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地图 |
|
|
慈城联系方式地址: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
邮编:315031
慈城投诉电话宁波市旅游投诉电话:0574-87291299
浙江省旅游投诉电话:0571—85117419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慈城景区荣誉国家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慈城节庆活动“年糕文化节”、“中国慈孝节”、“浙东庙会节”慈城最佳旅游时间四季皆宜慈城导游图慈城交通图慈城周边中心城市及车程从上海至此(286)公里
从杭州至此(229)公里
从南京至此(422)公里
从宁波至此(15)公里慈城美食慈城年糕
每逢春节来临,宁波城乡居民都要准备年货过年,其中,最要紧的一种食品就是年糕。宁波年糕,以慈城产最为著名,故称慈城年糕。因为年糕的读音,寓有年年如意、年年高的意思,故宁波一带民间有“年糕年糕年年高,今年更比去年好”的民谚。同时,年糕又是一种老幼皆宜,贫富共尝的食品,因而十分普及,也特别为人们所喜爱。中国人特别是长江以南地区人们,春节吃年糕已有悠久历史,这可以追朔到2000多年以前。据传,它起源于战国时期的吴越,是吴国大将伍子胥发明的。
慈城年糕已有数百年的生产历史,以选料讲究,精工细作著称。不少居民在制作年糕的时候,用年糕印板压成“元宝”、“如意”、象征“吉祥如意”、“大吉大利”。有的则做成“白兔”、“白鹅”等小动物,让孩子们玩耍,可谓妙趣横生。慈城住宿出门在外,一定很关心住宿问题。如果玩得好,吃得好,但住得不好,难免给人美中不足的感觉。在宁波,您不会有这样的遗憾。遍布宁波各地的高、中、低档宾馆和饭店,为游客提供了良好的住宿环境,使游客能够畅快淋漓地玩,而不必担心玩累了之后找不到好好休息的地方。宁波的宾馆适合各种消费层次,既有五星级的宁波南苑酒店、四星级的宁波东港酒店,也有三星级的金龙饭店、宁波饭店,还有二星级的花园宾馆。慈城购物特产:
慈城杨梅
该杨梅是我镇发现的新品种,已得到专家的初步确认。其色泽艳丽、味甘如蜜、含之生津、回味清香。所制的“烧酒杨梅”是宁波民间特产,其酒红艳甘馥,久藏不坏。
慈城“雪舟牌”白茶
产自慈城镇三勤村,外形纤秀卷曲,芽锋显露,绿翠镶金黄色,汤色翠绿明亮,香气高鲜持久,滋味极鲜醇,回甘,叶底现玉白色,嫩绿通脉。产品远销港、澳台地区,年产干茶1500公斤,在2001年获浙江省林业厅、省茶叶协会“龙顶杯”金奖;2002年获中国精品名茶博览会金奖。
慈城云湖竹笋
产自慈城镇云湖水库一带的竹山上,笋味鲜美,笋质嫩白色,组织幼嫩,味道鲜美。富含多种矿物质、维生素、营养丰富。一年四季均可产笋,春有春笋,夏秋有鞭笋,冬有冬笋,是不可多得的天然特产。
浙东大白鹅
因白鹅“飘若浮云,骄若游龙”而深受人们的喜爱,慈城养鹅历史悠久,浙东白鹅品种优良,肉质肥、鲜、嫩、脆,早期生长特别迅速,是我国中小型鹅种中的佼佼者。所产的“宁波冻鹅”是声誉中外的宁波特产之一,出口港澳、日本、新加坡、法国等国家和地区。翎毛、鹅肝、鹅肠等也是食品工业、医药等工业的重要原料。
慈城雕刻:
城内现存的牌坊较完整的就有七处。特别是民主路向宅,门前连立两座石牌坊,里侧是赵家立于明弘治年间的冬官坊,外侧是清顺治年间向家立的恩荣坊。德星桥畔的世恩坊是近代艺术大师周信芳的祖宗在明代所建。太湖路完节坊中的冯岳彩绘台门也是明代木质台门的代表。慈湖北面姜家番的宋代石翁仲,为南宋驸马林棕墓遗物,至今已近千年;慈湖大庙山东坡的石马、石羊、石虎栩栩如生,其余如石狮,石兽等大小石刻难以枚举。
慈城还有大量石窗、砖雕和木雕,都是古代建筑的主要装饰,其中方家砖刻台门,太平天国公馆砖刻,应宅照壁砖雕最为可观。木雕以冯宅保存较完整,其余在各古建筑物和民居中都可以看到。由于慈城历代多达官显宦,巨商豪富,艺术大家,因此保存至今的各种碑刻很多,今孔庙中仍有吴道子绘的孔子像石刻碑和王安石撰的慈溪县学记等名贵石碑。近代书法大师梅调鼎的“寓褒贬”、林则徐的“忠规孝矩”、钱罕的“宝峰理翠”等碑匾都是难得的珍品。从冯宅旧址中挖掘出来的几十块历代书法大家碑刻(虞世南,苏东坡等人滋惠堂法帖),更是国内罕见的珍品。
宁波刺绣:
宁波刺绣,历史悠久,是宁波传统工艺品。长期以来,宁波民间有“家家织席,户户刺绣”的传统习惯。明清两代出现了不少民间刺绣艺人,绣品销路也日益增大。宁波刺绣有独特的地方风格。它构图概括,色泽鲜艳,多采用黑色、灰色、石青、酱红、赭黄、灰绿等柔和色彩。主要针法有:斜针、扣针、胖针、抽丝、朝纱、夹丝、晒毛针、打子针等不同针法,再以金银线盘绣装饰。刺绣品的图案多取材于民间喜闻乐见的如龙凤、如意、牡丹、百鸟等,使绣品显得典雅华贵,古色古香,朴实沉着,富有宁波民间地方风格。宁波刺绣的原料,多选用各色真丝、人造丝交织的绸缎,用金银线绣在彩色平绣的图案周围;有的则将金银线紧密排列,垫满图案的空间,融盘金与色绣为一体,富有高雅的装饰韵味。1989年宁波刺绣大型屏风《百鹤朝阳》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珍品奖,并为中国美术馆所收藏。
老字号店铺:
冯恒大
古镇名厂冯恒大创建于清代同治年间,是古镇商贸界中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一家,堪称工商界之魁首,也是目前仅存的一家老字号。由于时局的变迁,现今老字号,几乎已荡然无存,至今古镇尚保留的老字号及其原来生产经营场地的就仅存冯恒大了。古老的历史文化中融入了现代化的管理体制赋予了冯恒大人全新的企业使命:饮水慈城,吸纳古城精髓;开发特产,弘扬美食文化。
永大
“永大”老字号历史悠久,始创于清乾隆年间,曾在儒商之乡的慈城有过旷世辉煌,享誉四海。现在“永大”的后人们为弘扬先祖们创下的数百年年糕文化,既往开来,重创了这一集百年经典工艺、溶现代先进技术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
泰昌南货店
二间开石库墙门,门头上有三只泥塑羊,凡是慈城人都知道泰昌的名气,百余年老店,四时茶食,名牌糕点,如绿豆糕、茯苓糕、大油包,南北货品等
春华祥
专营棉、百货服饰,化妆品及妇女儿童用品。
鲍泰来杂货店
双开间,专卖农民用的家具、蓑衣、斗篷、种田绳、家用碗、筷、明矾、食碱等。
市弄堂(也称冷水湾)古竹纸店
专卖文化用品、纸张、还做纸箱、纸人,七月放“焰口”做二楼高的鬼王。
阿正糖坊
专做饴糖产品,春管糖、糖饼、糖球、细板糖、豆酥糖等。
德茂蜡烛店
位于东横街口,店里的蜡烛从“三拜终”(一种细小燃烧甚快的蜡烛)到花团锦簇的龙凤喜烛,香类从捧香到盘香形式,琳琅满目。
大源行
位于下横街路口,是一家蔬菜水果的收购批发大商栈。附近农民把自产的农作物,挑到大源行,由大源行收购,然后有小贩前来批发去零卖。只要是农副产品,全部收购。每年夏至到小暑,杨梅盛产,大源行忙得半夜就开排门,沿街摆摊的杨梅篮东边一直摆到东镇桥,西边要过西闸桥,满街都是杨梅篮。
鹅房跟
鸡、鸭、鹅要到下横街的“鹅房跟”去买,而且只有“市日”才有,好在每家都自养有鸡、鸭,并不为难。农民挑来的柴在民主路玉皇阁以西设市,谷担都被拦在西门外,不让进市心口。
慈城糕点
生活在鱼米之乡的慈城人是有福的,不但一年四季有时新的蔬菜瓜果,而且还有应时的糕点,如茯苓糕、乌馒头、栗糕等说不完的品名,各家南货店都有南货出,如鼎懋、穗芳等。
慈城棉布百货店
慈城著名的棉布百货店“三大祥”:春华祥、荣华祥、天生祥及裕昌祥帽店,都开在直街(即今解放路),与旧式的木排门、木柜台店铺不同,他们有明亮的玻璃橱窗和玻璃柜台,摆满了布匹、服装、自鸣钟、镜子等精美的上海货。慈城交通距离宁波栎社机场20余公里、距离北仑港约38公里,有市公交车331、333、336、337路直通慈城,行程15-20分钟;西侧的余姚江即是浙东运河的部分。境内有萧甬铁路(箫山—宁波)、甬余公路(宁波—余姚)、慈骆公路(慈城—骆驼)、庄浦公路(庄桥—慈城)。
慈城地处东海之滨,姚江之畔,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史记:“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城——勾余”,这是慈城最早的古名,后改称“句章”。至唐开元26年设慈溪县,因县城建此取名慈城。经过2400多年的历史沉淀,慈城拥有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特别是以古县衙、孔庙、校士馆、冯俞宅、甲第世家、符卿第等古建筑为标志,城内留存官宦宅第、祠堂牌坊、学宫书院和粉墙绮窗,文物古迹众多,历史遗迹丰厚,在约5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拥有国家省市区四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3家。同时,慈城还是一块人杰地灵的沃土,历代文化学者、名人层出不穷,自唐宋至明清,慈城一带出进士519人,素有“鼎甲相望、进士辈出、举人比肩、秀才盈城”之誉;到了近现代,又涌现出周信芳、秦润卿、应昌期、谈家祯、冯骥才等一大批名人名家。
慈城古县城的文化价值,不仅在于悠久的人文历史,而且表现在钟灵毓秀的独特风貌。全城山水相映成趣,其中五磊山、太宗山等山脉丘陵构成“九龙戏珠、四灵围合”的朴素形态,姚江、城河等江河湖溪造就“四水归堂”的水系格局,城区穹隆起顶,街衢坤龟成形,生态环境秀丽清幽,凝聚了古人追求“天人合一、人杰地灵”居住环境的美好愿望。
见证千年历史沧桑,感受久远浓厚的儒风雅俗,水乡情韵,千年慈城——“江南第一古县城”!
孔庙
孔庙是用来祭祀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地方。慈城孔庙位于城内中心位置上,建于北宋雍熙元年,比现今北京孔庙的历史还要早318年,1048年迁移到现址。历代累有兴毁,现存的孔庙仍保持清代光绪年间原貌。占地约7000平方米,共有祠、阁等房屋137间,建筑布局完整,气势宏大。中轴线上由南向北分别为棂星门、泮池、大成门、大成殿、明伦堂、梯云亭;两侧的左右轴线上也对称地建有祠、阁,体现出儒家“中和为美”的审美标准。
县衙
据清光绪年间县志记载:慈城县衙创建于唐开元26年(公元738年),是第一任知县房琯所建,延续至1954年,已有1200余年的历史。初建在浮碧山上,由于外敌入侵和自然灾害的关系,屡建屡毁,现存的县衙是按照光绪年间《慈豨县志》上详图重建的,占地四万多平方米。
校士馆
民间称考棚,是封建科举制童试之地。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慈城当地乡贤郑廷荣父子慷慨捐银二万四千两建造校士馆,后被毁。现存的校士馆是按照光绪年间《慈豨县志》上详图重建的。她坐北朝南,占地面积近8000平方米,整组建筑为中国传统的中轴对称布局:中轴线上由南向北分别为大门、仪门、大堂、二堂、挑试所;左右轴线上对称地建有文场、公祠等,采用传统的明清建筑风格。
慈湖
位于慈城东北,由慈溪首任县令——唐朝房琯下令开凿,用以灌溉农田,当时面积有150亩之广。因吴太傅阚泽旧居就在附近,因此,又把此湖叫做“阚湖、德润湖、普泽湖”。宋时,普济寺的僧人在湖心筑堤直贯南北,以便往来,从此湖分东西,二湖之间用碶相通。慈湖不仅以风光秀丽著称,而且还有许多人文景观和美丽的传说代代相传,如师古亭、慈湖先生杨简遗韵、水上坟等等,因此,据县志记载,每当天气晴好,便有居民租船游湖,歌声笑语不绝于耳。
清道观
位于慈城东门外塔山之上,建于唐天宝八年(749年),是道教敬神祀仙,道士修炼养性,以及进行各种有关活动的场所,唐宋两代是中国道教史上的鼎盛时期,与慈城清道观的命运结合。元以后,历经毁坏、重修和扩建,到民国时期,清道观槐荫夹道,松皇满亭,依山建筑共有七层,阁、厅、殿分布其中,各式塑像不可胜记,尤以巨钟而闻远近,该建筑于文革期间拆毁,现正重建。
冯宅
省级文保单位,位于慈城太阳殿路18号,此宅为明代湖广布政使冯叔吉后代的居所。该宅大门朝东,前有八字式封檐墙,下端的石须弥座和上部的砖雕均较为考究。该宅的二门为一砖雕门楼。宅院内有一三合院。据考证,此宅为清初的代表作。
向宅
省文保单位,位于慈城民主路70号,该宅由北宋右仆射向敏中后裔向恒升于清乾隆年间的建筑,为一四合院建筑,前有东西方向的一条长弄,弄口有冬官、恩荣两石牌坊。据向家后代口述,向恒升在福建有树行,造此宅的木材都是从福建运来的。
浮碧山
又曰浮鳖山,位于慈城北面,因山的北、西、东三面凿为湖,而此山象一只鳖浮在水面上,故有此名。又因慈溪旧县治建于此山之上,故亦称此山为“县山”。由于此山地理位置独特,加上它的人文色彩浓厚,有不少文人墨客以此为题吟诗作赋,如把浮碧山比作一颗明珠的诗句:九岭环趋类九龙,青珠一颗正当中,若非官舍来相压,抢入阳候海梦宫。
宝善堂
据《慈溪县志》,宝善堂在县治东北隅浮碧山东麓,现慈城华家巷7号。清嘉庆9年(1804年)应慎修,募集资金建此堂,用以施舍棺木、药品、资助孤儿寡母等,又有杨九畹等各捐置义山、义田以助此善举。此堂于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重修。建浮碧山房和来鹤山房,成为当时文人聚会,登高望远的好去处。据当地人口述,此地也是慈城名人应昌期夫妇订婚之处。
朱贵祠
省级文保单位,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慈城大宝山西麓,俗称朱将军庙,1843年,为褒奖朱贵将军与英军殊死搏斗而阵亡的英雄事迹,由当地举人捐资兴建。该祠占地1000平方米,正殿内墙面上有彩绘11幅,记录着朱将军生平事迹。1984年在祠后山上新建了鸦片战争大宝山战役阵亡将士墓。
俞宅
市级文保单位,位于慈城太阳殿路东端。该宅原为明嘉靖年间湖广布政使冯叔吉的故居的一部分,后卖给了俞家,现存的为清代初期建筑。此宅总面积达6700多平方米,该宅是宁波市现存规模最大,保存较完好古建筑群之一,体现了清初江南建筑的风格。
应宅
区级文保单位,位于慈城杨家巷15号,建于清乾隆九年(1744年),主人名字不详细。今存东厅、照壁、影墙等。东厅西间的天花板上有统漆花草,较为罕见。宅之正南大门外有一大型照壁,三开间,高约4米,全长7米。下端为石砌须弥座,刻有卷草、凤凰、牡丹等图案,上端的砖雕图案有喜鹊、腊梅、双龙抢珠、白鹤、桃花等。
阚峰山
位于慈城东北一里,现慈湖中学左侧。因三国时吴国的太子太傅(地位相当于宰相)阚泽居此山之下,故名。阚泽,字德润,幼年时家境贫寒,但从小博闻强识。成年后辅助孙权治理国政,因精通经学、历书而深受孙权器重。
护城河
位于慈城镇东、南、西三面,又称濠河。明朝嘉靖年间开挖。护城河至今仍保持原貌。
三忠墓
区级文保单位,原建于宁波西郊马公桥边,后迁至慈城朱贵祠后山,是明代抗清斗士董志宁和王栩、冯京第合葬墓之总称。1651年,三人因抗清失败而殉难后,乡人找回董的尸体、王的头和冯的手臂分别安葬在西郊马公桥边。1824年,因年代久远,三人之墓已无法分辨,当地人就把墓合而为一,统称三忠墓。
符卿第
区级文保单位,位于慈城民权路29号,主人陈鲸是明嘉靖5年(1526年)进士,官至南京尚宝卿。该宅始建于明嘉靖年间,现存的建筑为清代中期所重建。宅院坐北朝南,由前厅、后楼和左右厢房组成,东侧开门,砖、石、木雕题材丰富。
桂花厅
省文保单位,位于慈城民族路25号,是明代较有影响的刘姓大族的一处宅院,原名刘家大厅,因主人曾品桂吟诗,故称桂花厅。现存中堂、后楼及左右厢房。其中仍保持着明代早期的建筑风貌。
方状元宅
位于慈城太湖路24号。它是一处现存规模较大的清中期建筑群。主体建筑由前楼后楼及砖雕二门组成,另有配屋数十间及保存完整的朝东二大门一座。总占地面积约四千平方米。建筑坐北朝南,前后楼房各五间二弄,均面阔26.5米,进深12.2米,硬山式马头墙,穿斗、抬梁混合架构,设月梁前廊,前后楼间设有一高大砖雕台门,门楼面阔4米,高6.4米,正面采用砖墙式,上有“迎薰受祜”篆书砖刻门额及辛亥岁十一月以斋冯全修题。(冯全修:乾隆六十年乙卯科进士),门楼斗拱飞檐,背面砖雕草龙花卉,蝙蝠云纹,博古垂幔等精美装饰。据调查,该宅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宣统末年进行重修,主大门及前厅等部分已毁,大部分保存完整。
师古亭
区级文保单位,位于慈湖湖心堤上,由清乾隆年间慈溪县令胡观澜于1771年建造。“师古”意即向先人学习,为百姓造福,这是宁波市现存唯一的一座乾隆年间的亭子。该亭为六面重檐结构,由12根石柱支撑全亭,亭内藻井处及四周绘有“哪吒闹海”、“西天取经”等故事,亭内有楹联两对,镜水平分涧底流。
护龙寺
据清光绪《慈溪县志》记载:护龙寺,县西半里,乾隆年间建,道光二十二年二月,大宝山英吉黎之战所焚毁,咸丰元年秦氏檀越重建大殿未落成旋圯。民国初,秦氏后裔既秦润卿夫人俞氏捐资重修,前亭后楼,中建大殿。落民之日,慈城名士文人成集,名书法家钱罕题“宝峰王巢翠”(今尤在)。后毁。1998年在当地政府领导和市佛教协会支持下,破土动工,先造大殿,继营厢房邑辐,重塑佛像,已具规模。
贞节坊
省级文保单位,位于慈城尚志路4号,为二柱单棱式牌坊。系明万历后期(1573—1619年)侍读(官职)冯有经“疏母节于朝”受旌表,为其母刘氏而建。此坊采用高浮雕和透雕手法,石刻题材有双龙戏珠,双狮舞绣球,丹凤朝阳及卷草纹,莲瓣纹等。
恩荣坊
省级文保单位,位于慈城民主路向家门头,由向家后代向恒升奉乾隆帝圣旨,为表彰武骑将军向腾蛟的卓著功勋而建造。该坊为一座双柱单开间棱式牌坊,用青、红两种石质组成。正面上部匾额直书“圣旨”二字,中间额坊背面横书“浩封三代”,下额坊浮雕双龙戏珠、双狮舞绣球等图片。
周仰山宅
位于慈城尚志路132号。该建筑为一座北朝南砖木结构中西合壁式洋楼,建成于1929年,原为民国初期旅沪实业家周仰山宅。总占地面积约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200平方米。三合院式前厅5间二弄,面阔27.6米,进深14米,前厅、东西厢楼上下前廊与二门门廊天桥形成四周环通,前柱采用混凝土磨光方形柱,上下前廊均采用水泥花式地面。后进5间2弄,东西两侧耳连接3间1弄,共有8间3弄,通面阔42米,进深8.2米,前后进间为一狭长天井,连接前后两弄设有两座过天井的楼道。整组建筑还有朝东大门,配房以及前后花园。
水上坟
一老人墓。相传一老人生前性格固执,尽说反话,当地人称“拗孟公”,其子女必按他说的反意行事。临终,此老真言,把他葬于山下。其子女以为反话,将他坟建于水中。又传,此坟无论湖水深浅,总与水面等高。
娑罗庵
据清光绪《慈溪县志》记载:县西北二里,清顺治16年,由性忍、海藏二僧同建。同治10年,冯允鸿扩建,终形成如今规模。
酒税务
酒税务位于慈城镇光华路10号,现存建筑年代为清中期,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400平方米,坐西朝东,厅堂三间,进深9柱13.6米,面阔12.2米,南北各有8间二弄厢楼,建筑组合平面h型布局,前后天井,前天井阴墙高4.5米,宽10.6米,石刻须弥座,有如意、卷草等图案,阴墙脊下有通长砖雕图案,其间有“俾尔戬穣罄无不宜”八个砖刻楷书,两厢前廊西端各有偏门通外天井,偏门采用石门框,上有砖雕门额,各刻“挹爽”“凝晖”两字,其下有一砖雕月梁,上饰花卉、博古等图案。 |
|
慈城设治始于吴越勾践时(约公元前473年),名叫“句章”。县治在余姚江畔城山地方,作为越国的屏障。到唐朝开元26年(公元738年)房琯为令,房琯当时是才德具备的人才,诗词与李白唱和,后为宰相,下马伊始,迁县治于浮碧山以南,浚疏阚湖以灌溉城郊;又以汉名儒董仲舒六世孙董黯母患屡疾,喜饮大隐溪水,奉母筑室以侍,担溪水供母饮,母病渐愈,以此故事以名县称为“慈溪”,属明州。
房琯治县井井有条,规划街道,但未筑城,经历五代、宋、元、明、清、民国。慈溪原属明州,到洪武十四年以犯明讳,改为“宁波府”,下辖鄞、慈溪、奉化、定海(镇海)、象山五县,后到清咸丰间,将昌国卫(舟山群岛)改为定海,原定海改为镇海,是为宁属六县。
明永乐十六年(1418年)慈溪县令失县印,请示于朝廷,诏令重铸新印,恐失所复出为奸人滋事乱政,故改溪字从谷,名为“慈溪”。
明嘉靖年间,慈溪县境滨海,遭到倭寇侵犯,焚掠殆尽,明世宗震怒,命兵部侍郎副都御史胡宗宪为总督,工部尚书赵文华为监督,始建慈溪城垣,积极防御倭奴侵犯。清同治十五年重修加高。1939年为防日军飞机轰炸,便于疏散居民,拆除城门。1949年后,城墙陆续拆除。
1949年前,慈城曾设孝东、孝西2镇,后合并为孝中镇。1950年又分置2镇,1951年合并改称“慈城镇”。1954年10月自慈溪县人民政府驻地迁浒山镇后,慈城镇划属余姚县,1960年10月划入宁波市郊区,1984年随郊区并入宁波市江北区,为市内最大的建制镇,1992年妙山、云湖等乡并入慈城。
慈城其地三方环山,南面平川。据说唐代的慈溪县城,"城周五百六十丈",城内采用都城长安的井字形棋盘格局。古慈溪县城比三江口的明州府城的建造要早80余年,走进慈城,过街穿巷,延续千余年的历史文脉,触目皆是。镇内已经列入文保单位的名人古迹有33处。
在西区,有建于明代的"大耐堂"、刻有"圣旨"的冬官坊和恩荣坊,还有桂花厅、刘家祠堂、太平天国公馆、周信芳故居宗祠和明代的世恩坊;在东区,有冯氏家族世居的冯岳台门、冯宅、程氏庆余堂、俞宅、甲第世家、福字门头、布政房、完节坊、应宅、符卿第和莫驸马宅等;中轴线上的古迹,有明代嘉靖兵部尚书姚镆的状元宅、千年学宫孔庙及胡宅、凌宅、方宅、狮子门头等。
"好山四面绕青螺,十顷慈湖胜事多。"出城有慈湖,湖因三国阚泽居住和普济寺所在,故名"阚湖"、"德润湖"和"普济湖"。为缅怀古代先贤,清乾隆年间在湖心堤上建造了12条石柱支撑的双檐六角"师古亭"。而在湖的西南,小北门外的山岗上,还竖有一块大长中国人浩然正气的石碑,这里是太平军击毙洋枪队队长华尔处。再往西走约1公里是著名的大宝山。公元1842年3月,64岁的朱贵将军和数百将士,与英国侵略军在此激战,400余"红夷"陈尸于大宝山麓。在这片热血洒就的土地上建起的朱贵祠又是一处显示中国人不畏外侮的爱国主义教育场所。
1954年,古慈溪县所在的县治改称为慈城镇,属宁波市江北区,1992年慈城跻身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之列。
慈城历代出了很多名人。
冯骥才(1942- )
慈城人。当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三寸金莲》等。现任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文联副主席,天津市文联主席等。其祖居在民主路五马桥畔。
应昌期(1916-1997)
慈城人。因家境不富裕,商校未毕业即投身于上海、福建银行界。抗战胜利后赴台湾,参与接收台湾国际票劵金融公司。自小喜围棋,创"应昌期围棋教育基金会"。十余年来,呕心沥血,研究推广"计点制"规则。对家乡建设、教育等事业亦不遗余力,作出重大贡献。
冯定(1902-1983)
原名冯昌世,笔名贝叶,宁波慈城人,我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是宁波地区唯一的一位社会科学学部委员(相当于现在的两院院士)。著有《中国共产党怎样领导中国革命》《共产主义人生观》《人生漫谈》等,其哲学代表作为《平凡的真理》。
陈布雷(1890-1948)
名训恩,字彦及,笔名布雷,畏垒。1890年11月15日出生于浙江省慈溪。1927年加入国民党,4月出任浙江省政府秘书长,5月赴南京任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处书记长。1928年,辞去中央党部秘书处书记长职,赴上海任《时事周报》总主笔,创办《新生命月刊》。1929年6月随蒋介石赴北平。历任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国民党军委会南昌行营设计委员会主任等职。1947年任总统府国策顾问,代理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秘书长。
周信芳 (1895-1975)
字士楚,艺名麒麟童,慈城人。京剧麒派创始人。七岁即登台,风格刚健豪放,唱腔酣畅朴直,苍劲浑厚。念白韵味醇厚,饱满有力。代表作有《四进士》、《徐策跑城》、《清风亭》等。历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戏曲研究院副院长,上海京剧院院长等职。
何育杰 (1882-1939)
字吟苡,浙江宁波慈城镇人。中国近代物理学的首批拓荒者之一,为我国近代物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作出重大贡献。著名物理学家严济慈教授称他是"我国最早而最好的物理大师"。
陈谦夫(1880-1945)
投身教育,热心公益,先后创办了效实中学、慈湖中学、慈城保黎医院等,为社会服务,为桑梓造福。
凌近仁(1909-1995)
字近仁,号公毅,著名书画家,尤擅山水,曾任宁波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宁波市政协常委、宁波市书画院院长和名誉院长等职。
冯君木(1873-1931)
字阶青,一字君木,民国年间一位著名学者,人称"回风先生"。与应悔复、陈训正、洪佛矢并称"慈溪四才子"。
梅调鼎(1839-1906)
字友竹,号赧翁,清末布衣,工书法,初宗二王,后渗入欧阳洵、李北海法变圆为方,笔力拗拔。晚年又潜心于北碑,笔姿转为沉雄膘悍,遗作有《赧翁集锦》抒世。
袁枚(1716-1798)
字子才,号简斋,又号存斋、淡园、随园老人、石头村人。祖籍浙江慈溪,清乾隆四年进士,入翰林院,后多处为官,皆有政绩。后以文学创作为谋生手段,优游名山胜水达五十年,被誉为"备林泉之清福、享文章之盛名,百年来无及者"。著作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等。
赵文华(?-1557)
字元质,号梅林,明慈溪县城(今慈城)骢马桥南人,嘉靖八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官至工部尚书,加太子太保,继以右副都御史总督江南、浙东军事。
冯根生 (1934- )
慈城人,被誉为"药王"。先后获得首届全国优秀企业家,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首届全国"创业企业家"等荣誉称号。
穆时英(1912-1940)
浙江慈溪(今慈城)人,著作有《交流》《圣处女者》等,被称为"中国新感觉派圣手",著名作家苏雪林称赞他是"最成功的新感觉派的代表,并且是都市文学的先驱作家"。
徐訏(1908-1980)
浙江慈溪(今慈城)人,二十世纪中国的杰出作家,因小说《鬼恋》成名,被誉为"文坛鬼才",创作长、中、短篇小说70余部(篇)。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史家司马长风把他与鲁迅、郭沫若并论。
陈训慈(1901-1991)
字叔谅,浙江慈溪人,历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浙江省图书馆馆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任浙江省政协委员,省博物馆顾问。
应修人(1900-1933)
1919年参加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早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我国新诗创作活动的先行者,著名的"湖畔诗人"之一。
冯贞群(1886-1962)
字孟颛,又字曼孺,号伏跗居士,生平精研文史,收集古籍珍本,自名其藏书楼为"伏跗室",收藏古籍十万余卷。
钱罕(1882-1950)
字太希,一字吟棠,慈城镇人,著名书法家。尤其在碑牌作品中的魏体,他在传统的基础上把它更推进一步,出现自己独有的典雅风格。当代书法家沙孟海先生评价到"综希老生平涉笔碑志文字大小凡百余石,每石皆自有特色,古今书家殆无第二手"。
秦润卿(1877-1966)
字祖泽,号抹云老人,从事钱藏业,历任上海钱业工会理事长,上海总商会副会长,中央银行监事,上海垦业银行董事长,福源钱庄失踪经理以及大有利榨油厂董事长等,一生热心教育,聘请著名学者执教,培养钱业同人子弟,在家乡办有中小学、图书馆、医院等等。
张生甫(1864-1933)
名国华,慈城东郊人,著名中医学家。与盐山张锡纯、嘉定张山雷齐名,被当时医界誉之为"海内三张""三达名流"。
朱贵(1778-1842)
字黼堂、君山,甘肃临夏人,武庠出身。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以浙江金华协副将奉命驰赴宁波,参与抗英战役。守卫城西大宝山,次年二月,英军进犯。在后援无望的情况下,与两个儿子和部众坚守阵地。浴血奋战,最后中弹阵亡。
姜宸英(1628-1699)
字西溟,一字苇间,号湛园,清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和史学家。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丁丑科殿试第三名,为探花。故居在今慈城尚志路,称探花殿。
冯岳(1481-1561年)
字望之,号贞所,明嘉靖五年(1526)进士,授南京工部主事,居官清廉,迁刑部郎中,曾恤刑江西等处,共释滞狱1500余人。擢山东臬副,河南参政署司事,皆以正直称,升江西布政史,后因平苗有功,升任右都御史,以南京刑部尚书致任,年老乞休。万历帝赐建彩绘台门,现仍存。
阚泽(170-243)
字德润,会稽郡句章(今属宁波市江北区慈城)人。年青时好学,举为孝廉。后官至三国中吴国尚书令、中书令,为太子太傅。晚年居住慈城,笃信佛教,献出府邸,改建为“普济寺”,是浙江第一座佛教寺院。
房琯(697-763)
字次律,河南人。祖父房玄龄,父亲房融三代都曾为唐朝宰相。房琯于唐开元宰相张说启奏皇帝,荐为校书郎,任卢氏县令,治县有方,后曾官至宰相。后因故贬至慈溪任县令,是为慈城作为慈溪县城的创建者。
杨简(1141-1225或1226)
字敬仲,号慈湖,世称"慈湖先生"。南宋乾道五年(1169)进士,拜著名理学家陆九渊为师,将陆氏心学发展成唯心论,当时称为浙东慈湖学派。晚年,在宁波月湖"碧沚"讲学,与当时的舒璘、袁燮、沈焕等被称为"淳熙四先生"。官至宝谟阁学士,为官廉洁自奉,著作等身。
桂彦良
名德称,以字行,慈溪(今慈城)人,少年慧敏,勤奋好学。明洪武六年,授命征召入京,授太子正字,与宋濂(文士)、刘基(军师)同为明太祖三鼎臣,被明太祖赞誉“江南大儒,惟卿一人”。后于洪武十八年告老还乡,潜心著作,有《清节》《中都纪行》等著作传世。
姚镆(1465-1538)
字英之,号东泉,明弘治六年进士,累擢右副都御史,巡按延绥,军政大饬。嘉靖中以右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回州士官岑猛谋为不轨,斩首以献,后以流言高休。长子姚涞,嘉靖二年(1523)状元,授翰林院编修,以经学、诗学、史学为翰林院三。 |
|
慈城镇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