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 > 岩鬆鼠骨
  【藥名】:岩鬆鼠骨
  【來源】:為鬆鼠科動物岩鬆鼠的骨骼。
  【功效】:活血破瘀。
  【主治】:用於血滯經閉、經行腹痛、月經不調、腹中包塊、癥瘕積聚、跌打損傷。
  【性味歸經】:辛苦,溫。入肝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15剋。
  【別名】:鱢撓子骨(《中國藥用動物志》)、掃毛子、石老鼠(《中國藥用動物志》)
  【動植物資源分佈】:分佈於甘肅、陝西、山西,河北、山東、四川等地。
  【藥材的采收與儲藏】:四季獵捕,取全骨骼,置通風處乾燥。
  【拉丁名】:sciurotamias daoidianus milne-edwards
  【考證】:始載於《中國藥用動物志》。
  【生藥材鑒定】:生藥全長約200毫米左右。骨骼上帶有殘肉及肌腱,頭顱呈長橢圓形,上下頜帶橙色門齒各一對,四肢彎麯,尾椎骨細長,排列成鞭狀,有時並留有灰黃的毛,氣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