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 : 哲学史 : 历史人物 : 名人 : 文学写作 : 天文 : 刑法 > 康德
目录
溥仪康德
溥仪康德
  康德(1934年3月1日-1945年8月17日)是溥仪在满洲国的第二个年号。
康德 Immanuel Kant (1724~1804) 

伊曼努尔·康德

伊曼努尔·康德(德语:Immanuel Kant德语发音:[ɪˈmaːnu̯eːl ˈkant];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为启蒙时代著名德意志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其学说深深影响近代西方哲学,并开启了德国唯心主义康德义务主义等诸多流派。 并且影响后世,诞生了新康德主义。康德是启蒙运动时期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是德国思想界的代表人物。他调和了勒内·笛卡儿理性主义法兰西斯·培根经验主义,被认为是继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后,西方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康德有其自成一派的思想系统,并且有不少著作,其中核心的三大著作被合称为“三大批判”,即《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这三部作品有系统地分别阐述他的知识学伦理学美学思想。《纯粹理性批判》尤其得到学术界重视,标志着哲学研究的主要方向由本体论转向认识论,是西方哲学史上划时代的巨著。此外,康德在宗教哲学法律哲学历史哲学方面也有重要论著。康德哲学理论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是,认为将感性直观(经验)转化为知识的能力——纯粹知性概念(即“范畴”),以及将知识外的理念(如上帝,心灵,自由)加以实践的能力——纯粹理性概念,都是理性的功能,是人与生俱来的,没有它们我们就无法理解世界。

他的认识论伦理学分别是论证知识和道德的,他批判和吸收了英国经验主义休谟贝克莱)与欧陆的理性主义(主要是沃尔夫-莱布尼兹的理性传统),对德国唯心主义费希特黑格尔)与浪漫主义影响深远。认识论与伦理学构成康德哲学的两大部分,前者关于“现象界”;后者关于“意志自由”是截然对立和二分的。两者的中介成为康德“批判哲学”的终结思,自然与自由的沟通和统一就在于《批判力批判》中。此外他还曾针对太阳系的形成提出第一个现代的理论解释,即康德-拉普拉斯假设
 
 


Immanuel Kant (UK/kænt/, US/kɑːnt/; German: [ɪˈmaːnu̯eːl ˈkant, -nu̯ɛl -]; 22 April 1724 – 12 February 1804) was a German philosopher and one of the central Enlightenment thinkers. Kant's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works in epistemologymetaphysicsethics, and aesthetics have made him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figures in modern Western philosophy.

In his doctrine of transcendental idealism, Kant argued that space and time are mere "forms of intuition" which structure all experience, and therefore that while "things-in-themselves" exist and contribute to experience, they are nonetheless distinct from the objects of experience. From this it follows that the objects of experience are mere "appearances", and that the nature of things as they are in themselves is consequently unknowable to us. In an attempt to counter the skepticism he found in the writings of philosopher David Hume, he wrote the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1781/1787), one of his most well-known works. In it, he developed his theory of experience to answer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synthetic a priori knowledge is possible, which would in turn make it possible to determine the limits of metaphysical inquiry. Kant drew a parallel to the Copernican revolution in his proposal that the objects of the senses must conform to our spatial and temporal forms of intuition, and that we can consequently have a priori cognition of the objects of the senses.[b]

Kant believed that reason is also the source of morality, and that aesthetics arise from a faculty of disinterested judgment. Kant's views continue to have a major influence on contemporary philosophy, especially the fields of epistemologyethicspolitical theory, and post-modern aesthetics. He attempted to expla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ason and human experience and to move beyond what he believed to be the failures of traditional philosophy and metaphysics. He wanted to put an end to what he saw as an era of futile and speculative theories of human experience, while resisting the skepticism of thinkers such as Hume. He regarded himself as showing the way past the impasse between rationalists and empiricists, and is widely held to have synthesized both traditions in his thought.

Kant was an exponent of the idea that perpetual peace could be secured through universal democracy an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that perhaps this could be the culminating stage of world history. The nature of Kant's religious views continues to be the subject of scholarly dispute, with viewpoints ranging from the impression that he shifted from an early defense of an ontological argument for the existence of God to a principled agnosticism, to more critical treatments epitomized by Schopenhauer, who criticized the imperative form of Kantian ethics as "theological morals" and the "Mosaic Decalogue in disguise", and Nietzsche, who claimed that Kant had "theologian blood" and was merely a sophisticated apologist for traditional Christian faith.[c] Beyond his religious views, Kant has also been criticized for the racism presented in some of his lesser-known works, such as Anthropology from a Pragmatic Point of View and "On the Different Races of Man".

Kant published other important works on ethics, religion, law, aesthetics, astronomy, and history. These include the Universal Natural History (1755), the Critique of Practical Reason (1788),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 (1797), the Critique of Judgment (1790), which looks at aesthetics and teleology, and Religion within the Bounds of Bare Reason (1793).

No. 3
  (1724—1804) 德国哲学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理论的创始人。
▲德国康德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德国哲学家、天文学家、星云说的创立者之一、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创始人。
生平概述
  伊曼努尔·康德生于1724年4月22日,1740年入哥尼斯贝格大学。从1746年起任家庭教师4年。1755年完成大学学业,取得编外讲师资格,任讲师15年。在此期间康德作为教师和著作家,声望日隆。除讲授物理学和数学外,还讲授逻辑学、形而上学、道德哲学、火器和筑城学、自然地理等。18世纪60年代,这一时期的主要著作有:《关于自然神学和道德的原则的明确性研究》(1764)、《把负数概念引进于哲学中的尝试》(1763)、《上帝存在的论证的唯一可能的根源》(1763)。所著《视灵者的幻梦》(1766)检验了有关精神世界的全部观点。1770年被任命为逻辑和形而上学教授。同年发表《论感觉界和理智界的形式和原则》。从1781年开始,9年内出版了一系列涉及广阔领域的有独创性的伟大著作,短期内带来了一场哲学思想上的革命。如《纯粹理性批判》(1781)、《实践理性批判》(1788)、《判断力批判》(1790)。1793年《在理性范围内的宗教》出版后被指控为滥用哲学,歪曲并蔑视基督教的基本教义;于是政府要求康德不得在讲课和著述中再谈论宗教问题。但1797年国王死后,他又在最后一篇重要论文《学院之争》(1798)中重新论及这一问题。《从自然科学最高原理到物理学的过渡》本来可能成为康德哲学的重要补充,但此书未能完成。1804年2月12日病逝。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这是人类思想史上最气势磅礴的名言之一,它刻在康德的墓碑上,出自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最后一章。
  1804年2月12日上午11时,伊曼努埃尔.康德在家乡科尼斯堡去世。康德去世时形容枯槁,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遗体放在那里就像一个木乃伊。而且他的遗体也确实像一个木乃伊那样被展览:科尼斯堡的居民排着长队瞻仰这个城市的最伟大的儿子。当时天气寒冷,土地冻得无法挖掘,整整16天过去后康德的遗体才被下葬。
  去世时的康德似乎仅仅是自己的一个影子,临死前的若干年里,他的身体和精神都极为衰弱,作为哲学家的康德也只剩下了一个影子,那时德国哲学界的风云人物是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等人早,他们作为德国唯心主义的领军人物誉满天下。1799年,康德发表了生前最后一篇文章-“论与费希特科学学之关系”。在这篇封笔之作中,康德对费希特的科学哲学给予的评价是:一钱不值。这是康德作为哲学家的最后一句话,从此他就告别了哲学舞台-他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死后的康德很快就从哲学的影子变成了人类思想天空里的一颗巨星,当代德国著名哲学家、现代存在主义哲学奠基人卡尔.雅斯贝斯(1883~1969)将康德与柏拉图(约公元前427年-前347年)和奥古斯汀(354-430)并列称为三大“永不休止的哲学奠基人”。
  生平概述2:
  康德于1724年4月22日出生在东普鲁士的首府科尼斯堡(k?nigsberg),他出生时,有“武王”之称的普鲁士国王弗里德利希-威廉一世在那里已经统治了11个年头。
  康德的父亲是一个马鞍匠,父母都是信仰新教的虔信派(pietismus)教徒,虔信派强调宗教的精神,重视虔诚的信仰感情,康德小时候的精神世界受到很深的虔信派影响。八岁时,康德开始上学,学校提倡的是人文主义教育,反对宗教带给人的思想上的僵化。学校的教育改变了康德的宗教态度,他从此开始一生都对宗教祈祷和教堂唱诗感到反感。也是因为学校的教育,他开始怀疑建立在感觉与感受上的宗教,他的宗教哲学简单地来说也是对虔信派的一种反动。
  1740年,康德进了科尼斯堡大学。人们现在无法考证他当时注册了什么专业,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经常听哲学课。1748年,24岁的康德大学毕业,因为他的父亲已经去世两年,他衣食无托,前途渺茫。由于大学没有他的位置,他决定到科尼斯堡附近的小城镇去做家庭教师。
  康德曾说再也没有哪个家庭教师比他还差,但是实际上他这是谦虚,因为他教过的学生对他的口碑都不错。在做家庭教师期间,他发表了第一本著作-“关于生命力的真实估计之思考”,内容是关于笛卡儿、牛顿和莱布尼茨提出的哲学与科学命题。五年的家庭教师生涯后康德重返科尼斯堡,从此他再也没有离开过家乡。返回家乡后,康德再次进入大学学习。1755年,康德以“自然通史和天体论”获得硕士学位,三个月后获得大学私人助教资格,开始教授哲学。在私人助教这个教职上,康德一干就是15年,学生的听课费就成了他的生活来源。因为康德的课很受欢迎,愿意听他的课的学生也多,因此他在生活上也做到了衣食无忧。
  在任助教期间,康德开始经常发表著作。他的论题包罗万象,从自然科学、美学、神学甚至到巫术应有尽有,但贯穿其中的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哲学研究应该如何进行:是从理性的观点出发,从普遍真理中推导出有关事物的真理还是从经验出发,通过观察得出普遍的结论?
  康德的著述和讲课使他称为一个受人尊敬的哲学家,他的影响开始走出科尼斯堡,很多学生慕名而来成为他的弟子,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与哥德和席勒一起成为魏玛古典派顶梁柱的赫尔德。尽管如此,康德很长的时间里没有得到教授职位,期间他拒绝了科尼斯堡提供给他的诗学艺术教授聘书。他还拒绝了来自埃尔朗根大学和耶拿大学的教授聘书,他只愿意在科尼斯堡大学担任哲学教授,因为他不愿意离开家乡,而且身体状况也不允许他迁居他乡。康德在给友人的信中说:“我胸腔狭窄,心脏和肺的活动余地很小,天生就有疑病症倾向,小时候甚至十分厌世。”
  1770年,康德在46岁时终于获得了科尼斯堡大学逻辑学与形而上学教授一职,他的就任报告题目是“感性与知性世界的形式与根据”。当上教授以后,康德沉寂十年没有发表一篇文章,而是潜心研究他的批判哲学。1781年,他发表了“纯粹理性批判”,仅凭这一部著作,康德就可以奠定他在哲学史上的不朽地位。
三大批判
  康德的“三大批判”构成了他的伟大哲学体系,它们是:“纯粹理性批判”(1781年)、“实践理性批判”(1788年)和“判断力批判”(1790年)。
  “纯粹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能知道什么?康德的回答是:我们只能知道自然科学让我们认识到的东西,哲学除了能帮助我们澄清使知识成为可能的必要条件,就没有什么更多的用处了,自从柏拉图以来的形而上学问题其实是无解的。
  对于康德来说,要想回答我们能知道什么这个问题,就要首先看看认识者和被认识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古典哲学中的真理被看成是语言与事物的一致相应,康德问道:这种一致如何才成为可能?事物是具体的和物化的,而语言是抽象的,这两种东西怎么会一致?实际上人的感知提供的只是物体的某些特性,如质量、体积、形状、数量、重量、运动速度等,没有这些特性,我们就无法对物体展开想象。这是物体的主要特性。物体还有其它从属特性,如颜色、声音、味道和温度感觉等,这些从属特性虽然是物体的一部分,但是人们可以进行不同的想象。例如我们可以把一辆蓝色的桌子想象成绿色的桌子。这种主要特性和从属特性的区别让人进一步问:外部世界真实状况究竟是什么?因为如果我对物体的某些特性可以进行不同的想象,也就是说这些特性似乎只在我的感知中存在,我怎样才能肯定世界只不过是存在于我的头脑当中?因此,语言与事物的一致(真理)似乎只有在人的头脑中才成为可能。
  这当然是令人绝望的极端怀疑主义。如果人们不甘于接受这一观点该怎么办?也许一种我们无法认知的外部世界确实存在,那我们又该怎么办?康德以前,哲学家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就是把这一问题推给上帝:我们的思想与外部世界一致,因为这是上帝愿意这样安排的。但问题是:我们怎么知道上帝让我们看到的事物就是事物的本来面目?
  康德把这个问题彻底给颠倒了。在此之前,人们让认识向外部事物看齐,而康德说,如果我们颠倒一下,让事物向我们的认识看齐,该会如何?康德把这一思维方法与哥白尼的“日心说”相比较:哥白尼以前,人们认为一切星球围着我们地球转,哥白尼却说,我们地球是在围着其它星球转。
  康德带来了哲学上的哥白尼式转变。他说,不是事物在影响人,而是人在影响事物。是我们人在构造现实世界,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人比事物本身更重要。康德甚至认为,我们其实根本不可能认识到事物的真性,我们只能认识事物的表象。康德的著名论断就是:知性为自然立法。他的这一论断与现代量子力学有着共同之处:事物的特性与观察者有关。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研究了人类感知的形式,即空间和时间。存在于时间和空间里的物质被人类的理解力加工为经验,而康德把人类理解力的形式称为“(绝对)范畴”,这些人类理性的形式中包括人们对灵魂、世界和上帝的设想,康德把它们理解为某种制约原则,人们的经验世界就是通过这些原则得以构造。
  “纯粹理性批判”研究的人类如何认识外部世界的问题,而康德1788年发表的“实践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伦理学的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做?简单化地说,康德告诉我们说:我们要尽我们的义务。但什么叫“尽义务”?为了回答这一问题,康德提出了著名的“(绝对)范畴律令(kategorischer imperativ)”:“要这样做,永远使得你的意志的准则能够同时成为普遍制订法律的原则。”康德认为,人在道德上是自主的,人的行为虽然受客观因果的限制,但是人之所以成为人,就在于人有道德上的自由能力,能超越因果,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判断力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可以抱有什么希望?康德给出的答案是:如果要真正能做到有道德,我就必须假设有上帝的存在,假设生命结束后并不是一切都结束了。“判断力批判”中,康德关心的问题还有人类精神活动的目的、意义和作用方式,包括人的美学鉴赏能力和幻想能力。
  1795年出版的《论永久和平》应该是康德为人类贡献的最后一部有深远影响的著作,书中提出了世界公民、世界联邦、不干涉内政的主权国家原则等至今仍有现实意义的构想。
  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德国哲学家、天文学家、星云说的创立者之一、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创始人。
  1754年,康德发表了论文《论地球自转是否变化和地球是否要衰老》,对“宇宙不变论”大胆提出怀疑。
  1755年,康德发表《自然通史和天体论》一书,首先提出太阳系起源星云说。康德在书中指出:太阳系是由一团星云演变来的。这团星云由大小不等的固体微粒组成,“天体在吸引力最强的地方开始形成”,引力使微粒相互接近,大微粒吸引小微粒形成较大的团块,团块越来越大,引力最强的中心部分吸引的微粒最多,首先形成太阳。外面微粒的运动在太阳吸引下向中心体下落是于其他微粒碰撞而改变方向,成为绕太阳的圆周运动,这些绕太阳运转的微粒逐渐形成几个引力中心,最后凝聚成绕太阳运转的行星。卫星的形成过程与行星相似。
  康德的星云说发表后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拉普拉斯的星云说发表以后,人们才想起了康德的星云说。
生平和著作年表
  1724年4月22日 伊曼努尔。康德生于哥尼斯堡。
  1730年 入小学
  1732年 入中学
  1737年 母亲去世
  1740年9月24日 康德考取哥尼斯堡大学
  1746年 父亲去世。 《论活力的正确评价》一书付印。该书于1749年出版
  1747年 康德在安德施牧师家当教师(在古姆比年附近的犹德早村)
  1750年 在休里增少校家当教师(在奥斯德罗德罗附近的阿尔恩斯多尔夫村)
  1753年 在凯瑟琳伯爵家教师(劳登堡 吉尔西德区)
  1754年 回到哥尼斯堡,6月 《对一个问题的研究,地球是否由于绕轴旋转时发生过变化》;8月 《关于从物理学观点考察地球是否已经衰老的问题》
  1755年3月 《自然通史和天体理论》;4月17日 提出学位论文《论火》;5月13日 硕士学位考试;6月12日 得到硕士学位;9月27日 求职论文答辩。 《对形而上学认识论基本原理的新解释》
  1756年1----4月 论述里斯本地震的两篇文章和一本书;4月10日 为取得教授职位进行文化答辩。《唯物单子论》
  1757年春 《自然地理学讲授提纲》
  1758年 1月(至1762年7月)康德-----俄国臣民。春 《运动和静止的新学说》;12月 康德争取基波克死后虚悬的教授职位,未成。12月14日 向伊丽莎白女皇呈交的申请书。
  1759年10月 《试对乐观主义作若干考察》
  1760年6月 《对丰克先生夭亡的想法》
  1762年 《三段论法四格的诡辩》 赫德尔听康德讲课(到1764年)12月 《证明上帝存在的唯一可能的根据》
  1763年 《将负值概念引入哲学的尝试》
  1764年 《对于美好和崇高的感情的的观察》《论脑病》《对自然神论和道德原则的明晰性的研究》
  1765年 《关于1765年冬季学期讲课时间表的通知书》
  1766年2月 康德被认命为王家图书馆副馆长。 《视灵者的幻想》
  1768年 《论空间方位区分的基本根据》
  1769年 埃尔兰根大学聘请担任教授职务
  1770年1月 耶拿大学聘请;3月31日 被任命哥尼斯堡大学逻辑和形而上学编内正教授职务8月21日 学位论文《论感觉界和理智界的形式和原则》答辩
  1771年 评论莫斯卡提的作品
  1772年2月21日 致函赫茨,谈到写作《纯粹理性批判》的构思
  1772年 5月 康德辞去图书馆副馆长一职
  1775年 《论各种不同的人种》
  1776-1777年 论“博爱”的两篇文章
  1778年 策特里茨大臣劝说康德,要他转到哈勒大学工作
  1780年 康德成为哥尼斯堡大学评议委员会成员
  1781年5月 《纯粹理性批判》问世
  1783年 《未来形而上学导论》 评舒尔茨所著《道德学入门》一书
  1784年 康德购置一所私人住宅。10月 《从世界公民的观点撰写世界通史的想法》;12月 《问答:什么是启蒙运动》
  1785年1月和11月 康德评论赫德尔的书《人类历史哲学思想》;3月 《论月球上的火山》;4月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11月 《论人种概念的确定》
  1786年1月 《对人类历史起源的推测》;春 《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原理》;夏 康德被推选为大学校长;10月 《何谓在思维中确定方向》;12月7日 康德被选为柏林科学院院士
  1787年6月 《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出版;12月31日 致函莱因霍尔德,说明哲学体系的三元结构
  1788年1月 《论目的论原理在哲学中的运用》;春 《实践理性批判》出版;夏 康德第二次参加校务会议
  1789年 卡拉姆金拜访康德
  1790年 《批判力批判》出版;《纯粹理性批判》第三版
  1791年8月 费希特为了与康德认识,来到哥尼斯堡 ;9月 《神正论的所有哲学尝试归于失败》
  1792年4月 《论人的劣根性》
  1793年春 《论理性范围内的宗教》;9月 《论格言:道理上可以说得过去,可是实践上却行不通》
  1794年5月 《论月球对气候的影响》;6月《论万物的终结》;7月28日 康德被选为彼得堡科学院院士;10月12日 康德因为就宗教问题发表意见受到国王申斥
  1795年 《永久和平论》发表
  1796年 《论灵魂的器官》;6月23日 康德最后一次讲课
  1797年 《道德形而上学》发表;6月14日 哥尼斯堡的大学生们纪念康德学术活动五十周年;7月《关于迅速签订哲学上永久和平条约的通告》;9月 《论出于利他动机而说谎的虚妄权利》
  1798年4月4日 康德被选为西恩(意大利)科学院院士;秋 《学科间纷争》 《人类学》发表
  1799年8月 《关于费希特所著《知识学》的声明》发表
  1800年 最后一篇单独发表的著作-----德语立陶宛语词典的跋;9月 耶舍出版康德的《逻辑学》
  1801年11 月14日 康德请求解除他科学院评议委员会成员的职务
  1802年 林克出版康德的《自然地理学》
  1803年 林克出版康德的《教育学》;12月15日 写最后一篇日记
  1804年2月12日 康德逝世;2月28日 安葬。5月 林克出版《自莱布尼茨和沃尔夫以来德国形而上学的成就
国内译介情况
  康德“三大批判“之中译本,在此就我所知所读进行一比较。
  1、《纯理批判》。共六个中译本(胡译本、蓝译本、牟译本、韦译本、邓译本、李译本)
  上个世纪30年代,胡仁源曾有一译本(商务版),这条信息我只是在三联《读书》上看到过。从未见过原译本。下来便是蓝公武之译本(商务版),该译本在上个世纪是国内通用的版本。使用半文半白体,流畅,但对一些文言功底较差的人来说很难读。一些译名亦在商榷之间。接下来应该是牟宗三先生的译本,名为《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其中含有牟先生的评注,故为“译注”,仅在港台广为使用,国内除部分学者外,皆无缘拜读。其中术语之翻译与大陆译本亦多不相同。我曾见到过牟先生的这个译本,无奈仅是一见,却无缘拜读。九十年代初,韦卓民的中译本出版(华中师范版),该书是作为遗著整理才得以面世的。无奈因出版社的知名度不够高且发行面不够广,未能产生广泛影响。韦译本之术语,基本成为目前认同的标准,但该版本校对极差(再版后依然多有舛误,令人多少有些诧异),语句流畅性相较蓝译本亦较差。以上译本皆从英文译出。学术界呼唤新的从德文直译过来的译本,酝酿数年后,在2004年,恰逢纪念康德逝世200周年之际,邓晓芒的译本出版。邓晓芒与其师杨祖陶自90年代中期开始便开始出版其康德研究著述,书中所引皆为自德文直译过来的,开始的译文简直不通,但经过多年的研习,2003、2004年陆续出版的三大批判译得很好。起码是我所见过的译本中最好的。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康德哲学的研究便成为“显学”,与邓晓芒同时,李秋零也从德文直接翻译了《纯理批判》。但窃以为邓译本要优于李译本。
  2、《实践理性批判》,共四个译本(关译本、牟译本、韩译本、邓译本)
  与《纯理批判》相比,《实践理性批判》的翻译要容易一些。这不仅是篇幅上的原因,还有其内容上的原因(与个体能接得上,不像《纯理批判》那样晦涩与思辨)。最早通用的是关文运译本,译文很不错。牟宗三先生的译本名为《康德的道德哲学》,我甚至连见之缘分都没有,甚憾!以上皆是据英译本译出。直到上世纪末,韩水法的译本出版,该译本是据德文本翻译的,译文亦很优秀。接下来便是2003年出版的邓晓芒译本。与韩译本各有胜场。
  3、 《判断力批判》(共三个译本,宗白华、韦卓民合译本、牟译本、邓译本)
  宗、卓合译本一直在国内广泛使用,译文有滞感。牟译本《判断力之批判》无缘见。邓译本据德文本译出,现基本已取代宗、卓合译本。
  《康德美学文集•判断力批判》 曹峻峰译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
  附:《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共两个译本,何译本、李译本)
  国内通行的为何兆武之译本,无奈其译本连一些基本的术语都译的差强人意,应为其本人非哲学出身故。我有幸曾读到李明辉先生的译本(复印件),书名为《历史哲学论文集》,翻译得很好。
  此外还有《未来形而上学导论》、《道德形而上学基础》、《实用人类学》等书之译出,李秋零更是从2000年开始翻译《康德著作全集》(2003年至今已出三卷,共九卷,据德文本译出)。且抛开译本本身不谈,最起码对于康德哲学引介之功是巨大的。
  我刚刚调动工作,从西安来到南宁,书并没有随身带来(害得我很多书都重买),因此我只能就我印象和记忆模糊的说一下版本,无法校订。
  1、邓晓芒译本是2003~2004年出版的,人民出版社。
  2、李秋零译本也是从2003年开始出版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韩水法的译本是1999年商务版。
  4、蓝译本乃是五十年代商务版,后来又陆续重印。
  5、韦译本《判断力批判》下卷是七十年代末出版,商务版。其《纯粹理性批判》译本是90年华中师范大学出版,后2000(或是2001)再版(精装)。
  6、宗白华《判断力批判》上卷是五、六十年代商务版。后陆续重印。
  7、何译《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九十年代末(印象中是1999)商务版。
  8、关文运《实践理性批判》印象中是1956年商务版,直到本世纪初才又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重印。商务版的现在大体只在图书馆才可见到。
  9、牟宗三先生译本大陆少见,基本都是台北学生书局印行。除《判断力批判》乃是晚出(80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才出版)外,另外两部译本在五、六十年代即已出版。后不断在港台重印。
  10、李明辉《历史哲学论文集》是台北联经九十年代出版。
  11、胡仁源的译本乃是30年代商务印书馆出版。
▲年号:康德
  康德是溥仪在满州国第二个年号。1934年3月1日—1945年8月15日
  中国民国期间纪年的方式:康德年+1933=公元纪年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废除年号纪年的做法,而改用民国纪年。
▲中国历史人物:康德
  北齐康德,代人也。历数州刺史、并省尚书,封新蔡郡王。
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
  另见词条:伊曼努尔·康德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 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德国哲学家、天文学家、星云说的创立者之一、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唯心主义,不可知论者,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定者。
  在康德去世的1804年,出生了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时期的代表人物:费尔巴哈(1804~1872)Feuerbach,Ludwig Andreas
生平概述1
  伊曼努尔·康德生于1724年4月22日,1740年入哥尼斯贝格大学。从1746年起任家庭教师9年。1755年完成大学学业,取得编外讲师资格,任讲师15年。在此期间康德作为教师和著作家,声望日隆。除讲授物理学和数学外,还讲授逻辑学、形而上学、道德哲学、火器和筑城学、自然地理等。18世纪60年代,这一时期的主要著作有:《关于自然神学和道德的原则的明确性研究》(1764)、《把负数概念引进于哲学中的尝试》(1763)、《上帝存在的论证的唯一可能的根源》(1763)。所著《视灵者的幻梦》(1766)检验了有关精神世界的全部观点。1770年被任命为逻辑和形而上学教授。同年发表《论感觉界和理智界的形式和原则》。从1781年开始,9年内出版了一系列涉及广阔领域的有独创性的伟大著作,短期内带来了一场哲学思想上的革命。如《纯粹理性批判》(1781)、《实践理性批判》(1788)、《判断力批判》(1790)。1793年《在理性范围内的宗教》出版后被指控为滥用哲学,歪曲并蔑视基督教的基本教义;于是政府要求康德不得在讲课和著述中再谈论宗教问题。但1797年国王死后,他又在最后一篇重要论文《学院之争》(1798)中重新论及这一问题。《从自然科学最高原理到物理学的过渡》本来可能成为康德哲学的重要补充,但此书未能完成。1804年2月12日病逝。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它出自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最后一章,刻在康德的墓碑上。
  1804年2月12日上午11时,伊曼努埃尔.康德在家乡科尼斯堡去世。康德去世时形容枯槁,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遗体放在那里就像一个木乃伊。而且他的遗体也确实像一个木乃伊那样被展览:科尼斯堡的居民排着长队瞻仰这个城市的最伟大的儿子。当时天气寒冷,土地冻得无法挖掘,整整16天过去后康德的遗体才被下葬。
  去世时的康德似乎仅仅是自己的一个影子,临死前的若干年里,他的身体和精神都极为衰弱,作为哲学家的康德也只剩下了一个影子,那时德国哲学界的风云人物是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等人早,他们作为德国唯心主义的领军人物誉满天下。1799年,康德发表了生前最后一篇文章-“论与费希特科学学之关系”。在这篇封笔之作中,康德对费希特的科学哲学给予的评价是:一钱不值。这是康德作为哲学家的最后一句话,从此他就告别了哲学舞台-他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死后的康德很快就从哲学的影子变成了人类思想天空里的一颗巨星,当代德国著名哲学家、现代存在主义哲学奠基人卡尔.雅斯贝斯(1883~1969)将康德与柏拉图(约公元前427年-前347年)和奥古斯汀(354-430)并列称为三大“永不休止的哲学奠基人”。
生平概述2
  康德于1724年4月22日出生在东普鲁士的首府科尼斯堡(Königsberg),他出生时,有“武王”之称的普鲁士国王弗里德利希-威廉一世在那里已经统治了11个年头。
  康德的父亲是一个马鞍匠,父母都是信仰新教的虔信派(Pietismus)教徒,虔信派强调宗教的精神,重视虔诚的信仰感情,康德小时候的精神世界受到很深的虔信派影响。八岁时,康德开始上学,学校提倡的是人文主义教育,反对宗教带给人的思想上的僵化。学校的教育改变了康德的宗教态度,他从此开始一生都对宗教祈祷和教堂唱诗感到反感。也是因为学校的教育,他开始怀疑建立在感觉与感受上的宗教,他的宗教哲学简单地来说也是对虔信派的一种反动。
  1740年,康德进了科尼斯堡大学。人们现在无法考证他当时注册了什么专业,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经常听哲学课。1748年,24岁的康德大学毕业,因为他的父亲已经去世两年,他衣食无托,前途渺茫。由于大学没有他的位置,他决定到科尼斯堡附近的小城镇去做家庭教师。
  康德曾说再也没有哪个家庭教师比他还差,但是实际上他这是谦虚,因为他教过的学生对他的口碑都不错。在做家庭教师期间,他发表了第一本著作-“关于生命力的真实估计之思考”,内容是关于笛卡儿、牛顿和莱布尼茨提出的哲学与科学命题。五年的家庭教师生涯后康德重返科尼斯堡,从此他再也没有离开过家乡。返回家乡后,康德再次进入大学学习。1755年,康德以“自然通史和天体论”获得硕士学位,三个月后获得大学私人助教资格,开始教授哲学。在私人助教这个教职上,康德一干就是15年,学生的听课费就成了他的生活来源。因为康德的课很受欢迎,愿意听他的课的学生也多,因此他在生活上也做到了衣食无忧。
  在任助教期间,康德开始经常发表著作。他的论题包罗万象,从自然科学、美学、神学甚至到巫术应有尽有,但贯穿其中的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哲学研究应该如何进行:是从理性的观点出发,从普遍真理中推导出有关事物的真理还是从经验出发,通过观察得出普遍的结论?
  康德的著述和讲课使他称为一个受人尊敬的哲学家,他的影响开始走出科尼斯堡,很多学生慕名而来成为他的弟子,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与哥德和席勒一起成为魏玛古典派顶梁柱的赫尔德。尽管如此,康德很长的时间里没有得到教授职位,期间他拒绝了科尼斯堡提供给他的诗学艺术教授聘书。他还拒绝了来自埃尔朗根大学和耶拿大学的教授聘书,他只愿意在科尼斯堡大学担任哲学教授,因为他不愿意离开家乡,而且身体状况也不允许他迁居他乡。康德在给友人的信中说:“我胸腔狭窄,心脏和肺的活动余地很小,天生就有疑病症倾向,小时候甚至十分厌世。”
  1770年,康德在46岁时终于获得了科尼斯堡大学逻辑学与形而上学教授一职,他的就任报告题目是“感性与知性世界的形式与根据”。当上教授以后,康德沉寂十年没有发表一篇文章,而是潜心研究他的批判哲学。1781年,他发表了“纯粹理性批判”,仅凭这一部著作,康德就可以奠定他在哲学史上的不朽地位。
三大批判
  康德的“三大批判”构成了他的伟大哲学体系,它们是:“纯粹理性批判”(1781年)、“实践理性批判”(1788年)和“判断力批判”(1790年)。
  “纯粹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能知道什么?康德的回答是:我们只能知道自然科学让我们认识到的东西,哲学除了能帮助我们澄清使知识成为可能的必要条件,就没有什么更多的用处了,自从柏拉图以来的形而上学问题其实是无解的。
  对于康德来说,要想回答我们能知道什么这个问题,就要首先看看认识者和被认识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古典哲学中的真理被看成是语言与事物的一致相应,康德问道:这种一致如何才成为可能?事物是具体的和物化的,而语言是抽象的,这两种东西怎么会一致?实际上人的感知提供的只是物体的某些特性,如质量、体积、形状、数量、重量、运动速度等,没有这些特性,我们就无法对物体展开想象。这是物体的主要特性。物体还有其它从属特性,如颜色、声音、味道和温度感觉等,这些从属特性虽然是物体的一部分,但是人们可以进行不同的想象。例如我们可以把一辆蓝色的桌子想象成绿色的桌子。这种主要特性和从属特性的区别让人进一步问:外部世界真实状况究竟是什么?因为如果我对物体的某些特性可以进行不同的想象,也就是说这些特性似乎只在我的感知中存在,我怎样才能肯定世界只不过是存在于我的头脑当中?因此,语言与事物的一致(真理)似乎只有在人的头脑中才成为可能。
  这当然是令人绝望的极端怀疑主义。如果人们不甘于接受这一观点该怎么办?也许一种我们无法认知的外部世界确实存在,那我们又该怎么办?康德以前,哲学家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就是把这一问题推给上帝:我们的思想与外部世界一致,因为这是上帝愿意这样安排的。但问题是:我们怎么知道上帝让我们看到的事物就是事物的本来面目?
  康德把这个问题彻底给颠倒了。在此之前,人们让认识向外部事物看齐,而康德说,如果我们颠倒一下,让事物向我们的认识看齐,该会如何?康德把这一思维方法与哥白尼的“日心说”相比较:哥白尼以前,人们认为一切星球围着我们地球转,哥白尼却说,我们地球是在围着其它星球转。
  康德带来了哲学上的哥白尼式转变。他说,不是事物在影响人,而是人在影响事物。是我们人在构造现实世界,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人比事物本身更重要。康德甚至认为,我们其实根本不可能认识到事物的真性,我们只能认识事物的表象。康德的著名论断就是:知性为自然立法。他的这一论断与现代量子力学有着共同之处:事物的特性与观察者有关。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研究了人类感知的形式,即空间和时间。存在于时间和空间里的物质被人类的理解力加工为经验,而康德把人类理解力的形式称为“(绝对)范畴”,这些人类理性的形式中包括人们对灵魂、世界和上帝的设想,康德把它们理解为某种制约原则,人们的经验世界就是通过这些原则得以构造。
  “纯粹理性批判”研究的人类如何认识外部世界的问题,而康德1788年发表的“实践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伦理学的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做?简单化地说,康德告诉我们说:我们要尽我们的义务。但什么叫“尽义务”?为了回答这一问题,康德提出了著名的“(绝对)范畴律令(Kategorischer Imperativ)”:“要这样做,永远使得你的意志的准则能够同时成为普遍制订法律的原则。”康德认为,人在道德上是自主的,人的行为虽然受客观因果的限制,但是人之所以成为人,就在于人有道德上的自由能力,能超越因果,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判断力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可以抱有什么希望?康德给出的答案是:如果要真正能做到有道德,我就必须假设有上帝的存在,假设生命结束后并不是一切都结束了。“判断力批判”中,康德关心的问题还有人类精神活动的目的、意义和作用方式,包括人的美学鉴赏能力和幻想能力。
  1795年出版的《论永久和平》应该是康德为人类贡献的最后一部有深远影响的著作,书中提出了世界公民、世界联邦、不干涉内政的主权国家原则等至今仍有现实意义的构想。
  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德国哲学家、天文学家、星云说的创立者之一、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创始人。
  1754年,康德发表了论文《论地球自转是否变化和地球是否要衰老》,对“宇宙不变论”大胆提出怀疑。
  1755年,康德发表《自然通史和天体论》一书,首先提出太阳系起源星云说。康德在书中指出:太阳系是由一团星云演变来的。这团星云由大小不等的固体微粒组成,“天体在吸引力最强的地方开始形成”,引力使微粒相互接近,大微粒吸引小微粒形成较大的团块,团块越来越大,引力最强的中心部分吸引的微粒最多,首先形成太阳。外面微粒的运动在太阳吸引下向中心体下落是于其他微粒碰撞而改变方向,成为绕太阳的圆周运动,这些绕太阳运转的微粒逐渐形成几个引力中心,最后凝聚成绕太阳运转的行星。卫星的形成过程与行星相似。
  但是,但是由于当时形而上学自然观的排斥,此理论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长期被埋没。直到1796年,法国著名数学和天文学家拉普拉斯(P. S. Laplace)在他的《宇宙体系论》一书中,独立地提出了另一种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人们才想起41年前康德已提出此理论,因而后人把此学说称为康德一拉普拉斯学说。整个十九世纪,这种学说在天文学中一直占有统治的地位。
百科辞典
  Kangde
  康德
    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1724年 4月22日出生于柯尼斯堡一个手工业者的家庭。在故乡读完了中学和大学,并在那里度过一生。1804年 2月12日去世。康德在1755年获柯尼斯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以后就在母校任教。他教授形而上学(哲学)和逻辑学、数学和力学、物理学和地理学、人类学和自然通史等课程,直到1797年退休。康德在青年时代,主要兴趣是在自然科学上。1754年,发表一部论述大洋潮汐的著作,提出地球自转由于潮汐的摩擦作用而减慢的假说。这个假说后来得到证实。1755年,他发表《自然通史和天体论》,首先明确地提出太阳系演化的星云假说,从当时形而上学的僵化自然观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康德认为,太阳系是由一团稀薄的、庞大的、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原始星云演化而成的(见康德和拉普拉斯星云说)。康德星云说的有些基本原理,直到今天仍然为新的太阳系起源与演化假说所沿用,有的则被抛弃了。康德星云假说是首先在观测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天体演化理论,对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郑文光)
    
英文解释
  1. n.:  Kant,  Immanuel Kant (1724-1804), German philosopher,  Immanuel Kant
相关词
哲学学术理论百科辞典著作名著经院哲学认识论
谢林胡塞尔形而上学康德哲学笛卡儿先天综合判断先验的判断世界史观
德国更多结果...
包含词
康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