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乌鸦的一种。相传此鸟能反哺其母,故称。 晋 王嘉 《拾遗记·鲁僖公》:“仁鸟,俗亦谓乌,白臆者为慈乌,则其类也。” 唐 白居易 《慈乌夜啼》诗:“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禽三·慈乌》:“此鸟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可谓慈孝矣。” 阿英 《花鸟争奇》:“慈乌反哺,有母子爱。” |
|
指慈母。 明 汤显祖 《南柯记·得翁》:“奴便与繫书胡雁,怎教駙马不报慈乌?” 刘泽湘 《过西山辟支生墓》诗:“病榻慈乌号欲絶,覆巢鷇鸟慟无依。” |
|
一、鸟名,寒鸦的别名。
古代乌与鸦所指非一种鸟,据说乌(即寒鸦)能反哺其母,故称慈乌。而鸦(或名鸦乌)则贪婪。
二、中药。
【拉丁名】corvus mo-nedula dauuricus pallas
【来源】为鸦科动物寒鸦的肉。
【动物形态】寒鸦(《嘉佑本草》),又名:乌、鹢(《诗经》),鹎鶋(《尔雅》),鸦、楚乌、孝乌(《说文》),元乌(崔豹《古今注》),鹎乌(《尔雅》郭璞注),慈鸦(《嘉佑本草》),哺公(《尔雅翼》),鹲鸭(《小尔雅》宋咸注)。
体长约30厘米。嘴粗壮,黑色。虹膜黑褐色。后颈、颈侧、上背及胸、腹部均苍白色,其余各部均黑色;头顶后头以及翅上的内侧覆羽和飞羽均带紫色亮辉,余羽均闪着绿蓝色反光.头侧和耳羽杂有白色细纹。胸羽呈锥针形。另一种黑色型,通体除头佣有白纹外,均为黑色。脚及爪均黑色。
栖于山区及平原的田野间,好群栖。主食农作物的种子,亦吃昆虫。分布几遍全国,但南方较少。
本动物的胆(慈乌胆)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性味归经】《嘉祐本草》: “味酸咸、平,无毒。”肺、肾二经。
【功用主治】《嘉佑本草》:"补劳治瘦,助气,止咳嗽,骨蒸羸弱者,和五味淹炙食之 |
|
慈乌
(《纲目》)
【来源】为鸦科动物寒鸦的肉。
【动物形态】寒鸦(《嘉祐本草》),又名:乌、鸒(《诗经》),鹎鶋(《尔雅》),鸦、楚乌、孝乌(《说文》),元乌(崔豹《古今注》),鹎乌(《尔雅》郭璞注),慈鸦(《嘉祐本草》),哺公(《尔雅翼》),鸖鸭(《小尔雅》宋咸注)。
体长约30厘米。嘴粗壮,黑色。虹膜黑褐色。后颈、颈侧、上背及胸、腹部均苍白色,其余各部均黑色;头顶后头以及翅上的内侧覆羽和飞羽均带紫色亮辉,余羽均闪着绿蓝色反光.头侧和耳羽杂有白色细纹。胸羽呈锥针形。另一种黑色型,通体除头佣有白纹外,均为黑色。脚及爪均黑色。
栖于山区及平原的田野间,好群栖。主食农作物的种子,亦吃昆虫。分布几遍全国,但南方较少。
本动物的胆(慈乌胆)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性味】《嘉祐本草》:"味酸咸,平,无毒。"
【功用主治】《嘉祐本草》:"补劳治瘦,助气,止咳嗽,骨蒸羸弱者,和五味淹炙食之。" |
|
一、鸟名,寒鸦的别名。
古代乌与鸦所指非一种鸟,据说乌(即寒鸦)能反哺其母,故称慈乌。而鸦(或名鸦乌)则贪婪。
二、中药。
【拉丁名】Corvus mo-nedula dauuricus Pallas
【来源】为鸦科动物寒鸦的肉。
【动物形态】寒鸦(《嘉佑本草》),又名:乌、鸒(《诗经》),鹎鶋(《尔雅》),鸦、楚乌、孝乌(《说文》),元乌(崔豹《古今注》),鹎乌(《尔雅》郭璞注),慈鸦(《嘉佑本草》),哺公(《尔雅翼》),鸖鸭(《小尔雅》宋咸注)。
体长约30厘米。嘴粗壮,黑色。虹膜黑褐色。后颈、颈侧、上背及胸、腹部均苍白色,其余各部均黑色;头顶后头以及翅上的内侧覆羽和飞羽均带紫色亮辉,余羽均闪着绿蓝色反光.头侧和耳羽杂有白色细纹。胸羽呈锥针形。另一种黑色型,通体除头佣有白纹外,均为黑色。脚及爪均黑色。
栖于山区及平原的田野间,好群栖。主食农作物的种子,亦吃昆虫。分布几遍全国,但南方较少。
本动物的胆(慈乌胆)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性味归经】《嘉祐本草》: “味酸咸、平,无毒。”肺、肾二经。
【功用主治】《嘉佑本草》:"补劳治瘦,助气,止咳嗽,骨蒸羸弱者,和五味淹炙食之
【考证】
1.出自《嘉祐本草》:慈鸦似乌而小,多群飞,作鸦鸦声者是。北土极多,不作腰臭也,今谓之寒鹅。
2.《纲目》:乌有四种:小而纯黑,小嘴反哺者慈乌也;似慈乌而大嘴,腹下白,不反哺者,鸦乌也;似鸦乌而大,自项者,燕乌也;似鸦乌而小,亦嘴穴居者,山乌也。 |
|
- lat.: corvus mo-nedula dauuricus pallas
|
|
慈鸦, 侉老鸦, 麦鸦, 小山老鸹, 孝乌, 燕乌, 寒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