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鼠属 > 巢鼠
目录
基本信息
  巢鼠是体型最小的鼠类之一,身长5.5-7.5厘米,体重只有5-7克。巢鼠尾巴具有缠绕性,可以在茂盛的禾草中灵活地攀爬。巢鼠产于欧亚大陆北部。这张画画于大学期间,参考《动物世界》上的一张照片绘制。
   学名:micromys minutus
   英文名:harvest mouse
   别名:苇鼠(东至县七里湖)。
鉴别特征
  体型比小家鼠更小,外形与小家鼠相似,与小家鼠最主要区别是上颌门齿后方无缺刻,臀部周围毛色比背部毛色更为鲜艳。耳壳具三角形耳瓣,能将耳孔关闭。
形态
  (根据黄山芙蓉居标本描述)
  四肢及尾背面均呈棕黄色调,腹毛及四肢内侧和尾的腹面均纯白色;而采自黄山和祁门的标本,背部毛色均呈棕褐色,毛尖略显沙黄色,臀部略呈棕黄色,四肢背面略呈淡棕色,尾背面棕褐色。腹面毛色灰白色,毛基浅灰色,毛尖灰白色。
  外形:属小型鼠类,体型比小家鼠更小,耳壳短而圆,向前拉仅达眼与耳距离之半,耳壳内具三角形耳瓣,能将耳孔关闭。尾细长,多数接近体长或长于体长。
  毛色:巢鼠的毛色变化较大,常随着环境、气温、湿度不同而有不同的体色。我们采自繁昌县的一只标本,背毛呈深黄色,臀部毛色更为鲜艳,呈棕红色,且具光泽。
  四肢及尾背面均呈棕黄色调,腹毛及四肢内侧和尾的腹面均纯白色;而采自黄山和祁门的标本,背部毛色均呈棕褐色,毛尖略显沙黄色,臀部略呈棕黄色,四肢背面略呈淡棕色,尾背面棕褐色。腹面毛色灰白色,毛基浅灰色,毛尖灰白色。
  头骨:头骨狭小,脑颅较隆起,颧弓细弱,颧弓比小家鼠窄,鼻骨比小家鼠短小,鼻骨后缘达不到前颌骨后缘连线,无眶上嵴和颞嵴,顶骨和顶间骨的联合缝在中部平直,丽侧成两钝角而小家鼠顶骨和顶间骨的缝不平直而成一锐角。
  牙齿:门齿后方无缺刻,上颌笫一臼齿具3横嵴,第一横嵴上有3个齿突,中齿突最大,外齿突最小,内齿突仲向下方。第二横嵴与第一横嵴棚似,第3横嵴3个齿突较发达,但齿突问距离较小,因而齿突高度显得较短。第二上臼齿与第一上臼齿相似。第三上臼齿较小,第三横列齿突不明显。
种下分类
  已知国内有三个亚种,安徽省标本属四川亚种m.m.pygmaeus milne-edwards,1874,其主要特征为尾较长,尾长约为体长的125 %。
  另一个为东北亚种m.m.ussuricus barrett—hamileon,1899。
  再一个为台湾亚种m.m.takasagoensis takuda,1940,分布于台湾。
生态
  栖息地:巢鼠在安徽省不论是淮河以北或长江以南,或山区、或平原均有分布。但数量稀少。由于体型小,我们常用的一般鼠铗不易捕获,据颍上县群众反映,巢鼠有时筑巢于芦苇上,蒙城、太和群众反映,巢鼠常栖居于麦田中,作窝于麦秸之上。从我们捕捉的几只标本来看,其中3只是从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地的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捕捉的,1只是在东至县刚刚开垦的湖滩草地中捕捉的,还有1只是在繁昌县江滩苇地捕捉的。
  巢鼠在本省虽然分布广泛,但数量稀少。在十数年鼠类调查中,仅捕获到数只标本,这可能与我们捕鼠工具有关系。巢鼠体型小,而我们用的鼠铗较大。
  食性:从东至县湖滩捕捉的1只巢鼠胃内容物看,主要为芦根,荆三棱等禾本科植物的根茎。在祁门和黄山阔叶林内捕捉的2只巢鼠,胃内容物主要为茶籽、毛栗、苔藓、地衣等,另外还有昆虫几丁质外壳。
  洞穴:据杜增瑞等(1959)报道,夏季巢鼠在杂草和作物的茎上把许多草茎架在一起,用植物叶子造一个球形巢,大小与拳头相似,只有一个巢口。秋季多在草堆中作一个盘状巢或在地下挖洞。
  繁殖:据东北兽类调查报告报道及杜增瑞等(1959)报道,巢鼠在东北每胎以6—9只居多。a.Ⅱ.库加金(1959)报道,巢鼠在苏联3—10月间繁殖,怀孕期18—20天,每年繁殖1—4胎,每胎5—8只。
地理分布
  本种广布于欧亚大陆,国内见于南北各地,如东北三省、河北、陕西、甘肃、碣建、广东、广西、台湾及湖南、湖北、江西、浙江、安徽等省。标本采集于繁昌县、东至县、祁门县及黄山芙蓉居和大别山山地的霍山青枫岭。
经济意义
  巢鼠对农林业虽然危害不大,但在某些自然疫源性疾病的传播上有一定意义,目前已知它是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及鼠疫传染源之一。
英文解释
  1. lat.:  Micromys minutus
包含词
巢鼠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