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內蒙古 >錫林郭勒盟 > 忽必烈夏宮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忽必烈夏宮聯繫方式地址:正藍旗敦達浩特鎮東15公裏處。
  郵編:026000忽必烈夏宮投訴電話錫林郭勒盟市旅遊投訴電話:0479-8263204
  內蒙古自治區旅遊投訴電話:0471—6282653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忽必烈夏宮門票價格25元忽必烈夏宮節慶活動每年七月中下旬舉辦的那達慕草原旅遊節,集中展示蒙古民族歌舞、體育、競技、服飾、飲食各方面的燦爛文化。忽必烈夏宮開放時間8:00——17:00忽必烈夏宮最佳旅遊時間4月份到10月份之間為最佳。
  忽必烈夏宮特別提醒無論何時去內蒙古錫林郭勒盟都需要註意其極大的晝夜溫差,有時可以達到20℃,所以應該提前做好準備。忽必烈夏宮美食錫林浩特市的餐飲特色仍以蒙古風味為主,烤全羊、手把肉、涮羊肉、奶茶是每一個到草原旅遊的人必嘗之美味。忽必烈夏宮住宿到相對偏僻的地方旅遊,你也可以選擇到牧民傢中住宿,牧民民風淳樸,豪爽好客,定會熱情招待。當然,你最好送些紀念品之類以示友好和謝意。忽必烈夏宮購物錫林郭勒物寶天華,自然資源豐富,盛産白蘑、發菜、黃花、杏仁以及黃芪、柴鬍、知母、甘草、防風等近二十餘種名貴的中草藥材土特産品,並且年産250噸獨具地方特色的奶食係列産品。
  此外,其別具特色的民族工藝品有:蒙古碗、蒙古刀、結盟杯、鼻煙壺、哈達、銀製藝術品、《錫林郭勒草原》特種郵票係列郵品等。
  特別介紹
  純天然緑色食品——錫林郭勒牛羊肉
  錫林郭勒草原自然保護區是全國第一個草地類國傢級自然保護區,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計劃”接納為國際生物圈保護區網絡成員,國外科學家稱之為“歐亞大陸上的一塊淨土”。
  錫林郭勒草原地形平緩,土質良好,牧草生産力高,以土壤肥沃、牧草茂盛、水草豐美、六畜興旺而馳名中外。錫盟地區可利用草場面積17.6萬平方公裏,優良畜種有:蘇尼特羊、烏珠穆沁肥尾羊、內蒙古細毛羊、白絨山羊、草原紅牛、錫林郭勒馬、蘇尼特駝等,牲畜飼養量穩定在1600萬頭(衹),年出欄600萬頭(衹),肉乳皮毛等畜産品在內蒙古獨占鰲頭。
  豐富的肉類資源為錫林郭勒盟肉類食品加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得天厚地的條件。目前,全盟有大小冷庫近二百座,冷藏能力兩萬餘噸,年加工能力達300萬羊單位。這些冷庫按穆斯林教規的要求進行屠宰,並擁有牛、羊吊宰設施和檢疫、預冷、加工分割、包裝等配套設施。忽必烈夏宮交通市內有到達夏宮景區的旅遊綫路。忽必烈夏宮玩法草原風光遊,文物古跡遊,民俗風情遊,草原狩獵遊,參加草原那達慕篝火晚會,民族歌舞表演,摔跤、射箭、賽馬、套馬表演;民族飲食,住宿蒙古包,體驗牧民生産、生活方式,品嚐奶製品,搭蒙古包
  位於正藍旗敦達浩特鎮東15公裏處。具有察哈爾草原獨特的民俗風情接待設施。設有二十頂蒙古包,可容納200人就餐和100餘人住宿的集吃、住、行、遊、娛、購、一條竜服務的純牧區風格。
  服務項目:開設草原風光遊,文物古跡遊,民俗風情遊,草原狩獵遊,舉辦草原那達慕篝火晚會,民族歌舞表演,摔跤、射箭、賽馬、套馬表演;民族飲食,住宿蒙古包,體驗牧民生産、生活方式,品嚐奶製品,搭蒙古包;為遊客提供民族服裝、騎馬、騎駱駝,乘勒勒車;祭敖包,喇嘛誦經,民族婚禮等旅遊項目。
忽必烈夏宮地理位置
  忽必烈夏宮位於正藍旗敦達浩特鎮東15公裏處,東經114°55′14″,北緯41° 46′71″,其西南距正藍旗人民政府所在地上都鎮15公裏,東北距元上都遺址2公裏,距首都北京380公裏,距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517公裏,距錫林浩特市238公裏,距304省道2.5公裏它是正藍旗重要旅遊環綫(上都鎮——忽必烈夏宮——元上都遺址——烏和爾沁敖包——小紮格斯臺淖爾鳥類棲息地——桑根達來鎮——上都鎮環綫)中的重點旅遊區。
忽必烈夏宮環境
  忽必烈夏宮旅遊度假區,是以元世祖忽必烈在上都登基繼承汗位,建立大元帝國,並將上都長期作為元朝的夏都背景而取名的。是參觀元上都遺址,領略金蓮川草原風光的最佳驛站。每當盛夏來臨,大氣磅礴的元上都遺址,一望無際的金蓮川草原金蓮花遍地盛開,竜崗山上座座敖包(烽火臺)遙相輝映,蜿蜒麯折、川流不息的上都河,共同構成了一幅優美的草原畫捲。景區集娛樂、餐飲、察哈爾民俗風情展示、體驗牧人生活、研究蒙元史及察哈爾文化功能於一體。旅遊區占地0.91平方公裏,以5個固定式大型蒙古包為主體,周圍星羅棋布地遍布了傳統的木製蒙古包,可同時接待500人就餐、250人住宿,自來水、水衝式衛生間、淋浴等服務設施齊全。
  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平均日照數為2 947-3 127小時之間,全年平均降水量365毫米,蒸發量為1925.5毫米。最高溫度為35.9℃,最低溫度零下36.6℃。鼕季寒冷漫長,春季多風少雨,夏季溫熱短促,秋季涼爽濕潤,氣溫變化劇烈、溫差大,日照時間長,光能充沛,降雨季節分佈不均,年平均風速4.5米/秒,無霜期110天,鼕季平均積雪期180天左右,最大積雪厚度20釐米。
  北部沙地分佈有柳灌叢、沙蒿、木草植被,一般由柴樺、灌柳、叉分蓼、唐鬆草、沙蘆草、沙蒿、小葉錦雞兒組成植物群落。南部低山丘陵區,山體陰坡為島狀灌木林,主要植物有虎榛子、草本有貝加爾針茅、綫葉菊、羊草、雜類草等。
  夏宮位於內蒙古錫盟正藍旗金蓮川草原上,馬可·波羅於公元1275年夏天來到上都,忽必烈皇帝在上都大安宮中接見了馬可·波羅,並且命他在各地採風。馬可·波羅在《遊記》中,詳細地描述了元上都周圍的草原風光以及各種神奇景象,包括成群的天鵝與白鶴在古城上空飛舞的景象。他還記述了蒙古皇帝在元上都周圍劃定禁獵區以繁殖飛禽走獸的情況。在元上都草原周圍,不但棲息着野鹿、狼、狐狸、野羊、野兔,還生活着許多天鵝、鷹、白鶴、灰鶴、野鴨、鷺鷥等,它們在草原上以及湖泊、水泡、樹林中覓食、嬉戲、繁殖,成為一大景觀。隨着周圍的生態保護,成千上萬的候鳥又飛回到夏宮草原上。隨着旅遊業的開發這裏建成了周邊獨一無二的蒙古大營,絢麗多彩的蒙古族服飾,充滿民族風情的蒙古包,多姿歡快的民族演出,組成了一幅獨特蒙古族風情畫捲!
忽必烈夏宮景觀特色
  忽必烈夏宮,是參觀元上都遺址,領略金蓮川草原風光的最佳驛站。每當盛夏來臨,大氣磅礴的元上都遺址,金黃色的金蓮花遍地盛開、一望無際的金蓮川草原,座座敖包(峰火臺)遙相輝映的竜崗山,彎延麯折、川流不息的上都河,這裏有忽必烈等元朝皇帝青睞的草原,有被馬可·波羅在這裏會晤忽必烈馬可·波羅等國際旅行傢贊美的古都之遺址,是自元代以來全國著名的避暑勝地,是休閑、度假、觀光的理想選擇。
  獨特的蒙元遺風
  元上都是蒙元文化的發祥地。上都文化以現在元上都遺址所在地的錫林郭勒盟正藍旗草原的察哈爾蒙古文化為代表。這片草原上的蒙古族是成吉思汗“黃金傢族”的直係後裔;這裏的蒙古語是國傢公認的標準蒙古語;這裏的蒙古族保留着濃厚的忽必烈時代遺風,如灑馬奶酒敬天的儀式,為最尊貴的儀式;這裏曾出土黃金飾馬鞍,是上都時代最貴重的馬具;這裏的民族用品都極具特色;這裏是歌的海洋、舞的故鄉。
  絶佳的避暑勝地
  忽必烈夏宮所在地區的總體地貌為燕山北麓察哈爾地山丘陵帶,屬內蒙古高原的東南邊緣,海拔高度在1200-1500米之間,其所在地金蓮川為灤河上遊衝積平原,坦蕩遼闊,一望無際。上都城在建城時,選擇了“竜崗蟠其陰,灤江經其陽,四山拱衛,佳所蔥鬱”的山川形勢,是金蓮川草原上風景、氣候最宜人的地方。出元上都北門嚮西北行,登上竜崗的製高點,秀麗山川,一覽無餘地展現在眼前。元上都北枕如青竜盤臥、秀色常青的竜崗山,南臨蜿蜒麯折的上都河,坐落在碧草如茵的金蓮川草原上。城西北二三公裏處,有一個寬約一公裏的山闕,它促進了上都城空氣的對流,使上都城氣候涼爽,雨量充沛,正如元人士中所描寫的“六月似秋時”、“六月亦冰霜”、“上京六月涼如水”,如果說承德是清廷的避暑山莊,那麽這裏就是元朝的避暑行宮。
忽必烈夏宮旅遊項目
  主要娛樂:騎馬、射箭、住蒙古包,吃手把肉,賞蒙古酒,篝火晚會!
  服務項目:開設草原風光遊,文物古跡遊,民俗風情遊,草原狩獵遊,舉辦草原那達慕篝火晚會,民族歌舞表演,摔跤、射箭、賽馬、套馬表演;民族飲食,住宿蒙古包,體驗牧民生産、生活方式,品嚐奶製品,搭蒙古包;為遊客提供民族服裝、騎馬、騎駱駝,乘勒勒車;祭敖包,喇嘛誦經,民族婚禮等旅遊項目。
  地址:正藍旗敦達浩特鎮東15公裏處。
  開放時間:8:00—17:00
  景區門票:2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