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地图 |
|
|
开鲁白塔投诉电话通辽市旅游投诉电话:0475-8239021
内蒙古自治区旅游投诉电话:0471—6282653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
位于开鲁镇东南,塔由大青砖砌筑,通高16.5米。全塔由多级组成,最底层为方形塔座,其上是复锛式基坛,基坛大部分为冠状圆柱体,上有佛龛,上部为方形。基坛上承托着八角形塔身,塔身13层,每层塔檐自下而上汽车次收缩,塔身呈锥形。塔顶由圆盘和宝珠合成。其势巍巍,劲秀挺拔,酷似利剑指天。该塔是自治区重点保护文物。建造年代有争论,有说建于明末清初。 |
|
开鲁白塔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开鲁县开鲁镇东南,塔由大青砖砌筑,通高16.5米。全塔由多级组成,最底层为方形塔座,其上是复锛式基坛,基坛大部分为冠状圆柱体,上有佛龛,上部为方形。基坛上承托着八角形塔身,塔身13层,每层塔檐自下而上汽车次收缩,塔身呈锥形。塔顶由圆盘和宝珠合成。其势巍巍,劲秀挺拔,酷似利剑指天。该塔是自治区重点保护文物。建造年代有争论,有说建于明末清初。
开鲁白塔历史悠久,建造考究,保存完好,文化底蕴丰厚。它是典型的覆钵式佛塔,早在中华民国年间,一些文人墨客就对这座古塔争相赞咏,留下了“巍巍势想与天齐,绝顶登临四望低,已历辽金观胜败,犹存扎鲁贯东西”等诗句。 |
|
关于这座塔的建造起因,有一段传说。相传千年以前,这里是蒙古的一座王城,城里老王爷有一个聪明俊俏的小王子。一天傍晚,小王子到城内的水泡子附近散步游玩时,突然不见了。王爷派人四处寻找,也没有发现小王子踪影。住在城里的喇嘛和僧侣断定说:“小王子是让泡子里的妖怪看中给摄走了。”老王爷十分悲痛,不惜万贯家财,在水泡子旁边建了塔和一座庙宇,以表对亲人的怀念。 |
|
关于这座白塔的始建年代,后人考究很多,众说纷纭。
其一,说建于辽代。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第六百一十九页写道:“开鲁县名,古迹辽代白塔”。日本人河野久治大正三年(公元一九一四年)所著的《满州的古迹》一书中记载:“开鲁古塔,白塔十三层,高六0尺,基坛与喇嘛基坛形式很相似,下部方形,上部圆形,有四个佛龛。塔身八角十三层,如辽金塔各层厢突出。”
其二,说建于明末清初。康德二年(公元一九三五年)日本人绪方笃太郎编写的《开鲁经济情况》中写道,“县城东南角有一个喇嘛塔,高四丈,传说是察哈尔林丹罕建设的。”(查林丹罕是明末清初人)。山田俊雄所著《满州考古学》第三章“满州历史考古学”中记载“开鲁县小塔子,辽金代,明代重修”。
其三,说建于元代。内蒙古自治区建筑历史编辑委员会编印的《内蒙古古建筑》记载:蒙古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他们在建筑方面修了很多城堡,遗留至今的建筑以开鲁白塔较完整。大连图书馆有关资料记载:“市内东南角有个喇嘛塔,高五丈计十三层,距今九百年前是元朝时代建筑的。”《哲里木概况》一书说:“该塔建于元代,即公元一二七九年至一三八六年间。”
古塔年代众说不一,但认定为元代所建居多,有人从塔的造型和结构特点也认定为元代佛塔。
佛塔始建于公元1287年至1297年,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 |
|
每年4至10月,是呼和浩特最佳旅游季节。要是去草原,要7月中旬到9月初之间去,这时的草原景致迷人,而且正好有一年一度的“那达慕”大会举行,届时,逛古召,登古塔,观赛马,骑马驰骋草原,其乐无比。 |
|
内蒙古草原旅游节 每年8月前后 呼和浩特一年一度的大型旅游交易节,1991年9月举办了第一届,以后每年的8月前后都会举行。它是在那达慕大会的基础上融经贸洽谈、物资交流和竞技比赛、文娱活动于一体的民间传统节日,其规模、形式和内容远比过去的那达幕大会要丰富。并在呼和浩特市内蒙古赛马场举行开幕式,邀请来自世界各国、港台及国内各界人士参加,节日隆重热烈,有摩托车队、骆驼队、马术队、武术队、安代舞、摔跤(即搏克)等表演节目,最引入注目的是男子“三技”比赛,即摔跤,赛马和射箭比赛。 内蒙古乌兰牧骑艺术节 每两年在呼和浩特市举办一次,各旗、县乌兰牧骑均前来参加会演,而且组织专家评审,定出名次。乌兰牧骑,蒙古语意为“红色文化工作队”,他们为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事业作出了可喜的贡献。 乌兰牧骑艺术节有时与内蒙草原旅游节、内蒙那达慕大会(蒙古游戏节)同时举行,既可增添节日欢庆气氛,又为开展草原旅游事业助兴,是内蒙人民最喜爱的节日之一。 乌兰牧骑建队以来,培养和造就了一批优秀的少数民族艺术人才,他们多为艺术院校毕业生,具有较高文化程度和艺术修养。如著名作曲家图力古尔;歌唱家牧兰、拉苏荣、朝鲁;舞蹈家熬德木勒、敖登格日勒;曲艺表演艺术家道尔吉仁钦;马头琴演奏家达日玛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