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怪石 rocks of grotesque shapes》 |
詩人: 範端臣 Fan Duanchen
人間足安危,頃刻異候狀。 唯應山中石,不愛客塵障。 搜奇貯元竜,飛雲勞魯望。 |
《怪石 rocks of grotesque shapes》 |
詩人: 金君卿 Jin Junqing
凡物以怪見憎嫉,爾獨何為人采拂。 巉頑纍疊百千狀,人獸鬼魅相仿佛。 裸蠻面縛夷吾囚,日剝風皴子胥骨。 比幹愛主心見剖,孫子兼人足先刖。 枯龜灼墨足兆坼,蟄蛇驚春暫蟠屈。 古器斷爛猶斲雕,老木鱗皴半枯杌。 僧軒閑殺日月長,劚地擠排破煙鬱。 簾溜滴窮蛾子垤,蔓延引入蝸牛窟。 我來不以爾貌取,所愛鏗然最堅質。 終當鍛鍊持補天,安此兀兀為玩物。 |
《怪石 rocks of grotesque shapes》 |
詩人: 曾幾 Ceng Ji
眼前突兀見此石,怪怪奇奇俱可人。 為問何如潘騎省,世間妍醜本非真。 |
《怪石 rocks of grotesque shapes》 |
詩人: 曾幾 Ceng Ji
濟勝初無具,搜奇衹此間。 飛來太湖石,坐我洞庭山。 面面成窗戶,峰峰出髻鬟。 寓居端欠此,頗欲載之還。 |
似玉的美石 Siyu's beautiful stone |
似玉的美石。《書·禹貢》:“ 岱 畎,絲、枲、鈆、鬆、怪石。” 孔 傳:“怪異好石似玉者。” 陸德明 釋文:“怪石,碔砆之屬。”《山海經·中山經》:“ 薄山 之首曰 苟牀之山 ,無草木,多怪石。” 郭璞 註:“怪石,似玉也。” 宋 蘇軾 《後怪石供》:“ 蘇子 既以怪石供 佛印 , 佛印 以其言刻諸石。” |
|
奇形怪狀之石。 唐 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遊記》:“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廻谿,幽泉怪石,無遠不到。” 唐 方幹 《題故人廢宅》詩之一:“閒花舊識猶含笑,怪石無情更不言。” |
|
怪石投訴電話 池州市旅遊投訴電話: 0566-2088371
安徽省旅遊投訴電話:0551-2821763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一睹奇峰雄姿的同時,怪石構成的“動物世界”也令人留戀忘返。 磨盤石在羅漢峰西北,古佛洞上。底石如盤,上疊圓陀巨石,中有“磨眼”穿孔,深40釐米,天然巧成。 犀牛望月在磨盤石西。石龐大如犀牛,尾西面東,昂頭朝天。 小金龜在蓮臺峰西南。一石扁圓,如幼龜小心翼翼匍匐石壁曬太陽,甲、首、趾俱全,活靈活現。 佛指石在蓮臺峰西。巨石一裂為五,似五指並攏,尖削圓潤,參差不齊。 佛掌石在三斧石和佛指石之間。石似竪起巨掌,五指不齊。 三斧石在佛掌石上。三石斷開,如神工鬼斧所劈。旁有臥石,若一柄神斧。 禪定石在蓮臺峰西北。兩石相對,一高一矮,一胖一瘦,形若老僧禪坐。 渾圓石位於蓮臺峰西北麓、羅漢峰北。石高約5米,寬6米,渾圓如球,獨立路側,氣勢磅礴。 蘑菇石位於蓮臺峰北腰。從渾圓石東南一望,兩石高疊,上石扁圓極似蘑菇傘蓋,下直圓若傘柄。 大象石東距渾圓石百米。石呈長方形,象眼分明,象鼻長垂,看似悠然倘徉在鬆林裏。 馬頭石在大象石西。崗頂橫臥一巨石,形似馬首低垂,馬嘴緊閉。前有大石如鼓。 海獅捕食在馬頭石東北。懸崖高踞一石,形如海獅,頭朝下,看似緊緊盯住了獵物。 蝸牛登山在石筍峰頂。從天門峰、清涼臺眺望,其石窩圓,細頸出殼,麯綫流暢,盤旋峰巔,酷似蝸牛登山。 定海神針位於蝸牛石西側。石高7米,渾圓直竪,頂尖削,下臨深淵。雲浮峰腰,其石半露,別有情趣。 仙人倒曬靴有二處。一在寶塔峰南側,形似一隻長筒靴,倒置懸崖上;一在聚玉峰東,與寶塔峰靴石成雙成對。 棋盤石位於老虎洞之上、摩空嶺北。高4米,四面懸空,上大下小;頂扁平,9米見方,刻有棋盤。傳說是南、北斗星宿攬擷九華勝景,臨風對弈之處。從伏虎庵舊址前眺望,形似飛落岩頭的蒼鷹,故又名蒼鷹石。 烏龜石一隻石龜被壓在路下,甲紋清晰。“烏龜”伸首引頸,作苦苦掙紮狀,傳說為妖龜,故馱路受罰,任人踏踩。 |
|
怪石一詞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的地理著作〈尚書·禹貢〉中。 〈禹貢·青州〉:“岱默絲、泉、鉛、鬆、怪石。"〈註〉:“岱山(泰山) 之𠔌出此五物,皆貢之。"怪石當時是作為進貢物品之一的。什麽是“怪石”?後人解釋:“怪,異。好石似玉者。”(漢孔安國〈尚 書·傳〉)它的用途,一是“以為器用之飾",一是“以為玩好也"。正因有這個淵源,後人就屢有稱“怪石"者,且對怪石的形容也漸趨明確,如宋代趙希鵲的〈洞天清錄·怪石辨〉有敘述:“怪石,小而起峰,多有岩麯麯聳秀嵌嵌之狀,可登幾案觀玩,亦奇物也。”
蒼鬆怪石圖題詩
(清)李方膺
君不見,歲之寒,
何處求芳草。
又不見,鬆之喬,
青青復矯矯。
天地本無心,萬物貴其真。
直幹壯山嶽,秀色無等倫。
飽歷冰與霜,千年方未已。
擁護天闕高且堅,
迥幹春風碧雲裏。
釋字;解詞:
未已:不停止
真:本色的純自然
君:你
闕:宮殿
迥:遠
這首詩描繪了蒼鬆的堅強質樸,表現了作者不屈從權貴,耿直廉潔的錚錚鐵骨。又通過了怪石的聳立、不屈不撓,體現了詩人特立獨行的高尚品格
譯文:
你看到了嗎,天已經很冷了,到處沒有緑草;可是,你又看見了嗎,松樹屹立着,還那麽青翠挺拔。天地之間本來都不是刻意修飾的,世間萬物貴在保持質樸本色。松樹的枝幹像山嶽一樣雄壯,鼕日裏的青秀無與倫比。它飽經風霜,經歷千年萬年。它高直的樣子表示擁護天宮,在青天衹上期盼着春風。
1.品詩:引導學生課堂交流,大膽質疑,解决疑難。找自己最喜愛的詩句,說明理由。
(明確:“君不見,歲之寒,何處求芳草。又不見,鬆之喬,青青復矯矯”寫出了鬆在寒鼕之際為大地增添了緑意和嬌姿。“天地本無心,萬物貴其真。直幹壯山嶽。秀色無等倫。飽歷與冰霜,千年方未已”這一層寫出了蒼鬆的品格,其中“直幹壯山嶽,秀色無等倫。飽歷冰與霜,千年方未已”是對其品格高度贊美。而“天地本無心,萬物貴其真”是隱語,隱含作者的褒揚之意。最後一層“擁護天闕高且直,迥於春風碧雲裏”,作者從鬆的外形入手,為本詩更添了悠遠、清麗的意境,尤其最後一句,“春風碧雲”帶給讀者無限的希望與憧憬,頗有“鼕天已經過去,春天還會遠嗎?”之意。) |
|
- n.: rocks of grotesque shapes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