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 : 中國 >四川 >宜賓 >屏山縣 > 屏邊彝族鄉
顯示地圖
目錄
四川省宜賓市屏山縣
  【歷史沿革】清代鄉境內曾設沙灣訊、新溪塘、麻柳塘,屬蠻夷鄉;民國19年(1930年)曾設撕慄鄉團,民國27年(1938年)劃屬夏溪鄉,民國29年屬抗建墾社管理,民國35年始建屏邊鄉。解放後仍為屏邊鄉,曾為第五區駐地,1958年夏溪、魚溪兩鄉並入建立屏邊人民公社,1961年夏溪、魚溪分建公社,1984年改名為屏邊彝族鄉
  【概況】屏邊彝族鄉位屏山縣西部,距縣城63千米。屏邊鄉地處雷波、馬邊、屏山三縣交界處,東鄰屏山縣冒水鄉、新市鎮,南接屏山縣清平彝族鄉、雷波縣沙沱鄉,西與馬邊縣民主鄉交接,北靠屏山縣夏溪鄉。幅員面積113平方千米,耕地面積722公頃。總人口8268人(農業人口7901人),其中彝族3859人,苗族28人。轄7個村63個村民小組,其中少數民族組25個。人口出生率13‰。常年氣候濕潤,年降雨量1200——1300毫米,無霜期300天,年均溫度14℃—16℃,≥10℃的積溫4500—5500℃,土壤屬微酸性,立體氣溫明顯。自然條件惡劣,海拔600—1300米之間,屬大小涼餘脈,中山地區,森林覆蓋率51%。西寧河從南嚮北貫穿屏邊鄉全境,境內水力、茶葉、竹木資源豐富,硅礦藴藏量大,具有較大的開發潛力。
  【經濟狀況】屏邊彝族鄉2005年國民生産總值2106.72萬元,比上年增長12%,鄉鎮企業營業收入938萬元,上交稅金37萬元,實現利潤28萬元,地方財政收入7.35萬元,財政支出85.2萬元,糧食産量3131.3噸,比上年增長1.4%;蔬菜産量1382.4噸,比上年增長20%;生豬出欄數3100頭,比上年增長13%,年未城鄉居民儲蓄餘額1200萬元,比上長增長25.9%;農民人均收入2143元,比上年增長2.1%。
  【基礎設施】樂西公路從北至南橫貫屏邊全境,通村通組公路有塘灣公路、麻柳豬槽沱公路、磨子岩公路、二坪公路、青竜高傢山公路、青竜村公路、林場村公路。消防池二口,場鎮實施亮化工作程,政府投入3萬元,安裝25盞路燈,解决群衆長期以來夜行難的問題。
  【社會事業】屏邊彝族鄉有中心校1所、民族校1所、村小4所、教學點6個,中小學在校學生1088人,7~12周歲兒童入學率97.7%、初中階段入學率103.1%、初中畢業率100%。掃盲工作名項指標達到要求,完善“兩基”攻堅工作中相關資料,鞏固提高工作復查驗收合格。設有文化站一個,群衆舞蹈隊1支。鄉衛生院1所、村醫療站7個,醫生12人,病床19張,新建屏邊衛生院住院部350平方米。歐盟項目在全鄉實施,效果良好。
英文解釋
  1. :  Bingbianyizu township
近義詞
屏邊彝族
分類詳情
山河村林場村塘灣村青竜村麻柳村
屏邊村街基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