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群體心理治療方式。由奧地利精神病學家莫裏諾倡導。要求病人表演或再現他們的日常生活,當衆把目前的苦惱講述出來,以此來宣泄情緒,增強自我意識和適應環境、剋服危機的能力。 |
|
顧名思義,心理劇是一種可以使患者的感情得以發泄從而達到治療效果的戲劇。通過扮演某一角色,患者可以體會角色的情感與思想,從而改變自己以前的行為習慣。在心理劇中,患者可以扮演自己傢中的一位成員、一個老相識、一個陌生人或者治療專傢。劇情可以是一般的內容(離婚、母子衝突、家庭糾紛等),也可以是與患者的實際情況相近似的內容。在舞臺上,患者所扮演的角色,其思想感情與平日的自己不同,他可以體驗角色內心的酸甜苦辣,可以成為患者理想或幻覺的化身。專傢可以在一旁指導,也可與患者一道表演。觀衆則為患者鼓掌助興。
心理劇是由莫雷諾(moreno)在20世紀20年代創立的,它是由來訪者將自己的心理問題通過表演的方式展示給治療師,表達出自己的內心感受,從中培養、提高自己的洞察力,藉此走出睏境,實現自我整合和人際關係和諧。心理劇以其參與性、自創性、體驗性、直觀性、啓發性和回味性的特點,開始成為一種獨具魅力的心理治療方法,日益得到發展和推廣。
精神病理學家莫瑞努1921年首先在維也納他的精神治療中心采用心理劇療法。四年後他去了美國,開始傳播這一方法。他在1959年指出:心理劇的目標是誘發患者的自發行為,以便直接觀察他的病情。
心理劇是一種可以使患者的感情得以發泄從而達到治療效果的戲劇。但顯然它不是觀賞性質的戲劇。在本質上,我們可以把心理劇直接看作是一種心理療法。 |
|
| 心理劇可以用於心理失常的兒童、青少年、老人,也可以用於弱智者、精神病患者和罪犯。有的工廠為了達到訓練、教育工人的目的也常采用這種方法。對精神病患者來講,第一個角色可以是他幻覺或錯覺中的人物,日後逐漸地接近現實中的人物。 |
|
有些心理學家或社會工作者也常安排一些帶有強烈的感情色彩或含有人格問題的劇情,以揭示患者內心世界的秘密。這種辦法特別適合於離婚者、吸毒者、輕生者及違法者。正由於心理劇可以揭示深藏在患者內心的癥結,在知情的觀衆的協助下,患者可以發泄或者控製自己的情感。隨着劇情的發展,他們的情感行為最終可以得到抵製,並且去模仿一種正確的行為方式。
采用這種方法,要按照下列各點進行。
第一,提供一事實上的設備,包括圓形舞臺、觀衆席和必要的道具。
第二,選擇好表演者,患者、工作人員、觀衆都可參加進來。
第三,專傢和觀衆都要事先明確通過心理劇需要解决的問題。
第四,專傢要大體勾畫出劇情,鼓勵患者大膽表演,並及時引導劇情嚮目標方向發展。還要邀請觀衆進行評論,以加強取得的效果。 |
|
有人讓八位有嚴重情緒障礙的青少年一塊演即興心理劇,他們每周演三次,共用了九周。經過觀察和測試,發現他們的自控能力和為社會悅納的能力都有了可喜的長進。
有人特別害怕在衆人面前講話,把這些人聚集在一起,讓他們與健談的人一起表演心理劇,並設計一些特定的場面,隨時對他們不敢大聲說話、表情羞愧、動輒嚮人道歉等行為進行糾正,直到他們能理直氣壯地大膽表達自己的感情為止。
有的青少年與傢人的關係處理不好,經常有衝突,並對家庭成員持有偏見,根據這種情況,讓他們一傢人一起表演心理劇,設計一些情節,讓青少年把自己的壞毛病表現出來,隨之給以指導,敵對情緒往往會通過表演緩和下來。
這種方法特別倚重於專傢,他必須經過專門訓練,思路清晰,目光敏銳,並且具有很強的應變能力。並不是隨便一個什麽人都能引導劇情發展的。
特別值得註意的一點是,其他表演者或觀衆不能非難和攻擊患者,相反,應當熱情地幫助他按照要求把劇演完,從而把問題解决好。否則,效果適得其反。 |
|
人們常說“人生如戲”,可是,你知道演戲也可以更好地認識人生嗎?最近,一種被稱作“心靈spa”的心理劇,從國外傳入,受到了很多人的歡迎。走上舞臺,全情投入,通過演戲的方式來表達自己,釋放內心隱藏的矛盾與衝突,感悟心靈,釋放壓力。這就是上海心理劇工作坊的活動課程。雖然價格不菲,但參與者依然熱情不減。
心理劇是當今西方很有影響力的團體心理治療技術,是一種以演劇的方式達到心理治療目的的方法。參與者通過演劇的方式,將心理問題或事件表達出來,心理指導師可以在一旁指導,也可與患者一起表演,進行引導,以讓每一個參與者都能全情投入,達到宣泄情緒、減輕壓力的目的。
“起初有一點遲疑,因為覺得自己的問題跟團體其他成員似乎沒有太大關係,說出來會讓其他人摸不着頭腦,但當我試着說出自己的感受時,那種感覺真的好極了……”最近參加過一次心理劇演出的北京師範大學學生王靜(化名),認為心理劇對她幫助很大。
體驗過心理劇的參與者們大多認為,心理劇的形式很容易把人一下子帶入劇情。通過演戲,能夠更深一層地認識自我,並從中培養、提高自己的洞察力,實現自我整合和人際關係的和諧。
不過,參與心理劇過程,衹是一個情感體驗過程,而情緒釋放後的整理與統合纔是心理劇的治療關鍵。當激烈的情緒宣泄過後,重要的是能有所感悟,學習以新方式來應對問題,並能將這些經驗應用到生活中。 |
|
心理劇是完成心理治療、個體發展等等目標而設計的咨詢技術,也是格式塔療法、團體咨詢等等療法的前身。例如格式塔的空椅技術等都來源於心理劇。
作為一個完整的心理劇階段為:
1。破冰階段
2。演出階段
3。談論分享階段
當然演出階段和談論階段有時候會有交錯。因為在演出問題時,可以有討論。
一個完整的心理劇的參加人員包括:
1。導演(輔助導演或主持)
2。演員
3。問題人
4。觀衆
一個的常規心理劇的主要技術,可以是以下的某一種到二種:
1。空椅技術
2。角色扮演
3。替身技術
4。鏡像技術
5。魔幻商店技術
6。超現實的童話扮演。。。。。。。
除此常規使用之外的心理劇技術,據說有上百種。
心理劇的設計具有原創性,一個劇本的演出在其中不是首先被設計的,可能預設的演出是個開頭,然後是展開,展開時心理劇是需要具有創造性的指導者領導的。心理劇可以是即興的。
心理劇的演出有一個規範就是需要在有經驗的指導者的指導下才能演出,因為使用不當可能對於心理劇的參與者造成傷害。
一般在心理咨詢領域說起心理劇也就是指心理劇療法,而不是指心理意義的情景劇。不然我們應該說是心理學意義的情景劇匯演,而不是心理劇匯演。但在舞臺上表演的應該是戲劇的心理劇.而不是療法. 當然,這是可以討論的。
作為表演的心理劇應該怎麽來演出?有兩種可能
1。作為實際心理劇的延伸宣傳,可以有預先設計,然後通過整個演出來展示心理劇的多種創意。
2。作為心理情景劇的演出,作為宣傳心理學基礎知識或者概念的一部分
心理劇是完成心理治療、個體發展等等目標而設計的咨詢技術,也是格式塔療法、團體咨詢等等療法的前身。例如格式塔的空椅技術等都來源於心理劇。 |
|
每一次的心理劇過程都包括三個部分:暖身(warm up),演出(action),分享(sharing)。
1、暖身:它作用是用來催化創造性的潛能。第一個階段像是在編織一個安全的搖籃,在這個搖籃中,每個人都可以開始相信導演、團體以及心理劇這種方法。
2、演出:暖身後,導演及被選出來的主角,更進一步的將問題從表面帶入核心。導演利用團體的成員作為輔角,來表演這個局中重要的人物。其他團體成員,除非是擔任角色,否則是不能坐在舞臺上的。劇一旦開始上演,舞臺就像是進行着某個儀式的地方,該發生在那裏的事,就衹在哪個地方發生。
3、分享:這是一個讓團體可以宣泄並且整合的時間,也是一個“愛回去”,而不是回歸的時間,不鼓勵時間分析,但鼓勵認同。每個人都能發現到自己跟主角哪裏像、哪裏不像。讓團體的成員去宣泄自己的情緒,或者是得到一些反省。分享更進一步的功能是冷靜下來,讓成員可以重新進入其個人現實世界的方法。 |
|
書 名: 心理劇
作 者:(英國)威爾金斯
出版社: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年10月
ISBN: 9787501972999
開本: 16開
定價: 25.00 元 |
|
| 《心理劇》以心理劇治療的進程為綫索,闡釋出心理劇這個舞臺如何反射出參與者內心深處或真實或虛幻的關於過去、現在、未來的糾結,令參與者在此富有創造性和自發性的過程中獲得意外的發現和成長,從而實現痊愈。對於有志於學習心理劇治療的咨詢師而言,《心理劇》是最恰當的入門書。 |
|
第一章 心理劇的誕生:起源、母體與初生態
第二章 設置舞臺:心理劇的工具與技巧
第三章 熱身:奠定心理劇實踐基礎
第四章 布景:演出開始
第五章 第一幕:進入行動
第六章 第二幕:行動演出
第七章 第三幕:演出完成
第八章 分享:心理劇的大背景
第九章 審視:批判性地看待心理劇
參考文獻
…… |
|
心理劇
psychodrama
心理劇(psyehodrama)亦稱“社會
劇”(soeial一drama)。集體心理治療的
方法之一。由維也納精神病學家莫雷
諾(Moreno,J.L.)首創。這種治療方
法不以談話為主,而以某種心理衝突
的情境下的自發表演為主。它通過特
殊的戲劇化形式,使參演患者的人格
特徵、人際關係、心理衝突和情緒問
題在戲劇過程中逐漸呈現於舞臺,以
達到精神發泄,消除思想上的壓力和
自卑感;受參演時激情的影響,可産
生認同作用;並能誘導出病人的創造
性和自發性,增加其適應環境、剋服
危機和産生新的認識能力,從而使自
我的實現成為可能,對他今後的生活
産生有益的影響。參加者包括四種人
員:(1)導演者即心理治療醫師,任務
是鼓勵患者自發地參與戲劇活動,促
使劇情嚮預期的效果發展。(2)戲劇主
角即患者,由他决定心理劇的戲劇情
節,把他的心理問題表達出來。(3)
輔助性配角(auxiliary egos),他們盡
可能逼真地再現主角所處的現實生活
環境,使主角自然而然地體驗到與這
種背景相聯繫着的內心衝突自發地發
泄出來。(4)治療小組即心理治療醫師
邀請來的,與主角有類似的心理問題
的觀衆。導演鼓勵他們從舞臺的表演
中尋找自己的生活,並把自己的行為
投射到正在發展中的劇情中。
(楊津廣撰梁寶勇審)
|
|
- n.: psychodrama
|
|
| 臺灣 | 學院 | 龔鉥 | 童話 | 沙盤 | 心理學 | 意象對話 | 心理 | | 心理咨詢 | 心理劇導演 | |
|
|
| 心理劇場 | 社會心理劇 | 愛情心理劇 | | 蠃旋心理劇 | 心理劇療法 | 心理劇導演 | | 心理劇與創傷 | 心理劇的測試 | 心理劇適用範圍 | | 做心理劇的方法 | 心理劇給心靈做個 | 心理劇與情景劇理論與實踐 | | TSI蠃旋心理劇課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