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拼音: shǒu huī mù sòng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含褒义
解释: 手挥:挥动手指弹琴;目送:眼睛追视归鸿。手眼并用,怎么想就怎么做。也比喻语言文字的意义双关,意在言外。
资料来源: 三国·魏·稽康《四言赠兄秀才公穆入军》诗:“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 | 三国魏嵇康所作《四言赠兄秀才公穆入军诗》之十四,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之句,谓一面仰视飞鸟,一面挥手弹琴,手眼并用,无不自如◇以"手挥目送"比喻行文得心应手。 | | 三国 魏 嵇康 所作《四言赠兄秀才公穆入军诗》之十四,有“目送归鸿,手挥五絃,俯仰自得,游心太玄”之句,谓一面仰视飞鸟,一面挥手弹琴,手眼并用,无不自如。后以“手挥目送”比喻行文得心应手。 朱光潜 《作文与运思》:“苦思是打破难关的努力,经过一番苦思的训练之后,手腕便逐渐娴熟,思路便不易落平凡,纵遇极难驾御的情境,也可以手挥目送,行所无事。” | | shǒu huī mù sòng
【解释】:手挥:挥动手指弹琴;目送:眼睛追视归鸿。手眼并用,怎么想就怎么做。也比喻语言文字的意义双关,意在言外。
【出处】:三国魏·稽康《赠兄秀才公穆入军》诗:“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事例】:纵遇极难驾御的情境,也可以~,行所无事。 ★朱光潜《作文与运思》
【近义词】:得心应手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含褒义;用于行文。
三国魏嵇康所作《四言赠兄秀才公穆入军诗》之十四,有“目 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之句,谓一面仰视飞鸟,一面挥手弹琴,手眼并用,无不自如。后以“手挥目送”比喻行文得心应手。 | | - n.: conveyance of double meaning
| | 不足齿数, 不过尔尔, 不过如此, 左右逢源, 如愿以偿, 力挽狂澜, 驾轻就熟, 倒背如流, 熟能生巧, 扭转乾坤, 天从人愿, 如汤沃雪, 如臂使指, 庖丁解牛, 志得意满, 熟练掌握某事物 | | 半生半熟, 半生不熟, 半道出家, 半路出家, 不由自主, 不能自已, 以火止沸, 以火救火, 以汤止沸, 以汤沃沸, 负薪救火, 黔驴之计, 黔驴技尽, 黔驴技穷, 走投无路, 插翅难飞, 插翅难逃, 泼油救火, 日暮途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