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目名:雀形目
中文科名:鹡鸰科
中文属名:鹨属
中文俗名:无中文俗名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linnaeus,1758
拉丁文名:anthus campestris
同物异名:anthus campestris linnaeus,1758
英文名:tawny pipit
物种特征:体长约18厘米。甚似理氏鹨但体型略小而腿较短,姿势较平。沙灰色上体的纵纹不明显,浅皮黄色下体几无细纹(除亚成鸟外)。于手中时后爪较理氏鹨显短而弯曲且跗跖较短(<28毫米)。似田鹨但尾较长。
虹膜深褐;嘴偏粉;脚浅黄。
鸣声为响亮而忧郁的cher-lee声;叫声包括清晰响亮的tchilip或tzeep及洪亮圆润的chep。
分布于欧洲至小亚细亚、伊朗、北非,越冬于北非、阿拉伯、阿富汗、印度西北部。繁殖于新疆西北部及西部,尤其是天山。冬季南迁。罕见鸟。栖于干旱的开阔地及田野。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