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植物 > 托葉竜芽草
  種中文名:托葉竜芽草
  種拉丁名:agrimonia coreana nakai
  屬中文名:竜芽草屬
  屬拉丁名:agrimonia
  亞科中文名:薔薇亞科
  亞科拉丁名:rosoideae pocke
  科中文名:薔薇科
  科拉丁名:rosaceae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國內分佈:吉,遼,魯,浙
  海拔:500-800
  形態特徵:主根不發達,側根較多,纖細,根莖粗短,木質化,常有地下芽。莖高70—100釐米,被疏柔毛及短柔毛。葉為間斷奇數羽狀復葉,有小葉3—4對;上部1—2對,葉柄被疏柔毛及短柔毛,小葉無柄,菱狀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2—6釐米,寬1.5—3釐米,頂端急尖至圓鈍,基部闊楔形或楔形,邊緣有粗大圓鈍鋸齒,上面伏生疏柔毛或脫落幾無毛,下面脈上橫生疏柔毛,脈間密被短柔毛;托葉寬大,呈扇形,或寬卵圓形,邊緣具粗大圓鈍鋸齒或淺。裂片。花序極為疏散,花間距1.5—4釐米,花序軸纖細,被短柔毛及疏柔毛,花梗長1—3毫米;苞片3深裂,裂片帶形,小苞片1對,卵形,有齒或全緣;花直徑7一9毫米;萼片5,三角長卵形,花瓣黃色,倒卵長圓形,雄蕊17一24枚;花柱2,柱頭微擴大,頭狀。果實圓錐狀半球形,外面有10條肋,被疏柔毛,頂端有數層鈎刺,嚮外開展,連鈎刺長約5毫米,最寬處直徑約4毫米。 花果期7一8月。
  産地分佈:産吉林、遼寧、山東、浙江。生林緣及山坡灌叢旁,海拔500—800米。蘇聯、朝鮮和日本也有分佈。
  本種提示:過去不少研究者和書志著者,在實際鑒定工作中,並沒有真正找到國産本種植物,而曾將我國東北地區托葉長達2釐米的竜芽草丸pilosa lob.錯誤鑒定成本種,而又將本種真正的標本誤定放入黃竜尾a.pilosa ldb.var.nepalensis(d.don)nakai中,但是衹要抓住本種上述主要特徵,而不要單純註意托葉的大小,就容易把本種區別出來。 本種最初發現在朝鮮中部,根據原寬和黑澤幸子(hara&kurosawa 1968)敘述,從日本北海道嚮南到九州,歷史上僅在12處孤立的地點采到,在我國從黑竜江嚮南到浙江也衹有幾處孤立的地方采到,現有標本為數不多,分佈甚為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