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猴”通常出没在峨眉山的洗象池、遇仙寺、仙峰寺、茶棚子、洪椿坪、牛心岭一带大约面积为50多平方公里的深涧密林中。登峨眉山,从山麓到山顶共有60公里的石级山径,而最为曲折难行的路段就是从大坪寺到海拔1800米的九老洞,称为九十九道拐,这里也是“峨眉猴”聚集的主要地点。每日上山的游客络绎不绝,也使它们久经世面,不仅不害怕游人,还与人纠缠、索取食物、甚至打逗嬉戏,给人们的旅途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关于它们的趣闻逸事也不胜枚举,似乎天天都会有一些新奇的故事发生,有的令人捧腹大笑,有的却让人啼笑皆非。
据说早在明清之际,峨眉山就有“山猴成群来寺,见人不惊,与人相亲,相戏索食,呷然成趣”的奇妙景观。那时候,寺庙里的和尚根据佛教“不可伤生”的训诫,也经常给生活在这里的藏酋猴投放食物,进山朝拜的香客也对它们肃然起敬,久而久之,爱猴、敬猴就成了当地的民风之一。但是在十年动乱中,寺庙里的和尚被赶走了,藏酋猴也受到了“株连”,成为一些无知青年肆虐的对象,只得躲进深山老林之中。1979年以后,随着峨眉山对外开放和一系列生态保护政策的落实,昔日藏酋猴与人们“相戏索食,呷然成趣”的景象才又重新出现。看来人与猴的关系亲密与否,关键在于人类的态度和作为。如今许多地方的珍禽异兽销声匿迹甚至荡然无存,其症结大概就在这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