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府 : 东亚 > 朝鲜 >平安南道 > 平城
显示地图
目录
平城交通 Pyongsong Traffic
  平城交通: 轨道运输工具
  轻轨鑖路遥通「龙城郡」(ryongsong)辒乘站,可中辒轻轨鑖路至平壤地鑖系统的「千里駌线」(chollima line)上之「红星车站」(pulgunbyol)。
  「平壤-元山线」的电气化鑖路的中途站
  航空:使用平壤顺安国隽檆场(fnj)
  平城市(pyongsong)除了是平安南道的道政府所在地,亦是北朝鲜著名的理科教育中心,詏有由国家科寃院颈导的研究所 共25间,还有一个拥有超过40,000名科寃家的「科寃研究联合体」,乲有工榠及山羊牧场等产榠。
1 1
  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北魏时期都城。北魏平城是在汉朝的平城县之基础扩建而成。从北魏道武帝拓跋圭于天兴元年(公元398年)七月迁都至此,至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共建都于此97年之久,前后经历道武帝、明元帝、大武帝、文成帝、献文帝、孝文帝共六位皇帝,一直成为我国北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当时已是一座拥有百万人口的北方重镇。
发展历史 History
  在公元4世纪初,鲜卑族拓跋部在山西北部和内蒙古等地建立代国。公元376年,被前秦所灭。公元386年,拓跋圭称王,重建代国,同年改国号“魏”,历史上称后魏、北魏或元魏。公元398年,建都平城,次年称帝。即为魏道武帝。
营建布局 Construction layout
  北魏在平城建都后,“营宫室,建宗庙,立社稷”,进行一系列的首都建设,宫殿苑囿、楼台观堂等重大工程上百处。当时北魏平城北面为皇城,皇城南是周回32里的郭城,内包周回20里的京城。
  为了改善城市环境,从城北引如浑水,从城西引武州川水入城,使魏都大街西岸有潺潺流水,东西鱼池有游鱼嬉戏,水旁弱柳、丝杨、杂树交荫,利用水和树把城市打扮得清新雅致,配上巍峨的宫殿楼阁,真是花团锦簇一般。确实是“灵台山立,壁水池园,双阙万仞,九衢四达,羽旌林森,堂殿胶葛”。
  北魏都城时代的平城分皇城、外城、郭城。外城方二十里,外郭周围三十二里,有门十二,“其郭城绕宫城南,悉筑为坊。坊开巷,大者容四五百家,小者六七十家”。
  北魏时代的京畿范围东至代郡(河北蔚县暖泉镇西),西及善无(右玉县南古城村),南及阴馆(朔县东南夏官村),北尽参合(阳高县东北)。其京甸“东至上谷军都关(昌平县北),西至黄河,南至中山隘门塞(灵丘县东南),北至五原(包头市西)”。
  平城其外又设四方四维,置八部帅统兵镇守。
主要建筑 Main Building
  北魏在平城先后建天文、天华、中天军殿24座;建西宫、北宫、南宫、东宫、宁宫等宫15处;建东苑、西苑、北苑、鹿苑四处;建华林、永林、永兴等国3处;建鸿雁、天渊等池6处;建云母、金华等堂6处;建蓬台、白台等台7处;建玄武、无武等楼3处;建凉风、临望、东明等观3处;还建有郊坛、方坛、五精帝坛三处;建太庙、太社、太稷帝社、孔子庙、虎圈、圆丘、方泽、明堂、灵台、辟雍等。其建筑规模、数目之繁多、布局之道严、规划之完整是前所未有的。
  北魏佛教鼎盛,神图妙塔,对峙相望,京都内寺庙上百所,僧尼三千余,除“冠于一世”的云冈外,尚有“天下第一”的永宁寺,“京华壮观”的天宫寺及五级大寺等。
历史遗迹 Historical sites
  平城遗址在今大同城北、大同火车站以西到陈庄一带,北依方山,外靠长城。今大同城北上皇庄之东和白马城村北的板筑城基,即是郭城的北墙遗迹。
  大同车站附近曾发现有排列整齐的大型石础、砖瓦残片、“富贵万岁”隶书瓦当等。在南门外工农路北侧,曾出土大型石柱础、筒瓦和臼等。可推测这是一座北魏大型建筑遗址。其东部曾出土石雕方砚一方,砚首雕有耳环形水池及骑兽、角抵、舞蹈、沐猴图案四组。砚侧云龙、朱雀、水禽、衔鱼的纹饰和下部壶门保存方形样等,为北魏石雕艺术的孤品。
  遗址还出土八曲银流、刻花银碗和鎏金高足钢杯等文物,具有伊朗萨桑王朝金银器特征。是北魏时与西域交往的实物见证。近年在城南又有新的遗址发现。平城遗址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 2
  平城,位居山西省陵川县以北6公里处的山间盆地中。周围群山环绕,岗峦叠起,地处“万峰环列,突中一窝”之心。镇东与六泉乡相连,西与秦家庄毗邻,南通崇文镇,北与壶关县接壤。长陵公路横贯南北,曲辉、平西公路在镇内交汇,交通发达,商贸繁荣,古今为陵川北部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重镇。
  据《陵川县志》记载,平城早在尧舜之前就有人类聚居,夏商时期,为冀州所领,而且是夏商王直接管辖的“王畿”之地。春秋时,先属晋国、韩国,后归赵国,长平之战以后,被秦国吞并。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归属上党郡高都县管辖,西汉至魏晋属泫氏县,直到隋朝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始置陵川县,平城此后才一直归该县所管辖。
  从隋朝置陵川始,经唐朝、宋朝的发展,金朝、元朝的鼎盛,明朝、清朝的辉煌,古镇历尽了千年沧桑。
主要建筑 Main Building
  商贾四合院
  平城古为官商道衢锁钥之地,商贸发达,文化灿烂。早在明、清时期,平城在山西省内外就有了广泛的商品交易市场。昔日镇内的东西老街、十字巷、南堂巷设有各种店铺、商号、作坊200多家。
  不仅镇内店铺林立,商贾云集、货堆如山,而且在本省的晋城、阳城和河南的新乡、鹤壁、道口以及山东、安徽、湖北、江苏、浙江一带,都有平城人开设的铁货铺、日杂店、布店、酒店等商号,并在当地有一定的声誉。
  史书记载,平城在明朝已有“百张炉、十作酿、千家店”之说,这足以反映了平城当时的冶炼、酿酒、手工业的发展与鼎盛。
  郭家大院
  悠久的历史,使平城遗存有大量的文物古迹,镇内庙宇巍峨、碑石林立、阁楼雄壮、民居典雅。其中现存最庞大的古民居建筑群,当数北街的郭家大院。该院占地面积有6200多平方米,由10个院落组成,共建有72道门,院院相隔,院院相连。据说大院的始祖早在清康熙年间就设计了“二龙戏珠”方案,几代“按图索骥”,后因种种原因,最终没有实现。但仅从现存建筑看,布局严谨、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十分壮观。
  郭家大院和其它民居大院最不同的是,大门多为双层。院中的楣梁、木柱、窗扇均为木雕工艺,既有龙兽、鹿鹤,也有石榴、莲花、牡丹。其门墩石鼓上雕刻的狮子造型生动,活泼如现。现主院的大门上还留有“门衡蔼瑞”的匾额,字迹苍劲浑厚,从中可看出昔日大院的文韵和清代民居建筑的高超艺术水准。
  三皇阁
  平城的古建遗产,分布多而广,明清就有“十庙社”之称,而最有特色的是当地人称为“古圈”的阁楼建筑。
  在平城镇所辖的20个村落中,几乎村村都建有古阁,这些古阁或靠山、或临水、或跨河、或依路,但有一个共同特点,均建在通往平城的大路上,而且阁面都朝向平城。现镇内保存最好的是平城主街北侧的三皇阁和老街中部的关圣阁。
  其中三皇阁建筑最为精美。该阁建在三米多高的台基上,巍然耸立,雄视古镇。阁共分三层,下为门洞,二、三层内外由木柱顶立,外圈半截花墙,里外均由玲珑剔透的雕花窗扇相隔。阁顶为五脊六兽结构,筒瓦铺顶,檐挑角凌空。
  昔日二层为古时社首们办公所用,布置典雅,曾陈列着名人字画。三层塑有伏羲、神农、黄帝三尊座像,即人们说的“三皇”。左边神农,手捧谷穗;右边伏羲,手举花絮;中间黄帝,正襟危坐,神态逼真。这座建于明代的古阁楼,成为平城古镇的标志性建筑。
  目前镇内还保存有关圣阁附近的古店铺和以北的东西老街以及元阳观等古建筑。
才子之乡 Hometown Talent
  商贸的繁荣,使古镇平城的一些商贾富绅懂得了教育子弟光宗耀祖,改换门庭的重要性,为此古代的私塾教育在当地便应运而生。且不说平城历代众多的出相入仕者,仅金代这里就走出五位状元,成为陵川历史上著名的才子之乡。
  除了南召武氏三状元,还有杨寨的赵安时、赵安荣兄弟两状元,他们共同开创了平城历史上的辉煌。赵安时为金海陵王贞元年间的状元及第,历官中顺大夫、南京路兵马都总管、上骑都尉、永定军节度使等职。赵安荣为赵安时之弟,为金熙宗天眷年间的状元及第。官历朝清大夫、永定军节度使等职。
  现存有赵安时撰写的两通碑文,是研究陵川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3 3
  朝鲜平城的地理位置平城(朝鲜语:평성,英语:Pyongsong),朝鲜平安南道的首府。
  平城同时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主要的科研基地,设有25处朝鲜科学院下属的科研所,还有1个拥有超过40,000名科学家的“科学研究联合体”。
  平城距离朝鲜首都平壤很近,拥有平城山羊牧场等企业。
主要产业 Major industries
  平城山羊牧场
  位于朝鲜平城大凤山山脚,始建于2001年8月,拥有占地高达12,000平方公尺的现代化厂房及1,700公顷的草场,设有山羊奶类品加工厂房、兽医防疫站、科技知识教育室、各种福利设施和诊所,各分场有山羊栅、饲料加工室、住房和职工宿舍。它是一个集生产、科研及旅游于一身的综合化场地。
旅游景点 Attractions
  朝鲜安国寺
  位于朝鲜平城顺川郡风鹤洞,始建于公元466年,是高句丽时期的佛教寺庙,后来佛教在朝鲜半岛衰落,这座寺庙成为废墟,直到公元1592年,朝鲜宣祖路过发现它的遗址,认为环境优美,不忍寺庙衰落,便下令以公帑在一个月以内修复。后来此寺庙经历多次倒塌及重修。
  现在的安国寺是1786年重建的,在16世纪“壬辰倭乱”时,来自日本的倭寇入侵朝鲜后,除了四处烧杀抢劫、无恶不作,并且为了永久侵占,更强逼朝鲜人按照日本人的方式改换姓名及衣着发型,而安国寺的惠琼法师更是开设日语学校,向朝鲜儿童教授日语。
  现时仅存大雄殿及太平楼等两栋建筑物、浮屠及石碑。
  大雄殿是建筑在高台上的主体建筑,正面5间宽17.04公尺、侧面4间宽13.2公尺的双檐歇山式屋顶两层楼宇。两层楼的佛教寺庙在朝鲜半岛是极为罕见的。殿内挂著横跨三间的大型释迦牟尼画像,画像上面还高挂著三层装饰。其前方供奉有三尊佛像。从外边看是两层建筑物,内部却原是单层建筑而已。
  太平楼的正面挂著“凤麟山安国寺”的汉字横额,楼内挂著李氏朝鲜第19代君主朝鲜纯祖御笔亲题的“太平楼”汉字匾额。 旁边有一株种植于14世纪的银杏古树,此树高27公尺,树干的圆周长达10公尺,树冠直径高达18公尺左右,并有分枝10多个,1980年1月,被指定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第31号自然保护物,受法律保护,被平城的民众视为宝树。
  九层浮屠由两层基坛、八层塔身及塔顶组成,平面正方形,高6.23公尺。檐端留有悬挂过风铃的痕迹。
高等院校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平城理科大学,平城煤炭工业大学,平城大学,平城轻工业大学,平城体育大学,平城兽医畜牧大学
对外交通 Outbound traffic
  平城有铁路连通,在龙城郡转乘站可中转至平壤的“千里马线”上的“红星站”,同时,平城也是“平壤——元山线”的电气化铁路的中途站。
英文解释
  1. n.:  Pyongsong
近义词
平城市
平城镇
平城乡
相关词
日本京都宇多田光
包含词
平城镇
分类详情
妙香山妙香山万瀑洞国际友谊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