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 > 对节白蜡
目录
No. 1
  植物名称:对节白蜡
  拉丁文名:fraxinus hupehensis chu shang et su.
  科 属:木犀科 oleaceae 白蜡属。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可达19米,径1.5米,树皮深灰色,老时纵裂,枝近无毛,侧生小枝常呈棘刺状,奇数羽状复叶对生,长达7-15厘米,小叶7-9枚(可达11枚),小叶柄很短,被毛,叶轴与叶柄交叉处有短柔毛,叶片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1.7-5厘米,宽0.6-1.8厘米,先端渐尖,缘具细锐锯齿,齿端微内曲,叶表无毛,侧脉4-6对,背面稍显。花簇生,花两性,有苞片和花萼,但无花冠,雄蕊2枚,花丝细长,5.5-6.0毫米,柱头棒状,花药长1.5-2.0毫米,先端2裂,翅果,倒披针形,长4-5厘米,先端尖,花萼宿存,浅皿状,花期3月,果熟9月。
  产地分布:为近年来中国发现之新品种。主产湖北省荆州地区之大洪山余脉,海拔130-500米处。
  生态习性:喜光,也稍耐荫,喜温和湿润的气候和土层深厚之处,在原产地常与马尾松、栎类等树种混交生长。萌芽力极强。北京有引起栽培,生长状况良好。
  园林用途:高大落叶乔木,侧生小枝棘刺状,小叶卵状披针形,是良好的园林观赏树种,群植或单植均可形成特殊景观。也可制作盆景或用为绿篱。材质优良,是珍贵的用材树种。
  繁育栽培:播种或扦插繁育。
No. 2
  植物名称:对节白蜡
  拉丁文名:Fraxinus hupehensis Chu Shang et Su.
  科 属:木犀科 Oleaceae 白蜡属。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可达19米,径1.5米,树皮深灰色,老时纵裂,枝近无毛,侧生小枝常呈棘刺状,奇数羽状复叶对生,长达7-15厘米,小叶7-9枚(可达11枚),小叶柄很短,被毛,叶轴与叶柄交叉处有短柔毛,叶片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1.7-5厘米,宽0.6-1.8厘米,先端渐尖,缘具细锐锯齿,齿端微内曲,叶表无毛,侧脉4-6对,背面稍显。花簇生,花两性,有苞片和花萼,但无花冠,雄蕊2枚,花丝细长,5.5-6.0毫米,柱头棒状,花药长1.5-2.0毫米,先端2裂,翅果,倒披针形,长4-5厘米,先端尖,花萼宿存,浅皿状,花期3月,果熟9月。
  产地分布:为近年来中国发现之新品种。主产湖北省大洪山余脉京山县与钟祥交汇处,以京山县为主,钟祥有少量,海拔130-500米处。
  生态习性:喜光,也稍耐荫,喜温和湿润的气候和土层深厚之处,在原产地常与马尾松、栎类等树种混交生长。萌芽力极强。北京有引起栽培,生长状况良好。
  园林用途:高大落叶乔木,侧生小枝棘刺状,小叶卵状披针形,是良好的园林观赏树种,群植或单植均可形成特殊景观。也可制作盆景或用为绿篱。材质优良,是珍贵的用材树种。
  繁育栽培:播对节白蜡物种简介
  对节白蜡作为观赏性珍稀植物,是当今世界仅存的稀有树种, 被称作为“活化石”。全球范围内仅湖北京山特产。1989年,被公 布为国家级珍稀濒危植物。对节白蜡树形优美,枝叶浓密,叶色苍 翠,叶形细小秀丽,且病虫害少,适应性强。对节树在极端最低气 温-17.3℃、最高气温40.3℃下均无不良反映,且易于造型加工。该树种萌芽极强,耐摘叶、修剪造型,无论提根露爪,还是大水大肥都可适应,其复叶易形成符合要求的树冠。
  学名:Fraxinus hupehensis Ch’u ,Shang et Su
  中文:对节白蜡
  分类:木犀科 白蜡属 Oleaceae
  特征:落叶乔木,高达19m,胸径1.5m。羽状复叶,小叶7-9(11),革质,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花杂性,密集簇生于甚短的聚伞花序中。翅果匙形。中国特有种。仅分布于湖北钟祥市、京山县,生于海拔600m以下的低山丘陵。
  对节白蜡是当今世界仅存的木犀白蜡名贵树种,是世界景点、盆景、根雕家族的极品,被誉为“活化石”或“盆景之干”。对节白蜡生长缓慢,寿命长,可达到 2000 年左右。 树形优美,盘根错节,苍老挺秀,观赏价值极高。 叶型细小秀丽,叶色苍翠,树节稠密且垂直对称,耐摘叶,耐修剪,极好造型。 树质细腻、结实,色泽乳白、光亮,是根雕的最佳材料之一。 树枝茂密,绿荫盖地,庄重典雅,净化空气,是公园、风景区、城区街道、行政机关、企业、院校和住宅小区最理想的绿化、美化、净化树种。 适应性强。各种土壤、肥料、气候均适应生长;低温零下 21 ℃,高温 43 ℃均无不良反映。 生命力强,萌发力旺,可分根、扦插、播种繁殖。管理简单。抗烟尘、无污染,耐旱涝,无病虫害;无论是提根露爪,还是大水大肥,都适应生长。对节白蜡古桩春花早,夏秋枝繁叶茂,冬季曲杆虬枝、苍劲古朴,面对它仿佛置身大自然。对节白蜡不仅有广阔的市场,因数量有限而更有极大的种养、收藏价值。
  (朱会营)
相关词
植物盆景
包含词
造型对节白蜡对节白蜡盆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