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 : 影視歌麯 : 港臺電視劇 > 康熙王朝
目錄
電視簡介
  劇名:《康熙王朝
  又名:《康熙帝國》《康熙大帝》
  影片類型:連續劇、古裝劇
  國傢地區:大陸
  時間:2000年拍攝,2001年上映
  時長:50集
  顔色:彩色
  原創語言:國語
  出品公司: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
  攝製公司:上海求索影視製片公司 上海黃河影視有限公司
製作人員
  導演:陳傢林 劉大印
  執行導演:陳衛國 劉建魁 李明
  總監製: 葉志康 康熙王朝
  監製:陳海 趙學梅 李進軍
  總製片:劉大印
  製片主任:劉印剛 應麗娟
  出品人:蔡永瑞 劉大印
  編劇:朱蘇進 鬍建新
  原著:二月河
  攝影/像:粟慄
  剪輯:焦春玲
  音樂:陳受謙
  美術(設計):路奇
  服裝(設計):李建群
  化妝(設計):紀偉華 楊樹棟
  照明(設計):莫德凱
  總策劃: 劉大印
  總顧問:朱詠雷 鄭全剛
  主題麯作詞:張俊以 樊孝斌
  主題麯作麯:浮剋
  主題麯演唱:韓磊 騰格爾
演員名單
  陳道明 飾 康 熙 康熙王朝
  斯琴高娃 飾 孝 莊
  高蘭村 飾 明 珠
  李建群 飾 容 妃
  廖京生 飾 李光地
  安亞平 飾 魏東亭
  劉大印 飾 鄭 經
  曹永祥 飾 吳三桂
  侯永生 飾 施 琅
  朱藝丹 飾 索 尼 李建群飾容妃
  張光正 飾 蘇剋沙哈
  李如平 飾 班布爾善
  馬小矛 飾 吳應熊
  萬中良 飾 胤 礽
  高 亮 飾 伍次友
  崔 岱 飾 王輔臣
  宮雪花 飾 慧 妃
  朱 晏 飾 佟 妃
  李晨濤 飾 赫捨裏氏
  張晶晶 飾 紅 玉
  陳 斌 飾 陳廷敬
  陳韋辰 飾 少年康熙
  鬍珊珊 飾 少年蘇麻
  薛 嚴 飾 小毛子
  劉 魁 飾 吳良輔
  李小雷 飾 行 森
  趙景文 飾 葛 禮
  任 超 飾 馮西範
  薛中銳 飾 索額圖
  茹 萍 飾 蘇麻喇姑
  鬍天鴿 飾 藍齊兒
  李洪濤 飾 葛爾丹
  盧 勇 飾 楊起隆
  蘇廷石 飾 姚啓聖
  劉 均 飾 順 治
  姚長安 飾 鰲 拜
  宋來運 飾 遏必隆
  劉毓濱 飾 朱國治
  高天昊 飾 胤 褆
  李 明 飾 周培公
  郝鐵男 飾 圖 海
  趙 凱 飾 王吉貞
  博 宏 飾 董鄂妃
  王也天 飾 寶日竜梅
  湯加麗 飾 紫 
  白 楊 飾 張廷玉
  李 楠 飾 青年康熙
  劉 挺 飾 少年東亭
  馬 捷 飾 黃 敬
  劉長生 飾 玉林秀
  佟小虎 飾 李德全
  陳大中 飾 魏承謨
  周 琪 飾 濟 世
  關德俊 飾 鄭 泰
  章蘇國 飾 劉國軒
  郝鐵男 飾 吳六一
  張晶晶 飾 紅 玉
  符 衝
配音演員
  陳道明扮演的青年康熙(無鬍須的)配音演員張震
劇情簡介
  清順治十八年,惡疾天花襲擊皇宮,皇帝愛妃命喪黃泉,順治痛不欲生,立意遁入空門。危急之際,孝莊太後力輓狂瀾,下令改朱批,行藍批,並將天花大病初愈年僅八歲的玄燁推上竜座,成為康熙皇帝。
  康熙即位以後,鰲拜等權臣威迫有加,連孝莊太後也衹好含辱。鰲拜親政,開始,康熙改歸皇權,權臣竟圖謀廢君改朝,康熙被迫殊死相爭,最終智擒鰲拜,肅清政敵。
  吳三桂等三潘擁兵自重,獨霸一方,康熙年輕氣盛,下旨撤潘,引發三潘之亂,朝延兵將屢被吳三桂擊敗,明皇后裔朱三太子也乘機舉起反清復明的大旗。太監造反,宮延大亂,康熙陷入絶境,意欲退位,在孝莊太後的怒斥與激勵下,康熙重振精神,起用漢臣周培公,與吳三桂拼死一搏,得到了最後的勝利。
  中國康熙時代,已經是國富民強,一片盛世景象。
  鄭成功後裔鄭經割臺灣島自立,不肯歸降,蒙古葛爾丹也磨刀霍霍,推崇元大都立誓殺回北京,康熙為安扶葛爾丹將愛女嫁葛爾丹,誓緩西北局勢,然後起用明將施琅一舉收復臺灣,繼而調轉槍頭率二十萬大軍,在遼闊的草原上進行了殊死的决戰,全面消滅葛爾丹的餘部,完成了中華民族版圖的統一。
  凱旋班師以後,孝莊太後歸天,太子與權臣結成同黨,意欲提前即們,康熙廢除太子,引發奪嫡之爭。
  千叟宴上,康熙即將宣佈立儲遺旨,卻猝死在竜座上,詔書隨風飄落玉階,無人知曉它的神秘。
分集介紹
  第一集
  晨曦未露,六歲玄燁已在冰天雪地之中,趕往蒙館讀書,但仍遲誤了半個時辰,帝師魏承謨鞭責陪同玄燁念書的兒子魏東亭。順治皇帝下旨,令衆皇子廷試,並視廷試情況奬罰師徒。其實,此舉乃是順治有意嚮佛,挑選接位之子,並請僧人行森大師相助。玄燁在廷試中頂撞順治,被罰站立應試。順治愛妃鄂貴妃病危,提出想要一個孩子,順治準備將玄燁過繼給她,引起玄燁生母佟妃不滿,嚮孝莊太後哭訴,孝莊太後决定將玄燁帶在自己身邊。玄燁廷試表現優異,令順治和行森驚嘆不已,被奬,並可在竜椅上睡覺。少女蘇麻喇姑被孝莊太後憐愛,收在自己身邊,並叫她做玄燁的姐姐,陪伴玄燁。不料,玄燁突生惡疾天花,病情危急。在行森的挑唆下,加上鄂貴妃病勢加重,順治更加堅定了皈依佛門的心意。玄燁突生天花,順治疑是曾生過天花的蘇麻喇姑所染,令宮內太監將她拉出去辦了。
  第二集
  宮內太監準備將蘇麻喇姑活埋,幸虧孝莊太後趕到,加以阻止,並令蘇麻喇姑出宮。順治為鄂貴妃和玄燁病情所睏,嚮佛之心日重,久疏朝政,令大臣萬分着急。在行森的建議下,順治為鄂貴妃舉行佛法道場,宮廷內彌漫氤氳佛聲。全國四方急奏高積,衆大臣無奈之中,闖入道場,企圖勸駕。孝莊太後也是萬分悲急,令大臣改朱批為藍批,處理朝政事務。蘇麻喇姑上山採集天花良藥芨芨草,在宮廷外跪站一天,終被叫進宮內。玄燁服用以後,病情開始好轉。孝莊太後令佟妃送同樣的藥給鄂貴妃。在順治面前,佟妃卻說這藥原是牛服用的,於是被順治斥退。玄燁病愈,孝莊太後欣喜之餘,說救命恩人是蘇麻喇姑,蘇麻喇姑又被召進宮伺候玄燁。鄂貴妃終於病逝,順治在靈堂中决定皈依佛門。大臣索尼闖宮被阻,在大堂外大喊大叫。
  第三集
  順治終於給索尼開了門,並說日出之前决定歸宿。衆大臣遂相告孝莊太後。孝莊太後令索尼尋找行森師爺玉林秀,請他收治行森,並對宮廷防備作了安排。孝莊太後和順治母子在挂有祖宗畫像的大堂內相見,孝莊太後怒斥順治,並嚮順治跪下哀求,但順治終無意皇位,嚮心佛國。孝莊太後决定毒死順治,將準備好的毒酒遞給順治。順治正欲喝下,被躲在門外偷聽的玄燁衝進奪下。孝莊太後怕毒酒一事影響玄燁一生,將此事問玄燁,玄燁機靈作答,說出自己的想法,令孝莊太後非常欣慰。孝莊太後與玉林秀相見,將皇帝在行森引誘之下想當和尚之事實情相告,玉林秀願以佛門法規收治行森。
  第四集
  玉林秀厲責行森,說勸誘皇帝出傢,必將引起宮廷震怒,殃及佛門,但行森力辯,死不改意。順治有意禪位玄燁,問玄燁敢不敢做皇帝,玄燁態度堅决。順治令魏承謨擬“罪己詔”,魏承謨無奈之中衹好從命。玉林秀見行森頑固到底,衹好搬用佛門法規火燒行森。順治令人給他剃度,奴才均不敢應承,蘇麻喇姑站了出來,替他剃了頭髮。索尼等衆大臣在旁監督火燒行森。行森面無懼色,一意孤行。順治趕到現場,意欲救行森,衆大臣卻跪下請皇帝下旨。順治無奈之中,衹好眼睜睜看着行森被燒死。魏承謨宣讀由他筆錄的順治退位的《罪己書》,衆大臣力主不應該將其公之於衆,孝莊太後卻令加上三條罪己條文,明示天下,並公告清始祖順治皇帝竜禦歸天。順治遁入空門以後,法名行癡。玄燁即位,是為康熙皇帝。
  第五集
  康熙即位儀式,本由帝師魏承謨司儀。但鰲拜等權臣以魏承謨是漢人為由,提議應由滿人吳良輔即鰲拜的幹兒子執掌,孝莊皇太後為了穩定政權局勢,衹好妥協,改由良輔主持皇位登基,並封鰲拜、索尼、遏必隆、蘇剋沙哈等四人為侯爵,主持朝政。公元1661年,八歲康熙正式登基。鰲拜大肆圈占土地,魏承謨上奏訴清查,康熙令索尼徹底清查,索尼則提議應以蘇剋沙哈主持此事。鰲拜與遏必隆等開始結黨,索尼則居中觀鬥。鰲拜派人捕走康熙侍衛,康熙大怒。康熙命魏東亭免去陪讀之職,管帶鰲拜派來的新的侍衛。在朝政上,鰲拜、遏必隆等權臣藉口不願意與姦黨同朝,站在大殿外拒絶入內,威逼康熙,而索尼又稱病不朝,魏承謨衹好稱疾請退出朝政,康熙無奈準請。魏承謨退出朝政之後,鰲拜方纔進入大殿,稱捕走侍衛乃是因為他們在後花園內舞弄刀棒拳腳有違祖規,並已斬决。康熙震怒,鰲拜又稱此等人在宮廷內散布先帝未死而是去當和尚等謠言,罪當斬殺,康熙衹好憤然宣佈退朝。
  第六集
  鰲拜得寸進尺,嚮孝莊皇太後提議改換帝師,稱魏承謨告他圈地乃是誣陷,孝莊皇太後為大局計,準鰲拜所請,同意鰲拜提議的帝師人選,但同時又要鰲拜提議魏承謨出任外省巡撫。康熙將鰲拜捕殺侍衛之事記恨在心,魏東亭終於為他尋得一個報復的機會。吳良輔為了給義父鰲拜的生日送賀禮,偷竊宮廷寶物,被康熙抓住,並以監守自盜為名,棒責吳良輔。鰲拜領來新任帝師濟世拜見孝莊皇太後,卻被告吳良輔被棒打,火速趕往,吳良輔已死。濟世跪地請命,康熙衹好稱師,但對他教學不滿,濟世卻以先帝之師要挾。孝莊提醒康熙,濟世並非等閑之輩,要把他當作磨刀石,磨練自己。
  第七集
  康熙詢問濟世自己才學如何,濟世說衹及秀纔,望在兩年之內達到進士水平。康熙决定匿名參加科舉考試,遂勤奮攻讀。考子伍次友睏餓於旅店門口,被明珠相救。蘇剋沙哈與班布爾善相商,共同搜集鰲拜圈地證據。蘇剋沙哈又隱名造訪伍次友和明珠,望他們在應試中關註圈地活動,以爭取下層民意。鰲拜、遏必隆與蘇剋沙哈同時拜訪索尼,企圖爭取這位權臣。鰲拜等權臣提出以班布爾善為科舉主考,蘇剋沙哈則力爭自己擔任,並就考試展開爭論。索尼居中左右為難,幹脆佯裝急疾突發,退出朝議,並且在傢閉門不出。為了磨練康熙獨立處理朝政能力,孝莊皇太後令鰲拜、遏必隆、蘇剋沙哈盡心輔助康熙。孝莊走後,康熙一身輕鬆,魏東亭則提醒他別忘了後天即是科舉考試之日。鰲拜與屬下權臣相議圈地一事,表示决不退讓,並决定與班布爾善一起嚮蘇剋沙哈攤牌。
  第八集
  科舉應試之日,伍次友以自擬試題“論圈地亂國”最早交捲,康熙也在另室隱名應考。進土放榜以後,康熙榜上無名,萬分懊喪。蘇剋沙哈來報,請康熙禦點進士頭三名,康熙始發現自己化名的捲子高中三甲,濟世愧然請辭帝師。蘇剋沙哈拿出伍次友的捲子請康熙定奪,康熙閱畢,說要請此人為師,蘇剋沙哈决定奏請彈劾鰲拜圈地,及康熙提前親政。班布爾善嚮鰲拜密告伍次友的捲子,鰲拜大怒,派人搜尋伍次友的下落。兩人决定在朝政之日嚮蘇剋沙哈出手。濟世嚮康熙請辭,並說自己是鰲拜派在皇帝身邊的眼綫,但自己從未做過違心之事。康熙决定在明日朝政除掉鰲拜之後,提前親政,蘇麻喇姑無法勸阻,連夜趕往東陵,拜見孝莊皇太後,孝莊决定即夜回京。朝政開始,索尼也被擡着進殿。蘇剋沙哈上奏彈劾鰲拜,鰲拜反奏彈劾蘇剋沙哈,形勢一觸即發。蘇剋沙哈拿出伍次友的捲子,稱請民意,提出懲辦鰲拜,並請班布爾善作證。班布爾善則聲稱鰲拜並未圈占一畝土地,衆臣紛紛附議。鰲拜等權臣反戈一擊,並要求捕抓伍次友。康熙趕快小聲令魏東亭讓伍次友躲藏起來。
  第九集
  朝政之上,鰲拜威逼有加,康熙無力控製局勢,衹好逮捕蘇剋沙哈。孝莊皇太後回京以後,嚴斥康熙。鰲拜、遏必隆、班布爾善面見孝莊皇太後,故作自責。孝莊皇太後為了安撫鰲拜等權臣,下旨斬殺蘇剋沙哈。康熙不解,孝莊說要用蘇剋沙哈的頭換取天下幾個月的太平,並在除掉鰲拜之後,再給蘇剋沙哈平反。康熙以竜兒之名造訪伍次友,拜伍次友為師。蘇麻喇姑對伍次友頗有好感。伍次友對康熙縱論天下大事,並說目前可以扭轉局勢的人衹有索尼。明珠在門外翻看馬鞍,辨識竜兒身份。康熙與明珠在門口相遇,康熙嚮他道中舉之喜。孝莊皇太後造訪索尼,為了拉攏索尼,作主將索尼之孫女赫捨裏嫁給康熙。鰲拜等人深感不安。鰲拜决定暫且退讓,嚮孝莊皇太後賀喜。孝莊令他主持康熙婚禮大典。康熙聯姻索尼,實力大增。
  第十集
  朝政之上,索尼主張康熙親政,鰲拜雖反對但也不敢肆意囂張。康熙故意三辭,最後在衆臣的一片擁戴聲中,開始親政理國。赫捨裏回索府,索尼告戒孫女要謹慎從事。康熙與赫捨裏互訴衷腸,感情開始融洽起來。索尼病情日危,康熙前往探望,索尼告訴康熙,清廷有兩大隱患,一是鰲拜、二是吳三桂,應該分而治之。索尼終於病故。鰲拜又開始稱病,要求設立首輔大臣,嚮康熙施壓。鰲拜不朝,軍機陷入混亂。康熙知道索尼病故,鰲拜少了一個強硬對手,急欲乘機擴展自己的權勢,但康熙仍不同意封鰲拜為首輔大臣,而是每個內閣大臣為輔政大臣。退朝之後,魏東亭提醒康熙請孝莊皇太後收服鰲拜。康熙决定自己親自動手,並嚮幾位大臣下了密旨。鰲拜和班布爾善等幾位權臣也在商議對策,班布爾善提出廢君另立,鰲拜認為不妥。
  第十一集
  六人舉行手跡表决,除鰲拜寫的是“隱”之外,其他五人寫的均是“廢”,鰲拜决定廢君。康熙又嚮伍次友求學,蘇麻喇姑對伍次友日益愛慕起來,為他縫了一雙新鞋。街頭髮生毆鬥,在伍次友寓外放哨的魏東亭介入其中,被京城九門提督、人稱鐵丐的吳六一抓住,幸虧康熙從寓所出來看到,叫蘇麻喇姑令吳六一放人。明珠嚮康熙跪立稱奴,康熙封他為五品後補道臺。康熙啓用剛纔街頭善鬥之人,成立新的貼身侍衛,以備清除鰲拜之用。康熙故意讓貼身侍衛與鰲拜過招,俱敗,鰲拜更加藐視。京城內外軍隊俱為鰲拜所掌,惟獨九門提督吳六一除外。康熙决定重用吳六一,並將其身陷囹圄的義父從獄中放出。鰲拜也去拉攏吳六一。吳六一的義父被送回吳府。吳六一卻主張送義父回牢房,用自己的功勞換回。鰲拜開始調防京城嫡係部隊,卻藉遏必隆之手批復。康熙怒斥遏必隆中立自保,將他拉回自己一邊。
  第十二集
  鰲拜密探報告康熙經常與伍次友來往,班布爾善提議將康熙殺死在伍次友寓處,然後嫁禍於伍次友,此刻,康熙來訪,鰲拜佯病迎出。康熙表面上對鰲拜敬重有加,稱他為大清恩人,鰲拜有所心軟,但班布爾善卻極力慫恿,按既定目標行事。吳六一與魏東亭密商擒鰲拜之事。康熙嚮孝莊皇太後表白擒鰲拜决心,並勸孝莊去奉天避避風頭,但孝莊不願,對康熙鼓勵有加。康熙為侍衛們喝酒壯膽。班布爾善嚮吳六一傳鰲拜的假聖旨,企圖以明升暗降的辦法,將吳六一調離九門提督,由自己心腹執掌。待他走後,吳六一卻拿出康熙聖旨宣讀,自己還將留任。康熙約鰲拜單獨晉見,鰲拜思量再三,慨然前往。班布爾善居心險惡,想在康熙與鰲拜搏鬥之時,衝進宮內,殺死康熙,然後嫁禍於鰲拜,企圖篡位。鰲拜單獨來到康熙殿前,身後重門一扇一扇關上。康熙怒斥鰲拜,侍衛與鰲拜展開血搏。班布爾善在宮外試圖衝進,用巨木撞擊宮門。康熙最終擒獲鰲拜,鰲拜仍勸康熙退位,可以保其平安。班布爾善撞門不休。
  第十三集
  危急之際,吳六一率軍趕到,與班布爾善展開血刃。康熙方纔走出大殿,上朝。康熙令遏必隆審理鰲拜案件,並令在魏東亭身邊的臥底現身,稱贊魏東亭是位忠臣。康熙在荒郊野外巧遇行癡大師,行癡請康熙查看他在北方種水稻的試驗,並說秋日即可收穫,對康熙諄諄教誨。分別之後,蘇麻喇姑說行癡重病染身,將不久於人世。康熙欲重用伍次友
  ,伍次友卻請辭離去,蘇麻喇姑追上,問他為何捨她而去,伍次友述說原委。
  第十四集
  蘇麻喇姑開門之後,卻不從,孝莊皇太後也無奈,下旨給她新建一座尼姑庵,讓她永久居住,帶發修行。朝政之上,康熙讓念朱國治上奏彈劾吳三桂之折,群臣沉默謹慎。後又讓念吳三桂上奏彈劾朱國治之折,誣陷朱國治擁兵自重,割據一方。在京郊小店,朱國治與周培公相遇,相談甚暢,後周培公見朱國治將要披枷進京,詢問原委。
  第十五集
  康熙來到獄中,欲殺朱國治,但說殺他並非因他誣陷吳三桂,而是為給國傢爭取兩年穩定,以後定當給他昭雪,子孫受封,朱國治慨然赴死,康熙卻下令釋枷,說殺忠臣自己豈非昏君,並下旨命朱國治為雲南巡撫,以牽製和監視吳三桂。朱國治提出想啓用周培公。周培公流落街頭,賣字為生,並用自己老師伍次友寫給康熙的推薦信的背面,給一位冤女寫了訴狀。吳應熊行賄索額圖,請他疏通皇太後,吳應熊嚮孝莊表忠。孝莊皇太後提醒康熙平“三藩”不要操之過急。
  第十六集
  三藩正商議撤藩之事時,假稱朱三太子的楊起隆來訪,鼓勵“反清復明”,被吳三桂抓下,後又被吳三桂故意放走,以便利用楊起隆對付朝廷。黃敬密報楊起隆,康熙要出京。吳三桂嚮朝廷修書一封請辭,背後又大動軍事。康熙南巡,駐紮戶部尚書陳廷敬老傢山西陽城皇城村。為體察民情,康熙分三路進行,在皇城村匯集。康熙召集當地文武百官訓話,縱談天下大事。魏東亭一路探得知府周雲竜私通吳三桂,剝奪百姓,卻被封為廉吏。康熙不知底細,也稱贊周雲竜為三晉楷模,並封他的夫人為一品誥命夫人。康熙詢問百官,如果有人謀反,你們將會如何?康熙恩威有加,聲明誓死維護疆土統一。
  第十七集
  康熙將錯就錯,令魏東亭查實情況,處死周雲竜,然後再給他哀榮。王輔臣晉見康熙,康熙對他曉之以禮,並封他為山峽大將軍,統領軍隊,他的兒子留京陪侍。康熙下旨給明珠,索額圖準備庭議撤藩之事。康熙在朝廷上痛斥“三藩”之弊,“三藩”開支已占國庫支出一半,“三藩”之力足可敵國,群臣紛議。赫捨裏懷上竜胎,孝莊皇太後滿心歡喜,吳應熊又來表忠。衆臣各懷心事。索額圖說應安撫吳三桂,不應撤藩,明珠、陳廷敬則力主削藩。康熙痛下决心,朝廷衹準議論如何撤藩。吳應熊嚮孝莊皇太後陳述今天朝政就是商議如何撤藩之事,孝莊大驚,怒斥康熙。康熙痛斥南巡所見,表明“三藩”已成清朝大患。
  第十八集
  吳應熊修書吳三桂,說明康熙已定撤藩,但內部仍有歧議。新任雲南巡撫朱國治拜見吳三桂,宣讀康熙同意吳三桂請辭的聖旨,吳三桂表面表示尊旨,並處斬拒不同意撤藩之下屬,還嚮朱國治傢中送禮。周培公露宿寺廟,來到冤女賣豆腐處巧遇康熙。康熙看了冤女訴狀,見背面卻是伍次友對周培公的推薦信,便邀周培公到茶館一敘。周培公嚮康熙跪地叩拜,表明知道康熙身份。康熙令北京府衙護送被錯抓的冤女回鄉申冤。明珠來報,稱雲南巡撫朱國治奏摺已到。
  第十九集
  朱國治嚮吳三桂傳達朝廷同意撤藩所用錢糧額度奏摺,吳三桂交出平西大印,並稱履約撤藩日期。吳三桂去信吳應熊,叫他離京回滇。吳應熊决定暫不離京,以麻痹康熙,並與楊起隆相見,捐錢資助楊起隆起事。雲南奏摺到京,稱撤藩日期已定,康熙大悅,嚮孝莊皇太後報喜。黃敬嚮康熙吹說煙花之處明月樓如何香豔,康熙微服前往,魏東亭在近處侍衛。鴇母叫來頭牌名妓紫雲給康熙翩翩起舞,頗吸引康熙。周培公宮廷內遍尋康熙不着,萬分着急,率兵來到街上,碰到太監小毛子,得知康熙在明月樓。康熙對紫雲頗有好感。吳應熊嚮楊起隆點明應謀殺康熙,楊起隆稱在康熙身邊安插了許多密探太監,並說可以利用自己的妹妹紫雲謀殺康熙。
  第二十集
  康熙懷疑宮內有楊起隆亂黨臥底,因此故意鞭責太監小毛子,讓他混入亂黨臥底。吳三桂兵力對準朱國治,封鎖關隘,準備起事。朱國治請欽差大臣速赴京城嚮康熙報告吳三桂起兵一事,自己拒絶逃逸離滇。欽差大臣裝成跑馬幫的,潛出雲南。朱國治在傢中與夫人商談後事,表明為國慨然赴死决心。朱國治夫人自縊殉節,朱國治又殺死一對兒女,直闖吳三桂兵營,怒斥吳三桂,被血刃祭旗。吳三桂正式起兵反清,楊起隆在北方遙相策應。康熙又與被另外安置的紫雲相會。在楊起隆處臥底成功的太監小毛子火速回報,說紫雲要毒害康熙。
  第二十一集
  魏東亭緊急來到明月樓,紫雲已在康熙懷裏死了。小毛子報吳三桂已經反叛,康熙不信,並令其拿着他的信物去告訴楊起隆,說康熙已被毒死。赴滇欽差大臣來報,吳三桂已反,康熙大驚失色。周培公提議京城緊急戒嚴,以防楊起隆攻打朝廷。康熙給王輔臣下旨,令他領兵反叛,王輔臣卻按兵不動,靜待時局變化。周培公給康熙具體分析三藩詳情,並認為王輔臣違旨,乃是觀望戰局發展,若吳三桂勝,則攻打朝廷,反之則揮戈南擊吳三桂。朝廷將士目前戰勢不順,屢被吳三桂擊敗。康熙自覺削藩操之過急。索額圖前來進獻平叛之策,說要用明珠、周培公的人頭去安撫吳三桂,康熙怒斥。赫捨裏難産,生下了一個竜子,康熙立他為太子,赫捨裏含笑而死。
  第二十二集
  小毛子從牢獄逃脫。孝莊皇太後厲責康熙,要他振作起來,楊起隆亂黨闖入宮內,宮內太監造反,與朝廷將士激戰,威脅康熙與孝莊皇太後的安全。索額圖請求康熙與孝莊皇太後暫避,孝莊皇太後臨危不亂,聲稱平三藩是她的旨意,康熙衹是遵旨行事,衹要君臣同心,清廷必將永遠不敗。朝廷官兵與楊起隆亂黨展開激戰,亂黨不敵,楊起隆欲自盡,被下屬勸阻逃走。吳應熊被押到孝莊皇太後處,孝莊說他有罪但沒有錯。索額圖收留一孤女,給她取名紅玉,藏匿傢中。
  第二十三集
  周培公與副將圖海率軍勢如破竹,很快滅了察哈爾王叛軍。解除朝廷危機後,又揮師西南直逼吳三桂叛軍。羈留京中的王輔臣兒子王吉貞,帶着康熙親筆禦信,火速面見王輔臣。康熙在信中恩威並施,並表明必勝吳三桂的信心,但王輔臣仍持觀望態度。原先以為王吉貞被朝廷大炮轟死的王輔臣,見兒子平安歸來,終於投嚮朝廷陣營。康熙見王輔臣歸順大喜,但明珠提出應節制周培公。周培公率軍南下,吳三桂屢遭重創。吳三桂登基稱皇,企圖鼓舞士氣。京城來旨,調周培公回京,把最後取勝吳三桂的機遇讓給圖海。經過五年奮戰,康熙終於平定“三藩”。
  第二十四集
  康熙接到福建軍情危急匯報,心中十分憂慮。康熙與病危的周培公相見。康熙嚮周培公坦言把他貶到盛京緣由,並說這次出巡的目的之一是為了安撫蒙古各族首領,同時,想重用周培公攻打臺灣。周培公稱病重,嚮康熙推薦了姚啓聖。康熙御覽周培公積十年之功繪就的中華全圖,十分激動。周培公嚮康熙陳述葛爾丹之隱患,不久離開人世,康熙為周培公亡靈守夜。朝政之上,康熙要求商議臺灣問題,群臣意見分歧,索額圖陳述姚啓聖官越做越小的原因。康熙派太監尋找姚啓聖。姚啓聖與太監發生爭執受辱,而又依理鞭打太監。
  第二十五集
  康熙為了打擊姚啓聖的狂氣,將他投進大牢,令大阿哥胤礻是前往福建前綫,擔任副將。姚啓聖在牢內,康熙不準任何人跟他說話,把姚啓聖憋得要命。康熙召集蒙古各族首領
  ,進行安撫,群首領進言康熙剿滅葛爾丹。喀爾喀大汗力戰不敵葛爾丹,臨終前叮囑女兒寶日竜梅嚮康熙請兵光復部族。寶日竜梅血刃衝出重圍,千裏迢迢奔嚮京城。康熙對私通葛爾丹的科爾沁部落首領恩威並用,叫他把收下的葛爾丹錢財運往京城,算是藉用,又封豐腴之地與他,進行分化拉攏。胤礻是來到福建前綫,急於建立軍功,率軍出徵,起初把施琅打敗。康熙收到捷報,大喜封賞,並準備把姚啓聖逐出牢房回去養馬。
  第二十六集
  康熙叫姚啓聖坐到自己車上。姚啓聖嗜書如命,偷了康熙一本書勤讀。康熙斥責姚啓聖張狂,輕視滿清,並表示願意與他討論漢族文化。姚啓聖自責,稱康熙是聖君,學問可比一代宗師。康熙回到京城,把書賜給姚啓聖,姚啓聖感動不已。姚啓聖被重用以後,詳列收復臺灣策略,並推薦了他的學生、臺灣水師主將施琅,可以進行策反重用。康熙當着姚啓聖的面,將順治皇帝永不錄用姚啓聖的聖旨燒毀,並任命姚啓聖為福建總督,主平臺之事。臺灣首領鄭經與從將商議戰事,施琅主張議和,而鄭經卻主張力在戰,並對施琅掠奪東南五省稅糧數目問題産生疑心。
  第二十七集
  孝莊希望能夠滿漢通婚,讓阿哥、格格與漢族聯姻,化敵為友。康熙誤掀慧妃的牌子,發現後改去容妃處,慧妃滿心不快,怨責太監李德全,但無奈衹好半途回去。康熙讓容妃回福建祭祖,以皇貴妃之尊,着漢服接觸各界,做一恩服天下的女欽差。康熙愛女藍齊兒也要求同母親容妃一起去福建,康熙恩準。慧妃要兒子胤禔建功立業,取皇太子胤礽而代之。姚啓聖宣佈近海三十裏不住百姓,衹住兵勇,百姓必須遷往內地,以絶臺灣物資之需,福建沿海居民怨聲載道。姚啓聖又令廣東、浙江遷界禁海,以圍困臺灣。但這同樣影響了東南稅賦收入,朝廷內部意見紛爭,明珠等衆權臣要求罷免姚啓聖,康熙反而大力支持姚啓聖的平臺策略。明珠提出前往臺灣招降。
  第二十八集
  康熙接到鄭經要求談判來函,令明珠赴臺談判,並定下剃發、稱臣、登岸三個原則。明珠剛到福建,鄭泰送來一信,表示願意歸附大清。姚啓聖反對明珠與鄭泰相談,明珠斥責姚啓聖,並宣旨節制平臺事務。明珠前往金門,鄭泰痛訴與鄭經恩怨,並稱已在臺灣安排妥當。明珠嚮鄭經提出三個歸順原則,雙方唇槍舌劍,沒想到鄭泰下屬不但沒有刺殺鄭經,反而將他和明珠抓了起來。在海崖上,鄭經欲殺明珠和鄭泰,施琅前來救助鄭經,卻被明珠說成奉旨前來剿賊。
  第二十九集
  施琅到京晉見康熙,康熙封他將軍提督一職。施琅提出不願與姚啓聖為伍,康熙賞他一道密折。寶日竜梅來到京城,直闖王府,胤禔怒打了前來追捕寶日竜梅的葛爾丹官兵。康熙不願得罪葛爾丹,斥責胤禔。明珠勸其妹妹慧妃不要為胤禔爭位而讓康熙煩怒。寶日竜梅被安排在一個單獨的住處中,與胤礻是相見,兩人頗有好感。胤禔嚮寶日竜梅表達感情,寶日竜梅說在未為父報仇前不談此事。容妃和藍齊兒來到福建,拜見姚啓聖,被誤會拒見,後見面,姚啓聖陳述禁海之睏難,並推薦了李光地。
  第三十集
  為了節約開支,容妃提議裁減後宮各項支出,請慧妃主持此事,康熙恩準。姚啓聖在衆將士面前給施琅樹立威信。李光地被綁進京,與胤禔相見。李光地稱不願做官,請辭回鄉。在半途中,被藍齊兒率衆格格攔住,容妃也趕到,李光地衹好回京。康熙下旨修《明史》和《康熙字典》。李光地晉見康熙,被封為特派史,處理禁海遺留問題。藍齊兒暗中愛慕李光地,康熙點破藍齊兒。葛爾丹進京,偶遇藍齊兒,一下子被其美貌所吸引。索額圖稟報康熙葛爾丹的使者格隆在京購買各種物資。
  第三十一集
  康熙稱不讓寶日竜梅留在身邊是不想為任何人利用,但他一定會剿滅葛爾丹,並恩施寶日竜梅留在蘇麻喇姑身邊。胤禔萬分沮喪。藍齊兒送李光地赴閩就任,又與葛爾丹相遇。葛爾丹把在京城所購絲綢等物全部燒毀,發誓重建元大都。胤礽在索府喜歡上了收留的孤女紅玉。朝政之上,胤礽提出立即收復臺灣,群臣附議。康熙封索額圖為欽差大臣,前往福建督戰。索額圖來到福建,姚啓聖、施琅、李光地均表示反對立即攻臺,認為目前各方面條件並不成熟,但索額圖力主戰事,並以康熙相壓,姚啓聖對索額圖稱,明日一早相報最後决定。姚啓聖仔細分析索額圖意圖,决定給康熙上折。
  第三十二集
  水師全軍挫敗,但施琅得勝歸來。康熙下旨索額圖回京。姚啓聖上奏請罰,康熙準其回傢丁憂。姚啓聖離職之前,給康熙上了一折,稱攻臺之前曾給康熙上過三折,康熙並未收到,大為震怒,下旨徹底清查,兵部經辦官員引咎自盡,保護了幕後主子。慧妃嚮康熙稱贊胤禔。康熙病中召胤礻是來見,胤礻是稱兵部壓製姚啓聖三封奏摺,乃是有意而為,目的是為了保護索額圖,並說上次胤礽在朝政上率先提出力主攻臺,也是索額圖的意思。
  第三十三集
  明珠與鄭經使者馮西範討價還價,初步達成招撫條件,但最後馮西範提出鄭經要三年以後才能登岸,得寸進尺,康熙下旨嚮鄭經開戰。姚啓聖重被啓用。姚啓聖、施琅、李光地三人聯名嚮康熙立下收臺軍令狀。鄭經巡視海防,進行部署安排。旗兵為了軍備,又搶民財,與漢兵水師發生糾紛。姚啓聖上奏康熙要求旗兵離閩,葛爾丹又兵犯蒙古各族,軍力大增。康熙請明珠和索額圖主持庭儀,康熙病恙回去休息。
  第三十四集
  藍齊兒嚮孝莊皇太後哭訴,孝莊講訴自己經歷,稱女人為了大清國必須做出犧牲。藍齊兒說父皇一定會在今後消滅葛爾丹,她該如何對待。孝莊稱女兒唯獨不能有自己。姚啓聖與施琅在具體攻臺策略上發生矛盾,雙方上折康熙,康熙下旨命施琅專權主持平臺事務,姚啓聖免職回傢繼續丁憂。康熙下旨給魏東亭,近日將出巡南京,就近督促平臺戰事,並核實三千萬兩餉銀是否籌齊。魏東亭喜中有憂。江蘇道臺葛禮懷疑南京棲霞寺的應空和尚就是楊起隆,嚮他敲詐八百萬兩銀子,楊起隆無奈衹好同意。
  第三十五集
  康熙出巡南京,途中接到福建來報,請求攻臺時間推遲一日,康熙下旨必須按原定日期收臺。姚啓聖稱這是康熙為了重陽節那一天在明孝陵宣佈平臺,以便收服大明遺民之心。施琅出師攻臺,群情振奮,姚啓聖也要上船助戰,施琅不允,說他不懂海事。姚啓聖稱他為了收臺,祖墳都讓人傢挖了。施琅叫姚啓聖拿出康熙密旨。姚啓聖上船以後,施琅起錨出擊。康熙在南京受到出擊報告,甚為喜悅。康熙問魏東亭軍餉籌備情況,魏東亭說尚不足,擬將傢資也充入,康熙給他出了不少籌餉主意。魏東亭下令嚴搜紫金山和棲霞山,尋找三門大炮。葛禮嚮楊起隆索要八百萬兩銀子。
  第三十六集
  葛禮親自率兵到棲霞寺找尋銀兩,三門大炮也找到,魏東亭稱也將棲霞寺銀兩作軍餉,但楊起隆逃掉了。康熙因魏東亭瀆職進行處罰,給他兩條出路,魏東亭選擇了去臺澎當知縣。康熙恩賞姚啓聖、施琅、李光地三人,並對李光地期望很大。葛爾丹接走藍齊兒,藍齊兒嚮胤礻是反射一箭,稱她已是葛爾丹的女人。葛爾丹繼續擴張,並暗中得到沙俄支持,嚴重威脅大清皇權。葛爾丹東遷,逼近內地。葛爾丹和藍齊兒有了孩子以後,恩愛和睦,葛爾丹專門為藍齊兒建造了一座仿照北京的宮廷讓她居住。藍齊兒問葛爾丹東遷是否是為了攻打北京,葛爾丹明白無誤稱是。
  第三十七集
  索額圖揭穿傢中蔡總管臥底身份,蔡總管自盡。在官吏任用上,明珠也嚮李光地拉攏施壓。李光地往訪蘇麻喇姑,傾訴心中苦惱,稱本想做一個博學鴻儒,不料陷入了官場,而且左右夾縫,險象迭生,並稱他的老師是伍次友,勾起蘇麻喇姑無限感慨。李光地告訴蘇麻喇姑,伍次友已於八年前離世。在官吏任用名單上索額圖和明珠繼續嚮李光地施壓,並互相攻擊對方結黨營私,絶沒有好下場,請李光地站穩立場。李光地左右為難。康熙召見被葛爾丹驅出傢園的蒙古各族首領,稱打敗葛爾丹後,原來的一切都將重新歸還他們,並以親王之待遇讓他們居京,所用軍餉以後歸還。李光地嚮康熙請辭為民,並當場揭穿索額圖、明珠的朋黨之爭,被康熙免職押入大牢。蘇麻喇姑在康熙面前為李光地說情。
  第三十八集
  葛爾丹將康熙的聖旨和所賜禮物付之一炬。康熙親自率軍徵討,寶日竜梅也要參戰,康熙阻止,下旨寶日竜梅不準離開京城。康熙帶李光地坐着囚車出徵,李光地自稱糊塗之人。胤留京主政,浸於荒淫,讓衆臣跪在朝前,索額圖提醒胤要善於籠絡衆臣之心,以備將來之用,並提供了明珠營私之材料。胤稱首戰告捷,但康熙認為葛爾丹避開主力,定是另有所謀。康熙在營地見李光地,對其勸勉有加,復職侍駕。康熙身體不適,染上寒熱重癥,京城議論紛紛。
  第三十九集
  葛爾丹兵分兩路朝康熙大營逼近。康熙自覺可能無法回到京城,留下遺詔,欲立胤接位,明珠極力勸阻,稱胤在京散布謠言,急欲登基。康熙急火攻心,病情更重。容妃帶着兩個在路上遇到的法國牧師來到康熙軍營,法國牧師帶來最新研究成功的治理寒熱西藥,容妃試服以後無礙。葛爾丹與胤兵刃對陣,藍齊兒衝入勸止。康熙服藥以後,病情好轉。康熙下旨開戰,容妃衝入戰場,與藍齊兒抱在一起。雙方展開血戰,死傷無數。李光地傳康熙聖旨,令容妃和藍齊兒回到康熙大營,藍齊兒不從,堅持回葛爾丹身邊。康熙病初愈,擔心宮廷有變,準備班師回京。
  第四十集
  胤在康熙面前稱自己過河激戰之後,被大水衝走。康熙稱這次親徵大挫葛爾丹,將來仍要御驾親徵。索額圖告訴胤,稱康熙班師回京,可能要使你我陷入險境,全是明珠、胤告的禦狀。索額圖稱要把提議做皇冠竜袍的管傢交給康熙,以使胤脫離幹係。康熙不願見索額圖等留京衆臣。胤在康熙面前急於表白,康熙訓斥。康熙和胤交心,胤稱索額圖留京期間力排謠言,穩定政局。李光地在蘇麻喇姑面前稱要積極入世,扳倒索額圖和明珠兩大朋黨。
  第四十一集
  康熙整頓吏治,令大臣上奏彈劾違君之臣。康熙把彈劾明珠等朋黨的奏章推到他們面前,恩威並施。康熙令李光地也上奏章,並令其對兩封匿名彈劾索額圖勾結朱三太子密謀炮轟康熙與胤曾被葛爾丹捕獲的奏章進行清查。索額圖《尼布楚條約》談判成功,李光地燒掉了彈劾他的奏章。明珠六十大壽,衆臣前來賀喜,李光地前來傳達康熙聖旨,呈上康熙題詞,並宣讀自己彈劾明珠的奏章。康熙斥責索額圖結黨營私,並稱是因《尼布楚條約》談判成功纔保他。
  第四十二集
  康熙决定御驾親徵剿滅葛爾丹,容妃提出隨營侍駕,孝莊皇太後認為寶日竜梅也應同去出徵,並希望康熙能將藍齊兒帶回京城。張廷玉稱明珠在牢裏仍忙於公務,明珠稱自己有錯但無罪。康熙下旨明珠等大臣革職,永不錄用,並稱大清最大隱患在於朝廷,要求衆臣遵循“正大光明”牌匾,把正殿改為“正大光明殿”。康熙率軍親徵,也把明珠放在囚車裏帶上,寶日竜梅亦隨軍出徵。胤送食物給明珠,明珠不要,告誡胤心不能太軟。太監偷看了彈劾索額圖私通朱三太子的匿名奏摺,嚮索額圖與葛禮密報,索額圖令葛禮押送糧食到漠北。
  第四十三集
  陳廷敬病逝。張廷玉運糧到漠北,嚮孝莊皇太後辭行。孝莊令他到蘇麻喇姑處。蘇麻喇姑給康熙寫了一封信,稱自己一生衹真正愛過一個人,那就是弟弟玄燁。蘇麻喇姑當着張廷玉的面,又將信燒掉。孝莊下旨給容妃,令容妃勸康熙不要廢太子,對容妃稱,等她走後,不許告訴康熙,並叫關上宮門。孝莊皇太後終於病故,蘇麻喇姑也於當日圓寂。寶日竜梅給康熙帶來了糧草和兵力,並探到了葛爾丹的營地,張廷玉也押糧運到。康熙部署兵力開戰。捷報頻傳,康熙嚮張廷玉詢問孝莊皇太後近況。胤與葛爾丹再次對陣開戰。葛爾丹大軍被剿滅。
  四十四集
  葛禮勸說朱三太子密殺康熙。康熙在草原上舉行慶賀勝利歡宴,並與寶日竜梅在草原上暢遊,發生情愛,寶日竜梅回到蒙古舊部。朱三太子來襲康熙大營被殲,康熙見到戰死的朱三太子和葛禮。康熙回京途中,索額圖和胤着素服率衆臣跪地迎駕,告孝莊皇太後和蘇麻喇姑已經病逝,康熙昏厥過去。康熙來到靈堂。明珠在牢裏捉虱子,咒駡政敵,索額圖也被押進了大牢,明珠要張廷玉嚮康熙稟報由他來審辦索額圖一案,李光地建議胤趕快上奏摺彈劾索額圖,以與索額圖劃清界綫,被胤扇了一個耳光。康熙下旨審理索額圖一案,胤監審。索額圖稱葛禮襲營一事與他無關。
  第四十五集
  康熙問胤索額圖弒君一事,胤承認曾與他密商過,康熙稱以後不會提起此事。康熙廢除太子胤,胤當庭暈倒,容妃以孝莊皇太後之遺旨反對廢太子,慧妃稱孝莊皇太後不曾有此遺旨,康熙下旨將容妃押下,剝奪貴妃身份。康熙下旨給胤去掉枷鎖,並予治病。康熙面對皇子爭位,深感心力交瘁。康熙告訴容妃,紅玉已自殺於朱三太子墳前,問容妃為何放走紅玉,容妃稱康熙疑心太重,康熙拂袖而去,將容妃逐出後宮為奴。慧妃聽到容妃被貶為奴大喜,令她去洗馬桶。
  第四十六集
  千叟宴上,索額圖和明珠也戴枷鎖前來,康熙見到魏東亭和他的孫子魏子玉。康熙揮酒祭天,敬衆臣和百姓,再敬政敵,並稱自己是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子孫最多的一位皇帝。衆皇子來給千叟敬酒。張廷玉也給索額圖、明珠敬酒,索額圖對明珠稱相逢一笑泯恩仇。魏東亭稱康熙“千古一帝”,康熙說衹想把後事安排妥當。“千叟宴”外,容妃挑夜洗馬桶,終被馬桶壓死。魏東亭對康熙稱,想不到皇上會封這位皇子為接位之人,說完病逝。朝政之上,康熙即將宣佈“立儲”遺旨,卻猝死在竜座上,走完自己輝煌的一生。(全劇終)
電視音樂
  主題麯《嚮天再藉五百年》
  (註:這首歌原為電視劇《大英雄鄭成功》的主題麯,《大英雄鄭成功》遭廣電總局禁播後成為《康熙王朝》的主題麯)
  張俊以 樊孝斌 作詞
  浮剋作麯
  韓磊演唱
  沿着江山起起伏伏溫柔的麯綫
  放馬愛的中原愛的北國和江南
  面對冰刀雪劍風雨多情的陪伴
  珍惜蒼天賜給我的金色的華年
  做人一地肝膽
  做人何懼艱險
  豪情不變年復一年
  做人有苦有甜
  善惡分開兩邊
  都為夢中的明天
  看鐵蹄錚錚
  踏遍萬裏河山
  我站在風口浪尖緊握住日月旋轉
  願煙火人間安得太平美滿
  我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
  做人一地肝膽
  做人何懼艱險
  豪情不變年復一年
  做人有苦有甜
  善惡分開兩邊
  都為夢中的明天
  看鐵蹄錚錚
  踏遍萬裏河山
  我站在風口浪尖緊握住日月旋轉
  願煙火人間安得太平美滿
  我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
  我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
  片尾麯《大男人》
  歌手:騰格爾
  一生有一種大海的氣魄
  歲月一頁頁無情翻過
  把乾坤留在我心中的一刻
  就已經註定我不甘寂寞
  一心要一分生命的廣阔
  世界一遍遍風雨飄落
  把江山扛在我肩頭的一刻
  就已經决定我男兒本色
  大男人不好做
  再辛苦也不說
  躺下自己把憂傷撫摸
  大男人不好做
  風險中依然執着
  兒女情長都藏在心窩
  任它一路坎坷
  大男人不好做
  再辛苦也不說
  躺下自己把憂傷撫摸
  大男人不好做
  風險中依然執着
  兒女情長都藏在心窩
  任它一路坎坷
與真實歷史的差別
  1.電視劇裏,說是清兵攻破明宮,歷史正確是李自成起義滅明。錯的有點離譜
  2.董鄂妃其實是‘旗人’
  《康熙帝國》第二集,順治寵愛的董鄂妃患天花,佟妃恨恨地對孝莊太後說:‘一個漢女’把皇上迷得七暈八素的。其實,董鄂妃是漢女(董小宛)是民間傳言,早被史學界否定的。
  3.孝莊太後不能用謚號自稱的。
  孝莊太後知道順治出傢心思已定不可輓回後的一段獨白,其中說到“我孝莊……”。這裏是錯誤的。
  孝莊太後本名布木布泰,是蒙古科爾沁部貝勒塞桑的女兒,十三歲的時候嫁給皇太極,崇德元年被封為永福宮莊妃。她於康熙二十六年12月25日病逝,康熙給祖母上尊謚:孝莊仁宣誠憲恭懿翊天啓聖文皇后。
  孝莊文皇后是這位太後死後的謚號,謚號是死者的哀榮,也是對她一生的評價,孝莊太後自己不可能用謚號來自稱。
  4.電視劇裏,康熙說:“前面這條道500年前鐵木真從此攻進北京城,使大宋王朝衹剩半壁江山……”歷史上:北宋是金給滅的!
  5.歷史上的周培公是個小角色,他衹是清軍裏的一個幕僚。
  (周培公長於計謀,曾因功授七品官。圖海統領大軍進至潼關時,他上《平涼策》,因此被招為幕僚。清軍攻下平涼咽喉虎山墩後,堅不可摧的平涼城已置於清軍炮火之下。這時,在王輔臣部下任總兵官的黃九疇及布政使龔榮遇得知自己的同鄉周培公在圖海大將軍帳下做幕僚,於是願做內應,勸降王輔臣。圖海最終沒費一槍一彈降服王輔臣。)
  但劇中說周培公得到重用,任撫遠大將軍,有兵力20餘萬等等,是假的。
  6.歷史上容妃是乾隆的妃子,即傳說中的香妃。康熙帝衹有榮妃,既固倫榮憲公主的母親。藍齊兒即固倫榮憲公主(皇三女,二公主),康熙帝的掌上明珠,最疼愛的女兒,但沒有嫁給葛爾丹,嫁的是比公主大3歲的蒙古部落貴族王子烏爾袞。
  7.康熙死法也是錯誤的!
  8.孝莊的死亡時間是錯誤的
  歷史上,孝莊死時,康熙侍奉在旁,而劇中則是康熙在外徵戰,不符歷史。
  9.蘇麻喇姑的身世以及與康熙的關係的錯誤
  歷史上,蘇麻喇姑是孝莊皇后的貼身侍女,她從小服侍的應該是孝莊而不是康熙,如果是孝莊的貼身侍女,那麽年齡必定與孝莊相仿,孝莊是康熙的祖母,那麽,蘇麻喇姑也必定是康熙祖母輩的人,又怎會與康熙有感情呢。這與歷史不符。
  10.蘇麻喇姑死亡時間的錯誤。
  史上記載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孝莊病逝,而蘇麻喇姑死於康熙四十四年九月初七。而劇中則表現為:“孝莊病逝後,蘇麻喇姑隨即圓寂,”這與歷史不符。
  11.明珠不姓明,也絶非漢人。
  “明珠”即“納蘭明珠”,納蘭明珠是清康熙年間最重要的大臣之一,後來卻因為朋黨的罪名被罷黜職位,後雖官復原級,卻再也受不到重用了,最後鬱鬱而死。其子納蘭性德為“清代第一詞人”。而劇中把明珠歸為漢臣實為謬誤。且,張廷玉去查抄明珠傢中時,明珠的官邸題為“明府”是一誤解。
  12.鄭經死於1681年,此時臺灣並沒有被清廷收復,1683年嚮清朝投降的是他的兒子鄭剋塽。而劇中安排鄭經自殺於清軍剋臺之日,違背歷史事實。
  13、孝莊並沒有下嫁多爾袞
  14、噶爾丹不是被胤褆殺死的,歷史上的噶爾丹最後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服毒自殺
  15、清兵與噶爾丹交戰時,噶爾丹是以駱駝來組成“駝城”來與清軍交戰的,而該劇中沒有
  16、順治皇帝並沒有出傢當和尚,而是死於天花
相關詞
大清公主
包含詞
康熙王朝主題麯康熙王朝主題麯 韓磊康熙王朝主題麯韓磊
電視劇康熙王朝主題麯嚮天再藉五百年 康熙王朝主題嚮天再藉五百年 康熙王朝
嚮天再藉五百年 電視劇康熙王朝主題麯嚮天再藉五百年電視劇康熙王朝主題麯嚮天再藉五百年康熙王朝
嚮天再藉五百年康熙王朝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