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①有石的土山陟彼崔嵬。②高耸的样子冠切云之崔嵬|古老的泰山越发显得崔嵬了。③崔嵬(1912-1979)。电影演员、导演。山东诸城人。1930年入山东实验剧院学习编剧◇参加左翼戏剧家联盟。1937年参加上海救亡演剧一队。1938年赴延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曾任中南文化局局长、中国影协常务理事、全国政协委员。主演影片《老兵新传》、《红旗谱》等,并导演《青春之歌》、《小兵张嘎》等。 |
|
∶有石头的土山 |
|
慎事关门并早归,眼前恩爱隔崔嵬。——《金瓶梅》 |
|
∶高大;高耸 |
|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楚辞·屈原·涉江》 |
|
仙峰巅险峻岭崔嵬。——《封神演义》 |
|
本指有石的土山。后泛指高山。《诗·周南·卷耳》:“陟彼崔嵬,我马虺隤。” 毛 传:“崔嵬,土山之戴石者。” 唐 孙鲂 《湖上望庐山》诗:“輟櫂 南湖 首重迴,笑青吟翠向崔嵬。” 宋 辛弃疾 《沁园春·有美人兮》词:“觉来西望崔嵬,更上有青枫下有溪。” |
|
比喻巨大的障碍或困难。《金瓶梅词话》第二回:“慎事关门并早归,眼前恩爱隔崔嵬。” 华罗庚 《病中斗(答众问)》诗:“驰驱絶广漠,腾跃越崔嵬。” |
|
山顶。《诗·小雅·谷风》:“习习谷风,维山崔嵬。” 毛 传:“崔嵬,山巔也。” |
|
高耸貌;高大貌。《楚辞·九章·涉江》:“带长鋏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王逸 注:“崔嵬,高貌。”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沁水》:“ 秦 坑 赵 众,收头颅,筑臺於垒中,因山为臺,崔嵬桀起。” 郭沫若 《十年建国增徽识·民族宫》诗:“ 中华 自古多弟兄,屹立崔嵬 民族宫 。” |
|
显赫;盛大。 宋 梅尧臣 《答仲雅上人遗草书并诗》:“ 智永 与 怀素 ,其名久崔嵬。” 明 梁辰鱼 《浣纱记·得赦》:“气吞宇宙真豪杰,谁似我崔嵬功业。” |
|
犹块垒。胸中郁积的不平之气。 宋 黄庭坚 《次韵子瞻武昌西山》:“平生四海 苏太史 ,酒浇不下胸崔嵬。”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九日游云洞和韩南涧尚书韵》词:“ 渊 明 谩爱重九,胸次正崔嵬。” |
|
①有石的土山:陟彼崔嵬。
②高耸的样子:冠切云之崔嵬|古老的泰山越发显得崔嵬了。
③崔嵬(1912-1979)。电影演员、导演。山东诸城人。1930年入山东实验剧院学习编剧。后参加左翼戏剧家联盟。1937年参加上海救亡演剧一队。1938年赴延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曾任中南文化局局长、中国影协常务理事、全国政协委员。主演影片《老兵新传》、《红旗谱》等,并导演《青春之歌》、《小兵张嘎》等。 |
|
崔嵬(1912—1979.2.7),中国电影演员、导演。原名崔景文曾用名崔微晖、崔浚、疯子,后改名崔嵬。诸城市昌城镇王家巴山村人。著名电影艺术家、剧作家。
生于贫苦农民家庭,曾做童工。在青岛礼贤中学求学时,因抗议当局杀害共产党人被开除。
1930年入山东省立实验剧院学习编剧。翌年回青岛,组织〖海鸥剧社〗,并与他人合作创作了揭示蒋介石不抵抗主义的多幕剧《命令!退却第二道防线》。
1932年加入左翼戏剧家联盟,旋因国民党迫害逃往北平,曾在国立艺术学院戏剧系学习。
1935年到上海,加入东方剧社、戏剧生活社等团体,创作演出反映工人生活的舞台剧《工人之家》等,并在各地演出《放下你的鞭子》,宣传抗日救亡。
1936年末参加陈波儿等组织的上海妇孺前线慰问团。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保卫芦沟桥》的创作演出,后加入救亡演剧一队。1938年去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任教。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主办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戏剧系,领导火线剧社,创作演出《参加八路军》、《三个游击队员的故事》等。解放战争期间随军南下。
1949年任武汉军管会文艺处处长。
1950年创办中南文艺学院。
1953年任中南文化局局长,中南人民艺术剧院院长。
1955年主演故事片《宋景诗》。
1956年后任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和导演。是中国剧协第一届常务理事、中国影协第二、三届常务理事,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1962年因在影片《红旗谱》中饰演主角朱老忠获首届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导演影片十余部,《小兵张嘎》于1980年获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戏曲艺术片《杨门女将》于1962年获电影百花奖最佳戏曲片奖。
生于贫苦农民家庭,10岁随父逃荒青岛,12岁去青岛烟草公司当童工。后在亲友资助下得以求学。 他喜爱文艺,在青岛礼贤中学学习时,阅读了许多进步文艺书刊,从而启迪了革命思想和对进步文艺的追求,1927年,因抗议当局杀害共产党人;写打油诗反对国民党、用“打牙调”唱国民党“国 歌”,被开除学籍。后转入青州中学,又因写《农村生活一瞥》一文,揭露地主勾结土匪鱼肉乡里,被驱逐出境。1930年考入山东省立实验剧院。翌年回青岛,1932年参加左联并组织海鸥剧社,并与他人合作创作了揭露蒋介石不抵抗主义的多幕剧《命令!退却第二道防线》;又因演出进步戏剧遭到当局缉捕。后旋因国民党迫害逃往北平,1933年夏,化名崔浚考入北平民国大学,继续从事戏剧活动。1935年到上海,先后参加左联领导的东方剧社、戏剧生活社和上海业余剧人协会,组织创作演出了反 映工人生活的舞台剧《工人之家》、《这是厂里的规矩》、《流产》等,1936年改编并主演了著名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并在各地演出,宣传抗日救亡。1936年末参加陈波儿等组织的上海妇孺前线慰问团,赴绥东前线慰问演出,编写了话剧《察东之夜》、儿童剧《墙》。
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共产党领导的上海救亡演剧一队,奔赴西北各地,创作演出反映人民抗日斗争的话剧《张家店》、《顺民》、《八百壮士》、《保卫芦沟桥》等。1938年2月,应中共中央宣传部之邀,参加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筹建工作,并在该院戏剧系任教,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其间参加演出了《人命贩子》、《流寇队长》、《蓝包袱》等。1939年在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任戏剧系主任,领导火线剧社,创作演出《参加八路军》、《三个 游击队员的故事》、《矿工队》、《黄鼠狼给鸡拜年》、《灯蛾记》等。1942年调任冀中军区火线剧社社长,参加冀中反扫荡斗争,创作了《战斗生产》、《英雄立功记》、《反敌伪合流》、《军民合作打老蒋》、《十六条枪》等话剧,改编京剧《岳飞之死》、《哭祖庙》、《苏州城》等。1948年随军南下。1949年任武汉军管会文艺处处长。1950年创办中南文艺学院。1953年任中南文 化局局长,中南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其间编写了话剧《是假见不得真》、《对症下药》和京剧《东平府》等剧目。1954年应邀拍摄电影《宋景诗》,成功地塑造了起义农民领袖宋景诗的英雄形象。1956年调北京电影制片厂任艺术委员会主任兼导演,先后主演了《海魂》、《老兵新传》、《红旗谱》等影片,导演了 《青春之歌》、《小兵张嘎》、《北大荒人》、《天山上的红花》、《红雨》、《山花》等故事片和《杨门女将》、《野猪林》等戏剧片。他主演的影片,在传统的戏剧程式化表演中,溶进对角色的体验因素,在镜头的角度和运动方面,采取中国写意画的构图,虚实相间,镜头的分切,既符合戏曲音乐的节奏,又发挥电影的时空特征,大大增加了原戏的感染力,充满激情,生活气息浓厚,线条粗犷,感情细腻,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受到国内外好评。他在《宋景诗》、《海魂》、《老兵新传》、《红旗谱》中饰演的角色性格鲜明,爱憎分明,既激情洋溢,又朴实深沉,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特别是他在《红旗谱》中塑造的朱老忠形象最为出色,荣获1962年首届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1959年随中国电影代表团参加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主演的《老兵新传》,获技术提高奖。1962年在《大众电影》举办的“百花奖”中,获最佳男演员奖;1995年在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九十周年中获中国电影世纪奖:男演员奖。他导演的影片有一种气势磅礴、浓郁粗犷的艺术风格。在环境的渲染上,充满着强烈的时代感和生活气息;在人物刻画上,既善于表现强烈的戏剧动作,又努力发掘人物的内心世界。《青春之歌》中这一风格得到完整的体现。 他导演的《小兵张嘎》,手法纯熟,画面流畅而富有韵 味,获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崔嵬还先后导演了《杨门女将》、《野猪林》、《穆桂英大战洪洲》等戏曲艺术片。他导演的戏曲艺术片《杨门女将》于1962年获电影百花奖最佳戏曲片奖。他凭借
导演崔嵬在《老兵新传》中饰战场长(右)
自己丰富的生活阅历和深厚的艺术造谐,将不同角色,不同个性的角色与自身豪迈的气质,水乳交融般的结合在一起,形成得天独厚,可遇不可求的中国气势和浓厚的民族风格, 他是中国电 影、戏剧史上的一员巨匠,他描绘了中国电影画廊中最辉煌的历史,值得自豪、骄傲!
崔嵬不仅是造诣很深的艺术家,也是卓越的革命文艺活动家,为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曾被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曾任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委员,是中国剧协第一届常务理事、中国影协第二、三届常务理事,北京电影制片厂领导小组成员。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残酷迫害,1979年2月因肝癌在北京逝世。
崔嵬
生卒年:1912-1979
主要经历:
山东省诸城市人。幼年家境贫困,曾做过童工。1930年入山东省立实验剧院编剧班学习。1932年加入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青岛分盟。1935年到上海,从事工人戏剧运动,并将《放下你的鞭子》改编为街头演出剧目,自己主演剧中的卖艺老汉,在民众中影响很大。
1938年奔赴延安,任教于延安鲁艺戏剧系。
1949年,随军南下,被任命为中南文化局局长等职。他曾被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曾任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委员,是中国剧协第一届常务理事、中国影协第二、三届常务理事,北京电影制片厂领导小组成员。
1954年崔嵬第一次登上银幕,在历史故事片《宋景诗》中扮演清末农民起义领袖宋景诗。此后,他又主演了影片《海魂》、《老兵新传》、《红旗谱》等,尤以在《红旗谱》中塑造的朱老忠的形象最为出色,
崔嵬的导演处女作是《青春之歌》,在这之后他又导演了优秀故事片《小兵张嘎》、《天山的红花》,优秀戏曲片《杨门女将》、《野猪林》、《穆桂英大战洪洲》等。他导演的故事片有一种气势磅礴、浓郁粗犷的艺术风格。他导演的戏曲片既符合戏曲音乐的节奏,又发挥电影的时空特征,大大增加了原戏的感染力。
1979年2月7日著名导演崔嵬逝世。 |
|
1955年:宋景诗(表演)
1956年:黄花岭 (表演)
1957年:海魂 (表演)
1959年:老兵新传(表演)、 青春之歌(导演,与陈怀皑合作)
1960年:红旗谱(表演)、 杨门女将(戏曲片,导演,与陈怀皑 合作)
1961年:北大荒人(导演,与陈怀皑合作)
1962年:野猪林(戏曲片,导演,与陈怀皑 合作)
1963年:穆桂英大战洪州(戏曲片,导演,与 陈怀皑合作) 、小兵张嘎(导演,与欧阳红樱合作)
1964年:天山的红花(导演)
1974年:平原作战(戏曲片,导演,与陈怀皑 合作)
1975年:红雨 (导演)
1976年:山花(导演)
1978年:风雨里程 (导演)
获奖记录或主要贡献:
1962年因《红旗谱》获首届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
1962年因《杨门女将》获首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戏曲片奖。
1980年因《小兵张嘎》获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
1995年在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九十周年活动中获中国电影世纪奖男演员奖。
最后提一小点:玉崔嵬,藤萍《香初上舞》里为了证明圣香好人不会被冤枉,拖着濒死的身子来证明的玉崔嵬。 |
|
有石的土山:陟彼崔嵬。
高耸的样子:冠切云之崔嵬|古老的泰山越发显得崔嵬了。 |
|
崔嵬,男,1964年6月沈阳生人。1990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版画系,现为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黄土印象》、《文明的觉醒》分别入选第七届、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梦入长沙滩》获第九届... |
|
Cui Wei
崔嵬
国话剧、电影演员、导演、剧作家。原名崔景文,曾用名崔徵晖、崔浚、疯子,后改名崔嵬。1912年10月4日生于山东诸城。幼年家贫,12岁去青岛烟草公司当童工,后入礼贤中学、青州第十中学,皆因参加进步活动被开除。1931年考入济南山东省立实验剧院编剧班。次年回青岛组织海鸥剧社,深入崂山渔村,宣传抗日。1935年去上海,参加东方剧社、戏剧生活社和上海业余剧人协会,辅导女工、学生戏剧活动。1936年任上海妇女儿童慰问团戏剧指导,赴绥远(今内蒙)抗日前线慰问,与陈波儿合演《放下你的鞭子》,开启去抗日前线演出抗日戏剧的先声。“七七”事变后,参加《保卫芦沟桥》的集体创作。“八·一三”上海抗战开始,组织、参加上海救亡演剧一队,辗转演出于南京、武汉、开封、西安和山西临汾地区。1938年初去延安,任教于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1939年夏,与鲁艺部分师生冲破敌人封锁,到达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任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戏剧系主任。1942年调任冀中火线剧社社长。1949年夏,随军南下武汉,先后任中南军政委员会文化部戏曲改进处处长、中南文艺学院院长、中南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中南文化局长。1954年被借调到上海电影制片厂,主演电影《宋景诗》、《老兵新传》。1956年调北京电影制片厂,先后导演《青春之歌》、《天山的红花》等,并主演《红旗谱》。
崔嵬先后被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委员、第三届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第二届中国电影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第一届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1979年2月7日病逝。
从30年代初从事戏剧工作起,崔嵬先后创作、改编近30部作品。代表作有《察东之夜》、《张家店》、《灯蛾记》等。他在表演上戏路广、手法多、力求形体动作的质朴、洗练和内在情感的真挚流露,并在此基础上追求个性化表演的艺术境界。他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力求在性格上有较大差别,如《放下你的鞭子》中的卖艺老汉、《流寇队长》中的袁队长、《带枪的人》中的雪特林等。
崔嵬的导演在坚持现实主义写实风格的基础上,注意溶入写意手法,逐渐形成粗犷、浑厚、朴实、自然的特点,如《人命贩子》、《流寇队长》、《母亲》、《十六条枪》等戏的艺术成就,对根据地早期话剧运动建立较完整的导演制度具有启示作用。
崔嵬自幼喜爱戏曲艺术,30年代初学习戏曲编剧,并涉猎戏曲表演。在延安曾参加新平剧(京剧)《松花江上》等戏的演出。1942年在火线剧社组织平剧演出队,先后改编、创作了《岳飞之死》、《苏州城》等宣扬爱国主义、反抗统治阶级压迫的历史剧。他创作的《老英雄》,突破了当时普遍存在的“旧瓶装新酒”的束缚,塑造了一个具有北方农民倔强、憨厚性格的抗日老英雄形象,并亲自参加导演和演出。这些艺术实践,对他的话剧导演和表演艺术,都有裨益。
(曲六乙) |
|
- n.: rocky mound or peak, a rocky height or peak
- adj.: loft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