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詩人: 喻良能 Yu Liangneng
緑發經行處,重來兩鬢絲。 共誰論舊事,何處有新詩。 鑒水春妍蚤,蘭亭雪意遲。 邦人爭指似,壽母近期頤。 |
|
山坡背陰的一面;山的北側 |
|
山朝北的一面。《漢書·郊祀志上》“從陰道下” 唐 顔師古 註:“山南曰陽,山北曰陰。” 唐 姚合 《寄楊工部聞毘陵捨弟自罨溪入茶山》詩:“芳新生石際,幽嫩在山陰。” 劉大白 《春雪》詩:“可怕的卻是那些株守着嶺北山陰的,甘心埋沒在它底勢力範圍之下!” |
晉王羲之的代稱 Jin said on behalf of Galileo |
晉 王羲之 的代稱。 王羲之 曾居 會稽 山陰 ,故以代指。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人部三》:“ 文徵仲 得筆法於 巙子山 ,而參以 鬆雪 ,亦時為 黃 米 二傢書,然皆非此公當行,惟小楷正書,即 山陰 在世,亦當虛高足一席。” |
|
山陰縣位於東經112°25′—113°04′,北緯39°11′—39°47′之間,隸屬於山西省朔州市,地處山西省北部,東鄰應縣,南毗代縣,西交朔城、平魯二區,北與左雲、右玉、懷仁接壤。南北長66.7公裏,東西寬36.5公裏,總面積1657平方公裏,耕地79.68萬畝。歷年平均氣溫7.6℃,降雨量362.4毫米,無霜期143天。全縣轄3鎮10鄉,256個行政村,22.8萬人,其中鄉村人口13.3萬口人,城鎮化率41.64%。山陰縣地處山西省北部,內長城雁門關外。因位於佛宿山北,故名山陰。
縣境內山脈,有恆山山脈,洪濤山脈以及黃花嶺,有較大的河道4條,桑幹河、木瓜河、黃水河、元子河(吳馬營大河槽河)。境內自然資源較為豐富,其中以煤炭為主,煤田總面積355.2平方公裏,總儲量114億噸,煤質品種以氯煤和弱粘煤為主,為優質煙煤;鐵礦石儲量約4000萬噸,係赤鐵礦;鋁礬土約900萬噸;粘土粉砂岩預測儲量達億萬;石灰石約3000萬噸;方解石約40萬噸;大理石約1000萬立方。此外還有石英石、鉀長石、黑雲母、玄武岩等。
山陰縣是産煤大縣,有“煤鄉”之稱。境內礦産資源豐富,主要有煤炭、粘土、石灰石等,煤田面積355.2平方公裏,占全縣總面積的21.5%,煤炭地質儲量114.5億噸,可采儲量約78億噸。現有39座煤礦,年生産能力1265萬噸。
山陰縣是畜牧大縣,有“奶都”之譽。全縣奶牛存欄達到8.2萬頭,全國排名第14位,乳品加工能力40萬噸,是全國乳品加工示範縣。畜牧業收入占到農村經濟總收入的50%以上,在全省雁門關生態畜牧經濟區中占居“竜頭老大”。
山陰縣交通便利,北同蒲鐵路、大運高速公路、208國道、大忻綫等貫穿全境,全縣油路、水泥路、高速路通車里程達1300多公裏。
山陰歷史悠久,人傑地靈,雖歷經千年滄桑巨變,部分遺跡尚存。已發現有古遺址、古建築35處(座),古墓葬5處,列為國傢二級文物12件,三級文物72件,其中漢墓群、廣武古墓、明長城等古跡均頗負盛名。歷史上也不乏名人志士:有北魏安遠將軍庚嶽、唐朝芮國公苑君璋、宋趙匡胤的大將米信、遼丞相沙彥恂、元朝平陽元帥安明本、明代內閣首輔王傢屏、清朝梁啓超的老師崔增瑞等。歷史上山陰農業以種植為主、養殖為輔,糧食作物有小麥、𠔌子、糜黍、玉米、高梁、莜麥、蕎麥等,經濟作物有菜、鬍麻、水果瓜菜、葵花等;養殖業以奶牛、豬為主,兼養雞、羊、兔等。
近年來,山陰縣委、縣政府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構建和諧山陰的總體要求,緊緊圍繞“好字優先,好中求快,又快又好,綜合實力全市爭第一、全省進十強,首力建設經濟強縣、畜牧大縣、乳品特色縣”的目標,大力實施結構調整和開放引進兩大戰略,切實轉變發展方式,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全力推動煤電、乳品、冶化、農副産品加工和旅遊業五大特色産業的梯度發展,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加速推進新型能源工業基地和特色生奇談怪論畜牧示範基地建設進程,使全縣經濟社會呈現出又好又快的發展勢頭。
全縣經濟綜合實力譜寫新篇章。2007年全縣地區生産總值完成57.2億元,比上年增長19.1%;財政總收入達到13.59億元,同比增長35.7%,總量排名位居朔州市首位、山西省第17位;一般預算收入完成4.76億元,同比增長39.6%,總量排名位居朔州市首位、山西省第11位。規模以上工業産值55.4億元,同比增長48.5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7億元,同比增長21.87%。今年1—8月份,財政總收入達到14.25億元,同比增長64.5%,總量排名全市第一;一般預算收入完成4.25億元,同比增長58.3%,總量排名全市第一。截止目前,全縣續建、在建和擬建的重點調産項目38項,總投資56.31億元,到位9.71億元。其中建成投産和在建項目22個,為全縣3+2産業的優化升級提供了有力的項目支撐。三次産業結構比例由2006年底的15.7:54.3:30調整為2007年底的14.5:53.08:32.4,工業化程度進一步提升,三産服務業再提2.4個百分點,經濟結構逐步趨於合理。
全縣和諧建設水平得到新提高。縣委、縣縣着眼於促進經濟與社會、城市和農村的協調發展,進一步加快了和諧山陰的建設進程。生態建設穩步推進,節能減排成為企業的自覺行動,可持續發展能力顯著增強。公共財政惠及廣大人民群衆,事關民生的支出得到了有效的保障。社會保障體係日趨完善,企業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城市抵保、農村抵保四項參保人數均在萬人以上,基本形成了覆蓋城市的社會保障體係。城市建設日新月異,近三年纍计投入4個億,進行舊城改造和新城擴建。道路建設突飛猛進,近三年完成投資3.5億元,新修農村公路688公裏,成為全省農村公路建設標兵縣。教育危房改造走在了全省前列,衛生醫療條件大為改善,人均住房面積逐步提高,計生、文化等社會各項事業全面發展。農民收入持續增長。2007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138元,比上年增長28.4%,高出全市平均水平,近年來多次被省政府評為增加農民收入先進縣。2007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88元,比上年增長28.7%。城鄉儲蓄存款達到46.24億元,同比增長34.4%,全縣人均存款淨增近5300元。人口自然國長率控製在6.71‰,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分別削減720噸和370噸。
目前,山陰縣在黨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更加註重科學發展、循環發展、均衡發展、統籌發展,使全縣的發展勢頭更加趨好,發展速度明顯加快,發展的質量和效益顯著提升,“和諧山陰”的良好形象正展示在世人的面前,象一顆耀眼的明珠綻放出奪目的光彩。 |
|
指日本本州西南部中國山地的北斜面,即鳥取、島根兩縣。自然和歷史上也包括近畿地方的西北部和山口縣的一部在內。古山陰道即通過山陰諸國(丹波、丹後、但馬、因幡、伯耆、出雲、石見、隱岐)的驛道,為五畿七道之一。 |
|
- n.: ubac
|
|
山陰縣 山陰村 山陰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