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姓名:張海濤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70.04.11
國籍:中國
籍貫:山東
簡介
1983年4月入山東省少年隊練習踢球,1989年2月進入山東隊,1994年2月成為濟南泰山將軍足球俱樂部隊員,
1998年1月加入魯能泰山足球俱樂部,1998年12月退役,並留隊從事教練工作。
工作簡歷:
1998年12月開始從事教練工作;
2003年12月擔任國傢女足教練。
2 姓 名: 張海濤
性 : 男
出生日期: 1966-01-27
派: 無
民 族: 漢族
學 : 博士
學科專業: 信息管理
研究方向: 信息經濟理論與應用 企業信息化
講授課程: 信息經濟學
信息檢索
文獻檢索與利用
網絡營銷
網絡信息檢索
物流信息係統
網絡信息檢索的原理與方法
受教育經歷: 1984-1988,吉林工大材料係 大學
1988-1991,吉林工大材料係 碩士
2001-,吉林大學技術經濟與管理 博士
工作經歷: 1991-至今,吉林大學管理學院
獲奬情況: 1.吉林大學第十七屆研究生“精英杯”三等奬;
2.“新世紀六大未來領域與十大未來課題研究”優秀成果·學術論文一等奬;
3.《數據庫原理及應用》cai係統分析與設計 三等奬。
項目及著作:
項目:
1.吉林省信息産業技術創新及發展戰略研究,吉林省社科規劃項目,2001.7-10;
2.網絡信息集成服務的組織模式、技術體係及運行機製 01ja870008,教育部人文社科“十五”規劃項目,2001-2004;
3.吉林省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發展對策研究,吉林省科技發展計劃重點項目,2001-2003;
4.長春市工業信息化評價、建設模式與對策研究,長春市科委重點項目,2002.8-2003.8;
5.超文本信息導航內在機製與認知功能研究 01btq013,國傢社科基金,2001-2002;
6.信息技術對吉林省企業再造的作用機製及再造模式研究,吉林省社會科學規劃項目,2001.7-2002.6;
7.吉林省企業信息化建設模式與對策研究,吉林省科技廳規劃項目,2001;
8.縣域經濟可持續發展規劃與戰略—撫鬆縣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規劃與戰略研究,校基金項目,2002-2004;
9.國內外信息經濟測度理論方法比較研究,校技術經濟管理研究中心,2003-2004;
10.internet網上科學文獻的出版與利用的測度方法與趨勢 9907211095,教育部回國人員基金,1999-2002;
11.長春科技創新與産業優化升級研究,吉林省科技廳規劃項目,1999-2002;
12.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實現我省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機理和策略研究,吉林省社會科學規劃項目,2003.7-2004.7;
13.吉林省發展智力密集型咨詢業對策研究,吉林省科技廳規劃項目,2001-2003;
14.信息技術産業發展的內生動力機製,吉林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001-2003;
15.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實現我省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機理與對策研究,黑竜江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10542069,2004.1-2005.12;
16.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實現我省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機理與策略研究 吉林大學管理學院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2002.3-2004.4。
著作:
1.應用信息經濟學 科學出版社 2002.9
2.信息檢索 吉林大學出版社 2003.11
3.信息檢索教程 黑竜江科技出版社 2004.9
4.信息經濟學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4.8
5.企業信息化規劃與管理
6.信息經濟分析 2004
已發表論文:
1.走嚮網絡時代的情報科學,情報科學,2001.2;
2.面嚮對象方法學的理論基礎,情報學報,2001.6;
3.電子圖書的現狀分析,情報科學,2001.11;
4.電子圖書的發展趨勢,情報科學,2001.11;
5.超文本瀏覽中的博物館現象及其分析,情報科學,2001.12;
6.吉林省信息産業技術創新模式及發展戰略研究,社會科學戰綫,2002.2;
7.超文本信息結構導航力分析,情報學報,2002.4;
8.超文本係統信息結構組成元素—鏈的分析,情報科學,2002.4;
9.信息技術對吉林省企業再造的作用機製及再造模式研究,社會科學戰綫,2002.5;
10.搜索引擎google的檢索功能及pagerank技術分析,情報科學,2002.8;
11.google搜索引擎pagerank技術的優化,情報科學,2002.12;
12.信息化企業內涵及其結構研究,情報科學,2004.6;
13.根據用戶的瀏覽行為確定網頁頁面等級的方法,情報學ǎ?004.3;
14.縣域經濟主導産業的選擇及産業發展模式,經濟縱橫,2004.5。
教材:
1.應用信息經濟學 科學出版社 2002.9
2.信息檢索 吉林大學出版社 2003.11
3.信息檢索教程 黑竜江科技出版社 2004.9
4.信息經濟學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4.8
5.企業信息化規劃與管理
6.信息經濟分析 2004
3.張海濤
男,漢族,1951年9月生,山東榮成人,現任國傢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中國廣播電視學會副會長,中國電子學會副理事長。
1968年參軍入伍;1973年在山東臨沂運輸公司工作,同年考入山東大學電子係電視與通訊專業學習;1976年大學畢業到山東電視臺工作,歷任技術員、副科長、科長、部門負責人;1984年調山東省廣播電視廳工作,歷任副處長、處長、機關黨委副書記;1986年到中共臨清市委挂職,任市委副書記;1988年任山東省廣播電視廳副廳長、黨組成員(期間1990年至1993年在中國科技大學研究生院學習並畢業);1993年至1997年任山東省廣播電視廳廳長、黨組副書記、黨組書記;1997年調任國傢廣播電影電視部副部長、黨組成員;1998年任國傢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副局長、黨組成員;2001年兼任中國廣播影視集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黨組副書記。 |
|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70.04.11
國籍:中國
籍貫:山東
簡介
1983年4月入山東省少年隊練習踢球,1989年2月進入山東隊,1994年2月成為濟南泰山將軍足球俱樂部隊員,
1998年1月加入魯能泰山足球俱樂部,1998年12月退役,並留隊從事教練工作。
工作簡歷:
1998年12月開始從事教練工作;
2003年12月擔任國傢女足教練。 |
|
性 : 男
出生日期: 1966-01-27
派: 無
民 族: 漢族
學 : 博士
學科專業: 信息管理
研究方向: 信息經濟理論與應用 企業信息化
講授課程: 信息經濟學
信息檢索
文獻檢索與利用
網絡營銷
網絡信息檢索
物流信息係統
網絡信息檢索的原理與方法
受教育經歷: 1984-1988,吉林工大材料係 大學
1988-1991,吉林工大材料係 碩士
2001- ,吉林大學技術經濟與管理 博士
工作經歷: 1991-至今,吉林大學管理學院
獲奬情況: 1.吉林大學第十七屆研究生“精英杯”三等奬;
2.“新世紀六大未來領域與十大未來課題研究”優秀成果·學術論文一等奬;
3.《數據庫原理及應用》CAI係統分析與設計 三等奬。
項目及著作:
項目:
1.吉林省信息産業技術創新及發展戰略研究,吉林省社科規劃項目,2001.7-10;
2.網絡信息集成服務的組織模式、技術體係及運行機製 01JA870008,教育部人文社科“十五”規劃項目,2001-2004;
3.吉林省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發展對策研究,吉林省科技發展計劃重點項目,2001-2003;
4.長春市工業信息化評價、建設模式與對策研究,長春市科委重點項目,2002.8-2003.8;
5.超文本信息導航內在機製與認知功能研究 01BTQ013,國傢社科基金,2001-2002;
6.信息技術對吉林省企業再造的作用機製及再造模式研究,吉林省社會科學規劃項目,2001.7-2002.6;
7.吉林省企業信息化建設模式與對策研究,吉林省科技廳規劃項目,2001;
8.縣域經濟可持續發展規劃與戰略—撫鬆縣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規劃與戰略研究,校基金項目,2002-2004;
9.國內外信息經濟測度理論方法比較研究,校技術經濟管理研究中心,2003-2004;
10.Internet網上科學文獻的出版與利用的測度方法與趨勢 9907211095,教育部回國人員基金,1999-2002;
11.長春科技創新與産業優化升級研究,吉林省科技廳規劃項目,1999-2002;
12.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實現我省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機理和策略研究,吉林省社會科學規劃項目,2003.7-2004.7;
13.吉林省發展智力密集型咨詢業對策研究,吉林省科技廳規劃項目,2001-2003;
14.信息技術産業發展的內生動力機製,吉林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001-2003;
15.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實現我省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機理與對策研究,黑竜江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10542069,2004.1-2005.12;
16.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實現我省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機理與策略研究 吉林大學管理學院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2002.3-2004.4。
著作:
1.應用信息經濟學 科學出版社 2002.9
2.信息檢索 吉林大學出版社 2003.11
3.信息檢索教程 黑竜江科技出版社 2004.9
4.信息經濟學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4.8
5.企業信息化規劃與管理
6.信息經濟分析 2004
已發表論文:
1.走嚮網絡時代的情報科學,情報科學,2001.2;
2.面嚮對象方法學的理論基礎,情報學報,2001.6;
3.電子圖書的現狀分析,情報科學,2001.11;
4.電子圖書的發展趨勢,情報科學,2001.11;
5.超文本瀏覽中的博物館現象及其分析,情報科學,2001.12;
6.吉林省信息産業技術創新模式及發展戰略研究,社會科學戰綫,2002.2;
7.超文本信息結構導航力分析,情報學報,2002.4;
8.超文本係統信息結構組成元素—鏈的分析,情報科學,2002.4;
9.信息技術對吉林省企業再造的作用機製及再造模式研究,社會科學戰綫,2002.5;
10.搜索引擎Google的檢索功能及 PageRank技術分析,情報科學,2002.8;
11.GOOGLE搜索引擎PageRank技術的優化,情報科學,2002.12;
12.信息化企業內涵及其結構研究,情報科學,2004.6;
13.根據用戶的瀏覽行為確定網頁頁面等級的方法,情報學ǎ?004.3;
14.縣域經濟主導産業的選擇及産業發展模式,經濟縱橫,2004.5。
教材:
1.應用信息經濟學 科學出版社 2002.9
2.信息檢索 吉林大學出版社 2003.11
3.信息檢索教程 黑竜江科技出版社 2004.9
4.信息經濟學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4.8
5.企業信息化規劃與管理
6.信息經濟分析 2004 |
|
男,漢族,1951年9月生,山東威海榮成人,現任國傢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中國廣播電視學會副會長,中國電子學會副理事長。
1968年參軍入伍;1973年在山東臨沂運輸公司工作,同年考入山東大學電子係電視與通訊專業學習;1976年大學畢業到山東電視臺工作,歷任技術員、副科長、科長、部門負責人;1984年調山東省廣播電視廳工作,歷任副處長、處長、機關黨委副書記;1986年到中共臨清市委挂職,任市委副書記;1988年任山東省廣播電視廳副廳長、黨組成員(期間1990年至1993年在中國科技大學研究生院學習並畢業);1993年至1997年任山東省廣播電視廳廳長、黨組副書記、黨組書記;1997年調任國傢廣播電影電視部副部長、黨組成員;1998年任國傢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副局長、黨組成員;2001年兼任中國廣播影視集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黨組副書記。 |
|
性別: 男
出生日期:1972.12.14
職稱: 副教授
主要學歷及工作經歷:
1990.9~1994.7 洛陽工學院機電工程係本科
1994.9~1997.7 洛陽工學院機電工程係碩士研究生
1997.7~2003.8 中國空空導彈研究院
2003.9~2006.6 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06.7-至今 河南科技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研究領域(研究課題):
智能控製
計算機應用技術
指導碩士生研究方向:
1)智能信息處理
2)嵌入式係統
3)基於Agent的控製
出版著作和論文:
1)An OSGi and Agent Based Control System Architecture for Smart Home. IEEE ICNSC2005. 2005.2
2) 基於 網的分佈式實時嵌入式係統調度建模的研究. 計算機工程. 2006.8
3) Time Analysis of Scheduling Sequences Based on Petri Nets for distributed embedded System. MESA2006. 2006.9
科研成果及所受奬勵:
1)1998年負責了發射架外場測試設備電路板的設計。
2)1999年負責了雷達引信測試設備的硬件設計,獲空導院二等奬
3)2000年負責了全彈引信測試設備的硬件設計,獲空導院二等奬
4)2001 年負責了引信有源幹擾測試設備的硬件設計
5)2002年負責了引信組件總體參數測試設備的硬件設計
6)2003年負責三相交流採集裝置的硬件設計
7)2004負責智能交通路口機中嵌入式網關的設計 |
|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82.06.22
民 族: 漢族
學 歷: 本科
職稱: 網絡工程師
教育經歷:
2006年7月畢業於東北大學日語專業,獲日語語言文學學士學位
工作簡歷:
2006年8月開始從事IT工程師工作;
2007年11月擔任NetApp日語客戶工程師
2008年4月開始從事IT infrastucture 係統工程師
技術方向:
服務器,存儲,網絡及數據庫技術支持,精通HPUX、Linux、AIX及Windows等服務器係統
相關認證:
HP Certified Professional Exam HP-UX 11i System Administration (2008/12)
國傢軟考網絡工程師 (2009/05)
日語國際一級 (2005/12)
國傢計算機等級考試三級(數據庫) |
|
1988年~1992年在華東理工大學攻讀化學工程專業學士學位
1992年~1995年在江蘇南化(集團)公司從事科研與管理工作
1995年~1998年在華東理工大學攻讀化工工藝專業,獲工學碩士學位
1998年~2003年在華東理工大學化工學院從事科研與教學工作,同時攻讀化學工藝專業,獲工學博士學位。
2004年~至今 被華東理工大學聘為副教授
2005年~2006年上海化學工業區管理委員會挂職規建處處長助理
2006年~至今 建議並協助上海化學工業區成立由世界500強之一的蘇伊士集團、上海化工區、中法水務公司與華東理工大學、同濟大學組成的水研究中心;承擔上海化工區管委會項目“按照3R原則編寫《上海化學工業區循環經濟試點實施方案》和修訂《上海化學工業區統一設計規定》”
◆個人榮譽
1997年“二甲醚合成反應器” 獲上海市“創造發明三槍杯”奬
2000年“《化學反應工程》多媒體課件”獲上海市“創造發明三槍杯”奬
2001~2003學年校先進工作者
2004年度校優秀班導師
◆研究方向:
從事化學反應工程與化學工藝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無機化工工藝,煤化工與碳一化工工藝,有機化工工藝,化學與催化反應工程,反應裝備模擬設計與優化,化工係統模擬。
從事生態工業園區發展循環經濟的研究工作。
從事污水處理及回用工作。
◆教學與科研情況:
A. 教學工作
(一) 教學課程
2001年~至今 主講華東理工大學精品課程《化工過程開發》
2001年~至今 主講《化工設計》
(二) 出版教材
丁百全、房鼎業、張海濤編《化學反應工程例題與習題》(書刊號:7-5025-3040-1/G·763),化工出版社,2001年8月出版。
丁百全、許志美、張海濤,《化學反應工程多媒體課件》(書刊號:900603-36-0),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01年9月出版。
(三) 主持教學項目
《化工過程開發》案例教學,華東理工大學。
(四) 參加教學項目
《化學反應工程》國傢精品課程建設。
《化工過程開發》校精品課程建設。
《化工過程開發》上海市重點課程建設。
(五) 教學成果
. 丁百全、許志美、張海濤《化學反應工程多媒體課件》。2000年10月12日通過專傢鑒定。
(六) 教學研究論文
1.張海濤,通過課程競賽,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教育研究,2000,1:33~34
2.張海濤、丁百全、許志美,《化學反應工程》多媒體課件製作的體會與經驗,教育研究,2000,1:51~53
3.張海濤、許志美、丁百全,《化學反應工程》多媒體課件的界面設計,教育傳播與技術,2000,3:33~34
4.張海濤、丁百全,返混-重要的化學工程概念,化學工程師,2000,3:24~25
5 張海濤等,註重概念 掌握方法 運用理論,化工高等教育,2006, 2:27-29
6.張海濤等,化學工藝的工程背景,化工高等教育,2007,1:70~72
(五) 教學獲奬成果
丁百全、張海濤等《化學反應工程多媒體課件編製開發》2000年華東理工大學教育成果鼓勵奬。
B. 科研工作
(一) 主持科研項目
如何按照‘3R’原則推進化工區循環經濟建設,上海化學工業區管理委員會。
有效降低污水中難降解COD的應用研究,上海化學工業區中法水務有限公司。
(二) 參加科研項目
三相床甲醇合成,國傢科委“九五”攻關。
新型低壓甲醇合成反應器研究開發,國傢科委“九五”攻關。
三相床中合成氣一步法製二甲醚,中國石化集團公司
天然氣經空氣催化部分氧化生産二甲醚集合技術中試(中石油大慶分公司)
漿態床醇醚燃料合成多相催化反應與反應/分離一體化的強化與控製規律,“973”項目子課題。
(三) 科研鑒定成果
“上海化學工業區循環經濟試點實施方案”獲得國傢發改委批準(發改辦環資2040號)。
三相床甲醇合成,國傢科委“九五”攻關,2000年7月11日通過由科技部國傢石化局的“專題驗收”,通過國傢石化局的“技術鑒定”。
新型低壓甲醇合成反應器研究開發,國傢科委“九五”攻關,2000年7月11日通過由科技部國傢石化局的“專題驗收”。
三相床合成氣製二甲醚研究,中石化項目,2003年7月3日通過由中石化組織的成果鑒定。
(四) 科研獲奬成果
《絶熱-管殼復合式甲醇合成反應器》,2002年中國石油與化學工業科技進步二等奬。房鼎業、應衛勇、曹發海、劉殿華、張海濤、侯秋實、朱炳辰。2002年11月公佈。
《三相淤漿床反應過程的應用基礎研究》,2003年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奬。朱炳辰、房鼎業、丁百全、劉殿華、張海濤。
(五) 授權專利
1. 房鼎業、曹發海、劉殿華、張海濤、應衛勇、丁百全,“一種在三相淤漿床中合成二甲醚的方法”(ZL00119799.1),2004年6月9日授權。
2. 房鼎業、應衛勇、曹發海、李濤、劉殿華、張海濤,“內冷-管殼復合型固定床組合式催化反應器”申請日:2002.10.24 申請號:02260972.5
3. 應衛勇、房鼎業、張海濤、劉殿華、曹發海。“一種在組合床中催化合成二甲醚的方法” (ZL02136724.8),2005.8授權。
4. 應衛勇、房鼎業、曹發海、李濤、劉殿華、張海濤,“管殼外冷-絶熱復合式固定床催化反應器”( ZL03231767.0),2004年6月30日批準。
(六) 發表論文
1. 張海濤、房鼎業,甲醇脫水製二甲醚絶熱固定床反應器數學模擬設計,華東理工大學學報,1999,1:6~10
2. 張海濤、曹發海、劉殿華、房鼎業 CO、CO2、H2直接合成二甲醚與甲醇的化學平衡,煤化工,1999,3:29~32
3. 張海濤、曹發海、劉殿華、房鼎業,合成氣直接合成DME與甲醇的熱力學分析,華東理工大學學報,2001,3:221~225
4. 劉殿華,徐江,張海濤,房鼎業.,三相攪拌釜中合成氣直接合成二甲醚,化工學報,2002,1:103~106
5. 張海濤,侯秋實,丁百全,房鼎業,合成氣製二甲醚三相淤漿床反應器氣含率研究,化工學報,2002,6:651~655
6. 張海濤,劉殿華,徐江,房鼎業. 合成氣一步法製二甲醚反應工程研究,II 三相床反應器模擬,化學工程增刊,2002,202~205
7. 張海濤,劉殿華,徐江,房鼎業,合成氣一步法製二甲醚三相床反應器模型,華東理工大學學報,2002,5:477~481
8. 張海濤,侯秋實,丁百全,房鼎業,合成氣直接製二甲醚三相淤漿床反應器模擬設計,第8屆全國化學工藝會議論文,四川大學學報增刊,2002:308~310
9. 張海濤、張欣榮、房鼎業,合成氣一步法5000t/a二甲醚管式反應器設計,化學工業與工程技術,2003,2:41~43
10. 尹華東、張海濤、應衛勇,石蠟油的蒸汽壓”天然氣化工,2004,29(5):68~71
11. 宋懷俊、張海濤、應衛勇, H2、N2、CO、CO2在液體石蠟中溶解度和傳質係數的研究,華東理工大學學報,2004,30(5):498~501
12. 宋懷俊、張海濤、應衛勇、房鼎業,二甲醚在液體石蠟中的溶解度的測定,化學世界,2004,45:120
13. 宋懷俊、張海濤、應衛勇、房鼎業,二甲醚及其合成組分在液體石蠟中的體積傳質係數的研究,化學世界,2004,45:121~122
14. Zhang Haitao, Ying Weiyong, Fang Dingye, Modeling of Bubble Column Slurry Reactor for Dimethyl Ether Synthesis from Syngas, Chinese J. Chem. Eng., 2005, 13(3):367~372
15. 宋懷俊,張海濤,應衛勇,二甲醚在液體石蠟中的溶解度和體積傳質係數的研究,高等學校化學工程學報,2005,19(2):253~257
16. 張海濤,張欣榮,房鼎業,丁醛加氫製丁醇反應器的數學模擬,華東理工大學學報,2005,1:5~8
17. 尹華東,張海濤,應衛勇,房鼎業,淤漿鼓泡床反應器中的液沫夾帶,華東理工大學學報,2005,3:273~276
18. 宋懷俊,張海濤,應衛勇,房鼎業,二甲醚-甲醇-水三元體係汽液平衡的測定與計算,化工學報,2006,57(8): 1871~1876
19. 李晨,張海濤,應衛勇,房鼎業,鈷基催化劑F-T合成的産物分佈和穩定性研究,高校化工學報,2006,20(6): 920-924
20. 李晨,張海濤,應衛勇,房鼎業,ZrO2改性Co-Rn/AL2O3催化劑對FT合成反應的催化性能,石油化工,2006,35(2): 122~126
21. 宋懷俊,張海濤,應衛勇,房鼎業,二甲醚-水二元體係汽液平衡的研究,天然氣化工,2005,(6): 67~70
22. 宋懷俊,張海濤,應衛勇,房鼎業,二甲醚-甲醇二元體係汽液平衡的測定與計算,計算機與應用化學,2005,22(11): 1005~1008
23. 李晨,張海濤,應衛勇,房鼎業,鈷基催化劑F-T合成的人工神經網絡模擬,計算機與應用化學,23(10):963-966 |
|
姓名:張海濤
國傢/地區:中國
性別:男
出生日期:1983-06-05
身高:178cm
體重:68公斤
項目:自行車
最好成績:2007年亞洲錦標賽男子山地車亞軍
個人愛好: 自行車
註册單位: 河北省自行車運動管理中心
現在教練: 陸久海
運動經歷:
1998年在河北唐山體校開始中長跑訓練 教練郝淑娟
2000年在河北省自行車運動管理中心改練自行車 教練陸久海
2005年入選山地車國傢隊 教練周廣科 2007年入選山地車國傢隊 教練陸久海
主要成績:
2000年 全國城市運動會 山地車男子個人大組賽 第二名
2000年 全國公路青年錦標賽 公路男子個人大組賽 第三名
2006年 全國山地車錦標賽 山地車男子個人大組賽 第二名
2007年 全國山地車冠軍賽第一站 山地車男子個人大組賽 第二名
2007年 全國山地車冠軍賽第二站 山地車男子個人大組賽 第一名
2007年 全國山地車冠軍賽第三站 山地車男子個人大組賽 第三名
2007年 全國山地車冠軍賽第四站 山地車男子個人大組賽 第二名
2007年 全國山地車冠軍賽第五站 山地車男子個人大組賽 第三名
2007年 亞洲山地車錦標賽 山地車男子個人大組賽 第二名 |
|
張海濤 ,1971年生於吉林撫鬆。8歲學習繪畫藝術,得吉林省美術傢趙樹連先生授藝。1994年畢業於吉林省教育學院美術係,係白山市美術傢協會會員,國傢三級美術師。作品多次入選省市級美展並獲奬。現從事油畫寫實自由創作。 |
|
女,漢族,1963年11月出生,山西文水人。 1986年畢業於吉林大學外語係,獲文學士學位。同年7月始任教於山西大學外語學院,2001年9月至2002年9月在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安省教育研究院現代語言中心進修。現任山西大學外語學院教授,山西省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山西大學學報社科版英文編審。研究方向:語言教育、翻譯理論與實踐。發表國傢級論文6篇,省級論文20餘篇,參編譯著作5部,主持並完成國傢級科研項目一項、省級項目6項。
代表作有:“英漢思維差異對翻譯的影響”《中國翻譯1999/1》、“大學英語教學素質教育探析”《中國高教研究1998/6》、“公共英語大型課堂教學模式探析”《中國高教研究2001/5》、“聽力策略能力及培養”、《山西大學學報1998/3》、“主體參與: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的走嚮”、《中國高教研究2004/3》、“語言教育中的自主能力培養”、《教育理論與實踐2005/5》、“文化與語言學習策略”《教育理論與實踐2005/2》、“錯誤分析與外語教學”、《山西大學學報1996/4》、“文化差異與語言學習探析”、《山西大學學報1999/1》、“淺淡學生中心型外語教學模式”《中國高教研究1998/2》、“大學英語應註重素質教育”《中國教育報 高教理論版1999.2.4》、“論外語學習中的學習策略”《高等學校教育科研論叢1998/4》、“外語學習中學習者策略探討”《山西大學學報2001/5》、“外語學習成功者所采用的學習策略” 《山西大學學報2002/4》、“試析外語學習策略中的認知策略”《山西大學學報2003/5》、“聽力策略與策略訓練” 《山西大學學報2004/2》、“英漢殊位定語的界定與翻譯”《山西大學學報2005/2》、《英華·華英實用經貿大字》、《現代英語活用詞典》、《英語趣味修辭格》語文出版社、《山西通志·郵電志》(譯)、《山西通志·輕工業志》(譯)。
主要建樹:在翻譯理論與實踐、二語學習策略和教學法方面有獨到的見解。所撰寫的論文“英漢思維差異對翻譯的影響”、“聽力策略能力及培養”、“公共英語大型課堂教學模式探析”收到廣泛的社會反響。
獲奬:
課題“主體參與性外語課堂教學模式研究”2004年山西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奬;論文“聽力策略能力及培養” 2004年獲山西省第三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奬;論文“公共英語大型課堂教學模式探析” 2005山西省第六屆高教科研成果一等奬;2004年獲山西大學2003-2004學期本科教學優秀奬;1994年獲山西大學優秀中青年教師奬;1994年獲山西大學人靖璽奬教金;1994年被評為山西省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 |
|
男,漢族,江西餘幹人,1971年11月出生,1993年10月入黨,1989年9月參加工作,江西農業大學本科學歷。參加工作後,曾任餘幹縣法院副庭長,洪傢咀鄉黨委副書記,金山嘴鄉黨委副書記、副鄉長、鄉長,楓港鄉黨委書記;2002年11月任餘幹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2006年5月任玉山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2007年3月任玉山縣委常委、縣政府副縣長至今。
工作分工:協助縣長分管工業、個私經濟、工業園區、招商引資、外貿、電力、交通、安全生産、商檢、技術監督工作。 |
|
張海濤,男,漢族,籍貫山東省濟寧市金鄉縣肖雲鎮張府。
現讀泰山學院自動化專業。曾著論文:《計算機信息安全》、《人和機器》等。
張公自幼習武,師從於海大師,擅長金鐘罩、鐵布衫,擅使雙截棍。
曾就讀學校雙峰小學,肖雲中學,金鄉二中,濟寧教育學院。
張公善文,為學校曙光文學社成員。2008年8月在《齊魯晚報》連載小說《張居正傳》。
2008年10月獲得學校兵器發明一等奬,獲得學校秋季運動會跳高第一名。
2009年4月獲得學校武術比賽第一名。
張海濤擅長機關設計,2009年9月發表《自動式連環輪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