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 池莉 Chi Li 小說融合當代生活的種種時代因素,從近四十年的政治與社會的歷史變遷中,展開一個知識女性葉紫追求生命和生存尊嚴的故事。 |
|
suǒyǐ
[so;therefore]∶表示因果關係,常與“因為”連用
他因為刻苦訓練,所以成績提高很快
[should be;have to]∶指實在的情由或適當舉動
忘乎所以
[use]∶所用;用來
夫仁義辨智,非所以持國也
[reason;origin]∶原因;緣故
故今具道所以。——宋·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而慎取之也。——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1.原因,情由。《文子·自然》:“天下有始主莫知其理,唯聖人能知所以。”《史記·太史公自序》:“《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 唐 韓愈 《李花》詩之一:“問之不肯道所以,獨繞百帀至日斜。”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捲一:“ 紅娘 曰:‘非先生所知也。’生曰:‘願聞所以。’”《儒林外史》第一回:“問其所以,都是 黃河 沿上的州縣,被河水决了,田廬房捨,盡行漂沒。”
2.可與形容詞或動詞組成名詞性詞組,仍表示原因、情由。《莊子·天運》:“彼知矉美,而不知矉之所以美。”《史記·衛康叔世傢》:“必求 殷 之賢人君子長者,問其所以興,所以亡,而務愛民。”
3.用以,用來。《莊子·天地》:“是三者,非所以養德也。”《史記·孟嘗君列傳》:“若急,終無以償,上則為君好利不愛士民,下則有離上抵負之名,非所以厲士民彰君聲也。” 宋 蘇洵 《幾策·審勢》:“故威與惠者,所以裁節天下強弱之勢也。”
4.連詞。表示因果關係。用在下半句,由因及果。《荀子·哀公》:“君不此問,而問 舜 冠,所以不對。”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傢訓·慕賢》:“世人多蔽,貴耳賤目,重遙輕近……所以 魯 人謂 孔子 為‘東傢 丘 ’。” 唐 李白 《與韓荊州書》:“一登竜門,則聲譽十倍,所以竜盤鳳逸之士,皆欲收名定價於君侯。”《紅樓夢》第六二回:“他和 林妹妹 是一日,他所以記得。” 趙樹理 《三裏灣·放假》:“可是她每天都是第一個先到的,所以對這房子裏邊的情況很熟悉。”
5.連詞。表示因果關係。用在上半句,由果探因。《史記·魏公子列傳》:“ 所以自附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義,為能急人之睏。”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勾踐伐吳外傳》:“異日, 諫曰:‘臣所以在(早)朝而晏罷若身疾作者,但為 吳 耳!’”《初刻拍案驚奇》捲二八:“所以相邀相公遠來者,正要相公遊此間耳。”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捲第一章:“ 李自成 之所以敢於嚮東奔竄,是因為他聯絡 羅汝纔 到 潼關 接應。”
6.連詞。表示因果關係。上半句用“因”或“緣”,下半句用“所以”。後來發展為“因為……所以……”的句式。 唐 劉肅 《大唐新語·諧謔》:“衹因心溷溷,所以面團團。” 前蜀 貫休 《蜀王入大慈寺聽講》詩:“祇緣 支遁 談經妙,所以 許詢 都講來。”《老殘遊記》第一回:“因八股文章做得不通,所以學也未曾進得一個。” 老捨 《黑白李》:“ 黑李 是我的好友,因為常到他傢去,所以對 白李 的事兒也略知一二。”
7.可以。《易·乾》:“忠信,所以進德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莊子·知北遊》:“人倫雖難,所以相齒。” 王引之 《經傳釋詞》捲九:“言可以相齒也。”《文子·上仁》:“貴以身治天下,可以寄天下;愛以身治天下,所以托天下。”
8.所作,所為。《論語·為政》:“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康有為 註:“以,為也。”
長篇小說《所以》 |
版權信息 Copyright Information |
作 者: 池莉 著
出 版 社: 人民文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7-2-1
字 數: 210000
頁 數: 278
開 本: 32
紙 張: 膠版紙
I S B N : 9787020060139
包 裝: 平裝
定價:¥26.00 |
|
★池莉蟄伏三年最新長篇力作!
★2007年最受矚目的嚴肅文學作品,全國熱讀
這是一部直逼靈魂深處的小說。這是一部追尋美好與德行的小說。這是一部啓迪生存智慧的小說。池莉這部耗時三年完成的新作,講述了一位女性成長的生命歷程,以及三次失敗婚姻的凄婉故事……
因為我不得不在母親的熱牛奶裏下藥,因為我鄰居般的父親, 因為我慘遭橫死的妹妹,因為我處境微妙的哥哥,因為我的何阿姨已經無法離開心髒病監護病護……
因為我的床寂寞的空着,因為這是我一個人的秘密……
這是一部直逼靈魂深處的小說。這是一部追尋美好與德行的小說。這是一部啓迪生存智慧的小說。
池莉這部耗時三年完成的新作,講述了一位女性成長的生命歷程,以及三次失敗婚姻的凄婉故事……
我實在無法想像生活中會有那麽多因為,所以…… |
|
《所以》講述的是一個女人成長的生命歷程和三次失敗婚姻的故事,以女人視角表達城市生活的感悟和痛楚,啓示人在城市中如何智慧生存。小說以主人公葉紫由無知的少女到憂慮的大學生、到為人之妻母、最後又走出生活睏境的生命歷程以及三次失敗的婚姻為主綫,折射出時代的發展變化,揭示了城市人的生存狀況以及所遭遇的挫折與睏惑。
由於個性和在家庭中的被忽視,葉紫一次次輕率地處理自己的感情問題,讓自己的婚姻生活先後遭遇了高手段、低情商、無恥小人的利用、暗算和敲詐,最終走嚮一個哀怨的結局。從幼稚到成熟,葉紫在收穫着人生經驗與教訓的同時,始終呵護着自己的個性,堅持着自己的人生走嚮。
小說選用了觸及隱秘、撞擊心靈的人生故事,真真切切、迷離錯位的人物關係,精緻、簡短、銳利、富於動感的文字風格,突出了小說透徹的表現力和衝擊力,閱讀中讓人産生出復雜的感受,伴着心酸、心痛,還有悵然若失,沉思默想……這些都會給人一個揮之不去的感受:真實,貼近自己生活的真實。
作為新寫實主義寫作的主將,池莉在這部用三年多時間完成的小說中,以她豐富的閱歷和對生活敏銳的洞察動感的文字,具有透徹的表現力和衝擊力。 |
|
池莉,1957年出生於湖北。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作傢協會主席團委員,武漢市文聯主席。著有長篇小說《水與火的纏綿》、《來來往往》、《小姐你早》等,中篇小說《煩惱人生》《你是一條河》《生活秀》《有了快感你就喊》等,散文隨筆集《熬至滴水成珠》等。小說有法、英、德、日、韓、西班牙等多種文字譯本,多次獲得各種文學奬項,多部小說被改編為影視戲劇作品。 |
|
《所以》以一個女主人公對世界的凝視,完成了一個人由外界嚮內心追尋和探究的凄美過程。通過她自己在一種專製生長環境的痛楚與無奈,在物質化泡沫社會中感到的迷惑與窒息,發現了她與父母、與兄妹、與男人以及與整個社會的錯誤與失敗。她在自己精神世界的最隱秘之處劇烈地疼痛着,頑強地尋找和認識着生活的智慧。
——《新京報》
池莉《所以》用短句鋪陳女性的命運:
作為漢派小說的領軍旗幟,名作傢池莉的小說一直很有口碑,但在2003年,因《有了快感你就喊》的敏感書名,池莉也曾引發了廣泛爭議,但爭議歸爭議,池莉仍然成為當年“人氣最旺的作傢”。至今,池莉依然是一個可以和韓寒、郭敬明、鞏玟語、可愛淘等“文學新貴”比拼暢銷、瓜分盜版商們的“註意力”的實力作傢。比方這本《所以》,開印就是20萬册(重慶各大書城有賣)。近日,在接受記者專訪時,池莉透露,《所以》從構思到成書,用了她整整三年,其間曾三易其稿。 談新書 “所以”是一種結果,也是一種態度、立場和無奈 記者:這部小說的名字很有意思,用了一個表示因果的連詞“所以”,它的背後有什麽深意嗎?
池莉:“所以”背後大有深意,不過我說了不算,讀者讀出來的纔算。我衹能說我們生活中有太多的“因為”,於是“所以”。是那些太多的因素導致了我們的行為,所以我們就會這麽做那麽做。我個人覺得,這是一部追索答案的小說,人有了痛苦就要想方設法地找尋解决方式,“所以”是一種結果,也是一種態度,也是一種立場,還是一種無奈。小說的緣起正是由於發現了生活深處的種種“因為”。
記者:《所以》中出現的男性可以說完美者甚少,主人公經歷的三次失敗的婚姻,更是充滿了偶然和欺騙。這與你的婚姻觀有關嗎?在你看來,婚姻對女性意味着什麽?
池莉:本來大千世界就是人無完人,《所以》裏面也沒有完美女人。這與我的婚姻觀沒有關係。我這部小說的主題不是寫婚戀,我寫的是一個女人的遭遇和命運。
記者:你覺得這部作品較之以前主要的突破在哪?在你目前的所有小說中,它處於一個什麽樣的位置?
池莉:我自己偏愛《所以》,我用了大量的短句子來鋪陳一個知識女性在40多年中的遭遇和命運。因為短句的閱讀更有彈性,更加機警,內涵更加個人,也更加遼闊。位置問題就談不上了,我沒有為自己的小說排過位置。
記者:此前你很多小說改編成電視劇後都受到了熱烈歡迎。這部《所以》有改編成電視劇的計劃嗎?如果有,你會不會參與編劇?
池莉:一般都是小說出來以後纔有電視劇的改編。我覺得我的小說並不是很容易改編,因為文字裏面含着的東西太多,屏幕藝術不好表現。衹有比較厲害的導演和演員,纔有迎難而上的可能。如果有人要改編,我照例不會參與,寫劇本並不是我的專長。 談寫作 如果感覺我的小說模式化,那多半是讀到盜版或假書了
池莉的小說擁有很大的讀者群,網友們甚至還在網上建了“池莉貼吧”。不過,除了大量的贊譽之外,也有人提出池莉的小說中存在模式化的問題,說“池莉小說讀多了,就跟讀瓊瑤讀到第19本的感覺差不多,模式化的人物,語言,情節……讓人索然無味。”並舉例如“所有的小說,都選擇武漢為背景,同時有一種對北京和深圳的盲目崇拜。當小說中的人物無法突破自己的局限時,池莉就會安排他們到寶地‘鍍金’一次,以推動情節的發展”。
記者:你認為你的小說是否存在網友所言的模式化問題嗎?作傢如何避免讓讀者有重複之感?
池莉:首先,我不知道百度上有一個“池莉貼吧”。我希望在這裏嚮“池莉貼吧”的讀者朋友表達我真誠的謝意。
其次,如果有誰感覺我的小說模式化,那多半是讀到盜版或者假書了。也許我的小說有這樣那樣的缺陷,卻惟獨不可能有模式化。我寫歷史,寫當代,寫鄉村也寫城市,寫男女老少,寫工農商學兵,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從不雷同。並且由於題材的不同,使用的語言、語氣、語感以及語言節奏都不相同。我看過不少冒名的假書,倒是在無休止地重複和模仿我寫過的東西。那麽,如何讓讀者避免對我作品的重複之感呢?那就是:絶對不買我的假書和盜版。 談自己 關了博客,開始寫詩,還有一個最喜歡是體力勞動
身為武漢市文聯主席的作傢池莉,如今名聲遠播:各種獲奬證書塞滿了她的抽屜;由她小說改編的電視劇,一遍遍在各個頻道熱播。然而,近年來,她不再在電視臺訪談節目出現,降低了在媒體的“曝光率”,而且不再參與申報任何奬項。最出人意外的是,除了小說和散文外,她又開始寫起詩來。
記者:為什麽會有這種“避世傾嚮”?能否透露一下你現在的生活狀態?除了寫作外,最喜歡做的事情是什麽?
池莉:可能低調更符合我的天性吧。躲開了電視、媒體、奬項申報、大學演講之類的熱鬧,自己的個人空間就更大了,時間更多了,心情也更加平靜,全部精力都可以集中在寫作之中。除了寫作之外,我最喜歡的就是在溫暖的陽光房裏閱讀喜愛的書籍。就是一邊喝緑茶,一邊思考、筆記自己的所思所想,看着夕陽在窗口逐漸淡去。還有一個最喜歡是體力勞動:種植蔬菜和樹木花草。
記者:據說除了小說外,你目前還寫了不少散文,甚至詩歌。似乎有點反其道而行之的意思,因為一般人會在年輕時寫詩,在激情耗盡,有了生活閱歷後開始寫小說。你怎麽做到同時兼顧?
池莉:作傢完全是個體的。我是和一般人不一樣。我十幾歲也寫詩歌,現在幾十歲了,回頭纔發現,那時候,毛孩子一個,頭腦熱烘烘的,把青春衝動當創作激情,把社會潮流當主題,把名利心當事業心。現在,在有了一定經歷包括挫折之後,眼睛冷了,心沉靜了,見多識廣了,懂得放棄了,作為人的真正激情,那種單純而豐厚的激情,纔噴薄而出,詩句它自己就流淌出來了。
記者:你前一段時間把自己的博客關閉了,你希望以什麽樣的方式和讀者交流?
池莉:我的博客開了很短的時間就關閉了。博客還是太熱鬧,不是我的性格。我覺得在相對的安寧和單純中,我的時間才能夠細水長流。喧鬧也許有喧鬧的意義,但是對於我來說是浪費生命。我與讀者交流的方式是默契。當我感覺我與他們應該見見面的時候,我會舉辦一個小型的讀者見面會,與喜歡我作品的讀者面對面交流。
在這本新作中,池莉還是一如既往地用她最擅長的“殘酷”的手法,以近四十年的政治與社會變遷為背景,講述了知識女性葉紫成長的生命歷程,以及三次失敗婚姻的故事。用出版社的話來說,“《所以》是一部端然凝視個人生命尊嚴的小說。”
當談到小說為何取名頗有哲學意味的“所以”時,池莉說:“我們的歷史與生活如此復雜,有太多的‘因為’,所以我要觸摸最隱秘的疼痛。‘所以’是一種結果,也是一個立場。”
據悉,《所以》三年來曾三次易稿,作者希望通過這部小說的創作尋求突破和創新。在敘述上,作者采用一種剪輯性的敘事,穿插嵌入,並大量采用以動詞為主的短句子敘述。池莉說:“短句子的動感和活力符合小說中人物的生活經歷,也適合當代讀者閱讀口味。” 池莉將推長篇係列 下一部寫男人視野
池莉昨天告訴記者,儘管她寫了很多理解當代都市生活的小說,但那都不夠係統全面,她準備就此寫一個長篇係列。由女性視野組成的《所以》是這個係列的第一部,接下來一部,她要寫男人的視野。
在這本《所以》中,女主人公很痛苦,她在物質化的社會中感到窒息和茫然,她發現了自己與父母、與兄妹、與男人以及與整個社會的錯誤與失敗。池莉說,這些心靈的痛楚,也是她自己曾經感到過的,“我一直想把它們體現出來,現在我知道,時候到了。” |
|
愛是大恩不言謝的深與厚
感謝恨以及所有復雜的情感
請相信,作為女孩,我特別想做一個好女孩。
作為女人,我也特別想做一個好女人。
撇開所有外界因素,就我個人的願望和動機來說,都是良好的。
事實上,多年以來,對於生活,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愛情、家庭、事業等各個方面,我都是全力以赴的,也都是煞費苦心的。然而,大大小小的結果,似乎都不美妙。因為,我實在無法想到,生活會有這麽多因為。
不過,我不會輕易承認這些結果。我堅信,衹要我生命不息,所有結果都是過程。我會不屈不撓的。我可以鄭重地,把手放在我的前胸,我的心髒部位,我良心所在之處,對天,發誓。
所以。
我早戀,並且,早婚了。
這場早戀進行了三個月,婚姻持續了兩個月。不到半年,一切結束。太快了。形如閃電。我從街道辦事處一個女人手中接過離婚證,出門就撕碎了。擡頭望蒼穹,我的天空依舊湛藍,雁過無痕。
一個女孩子的初吻,積纍着奇異夢幻和純潔熱情的初吻,比童話和神話都要神聖的初吻,比泉水還要清冽的初吻,在沒有對應、沒有感覺的情況下,不可再生地,浪費了。處女膜呢,儘管在深夜校園的女大學生宿舍裏,被故意地強調為一片普通粘膜,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它卻依然存在重大的象徵意義。同樣,它也是衹有一次,不可再生(修補絶非再生!)!它是少女的守護門神,它是女性肉體一個質的區別標準,它的破土,應該滿含春的消息!應該正是時候,正是季節,正是地方!應該新鮮,溫暖,神秘,感動和歡天喜地!如果缺乏這一係列的“應該”,那麽,可以肯定,女人損失慘重。無言的慘重!無法輓回的損失,此生此世!已婚與未婚,上床與未上床,真的沒有區別嗎?當然不。
當然當然,我可以掩耳盜鈴。
1980年,當我以18歲的年齡(太小了!)參加高考的時候,我父母居然破天荒地不再要求我早點關燈(節約電費)。我父親,居然主動給我一些他自己的錢(就不必告訴媽媽了),以便我購買高考復習資料。我母親,在那個炎熱的夏天,居然想起她的小女兒葉愛紅,已經13歲了,比姐姐高出半個腦袋了,是一個大姑娘了,她可以洗滌自己每天換下的衣衫了。葉紫可以暫時不洗滌全家的衣衫。可以暫時不做飯(母親下班趕回來做)。因為,“葉紫需要時間復習!”,因為,“現在四人幫被粉碎了,鄧小平復出了,新的春天到來了,中國要搞四個現代化建設了,對文化知識的重視空前提高了!”,我母親是多麽憂慮啊。她捋着她四十多歲的斑白鬢發,從挂在鼻梁上的老花鏡上方,探出美麗而憂慮的眼睛,望望我,再望望我的父親,預計我慘淡的未來。“如果葉紫考不上大學,沒有大學學歷,將來就衹能頂我們的職,在碾米廠上班。她政治上又不紅,又沒有技術,最多做一個勤雜工人,一輩子,那可怎麽好呢?”
學校,我的救星!我怎麽能夠不考上大學?
在我大學畢業前夕,那天,我在宿舍,實在睡得骨頭都酸痛了。我就起床,到處去溜達。儘管已經吃過校醫開的感冒藥,我依然高燒未退。
這次的高燒,是令我終身難忘的。它給我帶來了兩個意外的驚喜。一個是美貌。當我在校園裏溜溜達達的時候,人們的紛紛註目,以及極高的回頭率,促使我在教室的窗玻璃上,照見了自己的美貌。我的一雙眼睛,格外明亮並且水氣汪汪。我的兩顴,浮動着胭脂紅。我的嘴唇,豔麗宛若燃燒的炭火。我的行走,自然搖擺,飄飄若仙——因清瘦,因高燒,因乏力,因一條綿綢連衣裙,而飄飄若仙。我真是又驚又喜。我决心遺忘感冒,堅持溜達。溜達到要麽美貌消逝,要麽精疲力竭。
我迎着夏日的涼風,穿過濃密的樹影,來到湖邊。就在湖邊的遊泳池畔,第二個意外的驚喜出現了:遊泳池裏有一個高大英俊的男生。
我是慢慢溜達過去的。遊泳池裏很多人,我相信他們都看得見我:一個因重感冒宛若仙女的我!果然有認識我的同學,高聲叫道“葉紫!葉紫!”,她們嚮我招手,要我下水。我嫵媚地搖搖頭,款款提起裙裾,緩緩坐在一棵老樟樹底下。啊,即將畢業了,分別在即,我的同學!我的校園!我校得天獨厚的天然遊泳池!我們煙波浩淼的東湖!啊!
一個男生,一個高大英俊的男生,鶴立雞群地出現了。他寬闊的肩膀上披挂着閃亮的夕陽,結實的窄腰,僅僅穿一條小小的三角遊泳褲。他伫立在遊泳池的邊沿,腳尖踮起,雙臂直指天空,儼然一尊西洋雕塑。就在他一躍而起,插入水面的瞬間,我被一種異樣的感覺擊中了:兩團烈火竄出我的手掌心,而我的脊椎,灌入一股涼颼颼的寒氣。
立刻,這個男生占據了我的全部視綫。他背朝遊泳池,面朝東湖,跳水下去,矯健地遊嚮湖心,遊嚮梅嶺一號,遊嚮那被蔥鬱的大樹嚴密覆蓋的地方。同學們故意驚呼:“關淳,那是毛主席居住的地方啊,當心警衛開槍啊!”當然當然,毛主席人已故,此地空餘梅嶺屋,想必再也不會有什麽荷槍實彈的警衛了。噢,不管真假,這個男生關淳還是夠勇猛!夠特別的!
關淳,這就是他的名字了。一個從來沒有聽說過的名字。一個好名字!不是什麽建華衛東,不是什麽張三李四,拒絶平庸,拒絶隨俗,拒絶政治,還是單名,和我的名字十分匹配!噢!
一些嘻嘻哈哈的女同學,穿着暴露的遊泳衣,在關淳遊來遊去,要求輔導。關淳並不上當,他衹是出於禮貌,簡單地教練她們一下。他少言寡語,神態冷峻,眼光淡漠,對輕浮的女生不屑一顧。他簡直是流落民間的王子,高貴的氣質連他自己都覺察不到。關淳總共朝我看過來兩次,第一次目光是迎接我在樟樹下面落座。第二次目光是探望落寞的仙女。這次探望是動了心思的害鱢的小男孩,偷瞟一眼,拔腿就逃。
我再也無法平靜。我深信,就在這半個多小時裏,一個女生在大樹下燃燒,一個男生在湖水裏燃燒。
傍晚,我假裝恢復了食欲,和同學們一起去了食堂。我不厭其煩地端着飯碗,走訪了許多飯桌,和大傢混聊一氣。於是,一切我都知道了(知道的同時腦子已經在考慮問題)。關淳不是我們武大的,是隔壁地大的(地質大學,學校的牌子也還不錯),也是應屆畢業生,地貌勘探專業,學校籃球隊隊長兼校遊泳隊教練(這說明他至少身體健康強壯),一個滿漢混血兒(血緣有意思!),傢住漢口解放公園路(太好了!本市有住房!)母親是婦聯幹部(婦聯是做什麽的?不過總歸是幹部!)父親是品酒師(啊!聞所未聞的職業!極其有趣!)
夠了。這樣的家庭條件,我已經很是滿足。遊泳池的矯健男生關淳,帶着他令人滿意的家庭背景,久久浮現在我面前。我忘記了吃飯。我越過飯碗,打量着他,美麗的憧憬像肥皂泡一樣,被我吹得滿世界都是。我願意,在走出食堂以後,被他輓住胳膊,帶往他們傢。
在他們傢,有他一個單獨的房間(大小正常,通風朝陽。兒子嘛!)。我跟在他身後進屋。他把我簡單介紹給他的父母。我衹是需要羞澀的微笑,禮貌地叫一聲“伯父”和“伯母”。然後,我就可以進入他的房間了。我在關淳的房間會很自在。我要求做自己的一些事情。關淳當然連忙答應。我可以讓着間房的房門始終關着。關淳的父母肯定不會隨便敲門。為了兒子的終身大事,父母都擅長裝聾作啞(甚至連我父母都會!漂亮姑娘王漢仙進入了我哥哥的房間之後,我父母再就假裝他們不再傢裏了)。
作為女兒就慘了。如果她帶了男生回傢,她的房門就會被要求開着,父母會平均五分鐘進來一次,他們需要尋找某個遺失的東西,需要看看客人的茶杯裏是否還有茶水,或者,某種情形需要他們參與聊天,他們要親切地詢問男生這個那個,因為他們的女兒還是這樣地幼稚無知,還完全不懂得待客之道。我慘啊!我的大學四年,總共衹有三次男生來傢拜訪,次次都是無比窘迫。我不能繼續悲慘了!我不能在大學畢業,參加了工作以後,還是我父母幼稚無知的女兒。我迫切地需要不被打攪和不被監視,迫切需要呼吸我自己的空氣,否則我就會因窒息而死亡!
我寧可回到他人傢!我要老謀深算麯綫救國,藉他人的兒子,營造我自己的空間。反正,總之,一個女孩,遲早要處男朋友的。
…… |
|
《所以》
導演:金 琛、劉國楠
編劇:周 粟
原著:池 莉
演員:
涓 子 飾 葉 紫 奚美娟 飾 葉 母
畢彥君 飾 葉 父 楊 青 飾 何阿姨
餘皚磊 飾 葉祖輝 張晗晰 飾 王漢仙
祁 豔 飾 葉愛紅 呂 行 飾 關 淳
穆立新 飾 禹洪寬 孫 強 飾 華 林
關 父 飾 倪大宏 關 母 飾 廖學秋
關 春 飾 蘭 嵐 卞 真 飾 張晶晶
從小就承擔傢務照顧妹妹的葉紫,被街坊鄰居誇是個好女孩,但她幾乎得不到母親的疼愛,小小的心靈受到了傷害,從小就想逃離她的傢,好心的何阿姨認她為幹女兒。她努力考上了巴州大學,畢業分配時認識了地質學院畢業的關淳,將身心交付,關傢變婚,她帶着滿身傷痕分配到小縣城孝感,做了文化館一名小小的編劇。母親冷嘲熱諷,父親嘆息,葉紫暗下决心,定要衣錦還鄉回大城市。幾年辛勞,終於寫出了轟動全省的劇本《新天仙配》,卻被熱烈追求她而不成的縣文化局副局長崔大元暗中做了手腳,衣錦還鄉的夢破碎了。絶望中的葉紫衹能把回城的希望再一次寄托到結婚上,熱心的何阿姨、嫂子王漢仙介紹她認識了轉業軍人禹宏寬。禹宏寬對葉紫一見鐘情,他承諾一定要把葉紫調回城,但卻要求葉紫要給他一個“絶對保證”,葉紫無奈地用“雞心血”代替“女兒紅”,騙了禹宏寬,調入話劇團。母親對禹宏寬大為贊賞,催促葉紫盡快結婚。在兩人相處中,卻矛盾叢生,另一個男人華林出現了,他給葉紫帶來了愛情,也帶來了一場劫難,葉紫又一次失去婚姻,母親痛楚非常,割斷母女關係。葉紫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傢,有了自己可愛的女兒。父親病逝、妹妹遇刺、哥哥被騙、坐牢,丈夫華林有“外遇”,還有患老年癡呆癥的母親,一個個打擊接踵而來,葉紫就像一棵風雨中被無情吹打的小草花,艱難卻又頑強地站立着。她的不幸使她堅強、成熟;她的成功又使她變得傲慢和浮躁,差點失去了愛她、忠誠於她的丈夫……
生活的波瀾滌蕩着每個人的心靈。葉紫漸漸明白:要珍惜自己的心,女人的心像金子一樣珍貴。
要感謝愛,也要感謝恨。 |
|
- n.: origin, have to, reason, use, should be, so; therefore, so then, that being so, and so
- adv.: thus, as a result, therefore, therefor, thereby, thence, ergo, consequently, consequence, accordingly, hence
- prep.: as a result of
- conj.: forasmuch, so
|
|
- par conséquent, ainsi;
(c'est) la raison pour laquelle
|
|
於是, 因此 因而 其後, 接著, 就, 然後, 那麽, 以後, 後來, 考慮到, 因而産生, 繼而發生, , 達到, 在那之後, 在這之後, 以致, 結果, 隨後, 繼之, 那麽, 此後, 為此, 其結果是, 在這以後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