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拼音: qì shū juān jiàn
解释: 比喻胸怀大大志的人不屑于小事。
资料来源: 《史记·项羽本纪》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
|
|
| 《史记·项羽本纪》"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后因以"弃书捐剑"比喻立大志者不屑细事。 |
|
| 《史记·项羽本纪》:“ 项籍 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项梁 怒之。 籍 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於是 项梁 乃教 籍 兵法。”后因以“弃书捐剑”比喻立大志者不屑细事。 宋 苏轼 《赠李彦威秀才》诗:“弃书捐剑学万人,紈袴儒冠皆误身。” |
|
【拼音】 (qì shū juān jiàn)
【注释】 比喻胸怀大大志的人不屑于小事。
【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