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澳大利亞悉尼的文化演出中心。1973年建於悉尼港內一塊伸入海面的182萬平方米的大平臺上,有三組尖拱型的屋面係統,分別為音樂廳、歌劇院和餐廳。該建築已被視為悉尼市的標志。 |
|
悉尼歌劇院是澳大利亞全國表演藝術中心。又稱海中歌劇院。它矗立在新南威爾士州首府悉尼市貝尼朗岬角上,緊靠着世界著名的海港大橋的一塊小半島上,三面環海,南端與市內植物園和政府大廈遙遙相望。建築造型新穎奇特、雄偉瑰麗,外形猶如一組揚帆出海的船隊,也像一枚枚屹立在海灘上的潔白大貝殼,與周圍海上的景色渾然一體。 悉尼歌劇院的建築始於50年代。1954年12月30日,新南威爾土州政府做出一項决定,成立一個5人委員會負責籌建歌劇院。1955年9月,新南威爾士州總理卜希爾宣佈舉行一次全世界範圍的歌劇院建築設計競賽。這次競賽,收到了美國、法國、英國、西德、日本等32個國傢的233位建築設計師的設計圖紙。最後選中了丹麥38歲的建築師耶耳恩?烏特鬆的設計圖紙。烏特鬆居住的丹麥農村附近有一座古老的城堡,據說莎士比亞的名劇《哈姆雷特》是以此為背景創作的。 這城堡的奇特結構激發了烏特鬆的靈感和創意。悉尼歌劇院1959年3月破土動工,歷時14年,耗資1億多澳元,1973年10月落成揭幕。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專程前來剪彩。 悉尼歌劇院整個建築占地1.84公頃,長183米,寬118米,高67米,相當於20層樓的高度。它建在一座很高的混凝上平臺上。門前大臺階寬90米,桃紅色花崗石鋪面。據說,是當今世界上最大最長的室外水泥階梯。 整個歌劇院分為三個部分:歌劇廳、音樂廳和貝尼朗餐廳。歌劇廳、音樂廳及休息廳並排而立,建在巨型花崗石基座上,各由4塊巍峨的大殼頂組成。這些“貝殼”依次排列,前三個一個蓋着一個,面嚮海灣依抱,最後一個則背嚮海灣侍立,看上去很像是兩組打開蓋倒放着的蚌。高低不一的尖頂殼。外表用白格子釉磁鋪蓋,在陽光照映下,遠遠望去,既像緊立着的貝殼,又像兩艘巨型白色帆船,飄揚在蔚藍色的海面上,故有“船帆屋頂劇院”之稱。那貝殼形尖屋頂,是由2194塊每塊重15.3噸的彎麯形混凝土預製件,用鋼纜拉緊拼成的,外表覆蓋着105萬塊白色或奶油色的瓷磚。 休息室設在殼體開口處,配有大片玻璃墻面,由2000多塊高4米、寬2.5米的法國製造的玻璃板鑲成,臨墻眺望,白天絢麗的悉尼灣風光一覽無遺;夜晚市內的萬傢燈火,盡收眼底。 歌劇廳可容納1547名觀衆,內部陳設新穎、華麗、考究,為了避免在演出時墻壁反光,墻壁一律用暗光的夾板鑲成:地板和天花板用本地出産的黃楊木和樺木製成;彈簧椅蒙上紅色光滑的皮套。采用這樣的裝置,演出時可以有圓潤的音響效果。舞臺面積440平方米,有轉臺和升降臺。舞臺配有兩幅法國織造的毛料華麗幕布。一幅圖案用紅、黃、粉紅3色構成,猶如道道霞光普照大地,叫“日幕”;另一幅用深藍色、緑色、棕色組成,好像一彎新月隱挂雲端,稱“月幕”。舞臺燈光有200回路,由計算機控製。還裝有閉路電視,使舞臺監督對臺上、臺下情況一目瞭然。音樂廳裝璜華麗,有2690個席位。 殼體開口處旁邊另立的兩塊傾斜的小殼頂,形成一個大型的公共餐廳,名為貝尼朗餐廳,每天晚上接納6000人以上其他各種活動場所設在底層基座之上。劇院有話劇廳、電影廳、大型陳列廳和接待廳、5個排練廳、65個化妝室、圖書館、展覽館、演員餐廳、咖啡館、酒吧間等大小廳室900多問。 歌劇院規模宏大,陳設講究,演出頻繁,除聖誕節和耶穌受難日外,每天開放16小時,平均有10個不同的活動項目,可同時容納7000餘人。歌劇院已成為澳大利亞最熱鬧的場所,旅遊者、觀衆從早到晚絡繹不絶。入夜,到這裏來的人,不衹是看演出,還來貝尼朗餐廳吃飯和觀賞夜景,歌劇院已成為澳大利亞最熱鬧的場所。猶如巴黎的鐵塔,這座歌劇院已成為悉尼的標志。 |
|
英文名稱:Sydney Opera House
地理位置:澳大利亞悉尼市貝尼朗岬角
歌劇院規模:悉尼歌劇院整個建築占地1.84公頃,長183米,寬118米,高67米,相當於20層樓的高度
設計師:約恩·烏鬆(丹麥) |
|
悉尼歌劇院的外觀為三組巨大的殼片,聳立在南北長186米、東西最寬處為97米的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基座上。第一組殼片在地段西側,四對殼片成串排列,三對朝北,一對朝南,內部是大音樂廳。第二組在地段東側,與第一組大致平行,形式相同而規模略小,內部是歌劇廳。第三組在它們的西南方,規模最小,由兩對殼片組成,裏面是餐廳。其他房間都巧妙地佈置在基座內。整個建築群的入口在南端,有寬97米的大臺階。車輛入口和停車場設在大臺階下面。悉尼歌劇院座落在悉尼港灣,三面臨水,環境開闊,以特色的建築設計聞名於世,它的外形像三個三角形翹首於河邊,屋頂是白色的形狀猶如貝殼,因而有“翹首遐觀的恬靜修女”之美稱。
悉尼歌劇院鳥瞰圖歌劇院整個分為三個部分:歌劇廳、音樂廳和貝尼朗餐廳。歌劇廳、音樂廳及休息廳並排而立,建在巨型花崗岩石基座上,各由4塊巍峨的大殼頂組成。這些“貝殼”依次排列,前三個一個蓋着一個,面嚮海灣依抱,最後一個則背嚮海灣侍立,看上去很像是兩組打開蓋倒放着的蚌。高低不一的尖頂殼,外表用白格子釉磁鋪蓋,在陽光照映下,遠遠望去,既像竪立着的貝殼,又像兩艘巨型白色帆船,飄揚在蔚藍色的海面上,故有“船帆屋頂劇院”之稱。那貝殼形尖屋頂,是由2194塊每塊重15.3噸的彎麯形混凝土預製件,用鋼纜拉緊拼成的,外表覆蓋着105萬塊白色或奶油色的瓷磚。
據設計者晚年時說,他當年的創意其實是來源於橙子。正是那些剝去了一半皮的橙子啓發了他。而這一創意來源也由此刻成小型的模型放在悉尼歌劇院前,供遊人們觀賞這一平凡事物引起的偉大構想。 |
|
歌劇廳較音樂廳為小,擁有1547個座位,主要用於歌劇、芭蕾舞和舞蹈表演;內部陳設新穎、華麗、考究,為了避免在演出時墻壁反光,墻壁一律用暗光的夾板鑲成:地板和天花板用本地出産的黃楊木和樺木製成;彈簧椅蒙上紅色光滑的皮套。采用這樣的裝置,演出時可以有圓潤的音響效果。舞臺面積440平方米,有轉臺和升降臺。舞臺配有兩幅法國織造的毛料華麗幕布。一幅圖案用紅、黃、粉紅3色構成,猶如道道霞光普照大地,叫“日幕”;另一幅用深藍色、緑色、棕色組成,好像一彎新月隱挂雲端,稱“月幕”。舞臺燈光有200回路,由計算機控製。還裝有閉路電視,使舞臺監督對臺上、臺下情況一目瞭然。
音樂廳是悉尼歌劇院最大的廳堂,共可容納2679名觀衆,通常用於舉辦交響樂、室內樂、歌劇、舞蹈、合唱、流行樂、爵士樂等多種表演。此音樂廳最特別之處,就是位於音樂廳正前方,由澳洲藝術傢Ronald Sharp所設計建造的大管風琴(Grand Organ),號稱是全世界最大的機械木連桿風琴(Mechanical tracker action organ),由10,500個風管組成,此外,整個音樂廳建材使用均為澳洲木材,忠實呈現澳洲自有的風格。
悉尼歌劇院內部圖
殼體開口處旁邊另立的兩塊傾斜的小殼頂,形成一個大型的公共餐廳,名為貝尼朗餐廳,每天晚上接納6000人以上。其它各種活動場所設在底層基座之上。劇院有話劇廳、電影廳、大型陳列廳和接待廳、5個排列廳、65個化妝室、圖書館、展覽館、演員食堂、咖啡館、酒吧間等大小廳室900多間。 |
|
設計建造之麯折
悉尼歌劇院是從50年代開始構思興建,1955年起公開搜集世界各地的設計作品,至1956年共有32個國傢233個作品參選,後來丹麥建築師約恩·烏鬆(又譯為“傑恩-伍重”)的設計屏雀中選,共耗時16年、斥資1200萬澳幣完成建造,為了籌措經費,除了募集基金外,澳洲政府還曾於1959年發行悉尼歌劇院彩券。
在建造過程中,因為改組後的澳洲新政府與約恩·烏鬆失和,使得這位建築師憤而於1966年離開澳洲,從此再未踏上澳洲土地,連自己的經典之作都無法親眼目睹。之後的工作由澳洲建築師群合力完成,包括Peter Hall、Lionel Todd與David Littlemore等三位,悉尼歌劇院最後在公元1973年10月20日正式開幕。
首場演出
悉尼歌劇院另一項傳奇是他的第一場演出。當然,正式的首演貴客盈門,開幕式(1973年10月)更邀請了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親臨現場,但也有人認為悉尼歌劇院的第一場演出是1960年由PAUL ROBESON為工作者獻唱的那次。這位黑人歌手當時爬上了還在興建中的鷹架引吭高歌。巧的是,他的生日與丹麥建築師Jorn Utzon竟然是同一天。
一切都太巧了。但關於悉尼歌劇院的種種幕後故事還不衹這些。由於興建過程中的風風雨雨實在太肥皂了,有剋服不了的技術難關、有拂袖而去的建築師,還有差點讓政府破産的超高工程費以及一隻在首演彩排時跑來插花的臨時演員——負子鼠(Posum),後來有人將這些寫成了一出歌劇,名字是:世界第八奇景(Eighth Wonder)。 |
|
悉尼歌劇院不僅是悉尼藝術文化的殿堂,更是悉尼的靈魂,是公認的20世紀世界十大奇跡之一,是悉尼最容易被認出的建築,來自世界各地的觀光客每天絡繹不絶前往參觀拍照,清晨、黃昏或星空,不論徒步緩行或出海遨遊,悉尼歌劇院隨時為遊客展現不同多樣的迷人風采。
悉尼歌劇院設備完善,使用效果優良,是一座成功的音樂、戲劇演出建築。那些瀕臨水面的巨大的白色殼片群,象是海上的船帆,又如一簇簇盛開的花朵,在藍天、碧海、緑樹的襯映下,婀娜多姿,輕盈皎潔。這座建築已被視為世界的經典建築載入史册。
2003年4月,悉尼歌劇院設計大師約恩·烏鬆先生獲2003普利策建築學奬。普力策奬是對烏鬆和他的傑作的最終承認。
2008年11月29日,約恩·烏鬆在丹麥去世,享年90歲。 |
|
歌劇院規模宏大,陳設講究,演出頻繁,每年在悉尼歌劇院舉行的表演大約3000場,約二百萬觀衆前往共襄盛舉,是全界最大的表演藝術中心之一。除聖誕節和耶穌受難日外,每天開放16小時,平均有10個不同的活動項目,可同時容納7000餘人。歌劇院已成為澳大利亞最熱鬧的場所,旅遊者、觀衆從早到晚絡繹不絶。入夜,到這裏來的人,不衹是看演出,還來貝尼朗餐廳吃飯和觀賞夜景
欲在悉尼歌劇院欣賞表演者,最好先嚮悉尼歌劇院索取節目表並預先訂位。
景點旅遊提示
1、1小時劇院參觀
門票:成人26 澳元/172.1876人民幣/人,優惠卡持有者18 澳元/119.2068 人民幣/人。(澳大利亞老年卡及福利卡持有者、學生、年齡在16或16歲以下享受優惠卡價格)
時長:1小時
2、後臺參觀
門票:140 澳元 / 927.164人民幣/人
時長:2小時
其他旅遊註意事項:
1、 門票可在底層平臺悉尼歌劇院商店的參觀遊售票處購買。
2、 1小時劇院參觀無需提前預訂門票。
3、 演出套票和後臺參觀必須提前預訂。
4、 建議穿着平底鞋進行後臺參觀。
5、 後臺參觀有如內參觀的條件限製。
6、 每天的11:00和14:30(星期六的14:30除外),都會有普通話的導遊服務。 |
|
- n.: sydney opera house, australia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