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地图 | | | 巴西首都,现代化新兴城市。首都联邦区人口约167万(1993年)。1956年选定城址和动工兴建。1960年迁都至此。工业有建筑材料、电力、印刷等。全国铁路、公路、航空中心。城市布局独特,建筑新颖。绿化面积占市区的60%。风景优美。 | | 巴西利亚民俗节庆活动: 元旦:1月1日;狂欢节:2月中下旬;蒂拉登特斯纪念日:4月21日;国际劳动节:5月1日;独立日:9月7日;万灵节:11月2日;共和国日:11月15日;圣灵怀孕节:12月8日;圣诞节:12月25日。基督升天节:5月28日;基督圣体节:6月18日。
巴西利亚购物: cachaca酒、紫水晶、蛋白石、蓝宝石、皮件、手工皮革制品、咖啡
历史上,巴西曾先后在萨尔瓦多和里约热内卢两个海滨城市建都。巴西利亚是本世纪50年代末在巴西内地戈亚斯州境内海拔1000多米的高原上兴建的。当时,以发展主义著称的总统儒塞利诺·库比契克力图带动内陆地区发展及加强对各州的控制,遂耗费巨资,仅用41个月的时间就把海拔1200米、一片荒凉的中部高原建成一座现代化的新城市。1960年,首都正式由旧都里约热内卢迁移至此。
巴西利亚市区建筑风格新颖独特,多姿多彩,融合了世界古今建筑艺术的精华,获有“世界建筑博览会”的称号。城中到处有绿茵草坪,盛开的鲜花,浓阴匝地的林地。城市建造在人工湖旁,以三权广场为核心,形如一架头朝东方的巨型飞机。总统府、国会、最高法院和政府各部大楼建在“机头”部位;“机身”是城市的交通主轴;两旁是建筑规格划一的高楼群;“飞机两翼”是商业区、住宅区、旅馆区;“机舱”后部就是文化区、运动区;“机尾”是为首都服务的工业区和印刷出版区。人工湖分南湖和北湖,像张开的双臂拥抱着大半个城市。这座年轻的都市以其整洁优美。 | | 巴西首都,现代化新兴城市 ,位于巴西高原上,南纬15°41′。 位于中部戈亚斯州境内,马拉尼翁河和维尔德河汇合而成的三角地带上。海拔1100米,东南距里约热内卢900千米,南距圣保罗865千米。连周围8个卫星城镇的联邦区 ,面积 5814 平方千米,人口 186.4万(1990年)。地处高原 ,气候温和宜人。年平均气温 17.7℃。年均降水量1600毫米,雨季集中于10月~翌年4月。这里风光秀丽,气候宜人,树木常年葱绿,鲜花久开不败。 巴西过去曾在萨尔瓦多城和里约热内卢建都,两地都是海滨城市。1822年独立之后,巴西政府出于政治、经济和战略安全的考虑,曾决定在内地创建新都。134年后的1956年,总统库比契克确认巴西利亚为国家中心并作为首都,做出迁都巴西利亚的决定以加快内地开发,从26个设计方案中选定了卢西奥·科斯塔教授的飞机型平面布局为蓝图。1956年11月动工兴建,由建筑师奥斯卡·尼米叶尔的设计建造。终于在短短的三年半时间里就建设起一个崭新的首都。1960年4月21日巴西正式迁都巴西利亚,起初人口不足20万,随后大量外州移民涌入,人口急剧增加,成为全国最大城市之一。在开城仪式上,库比契克总统激动地落下了眼泪。为了纪念这位巴西利亚的开拓者,1981年在巴西利亚市中心的高坡上建造了这位总统的纪念馆,馆内收藏着这位总统生前用过的物品,陈列着许多巨幅照片,向人们展现了当时建设巴西利亚时的动人情景。市区的中轴大道也被命名为“库比契克总统大道”。为纪念成千上万为巴西利亚建设付出辛勤汗水的劳动者,巴西利亚市政府在三权广场上竖立了一对手执钢钎的铜人塑像,他们默默无语地守卫在那里,注视着这座城市的变化和发展。 | | 该城坐落于人工湖帕拉诺阿湖半岛上,形如一架朝向东方的飞机。“机头”为突出于半岛尖端的三权广场,周围建有总统府、最高法院和议会大厦 。“机身”为一条长8千米、宽250米的东西向大道 。“前舱”是政府各部大厦、广场和大教堂;“后舱”是文教区、体育城、电视塔等;“机尾”是火车站和向南北伸去的铁路。是工业区和印刷出版区;再向后是小型工厂。“ 机翼 ”为住宅区 ,设有托儿所、学校、运动场、影剧院、医院、商场、餐馆等。“机翼”和“机身”的连接处为中央商业区,设有超级商场、银行、邮电大厦、国家剧院、大饭店等商业服务设施。生活区之间隔着绿地,或者花圃和丛林,四季常青,使人感到虽身处高楼群内,却不乏大自然的情趣。人工湖面积44平方千米 ,蓄水 5亿立方米,分南湖和北湖。附近有动物园和植物园。湖滨为使馆区和私人住宅区,湖中岛上是称作水晶宫的外交部。绿地面积占市区面积的60%。市区有现代化的高层建筑,有传统的西班牙式古城堡和欧洲巴洛克式建筑,有世界建筑博览会之称。
【简介】
巴西,巴西利亚,文化遗产,1987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它是城市设计史上的里程碑。城市规划专家卢西奥·科斯塔和建筑师奥斯卡·尼迈尔设想了城市的一切,从居民区和行政区的布置到建筑物自身的对称,它表现出城市和谐的设计思想,其中政府建筑表现出惊人的想象力。故有"世界建筑艺术博物馆"的美称。
巴西利亚有新区(市区)、旧区和工人住宅区三部分。
新区建筑平面布局像一架机头向东且有后掠翼的喷气式飞机,这象征着巴西是迅速发展中的国家。机头部位有三权广场、议会、总统府和最高法院,象征整个国家的神经中枢。机身前部是18座对称的政府各部办公大楼。议会大厦由众参两院会议厅和超高办公楼组成。在广场的正面是两栋比肩而立高达25层的两院大楼,一边为参议院,一边为众议院,中间用一个楼道相连,呈“H”形。由于“H”在葡萄牙语中是“人类”一词的首字母,两院会议厅是扁平体,长240米,宽89米,平顶上突出一仰一覆两个碗形屋顶,上仰的是众议院会议厅,下覆的是参议院会议厅,分别象征民主和集中。
---------------------------------------------------------------------------------------------------------------
在巴西利亚陆军司令部前的广场上,坐落着每年国庆游行的阅兵台。阅兵台的造型就是巴西军官佩剑的“剑柄”样式,而阅兵台前高高的旗杆仿佛是“刀鞘”,两者合一就是一把佩剑,其寓意不言而喻。更有意思的是,阅兵台的造型具有特殊的声学效应。站在阅兵台上轻轻呼喊一声,就能产生强烈而连续不断的回声。
----------------------------------------------------------------------------------------------------------------------------
外交部办公楼被称为“伊塔马拉蒂宫”。整座大楼大厦立身于湖水中,四壁由玻璃构成。大楼四周水池环绕,白云、蓝天、水、高楼群构成—幅美丽非凡的图景,被誉为水晶宫。水晶宫正门的湖面上一块圆形巨石,“漂浮”在水面上。走近细看,才发现它实际上是由五块形状奇特的石块绞合在一起的。这个球象征着世界,而五块怪石代表着世界五大洲
--------------------------------------------------------------------------------------------------------------------------------------
欧洲的教堂外表大多以各种浮雕装潢,教堂内阴森幽暗,给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氛围。而巴西利亚大教堂一反传统,外形线条简洁,教堂内光线明亮、空间宽敞,体现着现代气息。教堂的主体建筑在地下,地面上是教堂的“屋顶”,它由数十根抛物状的立柱束在一起,远看像巴西印第安酋长用禽鸟羽毛做成的“王冠”。覆盖玻璃的金属顶盖。顶盖下是悬在空中的神像。基督和圣徒们犹如身在蓝天白云中,王冠四周有水池相围,当阳光照在水池上,水波闪动反射在教堂内的玻璃窗上,使教堂内光线一闪一闪,给人一种既神秘又悦目的感觉。
----------------------------------------------------------------------------------------------------------------------------
司法部大楼,从大楼前伸出的6块弧形水泥板不断流着水,意寓人民在流泪,它提醒司法官员要时刻关注人民的疾苦。
最高法院大楼,大门前有一尊法官的塑像,用布蒙住双眼,其寓义是要求法官执法要六亲不认,公平公正。
-----------------------------------------------------------------------------------------------------------
力主迁都的库比契克总统纪念碑
-------------------------------------------------------------------------------------------------------------------
老区建筑以普拉纳尔迪纳历史中心(1859年建造)最负盛名,现位于巴西利亚的一座卫星城内,是联邦区内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建筑群。另外的9座庄园也保存完好,其中最大的庄园索乌拉迪诺始建于1832年,它的屋舍属典型的地方建筑。还有巴兹兰迪亚历史中心也是老区内的著名建筑。
工人住宅区是创建新都时为建筑工人临时搭建的具有现代特色的木屋,大部分木屋保留至今,少数因城建需要已被改建或拆除。法蒂玛圣母院、奥里维拉医院、巴西利亚第一座教堂-圣·约瑟夫教堂和第一所学校也坐落在工人住宅区。
巴西利亚著名的自然景观有国家公园、阿瓜斯·埃曼达达生物保护区、依贝格和加瓦萨瓦多自然保护区、圣巴尔托罗摩和德斯科贝托环境保护区。市政当局还计划辟建一系列自然保护区,如加马河盆地河里约·马拉瑙保护区。这些自然景点或位于市区,或与老区毗邻,或地点偏僻人迹罕至,这都使巴西利亚到处生机盎然,充满无限魅力。
巴西利亚的建成,首次实现了全由人规划的未来城市,它是真正建立在绿地上的首都,它的规划设计体现了人的精神和智慧的伟大创造力,也是建筑的现代精神的典范。但也有人对城市的规划提出批评,认为追求形式多于追求经济利益、文化和历史传统,对低收入者的就业和居住条件注意得不够。
1974年8月15日,巴西与中国建交。 | | Baxiliya
巴西利亚
Brasilia
巴西首都,现代化的新兴城市。位于巴西中部戈亚斯州境内海拔1100多米的高原上,东北距萨尔瓦多1053公里,东南距里约热内卢900公里,南距圣保罗865公里,人口41.1万(1980);连同周围8个卫星城镇组成的联邦区,面积5814平方公里,人口118万(1980)。卫星城镇人口中,塔瓜廷加集中了50万人口。巴西利亚地处南纬15°47′,海拔高,气候温和宜人。年平均气温17.7℃,最热月(9月)平均气温22.6℃,最冷月(6月)17.7℃。年平均降水量1600毫米,10月至翌年4月为雨季,4~9月为干季。附近为托坎廷斯河、圣弗朗西斯科河、巴拉那河 3条大河支流源头的分水岭,水源充足。为了国防安全和推动广大内陆地区的开发,早在1750年就有人提出过迁都内地的设想。1891年巴西第一部宪法已规定在内地兴建新都。1956年选定新都城址,同年11月正式动工兴建。1960年4月城市初具规模,随即从里约热内卢迁都到这里。城市布局独特,建筑新颖。整个城市坐落于拦蓄巴拉那河水而成的人工湖帕拉诺阿湖半岛上,形如一架巨型喷气机。“机头”为突出于半岛尖端的三权广场,建有总统府、最高法院和议会大厦等,其中议会大厦由一座圆顶建筑、一座带托盘状屋顶的平台式建筑和两个联立式中心塔楼组成,为城市的代表性建筑(见彩图巴西首都巴西利亚议会大厦)。“机身”为一条 8公里长、250米宽的东西向主干大道,“前舱”是政府各部大厦、广场和大教堂;“后舱”是文教区、 体育城、电视塔(高218米)等。“机尾”是为首都建设和政府部门服务的工业区和印刷出版区。“机翼”是沿人工湖作“八”字型展开的立体交叉大道,大道两侧为住宅街区,各街区成正方形,由10座 6层楼的公寓群组成,内设托儿所、小学、运动场、影院、医疗诊所、商场、餐馆等,四周有绿化带环绕。“机翼”和“机身”的连结部为中央商业区,设有超级市场、各类商店、银行、大剧院、公共汽车中心、邮电大厦、大旅馆和饭馆等。湖滨为使馆区和私人住宅区。各街道的十字路口都是立体交叉。巴西利亚风景优美,绿化面积占市区面积的60%,南侧还有一条6公里长的人造林带。帕拉诺阿湖周长80公里,面积44平方公里,最宽处5公里,最深处30米,蓄水5亿立方米,附近有动物园和植物园。法令规定市内只能建无污染的轻工业。近年来,电力、建筑材料、印刷、服装、食品、汽车修理和装配、电子等工业发展较快。有铁路通里约热内卢和圣保罗,公路呈放射状通各州首府,高速公路通贝伦、里约热内卢、圣保罗、阿雷格里港,南郊有国际机场,是全国重要交通中心。郊区各城镇主要分布在人工湖以北。
巴西利亚的立交公路
(田松庆)
| | - n.: brasilia, Brasília
| | - n. Brasilia (地名)
| | | | 巴西利亚大学 | 巴西利亚规划 | 巴西利亚大教堂 | 巴西利亚真银鲈 | 巴西利亚国际机场 | 圣巴西利亚大教堂 | 巴西利亚国会大厦 | 巴西利亚阳光大教堂 | EMB-120“巴西利亚” | 巴西利亚国家歌剧院 | emb-120巴西利亚”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