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花目 : 山茶目 : 被子植物 > 山茶科
目錄
No. 1
  山茶科theaceae
  【簡介】
  雙子葉植物綱五椏果亞綱的一科。多為常緑木本。單葉,互生,革質,無托葉。花兩性,少數單性。苞片2至多數,脫落或宿存,常具有分類的價值。萼片多數或5數,有時與苞片分不開,二者逐漸過渡,組成苞被片。花瓣多數至5數,白色、紅色或黃色;多少合生。雄蕊通常多數,子房上位,少數半下位。3~5室,胚珠通常多個。蒴果,或不開裂的核果和漿果。約30屬750種,主要分佈亞洲的亞熱帶和熱帶。中國有15屬500種。
  【經濟價值】
  該科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茶葉是國際性的飲料,原産中國,現世界各熱帶亞熱帶地區廣泛栽種。山茶的種子含油,榨出的茶油供食用及工業用油。近年來在中國南部發現了十餘種黃花的山茶,轟動了國際園藝界。
  山茶科 theaceae
  【分類】
   1. 山茶亞科 theoideae
  (1)山茶族 theeae dc.
  01. 山茶屬 camellia linn.
  02. 石筆木屬 tutcheria dunn
  (2)大頭茶族 gordonieae benth. et hook.
  03. 大頭茶屬 gordonia ellis
  04. 木荷屬 schima reinw.
  05. 圓籽荷屬 apterosperma chang
  (3)紫莖族 stewartieae (airy-shaw) chang
  06. 折柄茶屬 hartia dunn
  07. 紫莖屬 stewartia linn.
  (4)核果茶族 pyrenarieae chang
  08. 多瓣核果茶屬 parapyrenaria chang
  09. 核果茶屬 pyrenaria bl.
  2. 厚皮香亞科 ternstroemoideae
  (5)厚皮香族 ternstroemieae melchior
  10. 厚皮香屬 ternstroemia mutis ex linn. f.
  (6)楊桐族 adinandreae melchior
  11. 楊桐屬 adinandra jack
  12. 紅淡比屬 cleyera thunb.
  13. 豬血木屬 euryodendron h. t. chang
  14. 柃木屬(柃屬) eurya thunb.
  (7)茶梨族 annesleeae h. t. chang
  15. 茶梨屬 anneslea wall.
  山茶科的幾種代表植物:
   紫莖(zijing)
  stewartia sinensis rehd.et wils.
  現狀 漸危種。紫莖星散分佈在長江流域一帶,生長緩慢。由於植被不斷被破壞,天然更新力差,植株已日益減少。
  【形態特徵】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6-15米;樹皮紅褐色或黃褐色,平滑,呈片狀剝落;嫩枝初時有柔毛,後變無毛,小枝紅褐色或灰褐色;芽鱗通常7,卵形,外被絨毛。葉互生,紙質,橢圓形或長圓狀橢圓形,長5-9釐米,寬2-4.5釐米,先端漸尖或驟然收鋏吳短漸尖,基部楱形或近圓形,邊緣疏生鋸齒或細圓鋸齒,上面無毛,下面疏被長柔毛,側脈5-7對;葉柄帶紫紅色。花單朵腋生,白色,直徑經約5釐米;苞片2,葉狀,卵形或卵圓形,長1.5-2釐米,先端急尖,外面有毛或無毛;萼片與苞片相似,但較小;花瓣5,寬倒卵形;蕊多數 ,花藥丁字形着生;子房5室,密被柔毛,花柱長約10毫米。蒴果圓球或近卵圓形至圓錐形,木質,有5棱,長約2釐米,直徑約1.5釐米,頂端喙狀,有毛或幾無毛;種子長圓形,壓扁,亮褐色,有窄翅。
  【地理分佈】
   分佈於河南南部商城、內鄉,安徽南部黃山、休寧、霍山、金寨,漸江西北部監安天目山。開化與南部竜泉,慶元、遂昌,福建北部武夷山,江西北部至西部廬山、靖安、修水、宜豐、井岡山,湖北東部羅田與西部宜都、宜昌、恩施、宜恩、建始、巴東、興山、神農架、竹溪,湖南東東部至西南聞衡山、瀏陽、酃縣、宜章、城步、綏寧、新寧、西北部桑植、大庸、永順、桃源,廣西東北部賀縣、全州、興安、大苗山與南部上林,貴州東南部榕江,四川東部巫山、西部洪雅、峨山,洪溪與西南部美姑、沐川以及雲南東北部鎮雄等地區。多生於海拔600-1 900米的常緑闊葉林或常緑,落葉闊混交林林中或林緣。
  生態學和生物學特性 紫莖為中生性喜光的深根性樹種,要求涼潤氣候,適宜生長於土層深厚和疏鬆肥沃的酸性紅黃壤或黃壤。在福建通常與綿周lithocarpus harlandii (hance)rehd.、多脈青岡cyclobalanopsis multinervis cheng et t.hong.包桷柯lithocarpus cleistocarpus rhed et wils.江南榿葉樹clethra cavaleriei lévl.銀鵲樹tapiscia sinensis oliv.楓香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木荷schima superba gardn. et champ.等樹種混生。為中速樹種,樹高及胸徑的平均生長量,均以前期較大,以後隨着樹齡增長而緩減,但生長量比較均衡,變幅小;材積生長,前、中期增長較慢,後期增長快。花期6-7月,果期9-10月。
  保護價值 紫莖為我國特有的殘遺植物,對研究東亞-北美植物區係有科學意義。木材極堅實耐用,根皮、莖皮入藥,種子油可食用或製肥皂及潤滑滑,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
  保護措施 本種分佈點的黃山、西天目山、武夷山,廬山、井岡山等已建立自然保護區或風景保護區,並已製訂管理條例,嚴密管護區內的珍稀植物。對保護區外的零星分佈的植株,建議當地有關部門采取措施,加強保護,各地植物園、林場等應積極開展人工繁殖栽培。
  栽培要點 從壯健母樹上採種,種子採集後用濕沙貯藏,次年春天播種。用2-3年生實生苗造林。造林地宜選擇海拔較高的山區,以東北坡為好。
  野茶樹(ye chashu)
  現狀 稀有種。野茶樹(包括栽培型野茶樹)又名普洱茶,在雲南南部和海南均有分佈。其中雲南有樹齡達800多年的"茶對王",為目前較大的植株,當地雖已采取措施進行保護,但植株仍在受到人為幹擾,如不加強管護,將有被摧殘致死的危險。海南隨着人口的增加,天然林急劇縮減,同時每年"清明節"前後上山采野茶葉的人衆多,野茶樹也日益減少。
  【形態特徵 】
  常緑喬木或灌木,高5-13(-20)米,主幹直徑可達1米以上;幼枝和幼葉被細柔毛。葉革質,橢圓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4-8(-12)釐米 ,寬1.8-4.5釐米,先鈍刀基部楔邊級具鋸齒,兩面無滑無毛;葉柄長3-7毫米,花單生或2-4組成生聚傘花序白色,直徑2.5-3.5釐米,有香氣,花梗長6-10毫米,下彎;萼片5(6),圓形,果時宿存;花瓣7-8(-9),寬倒卵形或圓形;雄蕊多數,外輪花絲合生成短管;子房3室,外面被毛,花柱頂端3裂。蒴果圓球形或扁球形,直徑約25釐米,果皮革質;種子1或2,近球形,微有棱角,直徑約1.5-1.8釐米,淡褐色。
  【地理分佈】
   主要産雲南勐海、勐臘、思茅、耿馬、滄源、雙江、臨滄、元江、景東、大理、屏邊,河口、馬關、麻慄坡、文山、西疇、廣南,其欠是貴州盤縣、榕江,廣西扶綏、昭平,福建南靖,廣東乳源、連山、茂名及海南昌江、瓊中、樂東、保亭、陵水等地。生於海拔1 200-1 400米亞熱帶、熱帶山地森林中。越南北部、泰國、緬甸、印度也有分佈。
  【生態學和生物學特性】
   雲南分佈區多屬南亞熱帶山地季風常緑闊葉林。主要産地勐海南糯山年平均溫17-19℃,極端最高溫22.3℃,極端最低溫-5.4℃(出現在1月);年降雨量1 300-1 400毫米。土壤多為赤紅壤和黃色赤紅壤,喜山坡溝𠔌,幹季雲霧彌漫,空氣潮濕,土壤深厚,排水良好又富有腐殖質的小環境。花期9-11月,果期4-6月,有時花、果並存。野茶樹果實常被采收,天然生繁殖差,林下幼苗罕見。與其伴生的主要喬木樹種有峨眉木荷schima wallichii choisy、截果柯lithocarpustruncatus rehd.et wils.、普文楠phoebe puwenensis cheng等。
  保護價值 野茶樹原産我國南部,尤以雲南南部有較多的分佈。它係新生代古老的植物之一,對研究茶樹的起源、進化等有重要意義。雲南的普洱茶葉自古以來是著名的飲料,種子富含油脂可作食用油或工業用油。
  保護措施 對特大的野茶樹植株應加強保護措施,嚴禁采葉采葉采果,建議將分佈集中的雲南勐海南糯山劃為野茶樹保護點,保持必要的生態環境,創造天然繁殖條雲南境內尚有大黑山野茶camellia taheishangensis f.s.zhang産地和生境與野茶樹相同,亦應保護。
  栽培要點 用種子繁殖,種子壽命短,宜采後即播。栽培法和茶樹相同。
百科辭典
  shancha ke
  山茶科
  Theaceae
    雙子葉植物綱五椏果亞綱的1科。多為常緑木本。花兩性,少數單性。苞片2至多數,脫落或宿存,常具有分類的價值。萼片多數或5數,有時與苞片分不開,二者逐漸過渡,組成苞被片。花瓣多數至5數,白色、紅色或黃色;多少合生。雄蕊通常多數,排成多輪,外輪常連生。子房上位,少數半下位。3~5室,胚珠通常多個。蒴果,或不開裂的核果和漿果。胚乳少或缺。種子常含油,染色體基數□=15,21。花粉扁球形至長球形,多為3孔溝,少數為3擬孔溝。約30屬750種,主要分佈亞洲的亞熱帶和熱帶,一部分分佈於北美和美洲熱帶,個別的種到達西非。有 1屬1種生於海岸紅樹林裏。中國有15屬500種。
    本科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茶葉是國際性的飲料,原産中國,現世界各熱帶亞熱帶地區廣泛栽種。山茶的種子含油,榨出的茶油供食用及工業用油。由於廣泛栽培、雜交,現在的山茶花品種不下2000個,是名貴花卉之一。近年來在中國南部發現了十餘種黃花的山茶,轟動了國際園藝界。
    本科的山茶屬比較原始,這反映出本科與五椏果目(Dilleniales)有直接的聯繫。山茶科可分為6個亞科:
    山茶亞科 花兩性,單生,苞片2至多數,萼片5至多數,花瓣5~12,雄蕊多輪;子房3~5室。蒴果或核果狀。
    山茶族 ①山茶屬,蒴果自上而下開裂,中軸脫落,苞被片不分化,不定數,280種,主要産中國,約250餘種,供飲料、油料及觀賞。著名的有茶、油茶、山茶等。②石筆木屬,蒴果自下而上開裂,中軸宿存,萼片5~10,花瓣5,21種,主産中國,常見的有石筆木。
    大頭茶族 ①大頭茶屬,花兩性,蒴果長筒形,花柱合生,種子頂端有翅,40,産亞洲,中國6,常見的有大頭茶。②拉普拉茶屬,花單性同株,蒴果長筒形,花柱離生,種子頂端有翅,26種,主産南美及中美。③木荷屬,蒴果圓形,種子有翅,30種,産亞洲,中國19種,常見的有木荷、銀木荷、西南木荷。④圓子荷屬,雄蕊2輪,無花柱,蒴果扁球形,1種,圓子荷,産廣東、廣西。
    紫莖族 ①折柄茶屬,常緑木本,葉柄對折,種子無翅,12種,主産中國南部,常見的有折柄茶。②紫莖屬,落葉木本,種子有翅。10種,産亞洲、北美。常見的有紫莖。③福蘭茶屬,落葉木本,雄蕊離生,種子有角。1種,産北美南部。
    核果茶族 ①多瓣核果茶屬,花萼及花瓣各為10~12,逐漸過渡,1種,多瓣核果茶,産中國海南。②核果茶屬,花萼及花瓣各為5數。20餘種,産亞洲,中國有8種。
    厚皮香亞科 花兩性或單性,細小,苞片2或缺,雄蕊1~2輪,花藥有附屬器,子房上位或半上位,漿果或閉果。
    楊桐族 ①楊桐屬,苞片2,花藥無毛,葉兩列,全緣。100種,主産亞洲熱帶地區,中國有20種。②肖柃屬,無苞片,花藥有毛,葉兩列,全緣,主産中國及日本,8種,中國全産。③豬血木屬,葉多列,有鋸齒,花藥有毛。1種,中國廣東、廣西特有。④柃屬,花單性異株,花藥無毛,約140種,主産亞洲,中國約80種。
    厚皮香族 ①厚皮香屬,子房上位,約100種。主産亞洲熱帶,中國13種。②紅楣屬,子房下位,約5種。産亞洲,中國3種。
    南美茶亞科 花藥圓形,背部着生,胎座厚,蒴果室間裂開。3屬,産南美。
    馬爾加什茶亞科 花藥短,背部着生,果不開裂。1屬,産馬達加斯加。
    四數茶亞科 雄蕊4,花藥長形,藥隔增大,漿果,有4個種子。1屬,産東南亞。
    紅樹茶亞科 雄蕊5,花藥長形,基部着生。1屬,産中美洲的紅樹林中。
     (張宏達)
    
英文解釋
  1. lat.:  Theaceae
相關詞
植物草藥園藝園林緑化被子植物中草藥食品百科辭典
自然花木百科生物更多結果...
分類詳情
張開茶葉張開山茶亞科張開厚皮香亞科四數茶亞科
紅樹茶亞科馬爾加什茶亞科南美茶亞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