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拼音: shān qióng shuǐ jìn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解释: 山和水都到了尽头。比喻无路可走陷入绝境。资料来源: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李八缸》:“苟不至山穷水尽 时,勿望给与也。”例子: 你们已经到了~的地步。(毛泽东《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谒后语: 悬崖临海谜语: 沙;秃岭旱灾重 山和水都到了尽头 Mountains and water are to the end 山和水都到了尽头。比喻无路可走,陷入绝境山穷水尽 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亦作“ 山穷水断 ”。亦作“山穷水绝”。 1.谓山和水到了尽头。 北周 庾信 《周兖州刺史宇文公神道碑》:“溪涧峥嶸,巖崖豁嶮,山穷水断,马束桥飞。” 清 沉复 《浮生六记·浪游记快》:“将及山,河面渐束,堆土植竹树,作四五曲;似已山穷水尽 ,而忽豁然开朗。” 比喻走投无路,陷入绝境 Analogy desperate, desperate 比喻走投无路,陷入绝境。 宋 陆游 《冬夜吟》:“饥鸿病鹤自无寐,山穷水絶谁为邻。”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李八缸》:“苟不至山穷水尽 时,勿望给与也。”《官场现形记》第四七回:“及至山穷水尽 ,一无法想,然后定他一个罪名。” 姚雪垠 《长夜》三五:“眼看着就交荒春,到那时山穷水尽 ,揭借无门。” 山穷水尽
拼音 shān qióng shuǐ jìn
解 释 山和水都到了尽头。比喻无路可走陷入绝境。
出 处 宋·陆游《游山西村》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李八缸》:“苟不至山穷水尽 时,勿望给与也。”
用 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示 例 姚雪垠《长夜》:“眼看着就交荒春,到那时~,揭借无门。”
近义词 日暮途穷、穷途末路
反义词 柳暗花明
歇后语 悬崖临海
灯 谜 沙;秃岭旱灾重
电影 山穷水尽
影片产地 : 美国
山穷水尽 导 演: 罗恩.霍华德 Ron Howard
主要演员 : 汤姆.李.琼斯 凯特.布兰切特
节目类别 : 冒险剧情惊悚西部
片 长:130分钟
语 言:英语色彩:彩色
年 份:2003
影片简介 :
1986年的墨西哥,一名男子(汤米·李·琼斯)回到家乡却发现老伴早已不在人世,留下一个已经成年的女儿玛姬(凯特·布兰切特),玛姬对于父亲长年缺席仍耿耿于怀,但是当她的女儿莉莉(埃文·雷切尔·伍德)遭到不法之徒绑架后,父女两人终于有机会化解歧见合力抢救莉莉。
影片评价:
影片非常成功营造出了神秘丛林的压迫感,向刀锋一样撞过来的树木飞一般的向人逼近,几乎使人无法喘息。霍华德是非常擅长构设背景的导演,他能够营造出角色性格所需要的那种环境,《美丽心灵》就成功的做到了这一点。在本片中,故事的整个背景都放在神秘的丛林里,然后用一种追踪式的镜头去捕捉,将故事节奏剪接得非常紧张刺激,恐惧感也随之逼近过来。
在整体气氛的酝酿成功的基础上,《山穷水尽 》几位主要演员的表演都可圈可点,最精彩的要算凯特·布兰琪。她饰演一个从小到大都生活在痛苦中的女子,小时被父亲抛弃、婚后丈夫不久又去世、最后女儿又被绑架,遭受的打击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是到了承受的极点了。所以,在影片开始时她担心受怕,失去女儿后失魂落魄,到最后豁出去之后从未有过的坚决反抗,布兰琪都演绎的非常准确。 : be at the end of one's rope(tether) n.: be at its lowest ebb, be at the lowest ebb, at the end of one's means, at the end of one's resources, come to the end of one's tether, be at one's last shift, where the mountains and the rivers end— at the end of one's rope, where the mountains and the rivers end, at the end of one's rope v.: be at the end of the rope, in a desperate situation en être réduit à la dernière extrémité, être dans une impasse, avoir épuisé tous les moyens, être à bout de ressources 坎坷不平 , 艰难险阻 , 风尘仆仆 , 崎岖不平 , 羊肠小道 , 坑坑洼洼 , 崎岖小道 , 山穷水絶 康庄大道 , 光明大道 , 阳关大道 , 阳关道 , 通衢大道 , :阳光大道、前程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