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 : 宣传舆论学 : 心理学 : 中药材 : 美容 : 襄樊方言 > 心理
目录
·No. 1·心中包含的情理 Heart contains reasonable·No. 3
·◎ 心理 xīnlǐ ◎ Mental xīnlǐ·No. 5·心理学研究学科的分类 ◆ Psychology Subject classification
·◆ 心理学史 ◆ History of Psychology·◆ 心理学著作 ◆ psychology books·◆ 心理学研究方法 ◆ Psychology Research Methods
·◆ 理论心理学 ◆ theoretical psychology·◆ 普通心理学 ◆ General Psychology·◆ 生理心理学 ◆ Physiological Psychology
·◆ 心理原理学 ◆ psychological principle study·◆ 动物心理学 ◆ Animal Psychology·◆ 发展心理学 ◆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 社会心理学 ◆ Social Psychology·◆ 教育心理学 ◆ Educational Psychology·◆ 医学心理学 ◆ Medical Psychology
·◆ 工业心理学 ◆ Industrial Psychology·◆ 文艺心理学 ◆ literary psychology·◆ 运动心理学 ◆ Sports Psychology
·心理学家 Psychologist·我国著名心理学家 A famous psychologist·心理辞典20条 20 Dictionary of Psychology
·心理与生活的交叉学科关系 Interdisciplinary mental relationships and life·百科辞典 Encyclopedia·英文解释
·法文解释·近义词·相关词
·包含词·更多结果...
No. 1
  思想感情
心中包含的情理 Heart contains reasonable
  心中包含的情理;思想感情。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情采》:“是以联辞结采,将欲明理;采滥辞诡,则心理愈翳。”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十二章:“世人心理如是,安得不江河日下耶!” 杨沫 《花蕊》:“爱花、观花和欣赏音乐,这都和爱美的心理分不开。”
No. 3
  我国古代哲学名词。谓心与理。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此区区心理合一之体,知行并进之功,所以异於后世者,正在於是。”
◎ 心理 xīnlǐ ◎ Mental xīnlǐ
  心理学名词。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绪等内心活动的总称。是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
No. 5
  客观事物在脑中的反映。是感觉、知觉、表象、注意、记忆、想像、思维、情绪、意志等的总称。分为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两部分。人的心理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是在劳动和语言的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与动物心理有本质的区别。
心理学研究学科的分类 ◆ Psychology Subject classification
  实验心理学:是最早发展起来的心理学分支,它借助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科学心理发展初期的那些传统课题。如感觉,知觉,学习,动机和情绪等。
  认知心理学:致力于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如记忆、推理、信息加工、语言、问题解决、决策和创造性活动。用科学的创造方法探讨内部心理活动的规律。
  人格心理学:研究个人独特的心理特征和个体行为的稳定性特征,同时也探讨人格形成的心理因素和对人格特征进行测量、评估和培养。
  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人际间的行为和社会力量对行为的控制和影响。
  生理心理学:研究生理现象的神经机制。
  发展心理学:研究心理学的发生,发展规律。一般以人的整个生活历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人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不同的心理特点,但广义的讲,它也包括动物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只要研究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规律,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改进师资培训和学业考试,并推动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创造力等。
  学校心理学:通常在中小学工作,对在学校中学习困难、适应困难或有某种问题行为的学生进行振动和辅导,并协助家长和教师解决学校有关的问题。
◆ 心理学史 ◆ History of Psychology
  * 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 * 中国现代心理学史 * 西方心理学史 * 苏联心理学史 * 日本心理学史
  * 重要心理学体系及流派:联想主义心理学,构造心理学,符兹堡学派,意动心理学,机能心理学,精神分析,新精神分析,弗洛伊德主义,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巴甫洛夫学说,联结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新行为主义,策动心理学,动力心理学,社会文化历史学派,拓扑心理学,日内瓦学派,皮亚杰学派,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颅相学等。
  * 机构: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国际应用心理学会,国际跨文化心理学会,中国心理学会,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国际精神心理联合会,国际心理咨询联合会等
◆ 心理学著作 ◆ psychology books
  《学记》,《乐记》,《人物志》,《神灭论》,《关尹子》,《心理物理学纲要》,《生理心理学纲要》,《心理学原理》,《梦的释义》,《心理学教科书》,《动物智慧》,《精神分析引论》,《心理学大纲》,《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心理类型》,《人类的行为》,《儿童的语言和思维》,《儿童心理之研究》,《大脑两半球机能讲义》,《人的能力》,《实验心理学史》,《格式塔心理学》,《动物和人的目的性行为》,《格式塔心理学原理》,《文艺心理学》,《第二次订正比奈-西蒙测验说明书》,《实验心理学》,《有机体的行为》,《精神分析新途径》,《逃出自由》,《普通心理学原理》,《从行动到思想》,《行为的原理:行为理论导论》,《汉字问题》,《发生认识论原理》,《实验心理学手册》,《科学和人类行为》,《精神病学的人际理论》,《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人格的模式和成长》,《论人的成长:一个治疗者的心理治疗观》,《普通心理学》,《科学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同一性:青少年和危机》,《人类问题解决》,《神经心理学原理》,《活动 意识 个性》,《色度学》,《教育心理学》,《西方心理学史大纲》,《西方近代心理学史》,《心理学的方法和理论问题》,《中国心理学史》,《儿童心理学史》,《西方心理学的新发展》,《本会团体心理咨询实践》等。
◆ 心理学研究方法 ◆ Psychology Research Methods
  观察法:在自然情景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和记录,然后对所做记录进行分析,发现心理活动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分为,自然实验法(现场实验)和实验室实验法。
  * 实验设计:实验室实验
  * 心理物理法:自然实验
  * 观察法:自我观察法
  * 内省法 * 口语记录 * 问卷法 * 语义差别法 * 访谈法
  * 档案法:传记法
  * 模拟法
  * 心理统计学:多元分析,因素分析等。
  * 心理测量
  ** 信度 ** 效度
  ** 能力测验 人格测验 团体测验 个别测验
  *** 智力测验:智商,智龄,比奈-西蒙量表,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韦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韦克斯勒学龄儿童智力量表,韦克斯勒学龄前儿童智力量表,格塞尔婴幼儿发展量表,贝利婴儿发展量表,新生儿行为评定量表,丹佛发展筛选测验,墨跋量表,画人测验,雷特国际操作量表,班德视觉完形测验,皮博迪图片词汇测验,平佩操作量表,军队团体智力测验,特殊能力倾向测验,西肖尔音乐才能测量,梅耶艺术判断测验等。
  ** 人格测验:儿童个性调查表,加利福尼亚个性调查表,明尼苏达多相个性调查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爱德华兹个人爱好量表,显相焦虑量表,主题统觉测验,罗夏墨渍测验,品德教育研究测验等。
  霍尔斯特德-雷坦神经心理成套测验
  * 社会测量 * 个案研究 * 发展研究 * 跨文化研究
  * 心理学仪器:速示器,实体镜,色轮,闪光融合器,棒框调节器,深度知觉仪,测听器,测痛仪,记忆鼓,测谎器,斯金纳箱,迷津,拉什利跳台等。
◆ 理论心理学 ◆ theoretical psychology
  * 心理心理活动范畴
  * 意识:意识起源,意识流,无意识,心身关系,心身等同论,心物同形论,心身平行论,心身交互作用论,副现象论等。
  * 理论流派:经验论,反映论,还原论,拟人论,反射学,反应学,定势理论,心理主义,唯心理观,生物学化,社会学化,黑箱理论,形神论,人贵论,知行论,习与性成等。
  * 行为科学
◆ 普通心理学 ◆ General Psychology
  * 感觉
  ** 感觉性 ** 感觉阈限
  ** 心理物理定律:韦伯定律
  ** 信号觉察论 ** 神经特殊能量学说
  ** 视觉:明视觉与暗视觉,视敏度,马赫带,侧抑制,特征觉察器,空间频率,闪烁临界频率,颜色视觉,色觉,色觉理论,自然颜色系统,孟塞尔颜色系统等。
  ** 听觉:听觉理论,听觉空间定位等。
  ** 嗅觉 ** 味觉
  ** 肤觉:触觉,两点阈等。
  ** 痛觉 ** 振动觉 ** 动觉 ** 平衡觉 ** 机体觉
  * 注意:随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注意广度,注意分配,注意稳定性,分心等。
  * 知觉:知觉选择性,知觉恒常性,图形知觉,图形掩蔽,图形后效(倾斜后效,麦科洛后效,动觉后效),空间知觉(深度知觉-随机点立体图,大小知觉),生态光学,运动知觉(似动),时间知觉,言语知觉,可懂度,知觉学习,错觉,统觉,直觉等。
  * 表征:表象,遗觉象等。
  * 记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工作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意义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识记(无意义音节),保持,再认,再现,回忆,追忆,遗忘(保持曲线,遗忘曲线),记忆恢复,记忆的系列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蔡戈尼克效应,记忆术等。
  * 联想:自由联想,控制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类似联想等。
  * 学习
  * 想象:纪想
  * 思维: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具体思维,抽象思维,创造性思维,无意象思维等。
  * 问题解决:问题空间,启发式方法,尝试错误,顿悟等。
  * 决策
  * 概念:概念形成,人工概念等。
  * 理解
  * 信息加工心理学:物理符号系统假设,ACT模型,平行分布加工等。
  * 人工智能:
  ** 图像识别:模板匹配模型,原型匹配模型,“泛魔”识别模型等。
  ** GPS程序 ** EPAM程序
  * 情绪和情感:情绪理论,情感两极性,情操,表情,心境,热情,激情,厌烦,恐惧,愤怒,应激等。
  * 意志 * 意向 * 兴趣
  * 动机:动机理论
  * 需要:需要层次论
  * 行为:刺激,反应,诱因,内驱力,定势,本能,运动(运动协调),动作(反应时,念动动作),习惯,行动,作业,操作,技能,活动等。
  * 语言
  * 言语:内部言语,外部言语,言语交往等。
  * 阅读 * 理想 * 人格
  * 个性:素质,能力(智力,智能-智力结构理论),认知方式,元认知,内化与外化,天才等。
  * 气质:
  * 性格:外倾,内倾,自卑感,思维型,艺术型,遗觉型等。
  * 心灵学:超感官知觉(遥视),心理致动等。
◆ 生理心理学 ◆ Physiological Psychology
  功能系统理论,大脑皮层功能等势说,大脑皮层功能定位说,大脑两半球功能不对称性,大脑皮层联合区,丘脑-皮层特异投射系统,丘脑-皮层非特异投射系统,基底神经节,小脑,网状激活系统,边缘系统,神经递质,反响回路,自发电位,诱发电位,感受野,割裂脑,自我刺激,昼夜节律,近日节律,利手,巴甫洛夫学说(条件反射学说,分析器学说,高级神经活动规律,两种信号系统学说,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动力定型),摄食调节,饮水调节,性行为的生理基础,学习和记忆的脑机制,情绪的生理机制,运动的生理机制,睡眠,觉醒,遗传与行为,激素与行为等。
◆ 心理原理学 ◆ psychological principle study
  心理原理是全新的心理理论体系,主要阐述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阐述脑的功能,包括丘脑、大脑皮质、下丘脑、基底核、小脑等;二是从生物学的角度阐述意识、心理的产生机制及活动规律。理论从神经元、神经元群、核团、脑多个层次入手,阐述各种意识、心理活动产生的生物学原理以及活动规律。整个理论环环相扣,高度简洁,是作者正在倾力完成的心理理论。
  心理原理包括上、下两部分,上部包括发放原理、分立原理、互动原理、交换原理、联结原理五个原理。发放原理也称点亮原理,网友称谢健青定论,主要确定脑的功能和意识产生机制;分立原理阐述脑的分立功能和意识分立机制。根据脑的核团或功能区功能分立的特点,对各个功能系统进行了划分;互动原理也称分立原理,主要对各个功能系统进行了划分,确定了心理的产生机制;交换原理论述各层次的神经结构的功能,样脑通过交换产出样本,实现各种信息的分析;联结原理阐述样本、点亮路径、功能系统的形成机制。下部从心理原理的角度具体论述各种意识、心理活动,涉及到心理特征、心理过程以及心理障碍、精神病症的各个方面,如感觉、知觉、思维、记忆、梦、情绪、欲望、动机、意志、性格、气质、嗜好以及悟性、智力、技能、能力等,从科学角度合理解释梦游、催眠、瘾症、强迫症、抑郁症、焦虑症、自闭症、疑心症、分裂症、迷失症等各种心理问题和精神病症。
  理论研究从1987年开始,至1997年确立了主要观点,在2007年确定了整体观点,这些观点在实践中反复验证至今。虽然已经验证了长达20年时间,几乎完美阐释了各种涉及意识、心理、精神的常见现象、疑难问题,在诊断脑疾病、纠正医疗错误等多个方面都显现了无与伦比的正确性、准确性。但作者还不想最后定稿,力求在科学、系统、完整、严谨的基础上达到理论的相互衔接、磅礴大气、简洁精炼、通俗易懂。《心理原理》还没有最后定稿,但透露到网上的部分理论引起了广大读者的浓厚兴趣与争论。
◆ 动物心理学 ◆ Animal Psychology
  * 习性学(固定动作模式,印刻),行为的个体发生,社会生物学,动物交往,动物的智力等。
◆ 发展心理学 ◆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 心理发展研究与理论:遗传、环境与心理发展,成熟、学习与心理发展,心理发展的动力,教育与发展,认知发展阶段论,发生认识论,表象模式发展理论,人格发展阶段论,道德发展阶段论,复演学说,儿童学,游戏,模仿,印刻,关键期,自我中心主义,早期经验,亲子关系等。
  * 个体发展阶段: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等。
  * 儿童心理学:
  ** 动作发展:吸吮反射,觅食反射,抓捏反射,巴宾斯基反射等。
  ** 认知发展:注意发展,感知觉发展,记忆发展,智力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发展等。
  ** 个性发展 ** 独生儿童 ** 超常儿童 ** 低常儿童 ** 问题儿童 ** 缺陷儿童 ** 狼孩
  * 少年心理学 * 青年心理学 * 成年心理学 * 老年心理学 * 毕生发展心理
◆ 社会心理学 ◆ Social Psychology
  * 实验社会心理学 * 应用社会心理学 * 教育社会心理
  * 商业心理学:消费者心理学,广告心理学等。
  * 法律心理
  ** 犯罪心理:青少年犯罪心理
  ** 审判心理 ** 作证心理
  * 咨询心理学 * 跨文化心理学 * 民族心理学 * 宗教心理学 * 前苏联社会心理
  * 理论学说
  ** 角色理论:性别角色,两性差异等。
  ** 归因理论:归因偏向
  ** 场论
  ** 认知相符理论 ** 认知失调理论 ** 一致性理论
  ** 相互作用论:符号相互作用论
  ** 社会学习理论
  ** 社会交换理论:公平理论
  ** 平衡理论 ** 人际关系活动中介理论
  * 概念及过程:社会适应,社会化(内部化),社会知觉,人际知觉,人际关系(人际吸引-人际吸引理论,合群,孤独),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自我(自我知觉),态度(态度理论,态度形成和改变,态度测量),信念,价值观,定型,宣传,交往,沟通(人际沟通,大众沟通,沟通网络),竞争与合作,利他行为,顺从,侵犯,旁观者介入与冷漠,替代体验,模仿,感染,时尚,暗示,偏见,流言等。
  * 群体心理学:群体理论,群体思维,群体凝聚力,团体动力学,社会心理气氛,小团体意识,群众行为,群际关系,参照群体,集体,集体成员自决,价值定向一致,舆论,民意测验,领导,领导风格,个性消失等。
◆ 教育心理学 ◆ Educational Psychology
  * 学习心理
  ** 学习理论:联想反射理论,联结理论,认知理论,联结-认知理论,学习的活动理论等。
  ** 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
  ** 学习模型 ** 学习分类学说 ** 学习准备 ** 学习动机 ** 学习定势 ** 学习的强化 ** 学习测量与评定
  ** 学习迁移:经验泛化说,分析概括说,相同要素说等。
  ** 学习的方式方法:发现学习,接受学习,指导学习,掌握学习,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整体学习和部分学习,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学习竞赛,潜伏学习,过度学习等。
  ** 学习差异 ** 罗森塔尔效应 ** 皮格马利翁效应 ** 学习的心理卫生
  * 学科教学心理学:语文教学心理学,数学教学心理学,外语教学心理学,自然学科教学心理学,社会学科教学心理学等。
  * 教育工艺学:视听教学,程序教学,机器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自学辅导等。
  * 智育心理学:知识掌握,智力技能,操作技能,能力差异等。
  * 德育心理学:品德,品德结构,品德形成,品德发展理论,品德差异等。
  * 体育心理学 * 美育心理学 * 教师心理
◆ 医学心理学 ◆ Medical Psychology
  * 意识障碍 * 睡眠障碍 * 梦游症 * 感觉障碍
  * 知觉障碍:错觉,幻觉等。
  * 注意障碍
  * 记忆障碍:遗忘症,错构症和虚构症,似曾相识症和旧事如新症等。
  * 智力障碍:智力落后,痴呆等。
  * 情感障碍:焦虑
  * 意志障碍
  * 思维障碍:违拗症,妄想等。
  * 强迫状态
  * 言语和语言障碍:口吃,缄默症,失语症等。
  * 人格障碍:精神病态
  * 性行为异常:同性恋
  * 心理防御机制 * 紧张状态
  * 心理治疗:暗示疗法,精神分析疗法,格式塔疗法,行为疗法,系统脱敏法,厌恶疗法,代币奖励,生物反馈,催眠疗法,气功疗法等。
  * 康复心理
  * 心理卫生:心理咨询,儿童期心理卫生,青年期心理卫生,成年期心理卫生,老年期心理卫生,群体心理卫生等。
  * 健康心理学 * 变态心理学 * 病理心理学 * 心理生理医学 * 心身医学 * 护理心理学 * 临床神经心理学 * 针刺镇痛的心理学研究
  * 缺陷心理学:盲人心理学,聋哑心理学等。
  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与病理过程是如何相互影响的心理学分支,它是在心理学和医学相互结合、有关课题的共同研究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边缘学科。包括基本理论、实际应用技术和客观实验研究等内容。
  医学心理学兼有心理学和医学的特点,它研究和解决人类在健康或患病,以及二者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一切心理问题。其任务是将心理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医疗实践,探讨和解决医学领域中的各种心理学问题,并通过对医疗实际课题的探讨推动心理学基础理论研究。
  医学心理学也是医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医学的理论研究、临床实践、人材培训以及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提示有关心身密切相关的观点,提供合理的治疗方法和保健措施。
  医学心理学的历史可以溯源于古代心身关系的辩证认识。在中国古代的医学和哲学论著中,包含着许多如“心主神明”、“形神相印”等思想。在秦汉之际的中国古代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中早已阐明了外感于“六淫”和内动于“七情”的相辅相成与协同作用的思想,在治疗和预防上主张“治神入手”、“治神为本”、“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等观点。在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希波克拉底等人的著作中,也有不少有关精神与躯体相互作用以及强调心理治疗和医患关系等问题的论述。
◆ 工业心理学 ◆ Industrial Psychology
  * 管理心理学:工作生活质量研究,组织行为中的人性理论,目标设置,层峰结构,人事心理学(工作分析,人员选拔,职业指导),组织开发,组织变革,行动研究,领导,参与管理,权变理论,霍桑实验,组织水平决策,期望理论,双因素理论,公平理论等。
  * 劳动心理学 * 工程心理
  * 工效学:模拟,工作时制,工作负荷,心理负荷,追踪,绩效评估,动作与时间研究,照明效应,噪声效应,温度效应,振动效应等。
  * 人机系统:显示器,控制器,视觉显示终端,人-计算机相互作用等。
  * 安全心理学:疲劳
  * 航空与航天心理
◆ 文艺心理学 ◆ literary psychology
  * 审美心理学 * 实验美学
  * 美感:艺术直觉,联觉等。
  * 音乐心理学:音乐想象,音高辨别,听觉节奏感,音乐表演心理等。
  * 文艺才能
  * 文艺创作:灵感,具象等。
  * 文艺欣赏
◆ 运动心理学 ◆ Sports Psychology
  * 运动员心理:运动员的知觉,运动员的特殊感觉,运动员的心理选拔,运动员心理训练等。
  * 裁判心理 * 竞赛心理 * 观众心理
心理学家 Psychologist
  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该实验室的出现,可以说是心理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新心理科学的诞生。
  威廉姆 詹姆斯(William James)是美国的哲学家和医生,也是当代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他在1890年给心理学下的定义是,“精神生活的科学”。他的这一定义,为我们理解心理学开了个好头,即便到今天,也可以这么说。我们都有精神生活,因此,心理学究竟是什么意思,多少也知道一点,尽管学习心理学,既可以通过研究鼠和猴子,也可以通过研究人,心理学这个概念依然是难懂的。
  詹姆斯和大多数心理学家一样,对人类心理学特别感兴趣。他认为,人类心理学由一些基本成分构成:思想和感情、存在于时空中的物质世界以及了解这些事情的方法。对我们每个人说来,这种知识首先是个人的和私人的。这种知识来自我们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在世上的经历,可能受科学事实的影响,也可能不受科学事实的影响。由于这个原因,我们把自己的经历当成试金石,很容易对心理学上的事情下判断。我们像业余心理学家似的,对复杂的心理学现象发表看法,比如,洗脑究竟管不管用,或者当我们把自己对其他人为什么会那样行事(认为他们正受到侮辱,感到不开心,或突然放弃他们的工作)的看法当作事实的时候。然而,两个人理解事情不一样,问题就出现了。正规的心理学想提供方法,来决定哪些解释最可能是正确的,或者来确定各种方法所适用的具体条件。心理学家的工作帮助我们区分两样东西:一是内部信息,它是主观的,可能是有偏见的和不可靠的,二是事实。也就是把我们的先入之见和科学意义上“真的”东西区分开来。
  按照詹姆斯的定义,心理学是关于心灵和大脑的,可是,尽管心理学家的确研究大脑,我们对大脑的工作却了解得太少,还不能理解在经历和表达我们的希望、恐惧和愿望时它所起的作用,或者,理解在我们从生孩子到看足球那样纷繁复杂的行为中它所起的作用。实际上,要直接研究大脑几乎是不可能的。于是,心理学家通过研究我们的行为,发现了更多的东西,并且运用他们的发现,衍生出关于我们内部情形的种种假设。
  心理学也是和方法有关的,生物(往往指人)用这些方法来运用他们的精神能力或心灵在世界上运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改变,他们所用的方法也已改变。进化论认为,生物如不能适应变化着的环境,就会濒临灭绝(因此才有“不适应即灭亡”和“适者生存”的说法)。心灵一直是由适应的程序塑造的,而且这种塑造依然持续不断。这就是说,我们的心灵之所以会这样运作,是有进化论上的原因的——例如,为什么我们更善于发现移动的东西而不是静止的东西,大概是因为这种能力有用,能帮助我们的祖先逃避肉食动物。了解这些原因,对心理学家是重要的,对在其他学科(如生物学和生理学)工作的人也同样重要。
  心理学研究的固有困难是,科学的事实应该是客观的和可检验的,但是,不能用看发动机运作的方法来看心灵的运作。在日常生活中,心灵的运作只能间接地知觉到,并且,还得从可以观察到的东西(即行为)中推断出来。研究心理学所耗的精力,和玩填字游戏的很相似。它包括评估和理解现有的线索,用已经知道的东西去填空。另外,线索本身也必须是从仔细观察得来的,必须根据精确的量度,必须用尽可能科学的严密性来进行分析,必须用合乎逻辑的和理性的论据来加以解释,这些论据要能经得起公众的考查。我们想要在心理学中知道的大部分东西——我们怎么知觉、怎么学习、怎么记忆、怎么思考、怎么解决问题、怎么感觉、怎么发育、怎么相互不同和怎么相互联系——都不得不间接地量度,而且,这一切活动都是多重决定的(multiply determined):意思是它们受多种因素而不是一种因素的影响。例如,设想一下,你面对一个具体情况(在一个陌生的城镇迷了路),要做出反应,有多少东西可能影响你。为了找出重要的因素,其他一些引起混淆的因素就得排除。
  在心理学中,复杂的相互作用与其说是例外不如说是正常,理解这些相互作用靠的是复杂技术和理论的发展。心理学和其他学科的目标是一样的:描述、理解、预测、并学会怎样控制或调整心理学所研究的程序。一旦达到这些目标,心理学将帮助我们理解我们经历的本质,心理学也就有了实际的价值。心理学上的发现在一些领域很有用,例如,发展教孩子阅读的有效方法,设计机器的控制板以减少事故的危险,以及减轻情绪波动的人的痛苦。
  尽管关于心理学的问题已经讨论了好几百年,但是对这些问题进行科学的调查,还只是过去一百五十年的事。早期心理学家依靠内省(introspection),就是对自己意识经历的反省,来找心理学问题的答案。这些心理学调查的目的是找出心理的结构。但是,在达尔文(Charles Darwin)1859年发表《物种起源》(The Origin of Species)之后,心理学的范围扩大了,既包括意识的结构,也包括意识的功能。心理的结构与功能至今仍是心理学家的兴趣的中心,但是用反省来研究它们,有明显的局限性。正像高尔顿爵士(Sir Francis Galton)所指出的,它使人“成了一个无助的观察者,观察的只是大脑自动工作的极细微的部分”。于是,当代心理学家就更喜欢把他们的理论建立在对现象(如他们感兴趣的其他人的行为)的仔细观察上,而不是建立在对个人经历的反省之上。
  1913年,华生(John Watson)为心理学发表了一篇总的行为主义(Behaviourist)宣言,认为如果心理学要成为一门科学,那么它根据的资料必须是可供检验的。这种对可观察的行为而不是内部(不可观察的)心理事件的注重,同学习的理论联系起来,同强调观察和实验的可靠方法联系起来,这种观察和实验的可靠方法至今还影响着心理学。行为主义的主张认为一切行为都是条件作用(conditioning)的结果,通过指定刺激(stimulus)、观察对刺激的反应(response)就可以研究条件作用(刺激一反应心理学S-R 〔psychology〕)。发生在这两者之间的东西,即插入的变量(intervening variables),早期的行为主义认为并不重要,但后来倒变成了实验假设的主要源泉。测试关于这些事情的假设,使心理学家创造出越来越复杂的、关于心理结构、心理功能和心理程序的理论。
  对本世纪初心理学发展有意义的另外两个影响来自格士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和心理分析(psycho analysis)。在德国工作的格士塔心理学家,对心理学程序的组成方式有了一些有趣的发现。这些发现说明,如果我们的经历仅仅建立在外部刺激的物理特性上,那么我们的经历就和所期望的不同,结论是“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例如,当两盏很相似的灯依次闪亮时,我们看到的是一盏灯在两个位置之间移动(这就是电影的原理)。认识到心理程序用这种方式影响经历的性质,这就给当代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pchology)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的就是这类内部程序。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理论吸引了对无意识程序(unconscious processes)的注意。他的理论是关于儿童早期经历的持续影响以及理论上的心理学结构,他称之为自我(ego)、本我(id)和超我(superego)。无意识程序包括不知不觉的和不能被人接受的愿望和欲望,这些程序是从梦、口误、奇癖中推断出来的,被认为对行为有影响。特别是无意识的冲突被假设为心理忧郁的主要原因。心理分析家可以用协助人们表达这些冲突的办法来帮助缓解这种忧郁,并且用基于佛洛伊德著作的心理动力(Psychodynamic)理论来解释病人的行为。佛洛伊德的理论建立在观察不到的精神程序之上,这种性质使该理论很难得到科学的测试。多年以来,更科学的或更具说明性的心理学分支沿各自不同的途径,独自地发展起来了。
  当代心理学今天正处在一个令人兴奋的阶段,部分原因是在一些地方,心理学分支之间的分界线正在崩溃。怎么才能认识我们不能直接观察的东西,不光是心理学要碰到的问题,其他学科也有这个问题──想想物理学和生物化学吧。技术和理论的进步已经帮助了这个进程,这种发展已经改变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的性质,并将继续导致变化。心理学家现在能使用复杂的量度仪器、电子设备和改良的统计方法,以及电脑和信息技术中的所有设备来分析多种变量和大量资料。把心灵当作信息处理系统来研究,已经使心理学家能够找出更多的无法直接观察到的东西,还有介于刺激和反应之间的种种变量,比如注意、思想和决策涉及的变量。心理学家现在能把他们对这些事情的假设不仅建立在内省得来的假设理论上,如早期的分析家那样,或建立在对行为的观察上,如早期的行为主义者那样,而是建立在这些东西的结合体上,其根据是更可靠和更有效的观察和量度的方法。这些发展,在作为“精神生活的科学”的心理学中产生了一场革命,它们的持续发展意味着还有很多东西有待发现。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 A famous psychologist
  朱智贤(1908~1991),江苏赣榆人。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等。
  朱智贤的主要论著:《儿童心理学》(1962、1979)(该书受到国内外重视,认为是中国第一部贯彻马列主义观点、吸收国外科学成就、体现中国当前学术水平的儿童心理学教科书。)、《儿童发展心理学问题》(1982)、《儿童心理学教学参考资料》(1982)、《思维发展心理学》(1986)、《心理学大词典》(主编,1990)等书。
  周先庚(1903~1996),安徽省全椒县人,中国实验心理学家。1916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理工科,1924年毕业。1925~1930年留学美国斯坦福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及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心理系教授。曾任北京大学心理系教授。周先庚在1980~1985年间,先后与他人合作翻译出版了《心理学纲要》《社会心理学》等专著
心理辞典20条 20 Dictionary of Psychology
  1、什么是心理
  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映。人的心理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
  2、什么是心理过程?
  人的心理活动都有一个发生.发展.消失的过程。人们在活动的时候,通常各种感官认识外部世界事物,通过头脑的活动思考着事物的因果关系,并伴随着喜.怒.哀.乐等情感体验等。这折射着一系列心理现象的整个过程就是心理过程。按其性质可分为三个方面,即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简称知、情、意。
  3、什么是认识过程?
  人们对外界事物的认识总要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等心理过程才能完成,这一过程技即为认识过程。
  4、什么是情感过程?
  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并非默然视之,无动于衷,而会表现出一定的态度和主观体验。如高兴、愉快、满意、或气愤、厌恶、不满等情绪、情感心理现象,这就是情感过程。
  5、什么是意志过程?
  人们对外界事物不仅要去认识、产生各种情感,而且回根据实践的要求,拟订计划,制定方案,并按照自己的目的和计划来改造,进行创新活动。人们这种自觉确定目的,支配和调节自己的活动,克服种种困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的心理活动,就是意志过程。
  6、知情意之间有何关系?
  认识、情感与意志过程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认识过程是引起人 情感和确定自己目标的基础,深厚的情感起着动力的作用。激励着人的意志行动和认识活动。而人的意志坚强与否反过来对人的认识和情感以及目标的实现起着巨大的作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总是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进行的。同样,人的需要与动机的产生与发展有依赖于人的各种心理过程。
  7、什么是动机?
  动机是指激起人去行动或抑制这个行动的愿望和意图,是一种推动人的行为活动的内在原因。动机和人的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紧密相联。动机不同,人们对现实的态度以及相应的行为方式也不一样。
  8、什么是需要?
  需要是人的生理的与 社会的要求在人脑中的反映。人的需要多种多样。一般来说,可分为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两大类。如对食物、水、空气、温度、运动、休息等的需要属于生理需要;而对劳动、交往、艺术、文化知识的需要则属于社会性需要。按需要指向的对象可分为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等。人的情绪与情感不外乎是对上述生理的与社会的,或精神与物质的需要之间关系的一种反映。是上述需要是否获得满足而产生的一种体验。
  9、什么是气质?
  心理学中所说的气质与日常人们所说的气质不完全一样。日常人们所说的气质常常指一个人的风格、风度,或某职业所具有的非凡特点,而心理学的气质指的是一个人生就具有的典型而稳定的心理活动动力特征,是一个人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上表现的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动态方面的心理特点。
  10、什么是个性心理特征?
  人在认识客观事物和改造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不仅有认识、情感、意志各种心理过程,还会表现出每个人特有的心理特点,这些不同的特点,就构成了人们心理上的差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那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心理特点,就叫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气质、能力与性格。
  11、人们常说的四种气质类型是什么,其主要表现特征有哪些?
  人们常说的四种气质类型的典型心理特征主要有:
  胆汁质: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性情急躁、易于冲动、反应迅速,思维敏捷,但准确性差,情绪强烈、外露,但持续时间不常。
  多血质:活泼热情,充满朝气、行动敏捷、灵活机智,善于交际,适应性强。
  粘液质:安静稳重,反应缓慢,沉默寡言,情绪内向,不易激动,注意稳定且难以转移,沉着坚定,善于自制。
  抑郁质:行为孤僻,反应迟缓,对事物反应敏捷,善于观察别人易疏忽的细节,情感发生较慢,但持续时间长久。体验深刻具有内倾性。
  12、气质能不能决定人的社会价值?
  气质是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不能决定人的社会价值,一个人做什么、如何做,是由动机、愿望、信念决定的。任何一种气质类型都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因此我们不能单凭气质类型来评价人的行为的社会价值,任何一种气质类型的人都可能成为品德高尚的人,也可能成为有害于社会的人。
  13、什么是能力?
  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是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例如,敏锐的观察力、稳定的注意力、良好的记忆力、深邃的思考力等等,能力是在遗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与教育的作用,在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同时与一个人的主观努力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14、什么是性格?
  性格是指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了行为方式方面的个性特征,是一个人经常如何对人、对事和对自己所表现的基本特点。它是一个人的心理面貌本质属性的独特结合,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一个人的性格一旦形成,就会稳定地贯穿在他的全部行为活动中,因此,我们可以根据一个人的性格特点,预测他在某种情境中的表现。性格表现着一个人的品质、道德行为和世界观,他在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气质和能力虽然都是人的个性特征,但和一个人的动作快慢、能力的高低,并不体现一个人的个性本质。而性格是一个人对客观事物所表现的稳定态度和行为方式。如何对待客观事物,和怎样对待客观事物,就从本质方面表现了个性。它具有直接的社会意义。如忠诚、坚定、勤劳和勇敢等性格,对社会就有积极作用;而虚伪、奸诈、懒惰和自私等性格,对社会就有消极影响。之所以说,性格在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还因为个性的其他方面,如气质、能力如何表现,以及表现的程度,都以性格为转移。
  15、性格与气质有何关系?
  性格与气质属于两个不同的概念范畴。但由于性格和气质有着相互渗透和相互制约的复杂关系,因此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常把它们混淆起来。如,有人把活泼、好动、性子太急、太慢的气质特点说成性格。而把“老实稳重”、“一丝不苟”的性格特点说成是气质。实际上,二者既有区别,又联系的非常紧密。性格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在具体的生活环境中形成的,在性格结构中,人生观、价值观、道德品质起着主要作用,因此社会生活条件不同,人的性格特点就有明显的区别;而气质是由神经活动类型特点所决定的,更多带有先天性,因而在不同的生活条件下,人们的气质可能表现出相同的特点。气质影响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性格可以掩盖和改善气质。
  16、性格和能力有何关系?
  性格和能力有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首先,性格特征对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例如,认真、勤奋、热忱、谦虚、坚定、自信、责任感和事业心等优良性格品质,都能 促使能力更好地形成与发展。同时,优良的性格特征也往往能够补偿某种能力的不足。俗话说“勤能补拙”,“笨鸟先飞早入林”等说的就是勤奋这种性格特征队能力缺陷的补偿作用。不良的性格特征,如马虎、懒惰、对视野的淡漠、敷衍了事和狂妄自大等都会阻碍能力的发展,甚至是能力衰退。其次,性格与能力往往是在同一活动中形成的,人的每一活动都又各种心理活动参加,与此同时也就发生着体力、智力和性格上的一系列变化。
  17、人的性格结构与特征有哪些方面?
  性格是有许多成分或特征组成的。结构非常复杂。通常把性格的结构分成四个方面,即: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
  18、什么是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
  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对劳动、对工作以及对自己所表现出的态度即为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如有无同情心、勤奋或懒惰、严于律己或放任自己等。
  19、什么是性格的意志特征?
  人的意志表现为对自己行为的调节和控制与人的意志相应的性格特征叫性格的意志特征包括一下几个方面:
  (1)自觉性。对自己行为的目的和意义具有明确的认识,并且使自己的行动服从与自觉确定的目的。与此相反的性格特征,则,为冲动性、盲目性、举止轻率和独断专横等。
  (2)果断性。指在紧急的情况下,能判明情况,做出正确的决策。与此相反的性格特征,则为武断或优柔寡断等。
  (3)坚毅性。坚持预定的目的。百折不挠地克服困难与障碍,不怕挫折与失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与此相反的性格特征,常常表现为行动的摇摆,经不住挫折和困难,在困难面前灰心丧气,一蹶不振。因而在事业上一事无成。
  (4)自制力。这是表现在支配和控制自己行动方面的性格特征。如冷静,沉着等,与此相反的性格特征表现为任性、却、懦弱和易冲动等。
  20、什么是性格的情绪特征?
  性格的情绪特征又表现为四个方面,具体为:
  (1)表现为情绪对人的行为活动的感染程度,以及情绪受意志控制程度,如有的人情绪高涨,精力旺盛,富于激情。而有的人情绪体验比较微弱,情绪安宁、冷漠。
  (2)情绪稳定方面的性格特征:表现为一个人情绪受外界条件变化而产生起伏和波动的程度。如有人在重大事件面前,情绪比较平稳,对情绪易控制;而有的人容易激动,情绪的控制力弱,情绪起伏很大。
  (3)情绪持久方面的性格特征。表现为情绪活动时间和对身体、工作和生活影响的久暂性;如同样遇到悲伤事件,有的人持续的时间短,对身体、工作和生活的影响也较短。
  (4)主导心境方面的性格特征。指不同主导心境在一个人身上稳定表现的程度,如有的人经常欢乐愉快,有的人经常抑郁低沉,有的人经常心情安静,有的人却常不安和激动。不同的主导心境鲜明地反映着不同的性格特点。
  ◆心理学经典书籍
  一、心理学史
  《心理学史》/黎黑
  1.心理学有一个长期的过去、一个短期的历史和一个不确定的未来。如果心理学家能够给不同的研究对象下定义,而且按这种研究对象所要求的方式单独地研究它——没有夸张的想法,认为它最终能解释每一件事物——那么心理学就可以止步。
  2.作者提出,适应心理学领导者所采取的正是后一种思想路线。物种问题与物体问题相互关联。如果物种差异很大,那么不同物种的研究就需要不同个体适应心理学。相反,如果物种区别较小,那么同样的个体学习规律就可不管物种区别而适应于一切个体。
  3.弗洛伊德的心理治疗——精神分析——孕育了当代许多心理治疗的变种。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心理学是冯特心理学的补充,但是无意识心理学比冯特的心理学影响大得多,寿命也长得多。
  《现代心理学史》/舒尔茨
  1.历史上确实存在着伟大人物,他们的存在是不容质疑的。伟大人物生长于他们所处的时代和地区,他是历史事件的象征与产物,也是历史的代表和声音;如果没有某种要求新反应的情景,他的新思想就会不合时宜和无法实行。但同时也存在着伟大的事件,这两者是交织在一起彼此相互影响的。
  2.时代精神似乎起主要作用,因为不管人物怎样伟大,如果他与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气氛相去太远,那么他与他的见解将会默默无闻。
  3.17世纪的基本思想,培育了新心理学的哲学,就是机械主义的精神,这种精神把世界想象成一架“巨大的机器”。而我们所讨论的是17世纪到19世纪的时代精神,这种时代精神提供了培育心理学的知识土壤。
  4.人本主义心理学反对把人想象为一架机器以及允许主观经验(意识)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合法部分,与此相一致的是否定完全客观的、像机器一样的研究对象以及允许主观性进入科学。
  二、内容心理学派
  《人类与动物心理学论稿》/威廉.冯特
  1.从联想到严格的智慧这一步无疑是心理进化中花费时间最长的。任何低于人的高等动物由于其生理物理组织的一般特性而不可能跨过这极其重要的一步。
  2.肌肉运动力反射就是:每一种在强度上足够强,且没有为对立的影响所抵消的感觉都有一个肌肉运动尾随。
  3.梦的产生与睡眠时的感觉刺激有关,这些刺激引起了记忆中某些观念的活动,因而导致了梦。梦游的机制也是如此,只不过在梦游的状态下,袭击不仅引起了观念的活动,而且引起了意志的活动。梦是一种暂时性的心理变态,但是梦对于普通人来说是正常的,每个人都会有这种暂时性的心理变态。
  4.拟人论观点不是以客观的观点把心理过程看成心理过程自身所展现的样子,而是把观察者的观点强加给心理过程,把观察者的想象和动机投射给动物。这就是拟人论观点的一个最大的弊端。
  5.情感和意志紧密交织,两者又与观念紧密相连。这些过程的区分只存在于心理学研究的抽象过程中,并没有现实的基础,感情可以转化为冲动、冲动转化为意志行为,而意志行为所指向的客体又成为观念的来源。
  三、行为主义心理学派
  《人类的学习》/R.L.桑代克
  1.心理是人类的联结系统。学习就是联结。目的就其本质而言,像其他东西一样,是机械的。关于顺应、结构、整合、目的、紧张,以及诸如此类的东西,我阅读了心理学家报道的事实,就所有这些事实影响思维过程或情感或活动而言,在我看来它们都可以还原为联结。
  2.从心理上说,处于内部反应之间的是强调和抑制的反应,分化和联系的反应,欢迎和拒绝的反应,引导和协作其他反应的反应。从生理上说,千万个联想的神经元也在动作着,他们自身之间也在接受和传递信息。它们并不仅仅袖手旁观,或者可怜巴巴地从感觉神经元那里捕捉一些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尽快地传递到运动神经元那里去。
  3.倘若一个神经传导单位尚未准备传导,而在强制的条件下被迫去传导,学习者就会产生厌恶感;倘若一个神经传导单位准备作出如此这样的传导,随之而来的却不是这样的传导,学习者就会产生烦恼感;倘若一个神经传导单位准备作出如此这样的传导,随之而来的也确是如此这样的传导,学习者就会产生满足感。
  《心理与教育的测量和评价》/R.L.桑代克、E.P.哈根
  1.或许人们可以说知识是必需的,但是要作出明智的决定,仅有知识还不行。关于测量,信息愈适合、愈准确,作出的决策就愈好。这个主张在某种程度上要依靠信念。这个信念值得是对情况了解得愈多,人们就能更好地处理它。它说明无知不是福份而是愚昧。信息当然不能与聪明等同起来。情况了解得更多,了解得更准确,也不能保证一个人做事聪明。
  2.信息使用者必须汇集和合并由测量和其他来源得来得信息,他还必须提供最后决策得价值依据。决策者得智慧是决定性的。归根结底,尽管测量能提供有用的信息输入,但是有关信息使用者仍然起着关键的作用。
  3.测量工具和测量程序可给人们提供一套增进信息以利于作出决策的重要工具。许多证据证明决策的传统基础可以说是主观的、偏倚的和不可靠的。教育心理测量手段虽然还恨不完备,但精心设计和精心制订教育与心理测量手段,却可以大大地提高制订决策所需要信息的可信度和有效性。
  《科学与人类行为》/伯尔霍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
  1.一旦一种习惯、生活方式已经出现,社会系统似乎就会合理地自我维持它。
  2.有利德文化实践倾向于成为团体德特征,它幸存下来并因此使这些实践永存下去。结果的行为可以影响团体在同其他团体或同非社会环境的竞争的成功。某些文化的实践可以说是具有遗传意义上的生存的价值,而其他的则是致死的。简言之,一种特定的文化是对行为的一种实验。它是一系列特殊的条件,许许多多的人在这样的条件下成长和生活。这些条件产生了行为的各方面的模式即文化的特征。
  3.对于人类个体,有一小部分如情绪体验上的喜、努、哀、惧、爱、恨等是秘密的。但是人们不需要因为出于私人性原因就假设发生在有机体内部的事件会具有独特的性质。一个秘密事件可能按其有限的可接近性而加以区分,但就人们所知,它不具有任何独特的结构和性质。秘密性这一问题将最终随着技术的进步而得到解决。
  4.存在着这样的情境,在这些情境里,一个团体如果不是幸福的,那么它就更可能生存;或者如果团体的大多数成员都屈服于奴隶制度,那么,团体也更可能生存下来。
  《超越自由与尊严》/伯尔霍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
  1.价值判断和道德规范都应属于科学研究得范围。“你应当讲实话”这句价值判断实际上是陈述一个事实,即你如果讲实话,你就能受到正强化;而“勿偷盗”这一道德律令不过是说:如果你偷盗,就会受到惩罚。
  2.一种极易得到特别强化得行为如果受到过分压制,那么这可能导致被压抑者背叛施加惩罚得群体。事实已经证明,禁酒并不能控制酒得供应量,而隔离异性也许会导致有害的同性恋。
  3.传统人文研究却认识不到这一点,误认为人们用语言表述的善、恶都是其内在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感受。因而一味地用主观的良知、善恶感等来解释人的价值与道德,这就不可避免地要走进“心灵主义”的死胡同。
  《社会学习理论》/阿尔伯特.班图拉
  1.心理学不能不能告诉人们应当怎样度过一生,但是,它可以给他们提供影响个人变化和社会变化的手段。而且它能帮助他们去评估可供选择的生活方式及社会管理的后果,然后作出价值抉择。
  2.一种心理学理论的价值,最终要以它的方法步骤在影响心理变化上的功能来判断。而别的科学则是根据它们应用哪些知识在作出预知和技术革新上可能发生的贡献来评价。
  3.一个完整的行为理论,必须能解释那些行为模式是如何获得的,它们的表现是怎样不断地受到自我生成和来自外界的相互影响所调节的。
  4.向性行为的能力根植于符号活动。利用符号的能力,给人类提供了一个对付他们相处环境的有效工具。人们通过语言的和想象的符号,在表象形式中加工和保存所获得的经验,从而知道未来的行为。
  四、格式塔心理学派
  《感觉的分析》/恩斯特.马赫
  1.在我看来,现在就应该进一步考察伴随这种随意运动的心理过程。因为,对于进行反射运动的主体来说,随意运动不同于反射运动的特点就在于这主体认为随意运动的决定性因素是它固有的预期行为的表象。
  2.儿童的天真无邪令我们心旷神怡,并且几乎总是给我们造成天才的印象。但这种印象通常很快就消失了,而且我们觉察成年人习惯于归诸自由的同样一些表现,在儿童身上还以其缺乏固定性为特征。其实,如果超出少年时期而获得了适应环境的能力,获得了打破常规的行为自由,儿童就都能变为天才。
  3.我们从自我观察了解到,丰富的表象生活是在人类身上出现的。表象在正常情况下不同于感觉,乃是由于表象的强度微乎其微,但主要是由于它有不稳定性。这种生活表象完全说明了有机体的各部分的相互关系,它的一些开端也诚然存在于动物进化系列的低级阶段。但某个器官的各个部分也必定通过它们彼此的紧张关系,而且有这样一种关系,这种关系同整个有机体各部分的关系是类似的。
  《认识与谬误》/恩斯特.马赫
  1.我总是愿意在邻近我的专业的领域尤其是在哲学中漫游,因为作为一名“周末猎手”,我对这些领域是及其感兴趣的。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我幸运地发现,我的科学立场趋众所周知的科学家诸如阿芬那留斯、舒佩。齐亨等人的立场与他们的年轻同事诸如科内利乌斯、彼得楚尔特和舒伯特.索尔德尔的立场,以及某些著名科学家的立场,那么这在于当代哲学的本性,即我的观点引导我完全摆脱了其他重要的哲学家。
  2.我已经明确地声明,我不是哲学家,而仅仅是科学家。因此,不管怎样,倘若我时常在某种程度上被冒失地计入哲学家之列,那么这个过错不是我的过错。在我看来,超验的领域被封闭了。而且,如果我坦率地强调,它的居民甚至不能引起我的好奇心,那么我本人和许多哲学家之间的巨大隔阂就变得明显了。但是很显然,我也不希望在某种程度上以下述方式成为盲目地把他自己交托给单独一个哲学家指导的科学家,而莫里哀笔下的医生也许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和要求他的病人的。
  3.我之所以重视我们之间的一致,是因为昂迪完全独立地达到相同的结果。对他来说,提出物理学理论历史的和发生学的方法似乎是唯一正确的方法,在教学法上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这些是我足足30多年间倡导的观点。
  《格式塔心理学原理》/考夫卡
  1.当人们讲到人格的时候人们总是想到此文化中之自我——即为此社会架格所决定的自我。人们已经知道了自我为“我人”之一部分,其本性须依赖它所附属的“人们”的种类为定规。然而文化的产物——社会的架格对于自我的发展是很重要的。
  2.城市与乡村的差别是显明团体的完形强度。不同文明中的团体完形强度判别较大。团体愈强,这各成分的行为及其全部状态愈须依赖其他成分的关系。
  3.一种动作也许在一自我系统中松懈一种应力,这种应力当时与自我的其他部分是分开的而完全在行为者命令之下的,则此动作的结果也许使此媒介体整个生命都发生改革。极小的动作也许有很多的影响。
  4.动力情景是十分复杂的,在这种动力情境中,自我——物体力量可能在控制执行者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认为逃脱导源于先前存在的胆怯状态,战斗导源于先前存在的好斗状态,看来这不是一种恰当的解释。
  《拓扑心理学原理》/库尔特.勒温
  1.因为人的内部组织的陈述是以动的关系为根据,所以用相当于最高程度的动的统一性的区域作为推论的元素。这些区域的部分密切相关,其中每一部分的变化都可引起其他一部分的变化。所以,这些区域乃是动的单元或格式塔。
  2.对现代数学而言,数学空间中物的性质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只有某种关系及某种活动的可能性。所以就数学而言,可以用数学的空间概念来描述心理的事实。要解决心理的事实或产生心理影响的事实是否显露空间的关系,便须先回头讨论数学的空间概念。
  3.人格内部区域的边缘层或中央层和它可以接触的程度以及表示的难易,没有完全固定的关系。这个关系随人们当时的状态和情景性质而定。
  4.一个人格的组织常可历久而不变。然而环境的一种大变化,如和他人恋爱,受他人的感化,或其他重要事件,也可引起组织上或长或短的变化。一个人格不同部分动力联系的程度在人格的全区域内几乎是相等的,否则,有些区域和其他区域几乎就会完全隔离而作相对独立的发展,这可见于正常人,似又为某些精神病的病因。
心理与生活的交叉学科关系 Interdisciplinary mental relationships and life
  1、精神病学相关方向涉及社区心理、咨询心理、临床心理
  2、司法学、刑法学、犯罪学相关:司法心理学、法律心理
  3、教育相关:学校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障碍研究
  4、管理类、商业相关:消费者心理学、组织心理、工业心理
  5、人体交互相关:工程心理
  6、社会学与人类学相关:社会与个性心理
  7、历史相关:心理学史
  8、老年与婴儿相关:发展心理与老年心理
  9、统计学类与计算机相关:心理测量与统计学应用
  10、认知与脑科学相关:认知心理学、
  11、生物学相关:生理心理学、比较心理
  12、药物学相关:心理药物学
  13、护理与运动医学相关:健康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康复心理
  14、神经认知心理
百科辞典 Encyclopedia
  xinli
  心理
  mind
    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性格、能力等的总称。心理现象是脑的功能,是客观事物在脑中的反映。
    
英文解释
  1. n.:  dissociated personality,  psychological,  mental,  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a person or group,  scalogram analysis,  reinforcement therapy,  law of recency,  rapid eye movement,  double [dual] personality,  behaviour pattern,  mental deficiency,  a sense of inferiority,  conditional reflex,  cognitive dissonace,  mental ballast,  mind,  screen,  psychology,  perversion,  mentality,  mask,  conversion
  2. adj.:  consensual
法文解释
  1. n.  psychologie
近义词
心理特点
丰采, 风采, 态度, 样子, 神态, 仪表, 看法, 形状, 外形, 心态, 意见, 相貌
相关词
演员哲学意识百科辞典邵氏人文情感情绪
心理学简介解释生活考试智力特殊能力爱情
医药词典思想人生观观点残疾百科大全障碍特殊教育
精神教育儿童更多结果...
包含词
心理剧心理学心理战心理上心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