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 > 弱光澤靈芝
弱光泽灵芝
弱光泽灵芝
  中文學名 弱光澤靈芝
  拉丁學名 ganoderma
  定名人 (berk.) murrill
  同物異名 polyporus curtisii berk., hook. journ. bot. 1: 101-102, 1849; overholts, the polyporaceae of the united states, alaska and canada. p. 213, figs. 348-349, 573 et p1.129, 1953.
  形態描述 擔子果一年生,有柄,木栓質。菌蓋腎形、半圓形、扇形、貝殼形至不規則形,3.5-17×3-25cm,厚1-2.5cm,表面黃褐色、污紅褐色至污紫褐色,有不明顯的環紋,縱皺顯著,具弱的似漆樣光澤,平滑或凹凸不平,有時被褐色孢子粉覆蓋;邊緣鈍或稍呈截形,下邊有較寬的不孕帶;菌肉上層呈木材色,接近菌管處呈淡褐色至褐色,厚 0.2-1.3cm,較堅硬,有黑色殼質層;菌管長0.3-1cm,淡褐色;孔面污白色到污黃色或淡褐色;管口近圓形,每毫米4-6個。菌柄側生,近圓柱形,多彎麯,長2-19cm,粗 0.4-1.3cm或者更粗,有時扁平,扁平時寬達1.8cm,紫紅色到紫褐色,有似漆樣光澤。<br> 皮殼構造呈擬子實層型,淡褐色到褐色,組成菌絲棍棒狀,頂端膨大部分通常寬6-7.5μm,長22-30μm。<br> 菌絲係統三體型:生殖菌絲透明,薄壁,有隔膜,直徑 3.5-5μm;骨架菌絲淡褐色或近無色,厚壁到實心,樹狀分枝,骨架幹直徑3-5.5μm,分枝末端形成鞭毛狀無色纏繞菌絲;纏繞菌絲無色,厚壁,分枝,直徑1-2μm。<br> 擔孢子卵圓形或頂端平截,雙層壁,外壁無色透明,平滑,內壁淡褐色到褐色,有小刺,有時小刺不明顯, 8.5-11.3×5.2-7(-7.5)μm。
  中國分佈 河北內邱(15956)、淶水(4250,42505,42506);江西廣豐(66680);湖南(32190);海南壩王嶺( 37990);四川木裏(58280);雲南德宏(42503)。
  世界分佈 中國、日本、美國。
  模式産地 美國。
  討論 關於此種overholts(1953)記載其菌肉中有一至多條硬的樹脂綫;擔孢子卵圓形或頂端平截,有明顯小刺,淡褐色,9-11(-13)×5-7μm。ryvarden(1977)記載全模式已遺失。steyaert(1980)選出新模式並承認此種,他記載菌肉中有一至若幹條黑色殼質層綫,來源於菌柄,平行至上表面,擔孢子羚羊褐色到褐色,8.5-12×5.5-7μ m。同時他還指出該種與g.ravenelii近緣,但後者擔孢子呈橢圓形,絶大多數是長橢圓形,10-14.5×5-6.5μ m。<br> 作者參考br的本種k651號標本,原記錄擔孢子 9.5-10.5-12×6-6.4-7μm。經檢查擔孢子淡褐色,雙層壁,有明顯小刺,10.5-11×6-7.5μm。k2591號擔子果發育不全無法比較。本所保藏着美國田納西大學的g. curtisii(hmas 40537),標本的特徵與以上參考標本差異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