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地图 |
|
|
岳飞庙 民间习称“岳王庙”
民间习称“岳王庙”。 宋 代名将 岳飞 的祠庙。在 浙江省 杭州市 西湖 畔 栖霞岭 下。 南宋 隆兴 元年(1163年), 孝宗 即位, 岳飞 之冤昭雪,改葬遗骸于此。 嘉定 十四年(1221年),改北山 智果院 为祠庙,即今之 岳王庙 。现存建筑系 清 代以后陆续重建,1979年曾全面整修。为古今重要名胜。又 河南省 汤阴县 亦有 岳飞庙 。在 汤阴 县城西南隅。建于 明 初,历经修葺,建筑群面积达四千平方米。庙内有正殿、寝殿,周围有 岳云殿 、 四子殿 、 孝娥殿 、 岳珂殿 、 三代祠 等建筑,并保存有刻石一百四十余方。今为 岳飞纪念馆 。 |
|
岳飞庙投诉电话安阳旅游投诉电话:0372-3688002
河南省旅游投诉电话:0371—65506775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
岳飞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受敬仰的民族英雄,他的家乡就在本市汤阴县。从京广铁路汤阴站下车,一出站,即可望见雄居于花岗岩基石上的岳飞铜像。
汤阴县有许多与岳飞有关的遗址,岳飞庙就在县城内。岳飞庙始建年代不详,现址为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重建,面积为4000多平方米,殿宇近百间。精忠坊是岳飞庙的头间,为一座营造精美的木结构牌楼。两侧八字墙上刻有1.8米高的两侧大字“忠”、“孝”。进入门槛,便见石阶下跪着五具铁铸像,即当年杀害岳飞的秦桧、王氏、万俟禹、张俊、王俊。跪像背后立一尊金铜像,怒目执剑,对秦桧等人呈居高临下镇压之势。两侧楹联上写着:
蓬头垢面跪阶前想想当年宰相
端冕垂施临座上看看今日将军
出身于农民家庭的岳飞是南宋著名军事家、抗金名将。他自幼聪慧过人,喜欢诗书;少时拜师习武,20岁从军,其母曾在他背上刺“精忠报国”四字。岳飞率军抗挚金兵,六战六捷,屡建战功。宋高宗却伙同奸相秦松一心与金求和,一天连下12道金牌,强令岳飞撤兵,并解除了他的职务。最后以“莫须有”的罪名,将39岁的岳飞杀害于杭州。家乡人民对岳飞寄予无限的敬仰之情,对秦桧等奸臣恨之入骨。
岳飞庙内,碑碣林立。东西小院中各有亭子一座,东为“肃瞻”,西曰“观光”。院中碑刻近300通,是中原地区一个较大的书法、文学艺术宝库。
穿过仪门,由御碑亭北望,即为雄伟庄严的大殿。大殿高10米,气势恢宏。殿内正中是岳飞的彩色座像,气宇轩昂,栩栩如生。座像上方为贴金巨匾“还我河山”。
东西厢房为岳飞生平事迹陈列馆。后院为寝殿,殿内陈列着岳飞著名的书法珍品《出师表》石刻。寝殿后还有岳云祠、四子祠、岳珂祠、孝娥祠等 |
|
岳飞庙位于开封市区南20公里的朱仙镇。建于明成化十年(1479年),与汤阴、武昌和杭州岳飞庙统一称为全国四大岳飞庙,享誉中外。朱仙镇岳飞庙坐北向南,为三进院落,外廊呈长方形,整个殿堂恢弘庄严,碑亭林立,刻绘塑铸,丰富多彩。据《祥符县志》引明成化碑记:“岳庙始建于鄂,再建杭,三建于汤阴,今建于梁城南之朱仙镇。在鄂者王开国地;王冤白时,已建于杭者王墓存焉;在汤阴者王田之邦;而朱仙镇者王之功于杭者王墓存焉;在汤阴者王者也。”朱仙镇岳飞庙曾吸引了于谦、乾隆皇帝、杨成武、朱穆之、胡耀邦等历史名人到此瞻仰留墨。此庙经明、清多次整修和重建。1987年人民政府又拨款整修,占地12320平方米,由山门、铁铸跪像、碑廊、拜殿、正殿、寝殿和岳飞及家人的彩绘塑像组成。为了纪念民族英雄岳飞诞辰888周年,整修后的岳飞庙于1991年11月15日开放。地址:开封朱仙镇
宋代名将岳飞祠庙,原名精忠庙,后也称“宋岳忠武王庙”,是后人为纪念南宋抗金名将、我国著名民族英雄岳飞而建。
岳飞(公元1103-公元1142),字鹏举,宋河北西路相州汤阴县人(今安阳市汤阴县城东30里的菜园镇程岗村)。16岁从军,32岁擢节度使,累官至太尉、宣抚使、枢密副使,20年的戎马生涯。坚主抗金,曾四次举兵北伐。绍兴十一年遭投降派秦桧、高宗杀害。年39岁。
岳飞庙址位于汤阴县城内西南街,始建年代无考,今址是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重建,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畔栖霞岭下。以后历代屡有增建,逐渐成为一处完整的古建筑群。南宋隆兴元年(1163年),孝宗即位,岳飞之冤昭雪,改葬遗骸于此。嘉定十四年(1221年),改北山智果院为祠庙,即今之岳王庙。现存建筑系清代以后陆续重建,1979年曾全面整修。为古今重要名胜。又河南省汤阴县亦有岳飞庙。在汤阴县城西南隅。建于明初,历经修葺,建筑群面积达四千平方米。庙内有正殿﹑寝殿,周围有岳云殿﹑四子殿﹑孝娥殿﹑岳珂殿﹑三代祠等建筑,并保存有刻石一百四十余方。今为岳飞纪念馆。
现有面积4000多平方米,殿宇建筑近百间。坐北朝南,外廊呈长方形。临街大门为精忠坊,面西,木结构,斗拱型制九踩四昂重翘。坊之正中阳镌明孝宗朱祐樘赐额“宋岳忠武王庙”,两侧八字墙上用青石碣分别阳刻“忠”、“孝”两个大字。字高1.8米,遒劲端庄,格外醒目,过精忠坊为山门,坐北朝南,三开间式建筑,两侧扇形壁镶嵌有滚龙戏水浮雕,门前一对石狮分踞左右。山门檐下一排巨匾,上书“精忠报国”、“浩然正气”、“庙食千秋”,是当代书法家舒同、楚图南、肖劳的手迹。两侧还有一副楹联:蓬头垢面跪当前,想想当年宰相;端冕垂旒临坐上,看看今日将军."山门对面为施全祠,内塑施全铜像,对祠前秦桧、王氏、万俟卨(mò qí xiè) 、张俊、王俊五奸党铁跪像呈镇压之势。
拾级入庙,古柏苍劲,碑碣林立,东有肃瞻亭,西有觐光亭,仪门前两道高大的碑墙把这里辟作东西两个小院。穿过御碑亭,便是岳庙之主体建筑--正殿。该殿面阔五间18.30米。进深三间11.60米,斗拱型制为五踩重翘重昂,硬山式建筑,高10米。体态稳重,气势恢宏。殿门楣上悬有五块巨匾,分别是“乃武乃文”、“故乡俎豆”、“忠灵示泯”、“百战精威”、“乾坤正气”。其中“百战神威”和“忠灵未泯”为清帝光绪和太后慈禧所题。正殿中央为岳飞彩塑坐像,高丈余,英武魁伟,正气凛凛。上悬“还我河山”贴金巨匾。坐像两侧镶嵌张爱萍将军题写的楹联“朱仙镇血战丧敌胆,风波亭长恨遗千秋”。四周墙上,悬挂着国内现代著名书画家颂扬岳飞的书画墨宝,内容多样,各具物色。大殿两侧的东西庑中,现为岳飞史迹陈列室。
大殿后院,是寝殿、岳云祠、四子祠、岳珂祠、孝娥祠。寝殿内陈列着著名的书法珍品《出师表》石刻。人们常在这里流连忘返,欣赏赞叹其精湛的书法艺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