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詩人: 釋妙倫 Shi Miaolun
一味放落魄,誰人柰得何。 忽然刀斫手,依舊著摩挲。 |
|
懶散(-sǎn) : 懈怠散漫:人不思進取,就會變得懶散。 |
|
形容人精神鬆懈,行動散漫;不振作:他平時~慣了,受不了這種約束。 |
|
令人懶散的夏天 |
|
懶惰散漫。有時亦指不熱心於世事。 宋 蘇軾 《徐大正閑軒》詩:“君看 東坡翁 ,懶散誰比數;形骸墮醉夢,生事委塵土。”《朱子語類》捲七六:“吉兇未定時,人自意思懶散,不肯做去。” 明 李贄 《與焦弱侯書》:“草野之人懶散,不欲馳書京國,然此懷則嘗在左右也。” 魯迅 《書信集·緻增田涉》:“《文學》是我托書店寄的。由我自辦,就怕懶散而常有遲誤。” |
|
引申為不認真,不放在心上。《醒世恆言·陳多壽生死夫妻》:“那醫傢初時來看,定説能醫,連病人服藥也有些興頭,到後來不見功效,漸漸的懶散了。” |
|
嬾散:怠惰散漫。 金 王渥 《遊藍田》詩:“蹇予嬾散本真性,臨水登山此生足。” 明 焦竑 《焦氏筆乘·宏甫書高尚册後》:“且吾聞 宏甫氏 ,嬾散不事生産作業。” 清 許光治 《天淨沙》麯:“老漁歸也,春來嬾散生涯。” |
|
- : Lansan
- n.: inaction, inactive, indolent, crooked stick, Saint Monday, torpor, sloth, negligence, lethargy, lassitude, indolence, idleness
- v.: slouch, be lazy, rest, relax
- vt.: sprawl
- vi.: laze
|
|
- adj. nonchalant, indolent
|
|
無進展, 不活躍, 無作為, 無行動, 怠惰 閑散, 鬆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