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imal > Brandt stick hagfish
  学名 eptatretus burgeri 命名者 (girard, 1855)
  中文名 布氏粘盲鳗 科中文名 盲鳗科
  科号科名 001 myxinidae 模式种产地 coast of japan
  大陆名 蒲氏粘盲鳗
  栖息环境 深海、砂泥底、近海沿岸
  俗名 青眠鳗、无目鳗、鳗背、龙筋
  栖息深度 10 - 10 公尺
  食用鱼类 是
  有毒鱼类 否
  观赏鱼类 否
  最大体长 60 cm
  经济性 是
  台湾分布 东北部世界分布 西北太平洋
  参考文献 台湾鱼类志(沉等, 1993)、福建鱼类志(朱等, 1985)
  英文俗名 inshore hagfish
  型态特征
  体延长呈圆柱状,体后方侧扁。眼退化为皮肤所覆盖。无上下颌。口腔外缘具四对须;口腔外侧左右各有两列齿,其内列齿之2-3颗齿之基部愈合,齿列式(6-8) 3/2 (7-9)。鳃孔每侧6个,彼此间距大,呈纵线排列,左侧最后一个大于其余鳃孔。体侧各有一列粘液孔,可依位置区分为鳃前区、鳃区、鳃肛区及肛后区等四区,粘液孔数分别为(18-21) (4-6) (46-51) (11-12),总数为79-90。无鳞。肛门位于体后端。无背、臀、胸及腹鳍,仅有尾鳍。体色呈灰褐色,腹部淡灰色;背部中央有一白带,有白色眼斑点。
  栖所生态
  主要栖息在较浅海域,营寄生生活,一般吸附于其它鱼类的鳃上或峡部,亦可由鳃部咬穿体壁,食内脏及肌肉,仅留皮骨;有时会吸附并咬食落网的鱼类。
  地理分布
  分布于西北太平洋区,从日本海、东日本到台湾。本省分布于东北部沿海。
  渔业利用
  主要为底拖网捕获,全年皆产。早先盲鳗并无人食用,皆以下杂鱼处理,近来才有餐厅特别烹调,价格昂贵。食用时需先剥皮,去除内脏后方可食用,以辣炒九层塔来食用,味道不错。在韩国有将其表皮加工为「鳗皮」,予以外销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