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学 : 互联网 : 水力 > 微通道板
目录
No. 1
微通道板
微通道板
微通道板
  微通道板(microchannel plate,mcp)是一种大面阵的高空间分辨的电子倍增探测器,并具备非常高的时间分辨率。主要用作高性能夜视像增强器,并广泛应用于各科研领域。微通道板以玻璃薄片为基地,在基片上以数微米到十几微米的空间周期以六角形周期排布孔径比空间周期略小的微孔。一块mcp上约有上百万微通道,二次电子可以通道壁上碰撞倍增放大,工作原理与光电倍增管相似。
No. 2
微通道板
  微通道板(Microchannel Plate,MCP)是一种大面阵的高空间分辨的电子倍增探测器,并具备非常高的时间分辨率。主要用作高性能夜视像增强器,并广泛应用于各科研领域。微通道板以玻璃薄片为基地,在基片上以数微米到十几微米的空间周期以六角形周期排布孔径比空间周期略小的微孔。一块MCP上约有上百万微通道,二次电子可以通道壁上碰撞倍增放大,工作原理与光电倍增管相似。
  一、简介
  微通道是一种特殊光学纤维器件,是一种先进的具有传输、增强电子图像功能的电子倍增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分辨力好、增益高、噪声低、使用电压低等优点,它利用其二次电子发射特性,可使高速磁撞在内壁(通道)上的,电子能成倍增加,使之达到万倍以上的电子增流,利用这种特性,现在微通道板广泛用于光电倍增管、像增强器,微光电视、X光像增强器、高速示波管,以及光子计数、 X- 射线、紫外光子、电子、离子、带电粒子、亚原子粒子等的探测,现在微通道板一般有如下规格:
  特点
  1. 通道孔径:5~50 μm
  2.开口比:≥60%
  3.电极材料:Ni-Cr
  4.电极浸没深度:输入端:≤0.8d (d : 通道孔径) 输出端:2~3d (d: 通道孔径)
  5.烘烤温度:≤400℃
  6.高输出电流、大动态范围、高增益、低噪声、长寿命
  7.带/不带固体边
  微通道板结构
  一块微通道板是由104—107个相互平行的小的电子倍增管组成,一个电子倍增管的尺寸为,通道长几十微米,通道长度和直径之比为40―100,通道之间距离一般为几十微米,通道与板的表面偏置一个角度,通常为8度,孔内表面材料的二次电子发射系数为大于等于3
  微通道板的实体图如下
  二、微通道板电子倍增原理:
  在微通道板的每个通道的内壁上都涂有一种能发射次级电子的半导体材料,当给微通道板加了一定电压后,就会在每个通道中产生一个均匀的电场。这个电场是轴向的。所以能使进入电场的低能电子(光子或电子)与壁碰撞的时候能产生次级电子,并且在轴向电场的作用下次级电子被加速,这样次级电子碰到壁上又会产生更多的新的次级电子。这样。对于一个入射粒子。在板的输出端就会产生很多的电子。实际上我们很容易理解,每个通道就是一个光电倍增管,不过它没有专门的光阴极,而且打拿极是连续分布的,另外入射电子不只限于光子,事实上任何载能电子,只要在通道壁上能打出次级电子,它都能响应,与光电倍增管外电路分压器相比拟,它利用铅玻璃自身的体电阻作为分压电阻,一般极间总电阻为10欧,通道中的电势梯度使次级电子得到加速,获得能量,从而保证在下一次轰击通道时有足够大的二次发射系数。
  MCP使用中的注意点:
  1保持端面的清洁,不能用手触摸。
  2避免碰撞,挤压造成机械破损。
  3避免真空不高的情况下加高压,以免引起通道内孔放电。
  4防止两端面间高压击穿造成绝缘破坏。
  5防止MCP一次性直接暴露在强粒子束中。
  MCP的应用:
  1作为各种粒子计数用,由于没有窗和包装材料的吸收问题,在低能粒子探测中显出优越性。
  2 MCP由于包含上百万个坐标位置完全确定的,相对独立的通道计数系统,应此它常被作为位置灵敏探测器。
  3利用快上升时间特性,MCP也可用于飞行时间谱仪的探头。
百科大全
微通道板 百科大全
  weitongdaoban
  微通道板
  microchannel plate
    20世纪70年代在单通道电子倍增器基础上发展起来一种多通道电子倍增器。微通道板具有结构简单、增益高、时间响应快和空间成像等特点,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它主要应用于各种类型的像增强器、夜视仪、量子位置探测器、Χ射线放大器、场离子显微镜、超快速宽频带示波器、光电倍增器等。
    微通道板是由许许多多的特殊空心玻璃纤维压制成的一块很薄的板(图1微通道板工作原理示意图),空心纤维的内径为20~40□m,板的厚度大约2mm,板的外径目前可做到5~6cm左右。每根空心纤维(即每个微通道)的内表面层是次级电子发射系数较大的材料(通常发射系数可达3~4),在真空的条件下,微通道的两端面用真空溅射的办法镀一层导电物质作为电极。
    当微通道板两端加上1kV左右的直流电压,在每个微通道内部都形成与通道中心轴平行的电场,图2微通道内电子倍增原理示意图表示这样一个微通道内的电场和电子倍增原理。具有初速度的电子从通道一端射入,这些电子在电场和垂直电场方向的速度分量的作用下,以抛物线轨道飞行并得到加速,而后碰在通道的壁上打出几个次级电子。这些次级电子在电场作用下又得到加速,再次撞击内壁打出次级电子。如此重复多次,便实现了电子的倍增。板上所有微通道的电子倍增的总和就构成了整个微通道板的电子增益。可见,微通道板必须工作在高真空的条件下。而且,电子在倍增过程中走的路程很短,仅几毫米,飞行时间只有1纳秒(10□秒)左右,飞行时间涨落则更小,从而有可能成为皮秒(10□秒)级的光电转换,电子倍增器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子倍增系数的大小和微通道板的厚度(即微通道的长度),微通道内径,二次级电子发射系数以及所用的电压有关,一般可达10□~10□,如果采用较高的电压,把两块板串联起来,电子倍增系数达到10□也是不困难的。
    微通道板的电流和电荷饱和特性是指在一定电压下可输出的最大电流或电荷,图3微通道板电流特性曲线绘出了一个典型的电流特性曲线,图中曲线Ⅰ是直流工作条件下的饱和特性,输出电流明显地偏离线性;曲线Ⅱ是脉冲工作条件下的饱和特性,较窄的电流脉冲输入时,如0.2□s宽的脉冲,输出电流密度可达10mA/cm□。
    微通道板的主要噪声来源是:场致反射、直流反馈噪声、交流闪烁本底噪声等。另外,由于板中各个微通道的增益不同还带来了空间图像噪声。
      (李金)
    
包含词
微通道板探测器微通道板示波管微光管用微通道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