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象棋时攻击对方的“将”或“帅”。
(2) 将国际象棋中的“王”暴露在对方棋子前,以致如果不是“王”被马上保护起来(如在其间放上另一棋子),则下一步便可能被对方吃掉。
(3) [put sb. on the spot;mate;challenge;embarrass]∶比喻给人出难题,使人感到难办
他当众将了我一军,要我表演舞蹈
也称“照将”。简称“将”。象棋术语。比赛时,一方下一步棋要吃对方将(帅)时的称谓。如走动一步棋而可使两个棋子去吃对方将(帅),则称“双照将”。被“将军”的一方采取保卫着法,称为应将。无法应将者称为“被将死”。
将军为象棋术语,意思是对局中,一方的棋子要在下一着棋把对方的将(帅)吃掉,称为“将军”,简称“将”。而下过象棋的都知道象棋中的“将”“帅”是最为关键的棋子,不管对局双方损失有多大,只要这两个棋子还在,双方就必须继续对局,直至一方主动告负。而一旦哪方的这个棋子先被对方吃掉,那就意味着被先吃掉“将”或“帅”的一方满盘皆输。
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个词语来用形容这两个棋子在象棋中的作用最为恰当。不过在象棋对局中,很多时候都只用“将”这一个字来代替“将军”,这倒并不是为了省力,实则是为了借音。“将”与“僵”是同音,这样就直截了当地提醒对方,你现在的局面很僵,已陷入了被动不利的境地。所以“将军”亦可理解为“僵军”,这里的“军”意指三军,其实就是一方包括将或帅的所有象棋棋子。
后人逐渐将“将军”一词活用,意为利用对某人来说最为关键或最为顾忌的事物、时机等来刁难、阻挠、牵制或影响某人,使这个人一下子处于相当被动难堪的境地。
日本近代作家芥川龙之介作品《将军》 Works of modern Japanese writer Ryunosuke Akutagawa, "General"
《将军》)第三章“阵地上的演出”是小说的核心所在,N 将军成为被直接描写的中心人物。日军在战争间隙中举行的文艺演出两次被 N 将军打断。第一次是因为舞台上出现男演员与“只穿一条红内裙的女佣扭楸在一起的相扑场面”,N 将军认为“过分粗俗”;第二次演出的是“人情味十足的老戏”,而主要剧情由一名“半老徐娘”与一个“短脖商人”调情展开,因此也被打断。从两次打断的演出内容看,N 将军似乎还是蛮正经的。但是两次演出作为铺垫引出了第三次,第三次转而受到 N 将军的带头喝彩。剧情的背景是日本本土:一名青年巡警追捕带枪盗贼,被盗贼枪弹击中,临死前对同伴表示,只要家中老母能得到关照就“死而无憾”。 N 将军观看至此,鼓掌称赞这个死者“堪称真正日本男儿”,甚至脸上“闪烁着泪痕”。
通观全篇,我们不难品出该章含蓄却辛辣的讽刺——这出戏讲述的是代表正义的警官追捕“持枪盗贼”,而看戏的是持枪的日本军队兵士,这支军队正在侵攻他国领土。在前面叙事中,芥川通过一个名叫江木的日军上等兵之口明白道出这次战役的“盗贼”性质:“盗贼一旦抢到了钱财,是绝对不会说ΟΟΟΟΟΟΟ的吧”。显然,作者叙述这幕“持枪盗贼”之戏的反讽是: N 将军为之流泪的死者是为抓“持枪盗贼”而死,而 N 将军本人现在却率领着持枪日军于中国杀人抢劫;N 将军不久前还下令处死了两名与“持枪盗贼”抗争的中国“间谍”,现在却为舞台上追捕“持枪盗贼”的死者流泪!两相对照, N 将军或者是头脑混乱,或者是在伪善演戏。作者对 N 将军的讽刺虽然隐蔽,实为大胆。
(摘自陆晓光作品《日本现代文学偶像的反战先声——读芥川龙之介小说<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