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廣東 >韶關 > 張九齡墓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張九齡墓投訴電話韶關市旅遊投訴電話:0751-8916131
  廣東省旅遊投訴電話:020-86681163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張九齡,號麯江,韶關人,唐代詩人,開元年間的宰相,為官清廉,耿直敢言,後因得罪了晚年昏庸的唐玄宗而被貶,開元二十八年卒於麯江私第,葬於今韶關市武江區。安史之亂後,唐德宗派使臣來韶祭墓,下詔贈司徒。張九齡的墓為家庭式墓群,他的墓旁有其妻盧氏、弟九臯、九章等人的墓。1919年曾對該墓群進行全面修繕,重建了張文獻公祠,並重刻墓碑、神道碑、墓道界碑及杜甫的八哀詩碑等。到1960年時,部分墓葬已被破壞,廣東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再次對該墓進行清理與挖掘,由於墓曾經被盜,故僅存少量玉片及陶罐等文物,1978年被公佈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交通:在韶關市區乘公交車前往即可。
No. 2
  張九齡墓位於韶關市北郊羅源洞山麓。張九齡是唐玄宗開元年間丞相,開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春,回鄉掃墓,因病逝世於其傢中,享年63歲,被謚為“文獻公”。開元東南方二十九年葬。
  張九齡傢族墓地是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墓地前面是張文獻公祠,祠堂後山約120米處是張九齡及其妻盧氏、弟張九臯、九章的墓塚,是廣東省具有代表性的唐代大墓。張九齡為磚室結構,坐北面南,平面呈“古”字形,分墓室、甬道、耳室三部分。墓室為主體建築,成四角攢尖式頂,長7.98米,寬4.8米,高5.35米,四壁及甬道均有侍女蟠桃園等壁畫,是廣東境內最早出土的、絶無僅有的唐代壁畫。墓前神道原有石座像分立於兩旁,今有唐嶺南節度使、著名書法傢徐浩撰寫的《神道碑》和杜甫作詩的《故右僕射相國張九公齡詩碑》。墓下有饗堂。今饗堂內還保存着明清以來的碑刻。1690年7月,經文物管事委員會愈墓。
  張九齡,麯江人。唐開元尚書丞相。他是一位有膽識、有遠見的著名政治傢、文學家、詩人、名相。他忠耿盡職,秉公守則,直言敢諫,選賢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趨炎附勢,敢與惡勢力作鬥爭,為“開元之治”作出了積極貢獻。自張九齡去世後,唐玄宗每宰相薦士,總要問“風度得如九齡否?”因此,一直為後世人所崇敬。
包含詞
韶關張九齡墓唐張九齡墓壁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