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 名人 : 文艺 : 文学写作 : 徐姓 > 徐世昌
目录
徐世昌 Xu Shichang (1854~1939) 河南卫辉
  中华民国大总统徐世昌(1854-1939),男,汉族,清末、北洋政府官僚,北洋政府总统。字卜五,号菊人,又号涛斋(号水竹邨人)晚号水竹村人、石门山人、东海居士等。生于河南卫辉城内曹营街四号寓室,乳名卫生,两岁时随家迁往开封,后又随母迁回卫辉贡院街居住,7岁丧父,家道败落,成年后在沁阳、太康、淮宁等县署做文书和家馆教师。祖籍浙江鄞县,出生于河南卫辉,晚年长居天津。他曾是一位袁世凯的支持者,与北洋军阀关系密切。清季翰林,官至东三省总督,体仁阁大学士。辛亥革命后,於一九一八年曾任大总统。工山水,颇清秀。书宗苏轼,略变其体。能诗,设晚晴簃诗社,罗致诗友,编印清诗汇。有归云楼题画诗集,成於一九二四年。
  年鉴
  1879年徐与袁世凯结为盟兄弟,得袁资助北上应试。先中举人,后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
  光绪十二年(1886)中进士,任翰林院庶吉士。
   1897年,袁世凯在小站练兵时,兼任新建陆军参谋营务处总办,是袁世凯的幕僚之一,此後累获擢升。
  1904年,袁世凯创建警察,保举徐世昌为巡警部尚书,负责京师的治安。
  1907年东北改设行省,徐被任命为钦差大臣,东三省总督兼管三省将军事务。其时东北处于日俄战争之中,清朝的根本被蚕食,徐世昌多所举措,采取开商埠,借国债,连与国,修铁路等一系列措施。并在东北推行新政,以此来抵制日俄对东北的控制。
  1909年,袁世凯被摄政王载沣罢黜,徐世昌自请病退,调任邮传部尚书,京浦铁路督办。
  1911年5月,清廷设皇族内阁,徐成为仅有的四名汉人内阁成员之一。任协理大臣。辛亥革命爆发,徐力主起用袁世凯镇压革命。同年11月袁组织责任内阁,徐改任军谘大臣、加太保衔。至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後方向清室请辞。
  1912年3月,袁世凯继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徐力辞太保,隐居青岛观望时局变化。
  1914年5月,袁世凯据新的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由任徐世昌为国务卿,其时袁世凯称呼徐世昌、赵尔巽、李经义、张骞为“嵩山四友”。次年袁公开推行帝制,
  1916年3月袁被迫取消帝制,恢复民国年号,徐为国务卿。徐在公私两方面为袁尽力。因要求讨袁护国军停战议和遭到拒绝,徐力荐段祺瑞继任。袁世凯死後,黎元洪任总统,段祺瑞任总理。二人不久即发生府院之争,徐以北洋元老资格应邀抵京,先调解黎元洪和段祺瑞之间的权力斗争,後又调解直系军阀首领冯国璋和段祺瑞的矛盾。
  黎元洪去职后,1918年10月,徐世昌经皖系军阀操纵的安福国会选举为总统。他标榜“偃武修文”,下令对南方停战,次年2月于上海召开南北“议和会议”,但无结果。
  1919年五四运动发生时,徐被迫免去曹汝霖、章宗祥及陆宗舆职务,以缓和全国舆论的反对。在北洋军阀各派系的斗争中,徐世昌惯以元老身份和居间调和者的角色因势操纵。
  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后,直系获胜,控制了北京政府,曹锟、吴佩孚指徐世昌总统为非法,迫其去职,自此徐世昌退出政界,居住天津租界。晚年日本人尝试邀徐出任华北政府职务,徐世昌拒绝参加日军组建的华北傀儡政府,保持了民族气节。
  天津徐世昌旧居1922年6月,徐世昌被派系“逼宫”下野,遂返乡做寓公,开始过诗、书、画三位一体的“隐逸”生活。
  他与林琴南、严范孙、赵湘帆、华世奎等名士组成“晚清簃诗社”。如为严范孙题写的一首诗云:诗坛酒垒厌江湖,眼底纵横见此图;花月多情如梦幻,川原有恨入榛芜;客来关辅三霄路,臣本烟波一创徒。此诗恰切地表现了士者飘然山林,宦途如梦的退耕复杂心态,磊落高华,舒卷自如,颇有“超凡入圣”的浪漫。同行评价为“吟咏之功,度越前人”。
  徐世昌在自己的退耕堂中做到了老有所为,诗、书、画一体三面。诗人往往独行其事,天马行空;书法家则需要具备诗人的某些素养,以进入更高的境界;而画家更要兼诗人与书法家的造诣,才能登峰造极。徐世昌出任大总统后,即自信“深得书法中三味,每日临池挥洒,分增局以上官员”。
  他的书法多为行、草体,名重一时,在津门各殿堂里多有其墨迹。如天津老字号“正兴德茶庄”、“成兴茶庄”、“直隶书局”等匾额均出自他的手笔。1919~1926年,徐世昌将其书法作品汇集成《水竹邨人临帖》3册、《石门山临图帖》1册,刊印发行。他的书法大宗为对联,其余为条幅、册页之类。
  徐世昌六岁开始学画,善画山水、松竹,尤其喜欢绘制扇面,造诣甚高,而且是每画必诗,一般不轻易送人,故他的绘画真迹少于书法遗迹。他的代表作《晴风露月四竹图》极为出名,人称:“画中晴竹,振雨露声;风竹摇曳飘洒,露竹沐甘浸润;月竹清漪宜人,为竹作中之精品。”该图为民间所收藏,民初作品,以六尺引卷作朱砂笔。1920年,徐世昌以大总统身份成立“国画研究社”,聘国画大家周肇祥主其事,同时拨巨额公款,明令成立北京艺术篆刻学校(今中央美院前身),由陈师曾任校长,齐白石、王梦白等人任教。徐世昌下野之后,周肇祥仍将名人画作送往天津徐宅,请其为之鉴赏评论,还不时与徐世昌研讨中国绘画艺术问题。“国画研究社”曾与日本画社共同举办过国际联合画展,分别在中国、日本及其他世界各地展出。徐世昌也有作品送到展会展览,获得中外各界的一致赞誉。“平淡天真,意趣高古;笔锋凌厉,状如削玉;诗画相映,书画同体;神韵相连,清爽不凡。”徐世昌的粉墨花卉、松竹以及梅、兰、竹、菊四君子画,品位高雅,神韵仙体,在民国画坛声誉颇高。
  1939年6月6日于天津病逝,享年85岁。
  徐世昌先後娶卫辉曹氏和辉县席无棣为妻,曾经在辉县百泉“水竹村”置办田宅。
  徐世昌文人出身,昌诗、书、画俱晓。为总统时曾成立北京艺术篆刻学校,即後来中央美术院前身。为了阻止新文化运动的高涨,徐极力鼓吹“尊孔读经”以为抵制。退出政界於天津“退耕堂”过隐逸生活後,藉助僚友门客编撰书籍20余种。著有《欧战后之中国》《退耕堂政书》《大清琨辅先哲传》《书髓楼藏书目》《东三省政略》等书。 徐世昌的书画作品颇有声誉,曾在中国、日本等国画展中展出。
  主要编著书目
  《清儒学案》
  《颜李遗书》
  《弢斋述学》
  《大清畿辅先哲传》
  《欧战后之中国》(巴黎大学荣誉博士论文)
  《退耕堂政书》
  《东三省政略》
  《将吏法言》
  《弢养斋日记》
  《大清畿辅书征》
  《书髓楼藏书目》
  《元逸民画传》
  《国乐谱》
  《古文典范》
  《明清八家文钞》
  《水竹村人集》(又名《徐大总统诗集》)
  《归云楼集》
  《海西草堂集》
  《退耕堂集》
  《竹窗楹语》
  《藤墅俪言》
  《拣珠录》
  《晚晴簃诗汇》(又名《清诗汇》)
  徐氏家祠
  徐世昌在卫辉市城内贡院街建有“徐世昌家祠”一座。1917年北洋政府在卫辉用招标办法拍卖官产,由徐世昌在卫辉的堂弟出面,购买原卫辉府参将衙门旧址,改建为徐氏家祠,1918年动工,1921年竣工。落成后,徐世昌偕同逊位的末代皇帝溥仪专程来卫参加徐氏家祠的落成庆典。该祠堂共分为四进院落。立于最前面的是一座高大的照壁,高7米,长12.7米,砖石结构。照壁中央前后各镶嵌有五簇谷穗组成的“嘉禾”青石浮雕圆形图案,寓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与“五谷丰登”之意。该祠采用了我国古代传统的建筑布局,四面封闭,充分体现了封建时代家庭的内聚力。整个建筑规模宏大、气魄雄伟、布局严谨、砌筑工整、风格独特,既体现了我国清代建筑的传统风格,又有所创意,是近代具有代表性的优秀建筑,具有珍贵的历史、文物价值。
历史人物(民国)
简介
  中华民国大总统徐世昌(1854-1939),男,汉族,清末、北洋政府官僚,北洋政府总统。字卜五,号菊人,又号涛斋(号水竹邨人)晚号水竹村人、石门山人、东海居士等。生于河南卫辉城内曹营街四号寓室,乳名卫生,两岁时随家迁往开封,后又随母迁回卫辉贡院街居住,7岁丧父,家道败落,成年后在沁阳、太康、淮宁等县署做文书和家馆教师。祖籍浙江鄞县,出生于河南卫辉,晚年长居天津。他曾是一位袁世凯的支持者,与北洋军阀关系密切。清季翰林,官至东三省总督,体仁阁大学士。并曾担任末代皇帝——溥仪的“帝师”。辛亥革命后,於一九一八年曾任大总统。工山水,颇清秀。书宗苏轼,略变其体。能诗,设晚晴簃诗社,罗致诗友,编印清诗汇。有归云楼题画诗集,成於一九二四年。
年鉴
  1879年徐与袁世凯结为盟兄弟,得袁资助北上应试。先中举人,后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
  光绪十二年(1886)中进士,任翰林院庶吉士。
   1897年,袁世凯在小站练兵时,兼任新建陆军参谋营务处总办,是袁世凯的幕僚之一,此後累获擢升。
  1904年,袁世凯创建警察,保举徐世昌为巡警部尚书,负责京师的治安。
  1907年东北改设行省,徐被任命为钦差大臣,东三省总督兼管三省将军事务。其时东北处于日俄战争之中,清朝的根本被蚕食,徐世昌多所举措,采取开商埠,借国债,连与国,修铁路等一系列措施。并在东北推行新政,以此来抵制日俄对东北的控制。
  1909年,袁世凯被摄政王载沣罢黜,徐世昌自请病退,调任邮传部尚书,京浦铁路督办。
  1911年5月,清廷设皇族内阁,徐成为仅有的四名汉人内阁成员之一。任协理大臣。辛亥革命爆发,徐力主起用袁世凯镇压革命。同年11月袁组织责任内阁,徐改任军谘大臣、加太保衔。至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後方向清室请辞。
  1912年3月,袁世凯继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徐力辞太保,隐居青岛观望时局变化。
  1914年5月,袁世凯据新的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由任徐世昌为国务卿,其时袁世凯称呼徐世昌、赵尔巽、李经义、张骞为“嵩山四友”。次年袁公开推行帝制,
  1916年3月袁被迫取消帝制,恢复民国年号,徐为国务卿。徐在公私两方面为袁尽力。因要求讨袁护国军停战议和遭到拒绝,徐力荐段祺瑞继任。袁世凯死後,黎元洪任总统,段祺瑞任总理。二人不久即发生府院之争,徐以北洋元老资格应邀抵京,先调解黎元洪和段祺瑞之间的权力斗争,後又调解直系军阀首领冯国璋和段祺瑞的矛盾。
  黎元洪去职后,1918年10月,徐世昌经皖系军阀操纵的安福国会选举为总统。他标榜“偃武修文”,下令对南方停战,次年2月于上海召开南北“议和会议”,但无结果。
  1919年五四运动发生时,徐被迫免去曹汝霖、章宗祥及陆宗舆职务,以缓和全国舆论的反对。在北洋军阀各派系的斗争中,徐世昌惯以元老身份和居间调和者的角色因势操纵。
  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后,直系获胜,控制了北京政府,曹锟、吴佩孚指徐世昌总统为非法,迫其去职,自此徐世昌退出政界,居住天津租界。晚年日本人尝试邀徐出任华北政府职务,徐世昌拒绝参加日军组建的华北傀儡政府,保持了民族气节。
  天津徐世昌旧居1922年6月,徐世昌被派系“逼宫”下野,遂返乡做寓公,开始过诗、书、画三位一体的“隐逸”生活。
  他与林琴南、严范孙、赵湘帆、华世奎等名士组成“晚清簃诗社”。如为严范孙题写的一首诗云:诗坛酒垒厌江湖,眼底纵横见此图;花月多情如梦幻,川原有恨入榛芜;客来关辅三霄路,臣本烟波一创徒。此诗恰切地表现了士者飘然山林,宦途如梦的退耕复杂心态,磊落高华,舒卷自如,颇有“超凡入圣”的浪漫。同行评价为“吟咏之功,度越前人”。
  徐世昌在自己的退耕堂中做到了老有所为,诗、书、画一体三面。诗人往往独行其事,天马行空;书法家则需要具备诗人的某些素养,以进入更高的境界;而画家更要兼诗人与书法家的造诣,才能登峰造极。徐世昌出任大总统后,即自信“深得书法中三味,每日临池挥洒,分增局以上官员”。
  他的书法多为行、草体,名重一时,在津门各殿堂里多有其墨迹。如天津老字号“正兴德茶庄”、“成兴茶庄”、“直隶书局”等匾额均出自他的手笔。1919~1926年,徐世昌将其书法作品汇集成《水竹邨人临帖》3册、《石门山临图帖》1册,刊印发行。他的书法大宗为对联,其余为条幅、册页之类。
  徐世昌六岁开始学画,善画山水、松竹,尤其喜欢绘制扇面,造诣甚高,而且是每画必诗,一般不轻易送人,故他的绘画真迹少于书法遗迹。他的代表作《晴风露月四竹图》极为出名,人称:“画中晴竹,振雨露声;风竹摇曳飘洒,露竹沐甘浸润;月竹清漪宜人,为竹作中之精品。”该图为民间所收藏,民初作品,以六尺引卷作朱砂笔。1920年,徐世昌以大总统身份成立“国画研究社”,聘国画大家周肇祥主其事,同时拨巨额公款,明令成立北京艺术篆刻学校(今中央美院前身),由陈师曾任校长,齐白石、王梦白等人任教。徐世昌下野之后,周肇祥仍将名人画作送往天津徐宅,请其为之鉴赏评论,还不时与徐世昌研讨中国绘画艺术问题。“国画研究社”曾与日本画社共同举办过国际联合画展,分别在中国、日本及其他世界各地展出。徐世昌也有作品送到展会展览,获得中外各界的一致赞誉。“平淡天真,意趣高古;笔锋凌厉,状如削玉;诗画相映,书画同体;神韵相连,清爽不凡。”徐世昌的粉墨花卉、松竹以及梅、兰、竹、菊四君子画,品位高雅,神韵仙体,在民国画坛声誉颇高。
  1939年6月6日于天津病逝,享年85岁。
  徐世昌先後娶卫辉曹氏和辉县席无棣为妻,曾经在辉县百泉“水竹村”置办田宅。
  徐世昌文人出身,昌诗、书、画俱晓。为总统时曾成立北京艺术篆刻学校,即後来中央美术院前身。为了阻止新文化运动的高涨,徐极力鼓吹“尊孔读经”以为抵制。退出政界於天津“退耕堂”过隐逸生活後,藉助僚友门客编撰书籍20余种。著有《欧战后之中国》《退耕堂政书》《大清琨辅先哲传》《书髓楼藏书目》《东三省政略》等书。 徐世昌的书画作品颇有声誉,曾在中国、日本等国画展中展出。
主要编著书目
  《清儒学案》
  《颜李遗书》
  《弢斋述学》
  《大清畿辅先哲传》
  《欧战后之中国》(巴黎大学荣誉博士论文)
  《退耕堂政书》
  《东三省政略》
  《将吏法言》
  《弢养斋日记》
  《大清畿辅书征》
  《书髓楼藏书目》
  《元逸民画传》
  《国乐谱》
  《古文典范》
  《明清八家文钞》
  《水竹村人集》(又名《徐大总统诗集》)
  《归云楼集》
  《海西草堂集》
  《退耕堂集》
  《竹窗楹语》
  《藤墅俪言》
  《拣珠录》
  《晚晴簃诗汇》(又名《清诗汇》)
徐氏家祠
  徐世昌家祠
  徐世昌在卫辉市城内贡院街建有“徐世昌家祠”一座。1917年北洋政府在卫辉用招标办法拍卖官产,由徐世昌在卫辉的堂弟出面,购买原卫辉府参将衙门旧址,改建为徐氏家祠,1918年动工,1921年竣工。落成后,徐世昌偕同逊位的末代皇帝溥仪专程来卫参加徐氏家祠的落成庆典。该祠堂共分为四进院落。立于最前面的是一座高大的照壁,高7米,长12.7米,砖石结构。照壁中央前后各镶嵌有五簇谷穗组成的“嘉禾”青石浮雕圆形图案,寓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与“五谷丰登”之意。该祠采用了我国古代传统的建筑布局,四面封闭,充分体现了封建时代家庭的内聚力。整个建筑规模宏大、气魄雄伟、布局严谨、砌筑工整、风格独特,既体现了我国清代建筑的传统风格,又有所创意,是近代具有代表性的优秀建筑,具有珍贵的历史、文物价值。
中国农科院植研究员
  男,1955年5月出生,辽宁沈阳人。1981年本科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农学系,1990年7月在沈阳农业大学获硕士学位,1993年11月在沈阳农业大学获博士学位。现在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工作,研究员,任植病系副主任,所党委委员。主要从事小麦条锈病抗病遗传育种,外源基因导入,基因分子标记及定位,抗条锈近等基因系创建和菌源基地控制技术等研究,曾主持国家攀登计划项目"小麦品种抗条锈基因分析体系研究"专题、IFS项目"To translocate drought-and disease-resistant chromosome segments from wild plants whest"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京核系小麦抗条锈性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现主持国家"973"计划项目中"小麦抗条锈近等基因系选育及基因定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小麦抗条锈病单基因近等基因系的创建"和"中国小麦条锈菌鉴别寄主抗性基因解析及基因定位、国债投资农业基本建设项目"小麦条锈病菌源基地综合治理设施建设"。参加国家"十五"攻关课题 "小麦重大病虫害可持续控制技术研究"和"小麦抗旱、抗病种质创制和遗传分析"、农业部专项"小麦矮腥黑穗病(TCK)流行监测和防治技术研究"。小麦抗条锈近等基因系创建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已编入中国科协主办的2002年重大科技进展《蓝皮书》(年鉴)和中国植保学会编写的《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纪念册》。发表论文40余篇。曾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八完成人),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第一完成人)。
国际中华名医协会会员
  徐世昌 主治医师。男,1940年3月出生,福州闽侯人。毕业于化工专业大学。现任福州医疗化工总公司医疗所所长,国际中华名医协会会员,加拿大现代医学注册研究会理事等职。从事药物研究,性病防治与研究。熟悉500多种民间草药及大量验方、单方,已研制“挫伤灵”创面愈合时间平治疗新旧跌打损伤,“烫伤油”治疗深浅П0”烫伤,“溃疡粉”治疗胃酸型溃疡,“香港脚酊”治疗霉菌趾,“复方百部阴虱酊”治疗阴虱病,多年临床疗效显著。1996年参加在新疆举办的全国第四届男性病医学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头抱三嗪治疗早期梅毒的探讨》、《硫酸西梭霉素治疗急性淋病疗效探讨》,分别获优秀论文证书。1997年参加福建省中医男科第四次学术会议,发表《百部阴虱酊治疗阴虱病疗效探讨》、《联合应用快效抑菌药治疗NGU83例》等论文。先后入选《中国当代医药名人》、《世界优秀医学专家人才名典》、《中国人才世纪献辞》等。1999年参加在香港召开国际中医男科学会成立暨首届学术交流会和在温哥华举办的“2000年现代医学新进展论坛暨成果交流大会”;参加评选“枫叶国2000年庆典华籍医学家金奖”活动。1987-1996年当选福州市仓山区第十至十二届人大代表,曾三次被评为人大代表活动积极分子,多次被福州市化工局及福州医疗化工总公司评为先进工作者。
华擎科技董事长,和联永硕集团副董事长
  徐世昌,男,台湾著名企业家,华硕创办人之一,曾担任华硕电脑副总裁。现任和联永硕集团副董事长,华擎科技公司董事长。
No. 10
  天津人,光绪进士。辛亥革命后,密助袁世凯窃取总统职位,一九 一八至一九二二年曾任民国大总统。
英文解释
  1. :  Xu Shichang
近义词
卜五, 菊人
相关词
岑春煊会议民国时期
包含词
徐世昌故居徐世昌家祠
翰林总统徐世昌徐世昌行书节录书谱轴
徐世昌(1855-1939)集部第冊賀先生文集四卷清賀濤撰影印民國三年徐世昌刻本
集部第冊晚晴簃詩彚二百卷徐世昌輯影印民國十八年退耕堂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