果看到一隻指猴,他們會立刻把它殺死。另外,指猴賴以生存的雨林遭到了砍伐,所以它們也面臨着滅絶的危險。
  在南美亞馬遜河流域的森林中,生活着一種世界上最小的猴子——狨猴,又稱指猴。這種猴長大後身高僅10—12釐米,重80—100剋。新生猴衹有蠶豆般大小,重13剋。這種猴子喜歡捉虱子吃,且生性溫順,因此飼養它們便成為當地印第安人的嗜好。
  是世界上最稀有的哺乳動物之一,是一種奇猴,在狐猴科中自成一科,稱指猴科。指猴善夜間出沒,長着一雙瞪視的眼睛,面貌如貓,大頭小嘴巴,體形如貓,耳如蝙蝠,牙齒爪子像鬆鼠,手如同人手,它們會用手敲擊樹木來斷定有無蛀蟲。目前這種猴殘存不足80衹,是瀕臨絶種的動物。
  指猴過去分佈在馬達加斯加島的東部和西北部,不瞭解指猴的人都認為它們很小,能趴在人的手指上,其實指猴有貓那麽大,加上尾巴全長可達一米,重2公斤。它的樣子酷似一隻小狐狸,尾巴蓬鬆且長,嘴尖,大耳竪立。它的最大特點是中指細長,如鐵絲一樣,名字也因此而來。在1780年法國探險傢初見指猴時,還以為它是鬆鼠的一種,直到1860年,經分類學家解剖驗證,纔知道它是靈長類的動物。
形態特徵
指猴 形态特征
  體型象大老鼠,體長36~44釐米,尾長50~60釐米,體重2
  剋;體毛粗長,深褐至黑色,臉和腹部毛基白色,頸部毛特長有白尖;尾比身體長,尾毛蓬鬆,形似掃帚,毛長達10釐米,黑或灰色;體纖細;頭大吻鈍;耳朵非常大,膜質;除大拇指和大腳趾是扁甲外,其他指、趾具尖爪;牙齒結構象鼠,衹有20枚;四肢短,腿比臂長。分佈於馬達加斯加東部沿海森林。
  指猴並非如許多人想象的那麽小,它體大如貓,身長約50釐米,尾長可達60釐米,體重約2千克。指猴由於具備奇特的手指而得此名,它的中指和無名指細如鐵絲,不僅便於摳取樹皮縫中的蠐螬,而且在咬穿果殼後,還能用細細的指頭掏取果肉。指猴的另一個不尋常的特徵在於牙齒,馬達加斯加島衆多的狐猴具有36齒,大狐猴具有30齒,而指猴僅有18齒,且不具備原始猴類特有的梳齒,又是唯一不具備犬齒的靈長類;指猴的門齒高度發達,終生生長,具有琺琅質的齒面和堅利的切割面,正由於這一特徵,它曾經多年被錯劃為嚙齒類。指猴面目如狐,口鼻突出,一對黑色耳朵大而善動,頭型較扁。黑褐色的體毛由短軟的絨毛和粗長的護毛組成,吻部和身體下部為灰白色。指猴不僅體毛篷鬆,而且尾毛粗密,甚至比狐狸尾還粗。
生活習性
指猴 生活习性
  指猴喜歡棲息在雨林中,夜間單獨或成對出來活動,白天躲在樹上睡覺,覓食時用它特有的手指摳樹幹中的蟲卵,掏椰殼中果
  肉,鑽取蛋殼喝蛋清,還吃一些樹皮,竹子等。由於指猴最喜歡吃樹皮下或枯樹上蟲卵,幼蟲,小甲蟲,因此起到了啄木鳥的作用,是"樹木的醫生"。在離馬達加斯加島很近的非洲大陸有啄木鳥,這裏則被指猴所代替了。
  棲息於熱帶雨林的大樹枝或樹幹上,在樹洞或樹杈上築球形巢。單獨或成對生活,夜間活動。喜食昆蟲,還吃甘蔗、芒果、可可,在飼養條件下亦吃香蕉、棗和雞蛋。孕期不詳,2~3月産仔,每胎 1仔。取食時常用中指敲擊樹皮,判斷有無空洞,然後貼耳細聽,如有蟲響,則用門齒將樹皮嚙一小洞,再用中指將蟲摳出。吃漿果時也是用中指將水果摳一個洞,從中挖出果肉。
  由於指猴的體型似大老鼠,跳躍的姿勢象袋鼠,取食方式又極特殊,曾被列為鬆鼠或跳鼠一類,甚至另立一目。
  指猴是獨居的夜行猴類,白天藏身於巢窩中,其巢多建在樹頂端,直徑可達60釐米,是指猴用牙齒切割樹木枝條和樹葉交叉搭築的。一個樹巢可居住多年。入夜,隨着一聲聲“唉唉”的叫聲,詭秘的指猴出動了,這相互間的鳴叫聲,使其獲得了“Aye-aye”這個英文名稱。指猴以各種水果、堅果(包括可可、椰子、芒果、荔枝等)和昆蟲為食。多數情況下,它們是相當安謐的,被打擾後纔發出咕咕嚕嚕的聲音;進食時,則無斯文可言,一隻吃果子的指猴,大聲地咀嚼着,果汁四溢,口水橫流。獵取樹縫中的小蟲是指猴得心應手的把戲,開始,輕輕沿着樹幹行走,鼻尖緊貼樹皮,當聽到或嗅到什麽,便停下來凝神觀看,繼而便猛烈地掘咬樹皮,直到挖出隱藏着的蠐螬,然後,伸出指頭,把蠐螬壓扁填入口中。指猴衹揀昆蟲的幼蟲、小甲蟲及鳥蛋食用,卻不吃大型昆蟲。指猴的進食習性、頗像樹木醫生--啄木鳥,難怪,諾大的馬達加斯加竟沒有啄木鳥。
  指猴的運動方式為四足型,下到地面時,四肢齊蹦。
進食方式
  指猴和其他動物都不想像。它和狐猴有親緣關係,但事實上,由於那特別的長相和習性,指猴是單種生物(指粟鼠猴科)。指猴衹生活在非洲東南沿海的馬達加斯加島。
  指猴白天在巢穴裏休息,晚上出來用它長長的抓子抓住樹枝,找果子和幼蟲吃。指猴能夠用它那有力的牙齒咬開像椰子這樣的果子的堅殼。
  指猴有一個又細又長、爪子特長的中趾,指猴用它來抓幼蟲吃。它把腳趾伸到洞裏,戳住幼蟲,然後放進嘴裏。一隻指猴狼吞虎咽地吃一隻蛋。它用長長的中趾戳碎殼,把蛋吃掉。
生殖特點
  生殖高峰在二三月份,隔兩三年纔繁殖1次,每次産1仔。雌性指猴的1對乳頭位於下腹部的腹股溝,乳頭位置如此之低,在靈長類中比較罕見。
分佈地區
  指猴是生活在非洲東南沿海的馬達加斯加島,屬於當地的特産原猴。
不祥之說
  雖說指猴是一種非常有益於森林生態平衡的動物,但在馬達加斯加島,它卻被當地人認為是一種不祥之物,如同貓頭鷹在中國一樣,這是因為它們的叫聲難聽。指猴的叫聲凄厲,如同哭一樣,在夜晚令人毛骨悚然,還有指猴體黑面灰,黃色的眼珠在夜色中發生神秘的幽光,行動時一跳一跳如同鬼怪,對人又有一定的好奇心。當地人認為如果指猴跳到自己的身上,便預兆死亡。因此,當地人見到指猴就殺。並將指猴的屍體釘在木樁上,希望這樣能夠把厄運趕走。因人類的大量殺害,指猴數量不斷減少,再加上1500年後印尼等外來人登上該島,開始大規模砍伐森另,將林地變為農場,牧場等,使這裏的森林面積在很短的時間內衹剩不足原先的20%,野生動物的棲息地瞬間消失了。到了20世紀60年代,指猴很難再見到。1966年,兩位法國生物學家最後收集到9衹指猴並放養在馬達加斯加東北方圓5公裏的曼戈比島。以後人們幾次查找,一直沒有再見到野生指猴的蹤跡。目前,人們衹能在一些動物園中才能見到指猴
  指猴:20世紀60年代野生滅絶。
滅絶原因
  被視為鬼怪化身
  指猴是一種長相奇怪的動物。許多馬達加斯加人認為指猴會給他們帶來惡運。如果看到一隻指猴,他們會立刻把它殺死。另外,指猴賴以生存的雨林遭到了砍伐,所以它們也面臨着滅絶的危險。
  指猴過去分佈在馬達加斯加島的東部和西北部,在1780年法國探險傢初見指猴時,還以為它是鬆鼠的一種,直到1860年,經分類學家解剖驗證,纔知道它是靈長類動物。
  雖說指猴是一種非常有益於森林生態平衡的動物,但在馬達加斯加島,它卻被當地人認為是一種不祥之物,如同貓頭鷹在中國一樣。指猴的叫聲凄厲,如同哭一樣,在夜裏令人毛骨悚然。因此,當地人見到指猴就將其視為鬼怪,堅决格殺勿論,並將其屍體釘在木樁上希望這樣能夠把厄運趕走。
  到了20世紀60年代,指猴已很難再見到,1966年,兩位法國生物學家最後收集到9衹指猴並放養在馬達加斯加東北方。在以後人們幾次查找卻一無所獲。
  20世紀60年代滅絶。
相關文章
  指猴(授權發表)
  芒奇涅拉,為何你眼神如此憂鬱?
  呼吸如此纖弱??你的小醜為你憂煩
  請聽着: 遙遠的,馬達加斯加叢林,
  一位美輪美奐的指猴正徘徊不安。
  指猴生就婀娜體態,秀逸的發絲,
  奇妙的指尖令它攝人心魄,
  敢同猴指媲美 唯有殘缺新月,
  那迷蒙爪痕常伺窺於孕婦窗前。
  夢中的指猴宛如蜂鳥的岑寂
  它嬉戲堪比林芙的呻吟
  幽暗它滑進嬰兒的搖籃
  一股惡臭將奇異的夢魘
  變作孩子憎惡的胎記。
  哦,恐懼的魔王!感謝你慷慨的饋贈
  我知道不少神秘的開心故事
  講講墮胎少女,黑皮膚的酋長
  可你吸入了太多污濁的尾氣
  你不再相信任何事物,除了愛情和憐憫
  我多麽想為你講述那廢棄的花園
  那純樸的骨灰甕,那聖甲蟲的熏香……
  您哭了? 請聽着:
  在遙遠的,馬達加斯加叢林,
  有一位美輪美奐的指猴在徘徊遊蕩。
  註釋1:
  芒奇涅拉,南美洲一種有毒的樹木。
  註釋2:
  指猴,學名Daubentonia madagascariensis,是馬達加斯加特産的一種原猴,是指猴指猴屬的唯一物種。目前已經瀕危。指猴的手形非常特殊。與其他靈長目動物相似,它們的拇指形狀相對,但是拇指與其他手指同樣又長又細,中指的長度可能達到其他手指的三倍。
指猴科
指猴科
  指猴科Daubentonioidea現存僅有指猴Daubentonia madagascariensis一種,是一種體大如貓的雜食性野性狐猴,另外有一種體型更大的指猴,重可達10公斤,現在已經滅絶,而現存的這種指猴也處於瀕危狀態。指猴最顯著的特徵是前肢的
  中指和無名指細如鐵絲,可以用來摳樹皮中的昆蟲。指猴的牙齒也比較特殊,是唯一沒有犬齒的靈長類,而門齒則象嚙齒類一樣終生生長。指猴體毛蓬鬆,尾毛很長,看似鬆鼠。指猴曾經一度以為已經滅絶,但在1957年重新被發現,1966年共收集到9衹放到了馬島附近的一個小島上,這裏就成了指猴的唯一棲息地。
  分類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椎動物門 Chordata
  綱: 哺乳綱 Mammalia
  目: 靈長目 Primates
  科: 指猴科 Daubentoniidae
  Gray, 1863
  屬: 指猴屬 Daubentonia
  É. Geoffroy, 1795
  種: 指猴 D. madagascariensis
  學名 Daubentonia madagascariensis
  (Gmelin, 1788)
  指猴(學名Daubentonia madagascariensis)是馬達加斯加特産的一種原猴,是指猴指猴屬的唯一物種。目前已經瀕危。
  身體特徵
  指猴是世界上最大的夜行靈長目動物,居住在森林中。它們體重大約2.5公斤,雌性比雄性稍輕(100剋左右),外表沒有太大的區別。指猴的體長約為30-37釐米,尾長為44-53釐米。
  成年指猴體毛顔色為黑色或深褐色,頸部為白色。尾巴的形狀類似鬆鼠,臉也比較像嚙齒類動物。門牙很大,而且持續生長。這些特徵與它們像猴子一樣的身體形成鮮明的對比,這也許是為什麽科學家最初將它們歸為嚙齒類。
  指猴的手形非常特殊。與其他靈長目動物相似,它們的拇指形狀相對,但是拇指與其他手指同樣又長又細,中指的長度可能達到其他手指的三倍。
  指猴的孕期為5個多月,每年的任何時間都可以産仔,雌性指猴在一次分娩後往往要等待2-3年。幼猴的斷奶期為7個月,與母親一起生活到兩歲。一般成熟期為雄性一年半,雌性兩年半。馴養條件下壽命可達23年。
  棲息與食性
  指猴主要住在馬達加斯加東部海岸的雨林與落葉林中,由於樹林的減少,它們也生活在野外。指猴白天在樹叉間的巢穴裏睡覺,黃昏前後出外覓食。它們主要以堅果為食,也吃幼蟲、水果、種子、蘑菇等等,屬於雜食性動物。
  覓食時一般單獨行動,但有時也群體外出。
  歷史
  指猴曾經被認為是一種類似鬆鼠的動物,使用長指甲尋找昆蟲與蠕蟲。
  傳說與文化
  指猴數量的減少不僅由於棲息地的破壞,也由於當地人的一種迷信說法。他們的傳說中認為指猴是死亡的象徵。
  參考
  (英文) Ganzhorn et al (2000). Daubentonia madagascariensis,2006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IUCN 2006。擷取於09 May 2006 Listed as Endangered (EN A2cd, C2a v2.3)
“小”猴漫談
  有人養過墨猴(又稱指猴、袖猴、拳猴、珍猴、筆猴)嗎?
  福建省武夷山區發現了失蹤多年的珍稀動物——筆猴。筆猴重200剋左右, 具有猴子的全部體型特徵和靈長目動物的智
  慧。它是猴類傢族中最古老最原始的分支,也是 這個傢族裏名副其實的“侏儒”。
  體型小巧、聰明伶俐、善解人意的筆猴,是古代文人的寵物。它還有一個名字叫墨猴,因能夠幫助主人磨墨而得名。筆猴一旦纍了,就會鑽到大筆筒裏休息,或鑽到抽屜角落裏睡覺。主人衹要略施花生、豆類、硬果,就能維持它的生存。古代文人之所以喜歡養筆猴,一是因為它珍奇,且易於飼養;二是它那幫主人磨墨、遞紙的滑稽、靈巧相和手腳不停的勤快勁兒 ,大大緩解了古代文人做學問的辛勞和寂寞。
  我國還有另一種微型猴——蜂猴,分佈在雲南和廣西南部。蜂猴是國傢一級保護動物,它身體小巧,體長在32~35釐米之間。它行動遲緩,是比較低等的猴類。它長相乖巧,兩衹小耳朵隱藏在毛茸茸的圓腦袋上;眼睛圓而大;四肢短粗且一樣長。蜂猴的第二個腳趾還保留着鈎爪;尾巴短小,隱沒在毛叢中。背部通常呈棕灰色,有時也見橙黃色,正中間有一條從頭頂一直延伸到尾巴的棕褐色脊紋;肚子棕色;在眼睛、耳朵周圍,都有黑褐色的斑紋環繞。蜂猴生活在熱帶雨林和亞熱帶雨林中,棲居樹上,極少下地,喜歡獨自活動。它行動特別緩慢,衹有在受到攻擊時纔稍微變快,因此又稱“懶猴”。蜂猴白天蜷縮成球狀,隱蔽在大樹洞或大樹杈上休息,夜間出來尋找食物。食物以植物的果實為主,也捕食昆蟲、小鳥及鳥蛋 。
  然而,筆猴和蜂猴還不是世界上最小的猴類,最小的猴子當屬生活在南美亞馬遜流域森林裏的絨猴。絨猴的成猴身高僅10~12釐米,重80~100剋,衹有人的中指般大小,因此又被稱之為“指猴”。出生3天的絨猴就像一粒蠶豆,重僅13剋。絨猴毛密而長,呈黑色,外形就象鼠。
英文解釋
  1. lat.:  Daubentonia madagascariensis
包含詞
指猴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