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植物 : 中草藥 : 動物 : 被子植物 > 川牛膝
目錄
No. 1
  【英文名】 radix cyathulae
  【別名】甜川牛膝、甜牛膝、天全牛膝、大牛膝、白牛膝、拐牛膝、竜牛膝
  【來源】本品為莧科植物川牛膝cyathula officinalis kuan 的乾燥根。秋、鼕二季采挖,除去蘆頭、須根及泥沙,炕或曬至半幹,堆放回潤,再炕幹或曬幹。
  【源形態】多年生直立草本,高40~100釐米。主根長圓柱形,粗壯,直徑0.8~1.5釐米,土棕色,味微甘。莖下部近圓柱形,中部近四棱形,疏被糙毛,節處略膨大。葉油節部對生,近四棱形,具條紋或溝紋。葉對生,橢圓形或長橢圓形。秋季頂生或腋生多數緑白色小花,密集圓頭狀。胞果長橢圓形,略壓扁,暗灰色。種子卵形,赤褐色。
  【製法】
  川牛膝:除去雜質及蘆頭,洗淨,潤透,切薄片,乾燥。本品為圓形薄片,厚0.1~0.2cm,直徑0.5~3cm。表面灰棕色,切面淡黃色或棕黃色。可見多數黃色點狀維管束。
  酒川牛膝:取淨川牛膝片,照酒炙法(附錄Ⅱ d)炒幹。
  【性狀】本品呈近圓柱形,微扭麯,嚮下略細或有少數分枝,長30~60cm,直徑0.5~3cm。表面黃棕色或灰褐色,具縱皺紋、支根痕和多數橫嚮突起的皮孔。質韌,不易折斷,斷面淺黃色或棕黃色,維管束點狀,排列成數輪同心環。氣微,味甜。
  【鑒別】
  本品橫切面:木栓細胞數列。皮層窄。中柱大,三生維管束外韌型,斷續排列成 4~11輪,內側維管束的束內形成層可見;木質部導管多單個,常徑嚮排列,木化;木纖維較發達,有的切嚮延伸或斷續連接成環。中央次生構造維管係統常分成2~9股,有的根中心可見稀疏導管分佈。薄壁細胞含草酸鈣砂晶、方晶。
  粉末棕色。草酸鈣砂晶、方晶散在,或充塞於薄壁細胞中。具緣紋孔導管直徑10~80μm,紋孔圓形或橫嚮延長呈長圓形,互列,排列緊密,有的導管分子末端呈梭形。纖維長條形,彎麯,末端漸尖,直徑8~25μm,壁厚3~5μm,紋孔呈單斜紋孔或人字形,也可見具緣紋孔、紋孔口交叉成十字形,孔溝明顯,疏密不一。
  【性味歸經】甘、微苦,平。歸肝、腎經。
  【功能主治】逐瘀通經,通利關節,利尿通淋。用於經閉癥瘕,胞衣不下,關節痹痛,足痿筋攣,尿血血淋,跌撲損傷。
  【用法用量】 4.5 ~9g。
  【註意】孕婦禁用。
  【貯藏】置陰涼乾燥處,防潮。
  【中藥名稱】 川牛膝(《藥材資料匯編》)
  【拼音名】 chuanniuxi
  【來源】為莧科植物川牛膝或頭花蒽草的根。
  【植物形態】①川牛膝
  多年生草本,高40~100釐米。主根圓柱形,直徑0.8~1.5釐米,外皮棕色。莖下部近圓柱形,中部近四棱形,疏被糙毛,節處略膨六。刑討生,橢圓形至狹橢圓形,長3~13釐米,寬1.5~5釐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或寬楔形,全緣,上面密疊倒伏糙毛,下面密生長柔毛;葉柄長0.3~1.5釐米。花緑白色,頭狀花序數個於枝端排成穗狀;苞片卵形,長3~5毫米,幹膜質,先端具鈎狀芒刺;苞腋有花紋朵,能育花居中,不育花居兩側;不育花的花被退化為2~5枚鈞狀芒刺,能育花的花被5,2長3短;雄蕊5,花絲基部密被長柔毛;退化雄蕊5,長方形,狹細,長釣o.3~0.4毫米,寬o.1~0.2毫米。先端齒狀淺裂;雄蕊基部外側圍繞孑房叢生的長柔毛較退化雄蕊為長;雌蕊子房上位,1室,花柱細。胞果長橢圓狀倒卵形,長2~5毫米。種子卵形。花期6~7月。果期8~9月。
  野生於林緣、草叢中或栽培。分佈四川,雲南、貴州等地。
  ②頭花蒽草
  形態與川牛膝相似;其主要特徵:葉呈廣卵形、倒卵形,亦有橢圓形者。頭狀花序近單生,或近中央頂生者有數個作短穗狀排列;退化雄蕊較粗大,長0.5~1毫米,先端深裂,常呈撕裂狀或流蘇狀,時有分枝;雄蕊基部外側叢生的柔毛較稀,且較退化雄蕊為短或等長。
  野生或栽培。分佈四川、雲南、西藏等地。
  【採集】川牛膝的根,秋鼕均可采挖,栽培品以生長3~4年者為好,挖得後,去淨泥砂,切去殘存的地上莖及須根。烘幹或曬至半幹時,經發汗後再曬至足幹。野生的多係陰幹或曬幹。
  【炮製】 川牛膝 除去雜質及蘆頭,洗淨,潤透,切薄片,乾燥。本品為圓形薄片,厚0.1~0.2cm,直徑0.5~3cm。表面灰棕色,切面淡黃色或棕黃色。可見多數黃色點狀維管束。
  酒川牛膝川牛膝片,照酒炙法炒幹。
  【藥材】川牛膝商品有2種:一為川牛膝,一為麻牛膝:
  ①川牛膝
  又名甜牛膝。為植物川牛藤的乾燥根,根條星圓柱狀,不扭麯或略扭麯;根頭部膨大,根下端漸細,或有少數細小側根,長約30~70釐米,直徑約1~2釐米。全體具縱皺紋及,側根去掉後的痕跡;表面棕黃色或黑灰色。質堅韌,不易折斷。切面灰黃色至暗棕色,可見許多色較淺淡的小點,並析出油質物,排列成環約3~8層,中心的一個較大。味甘或微苦,無香氣。"
  主産於四川的雅山、樂山、西昌。
  ②麻牛膝
  為植物頭花蒽草的乾燥根,性狀與川牛膝相似,但根條較短,呈長圓錐形或圓柱狀錐形,兩端粗細相差較大,一般扭麯。質柔而易折斷(但較老的根亦不易折斷)。味甘,後極苦或麻。
  主産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及雲南。
  【性味】《四川中藥志》:"性平,味甘微苦,無毒。"
  【歸經】《四川中藥志》:"入肝、腎二經。"
  【功用主治】祛風,利濕,通經,活血。治風濕腰膝疼痛,腳痿筋攣,血淋,尿血,婦女經閉,癥瘕。用於經閉癥瘕,胞衣不下,關節痹痛,足痿筋攣,尿血血淋,跌撲損傷。
  ①《藥材資料匯編》:"治打撲刀傷,有緩和疼痛之效。"
  ②《中藥志》:"破血下降。"
  ③《中藥材手册》:"功多祛風利濕,其他和懷牛膝相同。"
  ④《四川中藥志》:"祛風利濕,通經散血。治寒濕腰腿骨痛,足痿筋攣,婦女經閉及癥瘕,淋病,尿血,陰痿、失溺。"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5~3錢;浸酒或入丸、散。
  【宜忌】《四川中藥志》:"婦女月經過多,妊娠,夢遺滑精者忌用。"孕婦禁用。
  【貯藏】 置陰涼乾燥處,防潮。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No. 2
  【中藥名稱】 川牛膝(《藥材資料匯編》)
  【拼音名】 Chuanniuxi
  【來源】為莧科植物川牛膝或頭花蒽草的根。
  【植物形態】①川牛膝
  多年生草本,高40~100釐米。主根圓柱形,直徑0.8~1.5釐米,外皮棕色。莖下部近圓柱形,中部近四棱形,疏被糙毛,節處略膨六。刑討生,橢圓形至狹橢圓形,長3~13釐米,寬1.5~5釐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或寬楔形,全緣,上面密疊倒伏糙毛,下面密生長柔毛;葉柄長0.3~1.5釐米。花緑白色,頭狀花序數個於枝端排成穗狀;苞片卵形,長3~5毫米,幹膜質,先端具鈎狀芒刺;苞腋有花紋朵,能育花居中,不育花居兩側;不育花的花被退化為2~5枚鈞狀芒刺,能育花的花被5,2長3短;雄蕊5,花絲基部密被長柔毛;退化雄蕊5,長方形,狹細,長釣O.3~0.4毫米,寬O.1~0.2毫米。先端齒狀淺裂;雄蕊基部外側圍繞孑房叢生的長柔毛較退化雄蕊為長;雌蕊子房上位,1室,花柱細。胞果長橢圓狀倒卵形,長2~5毫米。種子卵形。花期6~7月。果期8~9月。
  野生於林緣、草叢中或栽培。分佈四川,雲南、貴州等地。
  ②頭花蒽草
  形態與川牛膝相似;其主要特徵:葉呈廣卵形、倒卵形,亦有橢圓形者。頭狀花序近單生,或近中央頂生者有數個作短穗狀排列;退化雄蕊較粗大,長0.5~1毫米,先端深裂,常呈撕裂狀或流蘇狀,時有分枝;雄蕊基部外側叢生的柔毛較稀,且較退化雄蕊為短或等長。
  野生或栽培。分佈四川、雲南、西藏等地。
  【採集】川牛膝的根,秋鼕均可采挖,栽培品以生長3~4年者為好,挖得後,去淨泥砂,切去殘存的地上莖及須根。烘幹或曬至半幹時,經發汗後再曬至足幹。野生的多係陰幹或曬幹。
  【炮製】 川牛膝 除去雜質及蘆頭,洗淨,潤透,切薄片,乾燥。本品為圓形薄片,厚0.1~0.2cm,直徑0.5~3cm。表面灰棕色,切面淡黃色或棕黃色。可見多數黃色點狀維管束。
  酒川牛膝川牛膝片,照酒炙法炒幹。
  【藥材】川牛膝商品有2種:一為川牛膝,一為麻牛膝:
  ①川牛膝
  又名甜牛膝。為植物川牛藤的乾燥根,根條星圓柱狀,不扭麯或略扭麯;根頭部膨大,根下端漸細,或有少數細小側根,長約30~70釐米,直徑約1~2釐米。全體具縱皺紋及,側根去掉後的痕跡;表面棕黃色或黑灰色。質堅韌,不易折斷。切面灰黃色至暗棕色,可見許多色較淺淡的小點,並析出油質物,排列成環約3~8層,中心的一個較大。味甘或微苦,無香氣。"
  主産於四川的雅山、樂山、西昌。
  ②麻牛膝
  為植物頭花蒽草的乾燥根,性狀與川牛膝相似,但根條較短,呈長圓錐形或圓柱狀錐形,兩端粗細相差較大,一般扭麯。質柔而易折斷(但較老的根亦不易折斷)。味甘,後極苦或麻。
  主産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及雲南。
  【性味】《四川中藥志》:"性平,味甘微苦,無毒。"
  【歸經】《四川中藥志》:"入肝、腎二經。"
  【功用主治】祛風,利濕,通經,活血。治風濕腰膝疼痛,腳痿筋攣,血淋,尿血,婦女經閉,癥瘕。用於經閉癥瘕,胞衣不下,關節痹痛,足痿筋攣,尿血血淋,跌撲損傷。
  ①《藥材資料匯編》:"治打撲刀傷,有緩和疼痛之效。"
  ②《中藥志》:"破血下降。"
  ③《中藥材手册》:"功多祛風利濕,其他和懷牛膝相同。"
  ④《四川中藥志》:"祛風利濕,通經散血。治寒濕腰腿骨痛,足痿筋攣,婦女經閉及癥瘕,淋病,尿血,陰痿、失溺。"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5~3錢;浸酒或入丸、散。
  【宜忌】《四川中藥志》:"婦女月經過多,妊娠,夢遺滑精者忌用。"孕婦禁用。
  【貯藏】 置陰涼乾燥處,防潮。
川牛膝栽培技術
  川牛膝為莧科植物川牛膝(Cyathula officinalis Kuan)的乾燥根,別名牛夕。具活血祛瘀、通利關節等功效,用於治療經閉。尿血、關節酸痛、跌打損傷等癥。四川省樂山、雅安、涼山等地市均有分佈,以天全、滎經等縣栽培歷史較久,産量大,質量好。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50-100釐米。主根長圓柱形,土棕色,味微甘,莖直立,莖下部近圓柱形,中部近四棱或近方形,具糙毛,節略膨大。葉對生,葉柄密生糙毛,葉片橢圓形,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全緣,表面暗緑色。項生或腋生緑白色小花,花密集成圓頭狀花序。胞果長橢圓狀倒卵形,暗灰色。基部略被疏柔毛,種子卵形,赤褐色。花期6—7月,果期8-9月。
  (二)生長習性
  川牛膝喜寒涼濕潤的自然環境。四川多栽培於海拔1200-2 000米的高寒山區,一般年降雨量約1500毫米以上,鼕季有3-4個月積雪。
  在海拔 1500米左右,生長 3-4年植株的成熟種子,播後10-15天即可出苗,且發芽率高,種子壽命為1年,播後第一年為營養生長,第二年為生殖生長。夏季為旺盛生長期,並同時長根,秋末鼕初進入鼕季休眠期。
  (三)栽培技術
  1.選地、整地 選疏鬆、肥沃的壤土栽培為宜,山坡一般以嚮陽坡為佳。9--10月下雪前深翻土地,深度最好在30釐米以上,翻後休閑凍土;翌年清明前後,再翻1次,整細耙平,作1.3米左右的高畦。
  2.繁殖方法 用種子繁殖。
  在栽培上所用種子實質為胞果,種子發芽力因生長年限而不同,三至四年生植株結的種子最好,栽培當年所結的種子常不能發芽,隔年陳種不作種用。播種分春播和秋播,春播在4月前後,由於海拔高度不同,播種時間有所差異,海拔低的可以稍早,以在雪後早播為宜,秋播為8月前後。主産區一般采取高山春播、低山秋播的辦法,出苗率高,缺窩少。
  3.田間管理
  (l)中耕除草和間苗 每年中耕除草3-4次。播種當年的第一次在5月中、下旬,宜淺鋤或用手扯,並結合勻苗、補苗,每窩留苗4-6株,這次除草很重要,宜早盡早;第二次在6月中、下旬,中耕前,再勻苗1次,每窩定苗2-3株;7—8月再各進行1次。第二年中耕除草2-3次。第三年若要收穫,就衹進行l-2次。
  (2)施肥培土每年結合中耕,追肥3次。第一、二次在中耕後,施用人畜糞水及草木灰,並進行培土防凍。培土厚度,以使根頭幼芽埋入土裏約7釐米為宜。如不培土,根頭易被凍壞,造成缺窩減産。
  4.病蟲害防治
  (1)黑頭病 多發生於春夏季,主要是蘆頭蓋上太薄,鼕季受凍害,引起發黑黴爛。防治方法:註意排水防澇,鼕季培土。
  (2)綫蟲病 多發生在低海拔地區,在根上形成凹凸不平的肉瘤。防治方法:註意選土;每畝用滴滴混劑35一45千克處理土壤。
  (3)大猿葉蟲 5-6月發生,將葉咬吃成小孔。防治方法:用亞胺硫磷800倍或敵百蟲1000倍液噴殺。
  (4)毛蟲、紅蜘蛛 5-6月為害葉片。防治方法:可用40%樂果乳油800-1500倍液噴殺。
  (四)采收與加工
  川牛膝在播後3-4年的10-11月收穫。要求深挖,減少斷根。挖後科去泥土,砍去蘆頭,剪掉須根,割下倒根,使主根。側報均成單支。然後按根條大小,理順成小把,立放炕上用無煙煤微火烘炕或放在曬場上日光炕脆。半幹後,堆放數日,回潤後,再炕或曬到全幹。通常三年生每畝産幹貨150-200千克,四年生200-250千克。
中國藥典2000版
  川牛膝
  拼音名:Chuanniuxi
  英文名:RADIXCYATHULAE
  書頁號:2000年版一部-28
  本品為莧科植物川牛膝CyathulaofficinalisKuan的乾燥根。秋、鼕二季采
  挖,除去蘆頭、須根及泥沙,炕或曬至半幹,堆放回潤,再炕幹或曬幹。
  【性狀】本品呈近圓柱形,微扭麯,嚮下略細或有少數分枝,長30~60cm,直徑
  0.5~3cm。表面黃棕色或灰褐色,具縱皺紋、支根痕和多數橫嚮突起的皮孔。質韌,不
  易折斷,斷面淺黃色或棕黃色,維管束點狀,排列成數輪同心環。氣微,味甜。
  【鑒別】本品橫切面:木栓細胞數列。皮層窄。中柱大,三生維管束外韌型,斷
  續排列成4~11輪,內側維管束的束內形成層可見;木質部導管多單個,常徑嚮排列,
  木化;木纖維較發達,有的切嚮延伸或斷續連接成環。中央次生構造維管係統常分成2
  ~9股,有的根中心可見稀疏導管分佈。薄壁細胞含草酸鈣砂晶、方晶。
  粉末棕色。草酸鈣砂晶、方晶散在,或充塞於薄壁細胞中。具緣紋孔導管直徑10~
  80μm,紋孔圓形或橫嚮延長呈長圓形,互列,排列緊密,有的導管分子末端呈梭形。
  纖維長條形,彎麯,末端漸尖,直徑8~25μm,壁厚3~5μm,紋孔呈單斜紋孔或人字
  形,也可見具緣紋孔、紋孔口交叉成十字形,孔溝明顯,疏密不一。
  【浸出物】取本品直徑在3mm以下的顆粒,照水溶性浸出物測定法項下的冷浸法
  (附錄ⅩA)測定,不得少於65.0%。
  【炮製】川牛膝除去雜質及蘆頭,洗淨,潤透,切薄片,乾燥。
  本品為圓形薄片,厚0.1~0.2cm,直徑0.5~3cm。表面灰棕色,切面淡黃色或棕黃
  色。可見多數黃色點狀維管束。
  酒川牛膝取淨川牛膝片,照酒炙法(附錄ⅡD)炒幹。
  【性味與歸經】甘、微苦,平。歸肝、腎經。
  【功能與主治】逐瘀通經,通利關節,利尿通淋。用於經閉癥瘕,胞衣不下,關節
  痹痛,足痿筋攣,尿血血淋,跌撲損傷。
  【用法與用量】4.5~9g。
  【註意】孕婦禁用。
  【貯藏】置陰涼乾燥處,防潮。
中國藥典2005版
  名稱:
  川牛膝
  漢語拼音:
  Chuanniuxi
  英文名:
  RADIX CYATHULAE
  基原:
  本品為莧科植物川牛膝Cyathula oficinalis Kuan的乾燥根。秋、鼕二季采挖,除去蘆頭、須根及泥沙,烘或曬至半幹,堆放回潤,再烘幹或曬幹。
  性狀:
  本品呈近圓柱形,微扭麯,嚮下略細或有少數分枝,長30-60cm,直徑0.5-3cm。表面黃棕色或灰褐色,具縱皺紋、支根痕和多數橫長的皮孔樣突起。質韌,不易折斷,斷面淺黃色或棕黃色,維管束點狀,排列成數輪同心環。氣微,味甜。
  鑒別:
  本品橫切面:木栓細胞數列。栓內層窄。中柱大,三生維管束外韌型,斷續排列成4-11輪,內側維管束的束內形成層可見;木質部導管多單個,常徑嚮排列,木化;木纖維較發達,有的切嚮延伸或斷續連接成環。中央次生構造維管係統常分成2-9股,有的根中心可見導管稀疏分佈。薄壁細胞含草酸鈣砂晶、方晶。
  粉末棕色。草酸鈣砂晶、方晶散在,或充塞於薄壁細胞中。具綫紋孔導管直徑10-80μm,紋孔圓形或橫嚮延長呈長圓形,互列,排列緊密,有的導管分子末端呈梭形。纖維長條形,彎麯,末端漸尖,直徑8-25μm,壁厚3-5μm.紋孔呈單斜紋孔或人字形,也可見具緣紋孔,紋孔口交叉成十字形孔溝明顯,疏密不一。
  檢查:
  水分 照水分測定法(附錄Ⅸ H第一法)測定.不得過16.0%。
  總灰分 取本品切製成直徑在3mm以下的顆粒.依法檢查,不得過8.0%(附錄Ⅸ K)。
  酸不溶性灰分 取本品切製成直徑在3mm以下的顆粒.依法檢查,不得過1.5%(附錄Ⅸ K)。
  浸出物:
  取本品直徑在3mm以下的顆粒,照水溶性浸出物測定法項下的冷浸法(附錄Ⅹ A)測定.不得少於65.0%。
  炮製方法:
  川牛膝 除去雜質及蘆頭,洗淨,潤透,切薄片,乾燥。
  本品為圓形薄片,厚0.1-0.2cn,直徑0.5-3cm。表面及棕色,切面淡黃色或棕黃色,可見多數黃色點狀維管束。
  酒川牛膝 取淨川牛膝片,照酒炙法(附錄Ⅱ D)炒幹。
  性味:
  甘、微苦,平。
  歸經:
  歸肝、腎經。
  功效:
  逐瘀通經,通利關節,利尿通淋。
  主治:
  用於經閉癌瘤,胞衣不下,關節痹痛,足康筋攣,尿血血淋,跌撲損傷。
  用法用量:
  4.5-9g。
  用藥禁忌:
  孕婦禁用。
  貯藏:
  置陰涼乾燥處,防潮。
  中西藥分類:
  中藥(藥材及飲片)
中 草 藥
    RADIX CYATHULAE
科普知識
   川牛膝(medicinal cyathula) 莧科懷莧屬川牛膝種,學名Cyathula officinalis Kuan(Roth)Moq.,多年生草本植物。別名白牛膝、甜牛膝、拐牛膝、天全牛膝。根供藥用。分佈於四川、貴州、雲南和西藏等省(自治區)。多為栽培。 株高40-100cm。根圓柱形,扭麯,鮮時表面近白色,幹後灰褐色或棕黃色。莖直立,下部近圓柱形,中部近四棱形,節部略膨大,分枝,疏生糙毛。葉對生,橢圓形或長橢圓形,少數倒卵形,少數倒卵形,全緣。花小,緑白色,胞果橢圓形或倒卵形,略扁,淡黃色。種子橢圓形,帶紅色,光亮。花期6-8月,果期8-10月。 喜溫涼濕潤氣候。怕高溫和幹旱。野生於高山坡土層深厚、土質肥沃、排水良好的地方。宜於土層深厚、富含腐殖質、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或壤土栽培,粘重土與砂礫土勻不宜栽培。忌連作。 種子繁殖。條播或穴播。條播按行距30-40cm開淺溝,深4-6cm。將種子與灰土充分混合後,均勻播於溝內。穴播按行距30-40cm,株距25-27cm開淺穴,每穴播種子8-10粒,每公頃播種量為7.5-12kg。播後半月左右出苗,苗高6-7cm時進行第一次間苗,高達10-15cm時進行第二次間苗。間苗後條播的株距為10-12cm,穴播的每穴留苗2-3株。生長期間進行中耕、除草及追肥2-3次。其病蟲害有根腐病Fusarium sp.、白銹病Albugo sp.;紅蜘蛛Tetranychus telarius等。 味甘、微苦、性平,有祛風、利濕、活血通經的功用。
百科大全
  川牛膝
    莧科植物川牛膝Cyathula officinalis Kuan 的乾燥根。
    
英文解釋
  1. :  Medicinal Cyathula Root,  radix cyathulae
包含詞
川牛膝免煎川牛膝提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