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火綫 : 輕武器 : 影視歌麯 > 手槍
目錄
手槍 Shou Qiang  

魔奇俠玄 Magic Fairy Mystery《巨神兵》
網絡小說 Net novels《天魔神譚》

  中國臺灣奇幻始祖。
  《天魔神譚》係列作品共十部
基本資料
  手槍(gun——槍;handgun——手槍;shorter——連發手槍)
  手槍是能單手握持發射的小型槍械。多用於近戰和自衛,一般有效殺傷距離約50米。使用專用的手槍彈藥。主要分為左輪手槍、半自動手槍、衝鋒手槍
  美國第五騎兵隊用槍 手槍是一種單手握持瞄準射擊或本能射擊的短槍管武器,通常為指揮員和特種兵隨身攜帶,用在50米近程內自衛和突然襲擊敵人。現代手槍的基本特點是:變換保險、槍彈上膛、更換彈匣方便,結構緊湊,自動方式簡單。現代軍用手槍主要有自衛手槍和衝鋒手槍。自衛手槍射程一般為50米,彈匣容量8~15發,發射方式為單發,重量在1公斤左右。衝鋒手槍亦叫戰鬥手槍,全自動,一般配有分離式槍托,彈匣容量10~20發,平時可當衝鋒槍使用,有效射程可達100~150米。
  世界上威力最大的手槍是美國史密斯·韋森公司的M500轉輪手槍,此槍為0.50英寸口徑,即12.7毫米,馬格努姆大威力手槍彈,槍口動能3525焦,但它並不是軍用手槍,而是用於狩獵大型獵物。
  現代手槍主要有左輪手槍、自動手槍(實際是半自動手槍)、全自動手槍三種類型。
歷史發展
  早期的手槍──手槍的最早雛形在14世紀初或更早幾乎同時誕生於中國和普魯士(今德國境內)。在中國,當時出現了一種小型的銅製火銃──手銃。它口徑一般為25毫米左右,長約30釐米。使用時,先從銃口填入火藥、引綫,然後塞裝一些細鐵丸,射手單手持銃,另一手點燃引綫,從銃口射鐵丸和火焰殺傷敵人。這可以看作是手槍的最早起源。1331年,普魯士的黑色騎兵就使用了一種短小的點火槍,騎兵把點火槍吊在脖子上,一手握槍靠在胸前,另一手拿點火繩引燃火藥進行射擊。這是歐洲最早出現的手槍雛形。
  14世紀中葉(不遲於1364年),意大利的幾個城市都出現了成批製造的一種名為“希奧皮”的短槍,“希奧皮”(scioppi)一詞源於拉丁文,詞意即是手槍。這種槍長僅給17釐米,因此許多人認為它是世界上第一種手槍
  15世紀,歐洲的手槍由點火槍改進為火繩槍。火繩式手槍剋服了點火槍射擊時需一手持槍,另一手拿點火繩點火的不便,實現了真正的單手射擊。
  到17世紀,火繩手槍為燧發式手槍所取代,它已具備現代手槍的某些特點,如擊發機構具有擊錘、扳機、保險等裝置,並且槍膛也由滑膛和直綫開綫膛發展為蠃旋形綫膛。
  1812年,蘇格蘭牧師A·福賽斯設計製造出擊發火式手槍。這種手槍還屬於由槍口裝彈丸的前裝式手槍,操作不便,發射速度也較慢,難以適應作戰需要。1825年,美國人德林格發明的德林格手槍,采用了雷汞擊發火帽裝置,提高了手槍的射擊性能。1864年,美國第16任總統林肯遭刺身亡,兇手使用的就是這種手槍
  手槍經過了約541年的漫長發展、改進、演變的過程,逐漸具備了現代手槍的結構和原理,現代手槍誕生的標志是左輪手槍和自動手槍的發明。
左輪手槍
  左輪手槍──左輪手槍是轉輪手槍的俗稱,它是一種個人使用的多發裝填非自動槍械。其主要特徵是槍上裝有一個轉鼓式彈倉,內有5─7個彈巢(大多為6個),槍彈裝在巢中,轉動轉輪,槍彈可逐發對準槍管。由於常見的轉輪手槍在裝彈時轉輪抽左擺出,因而又稱左輪手槍
  世界上第一支具有實用價值的左輪手槍是由美國人塞繆爾·柯爾特在1835年發明的。在此之前,早在16世紀,在歐洲就曾出現過火繩式左輪扳手槍,後來又出現了燧發式轉輪手槍。但是柯爾特以前的左輪手槍一是需用手撥動轉輪,或是用手扳動擊錘帶動轉輪到位,然後才能扣壓扳機完成單動擊發;二是槍彈的擊發火得解决,所以它們應用不廣。而柯爾特發明的左輪手槍具有底火撞擊式槍機和蠃旋綫膛槍管,使用錐形彈頭的殼彈,並且扣動一下扳機即可聯動完成轉輪待擊發兩步動作。這使左輪手槍頭一次真正具有了良好的實用價值,得到了世界各國的廣泛使用。雖然人們又對左輪手槍進行了一些改進,但它的基本結構和原理依然保持着柯爾特發明時的原樣。所以柯爾特被稱之為“左輪手槍之父”是當之無愧的。
  由左輪手槍射速之低、裝彈較慢、容彈量較少,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它在軍隊中的地位被自動手槍所取代。但由於左輪手槍對瞎火彈的處理十分簡便,性能可靠,因此許多國傢的警察和個人仍很喜愛使用它。1981年美國總統裏根遇刺時,刺客欣剋利使用的就是左輪手槍
自動手槍
  自動手槍──通常所說的自動手槍,實際上僅指能自動裝填彈藥的單發手槍(即射手扣動一次扳機,衹能發射一發槍彈)。所以嚴格地說應叫作自動裝填手槍或半自動手槍。目前各國軍隊裝備的手槍大多是這類槍,而真正的自動手槍是既能自動裝填,又能連發射擊的手槍。由於它射擊精度差,命中率低,所以僅在本世紀的20─40年代在少數國傢得到使用。
  世界上第一支自動手槍(即自動裝填手槍)是由美籍德國人雨果·博查德於1890年發明的。後來德國洛韋公司的格奧爾格·呂格對博查德的設計進行了改進,定名為“帕拉貝呂姆”手槍。這種手槍1900年後裝備了瑞士,德國等國軍隊。德國的著名槍械設計師,毛瑟步槍的發明人P·P·毛瑟在1896年也設計了毛瑟自動手槍,後來還發明了可連發射擊的全自動手槍。中國抗日戰爭中曾廣泛使用的“駁殼槍”和“20響”就是毛瑟式半自動,全自動手槍
  衝鋒手槍
  全自動型號的格洛剋手槍衝鋒手槍可使用肩托(木盒式或金屬托摺叠式)射擊,半自動射擊時,有效射程可達100米。
  用簡單一句話給衝鋒手槍下一個明確完整的定義是不容易的,因為衝鋒手槍兼備自動手槍和衝鋒槍的特徵.衝鋒手槍和衝鋒槍的分界綫特別模糊。更有甚者,近年來新研製的某些十分有效的武器已經突破了常規分類法。
  例如,有人研製了發射5.56mm步槍彈的獨特單手射擊的武器,美國人別出心裁研製出小魔鬼四合一槍(Imp),即集短突擊步槍、衝鋒槍、救生槍和手槍的戰鬥性能於一槍(註:該計劃已經失敗),還有一種可單連發的單手用武器,取名為mini-sub-machinegun(微型衝鋒槍)。
  衝鋒手槍的基本特徵,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1.必要時,可單手發射;
  2.可全自動射擊,亦能半自動射擊,有些可定長點射;
  3.大多數發射手槍彈,也有發射小口徑彈種的;
  4.重量比典型的衝鋒槍輕;
  5.經常配有附加肩托,有時帶消音裝置。
  衝鋒手槍這個名稱非常不穩定,人們根據具體槍的特點和個人的愛好與經驗,給它起了很多名稱。“1895年毛瑟研製成功一支真正軍用7.63mm衝鋒手槍,這支槍出現已經80餘年,可是迄今仍有人使用它。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風雲人物溫斯頓·丘吉爾在青年時代任過英國騎兵中尉,他回憶在非洲蘇丹烏姆杜爾曼地區的戰鬥中遭到圍困,據他說,他確實是用了毛瑟衝鋒手槍在喊殺聲四起的重圍中殺出一條生路來的。丘吉爾高度評價毛瑟衝鋒手槍的威力、可靠性和大彈匣容量。他當時嚮上峰建議裝備此槍,但英軍當局一直到許多年後,纔認識到這支衝鋒手槍的威力。”
  7.63mm毛瑟手槍是一支典型衝鋒手槍。據稱在本世紀20年代和30年代毛瑟手槍運到中國出售的超過400,000支。“中國人特別喜愛毛瑟手槍,在亞洲,弄到一支毛瑟或仿製品,則身價倍增。”中同人給毛瑟起的名字很多,計有:駁殼槍、盒子槍、盒子炮、自來得手槍等。
  衝鋒手槍由於重量輕、外廓尺寸小,在數十米內能發揮相當大的火力威力,“可部分地執行衝鋒槍的傳統任務。”因此該類武器可考慮配發給空降部隊、小分隊指揮員、偵察兵、汽車兵、炮手、導彈手、後勤人員以及公安防暴人員。遊擊隊員如果配上這種武器,在某些情況下,其作用不減當年。
  著名的槍械設計師約翰·摩西·勃朗寧出生於美國一個頗有聲望的軍械世傢,1897年後移居到比利時。勃朗寧曾根據博查德的發明設計了多種性能優良的手槍,其中某些類型的勃朗寧手槍共産至今仍在許多國傢的軍隊中裝備使用。
百科辭典
  shouqiang
  手槍
  pistol
    單手發射的短槍。它是近戰和自衛用的小型武器,短小輕便,能突然開火,在50米內具有良好的殺傷效力。手槍按用途可分為自衛手槍、戰鬥手槍和特種手槍;按構造可分為轉輪手槍和自動手槍(圖1~4)。轉輪手槍的轉輪上通常有5~6個既作彈倉又作彈膛的彈巢。槍彈裝於巢中,旋轉轉輪,槍彈可逐發對正槍管。常見的轉輪手槍,裝彈時轉輪從左側擺出,故又稱左輪手槍。轉輪手槍的發射機構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單動機構,先用手嚮後壓倒擊錘待擊,同時帶動轉輪旋轉到位,然後扣壓扳機完成單動擊發;另一種是雙動機構,可一次扣壓扳機自行聯動完成待擊和擊發兩步動作,也可進行單動擊發。其中以雙動機構應用最為普遍。
     美國科爾特M1917轉輪手槍
     蘇聯馬卡洛夫П□手槍
     瑞士西格-索爾P230手槍
     比利時勃朗寧大威力手槍
     幾種手槍的性能簡表
    自動手槍的自動方式,大多為槍機後坐式或槍管短後坐式(見槍械)。采用彈匣供彈,彈匣通常裝在握把內,容彈量多為6~12發,有的可達20發。一般均有空匣挂機裝置,采用單動或雙動擊發機構。多數自動手槍為可自動裝填的單發手槍,戰鬥射速約24~40發/分。
    一般轉輪手槍和自動手槍主要用於自衛,稱為自衛手槍;少數大威力手槍和衝鋒手槍,火力較強,有效射程較遠,稱為戰鬥手槍。衝鋒手槍可單發,也可連發,必要時能附加槍盒或槍托抵肩射擊,戰鬥射速可高達110發/分以上。
    特種手槍包括微聲手槍和各種隱形手槍等,用於執行特殊任務。
    中國元明時期(13~17世紀)的軍隊已裝備了手持火銃。歐洲原始的手槍出現在14世紀,它是一種單手發射的手持火門槍,15世紀發展為火繩手槍,隨後被燧石手槍所取代。19世紀初出現擊發手槍後,曾有一種稱為“鬍椒盒”的多槍管旋轉手槍問世。1835年美國人S.科爾特改進的轉輪手槍,取得了英國專利,這支槍被認為是第一支真正成功並得到廣泛應用的轉輪手槍。1855年後,轉輪手槍采用了雙動擊發發射機構,並逐漸改用定裝式槍彈。自動手槍出現於19世紀末期,1892年奧地利首先研製出8毫米捨恩伯格手槍,1893年德國製造的7.65毫米博查特手槍問世,1896年德國開始製造7.63毫米毛瑟手槍。在這以後的十餘年間,自動手槍發展迅速,出現了許多型號。由於它比轉輪手槍初速大、裝彈快、容彈量多、射速高,因而自20世紀初以來,各國大多采用了自動手槍。由於轉輪手槍對瞎火彈的處理十分簡便,故在一些國傢仍有使用。
     (甘高才)
    
英文解釋
  1. n.:  torch,  hand gun,  type of small gun, held and fired with one hand,  hand-gun,  gun that is held and fired with one hand,  bulldog,  a talking iron,  small arms,  shooting iron,  barking iron,  iron,  shooter,  popper,  Pistol,  peacemaker,  Handgun,  gun,  cannon,  canister
法文解釋
  1. n.  pistolet, revolver
相關詞
武器軍事輕型武器槍支輕武器百科大全槍械cf
半條命csCSonline武器裝備輕兵器更多結果...
包含詞
打手槍手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