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兵法 > 张冠李戴
目录
张冠李戴 Mistaken identity
张冠李戴
张冠李戴
张冠李戴
拼音: zhāng guān lǐ dài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含贬义

解释: 把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认错了对象,弄错了事实。

资料来源: 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卷二十二《张公帽赋》谚云‘张公帽掇在李公头上。’有人作赋云‘物各有主,貌贵相宜。窃张公之帽也,假李老而戴之。’”

例子: 但老船夫却作错了一件事情,把昨晚唱歌人~”了。★沈从文《边城》十四

谒后语: 张三的帽子给李四

谜语: 乱扣帽子;错把李逵当张顺

No. 2
张冠李戴
  误称;使用不当的名称;用词不当
No. 3
  “水果”一词,用来形容土豆,是张冠李戴
No. 4
张冠李戴
  把姓 张 的帽子戴到姓 李 的头上。比喻认错了对象或弄错了事实。有时亦有掉包舞弊之意。 宋 钱希言 《戏瑕》卷三:“ 张公 帽儿 李公 戴。” 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张公帽赋》:“谚云:‘ 张公 帽掇在 李公 头上。’有人作赋云:‘物各有主,貌贵相宜;窃 张公 之帽也,假 李老 而戴之。’”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汉革命团体文学社之历史》:“如某报所云,未免 张 冠 李 戴,谬误殊甚。” 清 孙承泽 《天府广记·锦衣卫》:“彼卑官小卒,以衙门为活计,惟知嗜利,鲜有良心……甚至 张 冠 李 戴,增少为多,或久禁暗处,或苦打屈服。”
拼音 Pinyin
  zhāng guān lǐ dài
解释 Explained
  冠:帽子。把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
喻义 Figurative meaning
  比喻认错了对象,弄错了事实。
出处 Source
张冠李戴 出处
  明朝田艺蘅《留青日札》卷二十二《张公帽赋》:“谚云:‘张公帽掇在李公头上。’有人作赋云:‘物各有主,貌贵相宜。窃张公之帽也,假李老而戴之。’”
典故 Allusion
  把姓张的人的帽子戴到了姓李的人头上,这叫作“张冠李戴”,比喻认错了对象或者弄错了事实。为什么非得拿姓张、姓李的人来说事呢?各种辞书都没有解释清楚,仅仅举了一些例子,比如明人田艺蘅所著《留青日札》中有一篇《张公帽赋》:“谚云:‘张公帽掇在李公头上。’有人作赋云:‘物各有主,貌贵相宜;窃张公之帽也,假李老而戴之。’”因此就把“张冠李戴”的出处安在了田艺蘅头上,可是人家田艺蘅明明说“谚云”,可见在他之前早就有了这个说法,田艺蘅只不过转述“谚云”而已。如此不求甚解,真是典型的“张冠李戴”!
  其实,这个成语出自武则天时的俗语“张公吃酒李公醉”,记载在张鷟的《朝野佥载》一书中:“天后时,谣言曰:‘张公吃酒李公醉。’张公者,斥易之兄弟也;李公者,言李氏大盛也。”张昌宗、张易之两兄弟是武则天最宠爱的面首,此时,李姓王朝已经易姓,武则天改国号为周,篡夺了李姓的天下,她的儿子唐中宗李显也被废黜。“张公吃酒李公醉”这句当时的民谣,张鷟解释为“李公者,言李氏大盛也”,这种解释没有任何道理;“张公吃酒李公醉”一语非常刻薄,是讽刺李显无法撼动母亲的地位,夺回李姓的天下,在陪伴母亲饮酒的宴会上,那边厢“二张”饮酒饮得兴高采烈,这边厢李显独自一人闷闷不乐,怀有无限的心事,闷酒喝着喝着就喝醉了。这才是“张公吃酒李公醉”的真正含义。
  相似的说法还有李商隐的诗《龙池》:“龙池赐酒敞云屏,羯鼓声高众乐停。夜半宴归宫漏永,薛王沉醉寿王醒。”薛王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李业,寿王是李隆基的第十八子李瑁。杨玉环本来是寿王妃,被李隆基看中,使用了一些阴谋手段抢夺而去,变成了著名的杨贵妃,一跃而为李瑁的继母。唐玄宗李隆基在龙池举行盛大的酒宴,薛王没有任何心事,喝至沉醉,尽欢而回,可是李瑁呢?就如同当年的李显一样,心事重重,老婆都被当爹的夺去了,而且还在酒宴上顾盼生辉,他能不郁闷吗?不过跟李显不一样的,李瑁的闷酒再喝也喝不醉,酒宴归来,李瑁仍然醒着,而且彻夜不眠。此之谓“薛王沉醉寿王醒”,同“张公吃酒李公醉”如出一辙。
  唐代时,又从“张公吃酒李公醉”演化出另外一个俗语:“张公帽儿李公戴。”这句俗语就更刻薄了,此处的“李公”指武则天早已死去的老公高宗李治,“二张”的帽子戴到了李治头上,不是绿帽子是什么!这才是“张冠李戴”这个成语的真正语源。
  到了宋代,从“张冠李戴”的语源又演化出其他相似的谚语,比如“张三有钱不会使,李四会使却无钱”,比如“张三李四”,等等。后来凡是一个成语或者俗语中同时出现张姓和李姓的,几乎都源出于“张公吃酒李公醉”。
  “张冠李戴”的真实含义从来没有真正搞清楚过,直到本文才算彻底廓清,真乃快事!
用法 Usage
  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含贬义
示例 Example
  但老船夫却作错了一件事情,把昨晚唱歌人“~”了。(沈从文《边城》十四)
近义词 Synonyms
  破绽百出、似是而非
反义词 Antonym
  无可非议、毫厘不爽
  对号入座
歇后语 Twisters
  张三的帽子给李四
灯谜 Lantern riddles
  乱扣帽子;错把李逵当张顺
英 文 English
  put Zhang's hat on Li's head <confuse one thing for another; misnomer>
  ----------------
书籍出版术语 Book Publishing Terms
  张冠李戴:指在装订加工中将一册书的封面包在二册书的书芯上,又将上册书的封面包在下册或其他书芯上的现象。
成语词典 Idioms
  成语名称 张冠李戴 汉语拼音 zhāng guān lǐ dài 成语释义 把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认错了对象,弄错了事实。 成语出处 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卷二十二《张公帽赋》:“谚云:‘张公帽掇在李公头上。’有人作赋云:‘物各有主,貌贵相宜。窃张公之帽也,假李老而戴之。’” 使用例句 但老船夫却作错了一件事情,把昨晚唱歌人“张冠李戴”了。
  ★沈从文《边城》十四
英文解释
  1. n.:  misnomer,  put Zhang's hat on Li's head,  confuse one thing for another,  (literally) Zhang's hat on Li's head--wrong attribution,  a mistake in identification,  misappropriation
法文解释
  1. v.  confondre deux choses
近义词
不足为训, 不足为法, 似是而非, 似真似假
反义词
他山之石, 引以为戒, 前车之鉴, 楚材晋用, 楚才晋用, 殷鉴不远, 毫厘不爽, 水到渠成, 未可厚非, 惬心贵当, 情有可原, 无可厚非, 无可非议, 晋用楚材
包含词
一宗张冠李戴的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