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 : 農業 : 經濟 : 攝影 : 藝術類 > 寬容度
目錄
No. 1
  latitude
  膠片所能正確容納的景物亮度反差的範圍。能將亮度反差很大的景物正確記錄下來的膠片稱為寬度大的膠片,反之則稱為寬容度小的膠片。一般說來膠片的寬度應該是越大越好。寬容度小的膠片,常會使景物明、暗部分在影像上得不到下確反映,損害影像的真實性。此外還有在使用上的曝光寬容度、顯影寬容度等,都是指使用中的允許範圍。
  是指感光材料按比例正確記錄景物亮度範圍的能力。被攝景物表面由最這部分至最暗部分的差別,可以用明暗間的比例數字來表示。假設:景物最亮部分比最暗部分要明亮50倍,那麽它們之間的比例數字是1:50,這就是景物的明暗差別。感光片所具有的正確表現被攝景物明暗差別的能力,即為感光材料的寬容度,通常也稱為曝光寬容度
  黑白膠片的寬容度是1;128左右,彩色負片的寬容度在1:32~64左右, 彩色反轉片的寬容度僅為1:16~32左右,相紙的寬容度大約在1:30左右。
  在攝影曝光中,使用寬容度較大的感光膠片去拍攝亮度差較小的景物,即使曝光量稍微多一些或少一些,對底片密度的影響不大。從實用的角度來講,感光膠片的寬容度越大,對曝光控製越有利。
  曝光與感光膠片寬容度之間的關係,大致存在以下三種情況:
  寬容度等於景物亮度範圍
  當感光膠片寬容度等於景物亮度明暗比例數時,感光膠片所能記錄的亮度範圍正好與景物由最亮到最暗的間距相同,在曝光上沒有其他可選擇的餘地。如曝光稍有出入,即會使明亮部分或陰暗部分的層次受到損害。
  寬容度大於景物亮度範圍
  當感光膠片寬容度大於景物亮度明暗比例數時,感光膠片所能記錄的這度範圍超過景物由最亮到最暗的間距,在曝光上留有很大的選擇餘地,通常是在可容許的範圍內,選用最低曝光量作為曝光標準,這樣所獲得的底片密度達到最低曝光量的標準,印放照片或拷貝正片均可獲得最佳的影像效果。在膠片寬容度大於景物亮度範圍的情況下,攝影曝光量的控製即使略有出入,也不會影響到景物明暗層次的再現。
  寬容度小於景物亮度範圍
  當感光膠片寬容度小於景物亮度明暗比例數時,感光膠片所能記錄的亮度範圍遠不及景物由最亮到最暗的間距範圍,在曝光上很難控製,要想全部記錄下景物的明暗比例是不可能的。一般來說,這時應按被攝主體的不同情況,選擇曝光的側重點,以被攝景物主要部位的亮度來作為曝光的基準,兼顧到其他部分的層次。很顯然,在這種情況下的曝光,勢必要損失相當一部分的亮度範圍的層次,其關鍵在於恰當地確定曝光側重點,所損失的衹是次要部位的一些層次。
百科辭典
  kuanrongdu
  寬容度
  latitude
    衡量膠片正確記錄影像反差能力的一個參數。以符號 L表示,其數值取决於感光特性麯綫上的直綫部分所概括的曝光量之比或相應曝光量對數間隔。計算方法如下圖:
    攝影過程中不同景物或景物的不同部位,各以不同的亮度構成光學影像。由影像密度 (D)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構成的亮度比能否按正比關係全部被膠片記錄,取决於所用膠片寬容度的大小。感光膠片寬容度越大越有利於攝影者掌握曝光和照明條件。一般電影攝影均希望負片的寬容度不小於 1.8。在實際攝影中,基於影調、影像細部表現和影像微觀結構質量的需要,或多或少地要用到感光特性麯綫的趾部(低密度段),而彩色攝影還可能用到特性麯綫直綫部分以外的高密度段。一般說來,攝影負片,在特性麯綫上彎麯部斜率高於 0.2的相應曝光量範圍 (G),均能有效地表達影像層次。因此將麯綫兩端斜率各為 0.2的兩點間相應曝光量對數差或曝光量之比規定為有效寬容度
    膠片的寬容度除取决於膠片本身的特性之外,還與一定的顯影條件及其顯影程度的變化有關。因此,它除可供攝影時參考外,也是膠片選擇最佳顯影條件的依據之一。確定彩色膠片的寬容度時,除依循上述規定方法外,還應顧及三色層感光特性麯綫及其反差平衡(見反差)等狀況,在適當捨去不利因素的條件下計取。
     (紀傢麒)
    
包含詞
高寬容度有效寬容度曝光寬容度
整體寬容度影像寬容度顔色寬容度
超強的寬容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