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宣漢縣,始建於東漢和帝8年(公元96年),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位於四川盆地東北大巴山南麓,川、渝、鄂、陝結合部,幅員4271平方公裏,總體地貌“七山一水兩分田”。轄55個鄉鎮、497個村、50個社區,人口123萬。是川陝革命老區和國傢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 |
|
宣漢縣交通、通訊發達,物産資源豐富。國道、省道、縣道、鄉道通車里程1195公裏。宣漢縣區位優勢突出,交通便捷。210國道、襄渝鐵路、省道梁雙公路以及正在規劃的川陝高速公路穿境而過,特別是達渝高速公路建成後到重慶僅需兩個半小時。境內公路通車里程3000多公裏,10多條出境公路與縣外相連,形成了溝通省外、連接鄉鎮、通達村社的公路交通網絡。 |
民族宗教 Ethnic and religious |
民族以漢族為主,百裏峽土傢族聚居區、散居少數民族占一定比例,宗教有佛教、儒教和基督教。
宣漢,紅色資源,得天獨厚。宣漢縣是全國第二大蘇區—川陝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鳥瞰宣漢分,徐嚮前、李先念、許世友、張愛萍、王維舟等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傢曾在這裏生活和戰鬥過,孕育了王維舟、嚮守志等10位將軍。英勇不屈的宣漢人民在中國革命史上創造了“四個之最”、“四個第一”和“一個唯一”。即一個縣參加紅軍的人數最多,近10萬名優秀宣漢兒女參加了紅軍,在黨的領導下轉戰南北,為新中國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貢獻;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傢王維舟是最早的共産黨員之一,1920年加入朝鮮共産黨上海支部,1927年春轉為中共黨員;第二次國內革命戰鬥期間犧牲的人數最多,有近3萬宣漢兒女在戰鬥中英勇犧牲,為紅軍革命的勝利做出了巨大犧牲;遺存的紅軍文物在川東最多,紅軍遺址16處,紅軍石刻1000餘處、標語3000餘幅。1923年王維舟在清溪場創建了川東第一個共産主義小組;1929年創建的中共宣漢縣委是四川第一個縣級地方黨組織;1928年,王維舟等人創立了川東第一個革命武裝—川東遊擊軍;創辦了第一所紅色學校;1933年10月,紅三十三軍在宣漢縣成立,一個縣獨立組建一個軍在中國革命史上是唯一的。毛澤東主席曾親筆書贈王維舟“忠心耿耿,為黨為國。”王維舟紀念館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宣漢,巴人祖源,文化璀璨。東漢和帝8年置縣,距今有1900多年歷史。漢朝大將樊噲囤兵樊噲店,三國名將張飛智取瓦口隘,巴山秀纔袁廷蛟為民請命,白蓮教首領王聰兒血染白秀山等歷史故事流傳千古。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羅傢壩巴人遺址”,世人贊譽為“巴國三星堆”,距今有3000—4700年的歷史。
宣漢,風光秀麗,旅遊勝地。天然成韻的自然風光同千年人類文明交相輝映。境內群山環繞,峰巒疊翠,森林覆蓋率達48%。國傢AAA級旅遊區百裏峽雄奇峻秀,婀娜多姿,不是三峽勝似三峽,峽中漂流被譽為“川東第一漂”;省級風景名勝區、川東最大人工湖江口湖,仙鶴閑飛,水天一色,旖旎浩瀚,蓄水量達3.2億立方米,回水100余公裏;七裏水晶宮晶瑩剔透,美不勝收;峨城竹海清秀挺拔,一碧萬頃;馬渡石林平地突兀,千姿百態;明月九條溝溪流湍急,瀑布飛濺;香爐山、四望山、文山、峨城山雄奇險秀,前河、中河、後河清柔相依,令人心曠神怡。 |
|
九頂雪眉獲奬照
宣漢,物華天寶,資源寶庫。天然氣儲量達1.5萬億立方米,位居全國第二;富鉀鹵水儲量達1.3億立方米;煤炭儲量1.6億噸,境內有大理石、石灰石、硅、鐵等20餘種可供開採的地下礦産。有動植物資源3000多種。宣漢黃牛係國傢地方優質牛種,被載入世界和中國牛種志;桃花米自唐朝武則天以來,一直被列為皇傢“貢米”,新中國成立後被評為“中國名貴大米”;宣漢還是全國産糧大縣和優質油菜生産基地,全國第二大油桐基地,全省的肉牛、奶牛、飼養大縣。“川馳”牌牛肉、“西塔”牌乳品、“川宣”牌菜油、“九頂雪眉”緑色食品多次榮獲國傢級金奬。
九頂雪眉:産於川、陝、鄂交界處的大巴山腹地——宣漢縣漆碑鄉。茶葉産區雲霧繚繞,雨量充沛,土壤肥沃。生態平衡,無工業污染。普光天然氣淨化廠
宣漢黃牛:主産於大巴山南側達縣地區的宣漢、通江等縣。1981年統計,宣漢黃牛有381120頭,分佈在達縣、開江、萬源、南江、巴中、平昌、開縣、城口等縣和白沙工農區。
楠竹:被統稱為毛竹,又別於毛竹,楠竹實際上是毛竹中最名貴,最有使用價值和經濟價值的一種實用竹。在中國300多種木本竹類植物引屬中,楠竹是生長最快,材質最好,用途最多,經濟價值最大,種植面積最大的竹種,楠竹主要分佈在湖南,江西,福建,四川等地。 |
|
百裏峽地質公園
縣地東北高西南低,平均海拔780米,最高海拔2349米、最低海拔277米,總體地貌“七山一水兩分田”。耕地面積85.9萬畝,其中田50.74萬畝,旱地35.16萬畝。
縣境河流屬嘉陵江水係。前、中、後河縱橫全境於城東匯為州河,縣內流域面積占全縣幅員88%,天然落差16.6-327米,年均流量34-160立方米/秒,水能發電藴藏量達35.8萬千瓦,年電能資源31.4億千瓦時。4條幹流可通航,通行里程287公裏,可行駛載重1.5-10噸船衹。
生態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48.5%。野生植物3000餘種,桫欏、崖柏、銀杏、黃連、天麻、杜仲等國傢重點保護植物達10餘種。野生動物約400種,其中金錢豹、獼猴、大鯢(娃娃魚)、白鷳等國傢重點保護動物數10種,還有陽魚、憨雞、明鬃羊(四不象)等珍稀動物。野生動植物中有植物藥171種,動物藥39種,被稱為"藥物之鄉"。
礦産資源豐富。品種多,儲量大,質量好,既有優勢,又有特色。已探測到的資源達28種,主要礦産資源概括為:一煤(煤炭),二氣(石油、天然氣),三土(粘土、高嶺土、膨潤土),五石(滑石、長石、大理石、石英石、石灰石),八礦(鐵、砷、硅、硫磺、石膏、鋁、鹵鉀、岩????)。天然氣預測儲量高達1.5萬億立方米,居全國第2位,已探明開發儲量達3000-6000億立方米,係西南地區天然氣氣田中心、國傢"西氣東輸工程"重要基地。原煤儲量達1.6億噸,發熱量6000大卡以上。富鉀鹵水儲量達I.3億立方米,是國傢????化工業基地自貢黑鹵的10倍。此外,還有大理石30億立方米,石灰石30億立方米,石英石3000萬立方米,硫磺礦867萬噸,鐵礦1800萬噸等。 |
|
近年來 ,宣漢縣委、縣政府立足現實,審時度勢,提出了未來十年內把宣漢建成全國的“生態旅遊大縣、巴人文化名城、天然氣化工基地”三大目標。圍繞建設“數字宣漢”,“生態宣漢”、“禮儀宣漢”,大力推進交通、城建、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改善投資軟、硬環境。先後投資改建了宣羅路,硬化了宣鬍路、宣南路。目前,宣城路硬化工程、宣羅路路面整治工程和宣開路改建工程正在施工。基礎設施建設日新月異,城鎮化水平顯著提高,城市面貌煥然一新,舊城改造基本結束,主要街道的硬化、緑化、美化、亮化基本完成;社會事業快速發展,民主法製建設穩步嚮前。
同時,縣上為進一步加快民營經濟發展出臺了一係列的優惠政策,努力構建公開、公平、透明的發展環境,一大批外來客商紛紛落戶宣漢。截止去年年底,全縣已纍计引進合作項目80多個,合同引進資金24億元(不含天然氣項目),已到位資金6億元,先後有西塔乳業、渝鴻房産、金鷹工業硅,鴻源焦化、四川明倫化工有限公司等外來企業落戶宣漢,並取得了較快、較好的發展。
2004年,全縣國內生産總值達到47.9億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內收入7887萬元;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完成17.4億元;全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5171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403元,比上年增加374元。 |
行政區劃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
宣漢縣位於四川省東北部。
Xuanhan Xian
511722
636150
縣人民政府駐東鄉鎮
2005年,宣漢縣轄19個鎮(東鄉、南壩、天生、雙河、土黃、鬍傢、清溪、樊噲、峰城、大成、黃金、柏樹、芭蕉、五寶、毛壩、華景、普光、君塘、新華)、31個鄉(柳池、老君、明月、紅嶺、七裏、廟安、天寶、東林、三河、老君、下八、黃石、涼風、上峽、塔河、茶河、天台、觀山、南坪、鳳林、桃花、白馬、漆碑、石鐵、廠溪、紅峰、鳳鳴、花池、土主、慶雲、馬渡、隘口)、4個民族鄉(竜泉土傢族鄉、渡口土傢族鄉、三墩土傢族鄉、漆樹土傢族鄉)。 |
|
清溪宏文校 宏文校位於宣漢縣清溪鄉街道北200米。由王維舟之兄弟王佐卿創辦於光緒30年(1904),先以街上古廟為校捨,歷年由迂儒為師,強令呆讀死記,學生常不滿百。1923年初王維舟接任校長後,將校捨遷往場鎮對岸清溪寺,集資新建“工字”形校捨,喻意學校教育面嚮工農,為工農服務。工字樓係一樓一底磚木結構,坐北朝南,小瓦層面,通走廊,單檐歇擡梁梁架,工字上下兩橫各面闊四間共31米,進深9.8米,通高9米,中間竪面闊三間15.4米,進深6米,通高10.5米。墻磚印燒“宏文校”陽文正楷字,房屋總面積1639平方米。
王維舟同志任宏文校校長期間,選聘思想進步的青年知識分子宋更新、冉雨生等為教師,建立新型的師資隊伍,並聯繫社會青年雷玉書,冉南軒、冉海舫、周伯仕等十多人建立共産主義小組,在校內、外積極傳播馬列主義革命思想,宣傳黨的民主革命綱領,開展革命活動。
同時開設新學課程,廢除尊孔讀經,倡導教師自編自選教材,講授科學知識、傳播新文化,灌輸革命思想;改變死記硬背的教學方法,要求教師製作標本、模型、圖表等直觀教具;開展實習實驗,引導學生動腦、動手、動口、學以致用;註重師生的身體鍛煉和學校環境美化;實行跳級、升級、留級制度,設置奬學金,鼓勵勤奮學習。開闢圖書閱覽室,陳放《嚮導》、《新青年》等進步書刊,讓師生瞭解馬剋思主義,瞭解共産黨的革命思想和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概況。
“五卅”慘案發生後,該校組織了後援委員會,師生上街遊行,宣傳反對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募捐150個銀元,匯上海總援會,援助中國工人階級的鬥爭。該校還充分利用節假日,組織師生自編自演新劇(時稱文明戲),揭露黑暗政治,動員人民起來鬥爭。同時深入農村開辦農民夜校,建立農民協會組織。這所學校成績卓著,學生增至三百餘人,名馳縣內外。1931年(民國20年)付印的《宣漢縣志》記載,王維舟接充宏文校長之後,“添置校捨教具,圖書儀規,整頓學規,時人稱為模範高小校。”
這所學校以共産主義小組成員為核心力量,把學校和社會聯繫起來,把課內外活動和中國革命事業聯繫起來,貫徹工農服務的方向,教育了人民,團结了人民,鼓舞了人民的鬥志,為後來川東遊擊軍的鬥爭、紅軍三十三軍的建立及其配合紅四方面軍開拓川陝蘇區的戰鬥,奠定了群衆基礎,培育了骨幹力量,進行了思想準備和組織準備。1982年,宣漢縣人民政府公佈該故居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羅傢壩巴人遺址
羅傢壩遺址位於四川省宣漢縣普光鄉進化村,時代從新石器時代、商周時期、春秋戰國一直延續到漢代,距今約4500年。它是巴人發祥地遺址,其價值不亞於三星堆文化遺址。
遺址規模巨大,總面積50萬平方米。現已發掘50的兩個碳坑中發現11個文化層,出土50餘件文物,大部分陶器具有古代巴人生活痕跡,另從6號墓穴中發現一具長達2米的人體骨架,疑為巴人部落中戰死的勇士。該遺址出土的青銅器包括劍、釜、矛、帶鈎等,此外還出土有尊、釜、豆、紡輪等陶器以及各種玉石器。
羅傢壩遺址的文化面貌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對於研究古代的巴文化及其與中原文化、楚文化、秦文化、蜀文化的相互交流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
神竜洞位於宣漢縣七裏鄉,地處宣漢、開江交界七裏峽山巒崖壁,此為石灰岩自然溶洞。洞室倚山臨河,與開宣公路遙遙相望,四周重巒疊嶂,峰峽相連。新寧河蜿蜒逶迤,穿峽入𠔌,鑽山通嶺,分開了峽𠔌的群峰。開、宣公路飛澗越𠔌,如彩帶環繞。
舉目縱觀,溶洞座依峭壁,循梯而上,可直入洞口。外洞空曠,橫高數丈,嶙峋怪石,宛若殿堂。古人於此造廟,以“竜神”祀之,竜神洞因此得名。從外洞左拐,洞中有洞,洞下有洞,洞外有洞,岔洞縱橫交錯,麯折迂回,光綫若明若暗,變化萬千;有的洞內幽壑流泉,冷浸濕潤;有的洞中和風徐徐、乾燥舒適。當遊人看到那或突兀怒立、或平臥自如、或削然似劍、或捲麯如拳、或象雄踞的虎豹、或象展翅的雄鷹、或若熊羆登山、或如牛馬飲水等各種姿態的怪石,誰也會稱奇叫絶。
秀麗江口湖 江口湖位於四川省宣漢縣城東,它是江口電站大壩攔截了前河、後河之水,構成了一個回水110公裏,水面1180公頃,蓄水3.2億平方米的巨大人工湖泊。江口湖湖面寬闊,碧波蕩漾,魚水輝映,秀麗迷人,如藍絹飄逸在崇山峽𠔌之間,奇峰夾峙,悠蕩的木船,清波劃浪的快艇,吱嘎吱嘎的木漿聲匯成一麯麯動聽的交響樂,回蕩在湖面,經久不息。
沿江口湖右翼前河逆流而上,山峰奇特,水色誘人,經老鷹溪溝,青山掩映的任傢嘴,緑色明珠青竜嘴、青千洞、黃石白鶴林,就到了下八文山等自然景點。沿江口湖左翼後河逆流而上,青山緑水,野鴨撲飛,遊船往來,令人神往。經雞窩石、官渡河、涼泉洞、“工字型”宏文、王維舟故居、四望山萬步梯,直達普光寺。
每逢節假日,江口湖上彩旗飄揚,歌聲嘹亮。遊人或結隊前去,或全家同行。遊泳、喝茶、唱歌、跳舞、搓麻將、玩撲剋任君隨意,盡興玩樂,真是一處休閑娛樂的絶佳去處。
巴人紅軍公園又名項山公園位於宣漢城東郊,面積300畝,三面環水,形若半島。公園依山就勢,栽花種樹,建閣築樓,緑樹成蔭,繁花似錦。既有山區公園建築的疏朗粗獷的特色,又不乏精緻秀雅。公園中心聳立着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三十三軍成立五十周年而建的紀念碑,碑高十餘米,碑身正面鎸刻着徐嚮前元帥的題詞:“中國工農紅軍第三十三軍成立紀念碑”。另外還有許世友、張愛萍、王波等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傢的題詞。紀念碑高聳入雲,雄偉壯麗,四周鬆柏環繞,鮮花簇擁,顯得肅穆而清幽。碑前不遠處,便是王維舟將軍躍馬揮戈,馳騁疆場的黑色大理石塑像和宣漢兒女參加紅軍,支援紅軍,英勇作戰的群雕,頗為壯觀,令人景仰。園內還建有王維舟紀念館,“巴山秀纔”——清代抗糧英雄袁廷蛟剛直不阿,威武不屈的玻璃鋼塑像。
登臨峰頂,極目回顧,草木蔥蘢,繁花似錦,石梯縱橫,令人心曠神怡。腳下前河、中河、後河三匯集,猶如一根玉帶飄動。江口電站即在此攔河發電。庫區水域寬闊,緑波蕩漾。上下遊動的汽艇和船舟,兩岸的果林、花叢也盡收眼底,呈現出多幅風景畫捲。項山公園與江口電站庫區既各具特色,自成一體,又互相補充,彼此烘托。公園地勢開闊,坡堡溝坎,交錯雜陳,頗具山區特色。在坡堡上,你可以目睹步月亭、迎旭亭、爽心樓等古色古香的風姿;在溝坎裏,你可以領略花卉館、花架廊、荷花池等五彩繽紛的情趣。公園裏還有革命文物陳列館、哈哈鏡館、溜冰場等景點和娛樂設施,引人入勝。
七裏溶洞在宣漢縣城南30公裏七裏峽口竜神岩下,下面即舊峨城煙樹景觀,而今林木毀壞較多,舊景依稀可見。溶洞內別有天地。首先是600多平方米的大廳,洞頂洞壁布滿天生山水花鳥及多種圖像。大廳後,分上洞、下洞。入上洞,迎面一挂鐘,鐘有滴泉,下註小潭,叮咚作響。從這裏嚮左是通天洞,長330米,再嚮前為摩天洞,長1500米,有金雞報曉、雷公垂釣等景觀,途中左側一洞,黑乎乎不知其深。自石鐘右側行進為母子洞,長120米,通嚮深淵,有野虎、竹筍、床帳、衣裙等形狀的鐘乳石。上洞與下洞之間,有石梯相通。下洞由一約1000平方米的大洞,及四平地洞、蝙蝠洞、通明洞、下河洞、金魚洞、賽龜洞、雙瓜洞等20餘洞構成,中有鼕瓜、葫蘆、牛頭、大象、猛虎、竜頭、美女諸多形象。自然造物、鬼斧神工。 |
|
嚮守志
嚮守志(1917.11— )
漢族。四川宣漢人。原名嚮守芝。1935年5月入團。1936年9月轉黨。1933年7月參加革命工作。大專學歷。上將軍銜。1933年參加少先隊。1934年7月參加紅軍,任紅9軍762營4連戰士、班長、副排長,紅軍步兵學校學習組長、班長。參加了長徵。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第129師386旅7711營機槍連副連長、連長。1938年任八路軍第129師386旅771團特務營營長、2營營長,771團副團長,太行軍區10團團長,太行軍區1支隊副支隊長。1946年任太行第6縱隊18旅副旅長,太行軍區獨立2旅旅長,中原野戰軍第9縱隊26旅旅長。1949年任第2野戰軍第15軍44師師長兼政委,在軍事學院學習。1951年任志願軍第15軍44師師長。1954年任陸軍軍參謀長、第1副軍長兼參謀長。1956年任陸軍軍長。1958年在高等軍事學院基本係學習。1960年任西安炮兵學校校長、炮兵技術學院院長。1965年8月任炮兵副司令員,第2炮兵司令員。1967年“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被關押。1972年在炮兵幫助工作。1975年4月任第2炮兵司令員、黨委第1書記(1975年3月起)。1977年9月任南京軍區副司令員、黨委常委(1977年11月起)。1982年10月-1990年4月任軍區司令員、黨委常委、書記(1982年12月起)。中共11大代表,12屆中央委員,13屆中顧委委員。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將軍銜。3級八一勳章、2級獨立自由勳章、2級解放勳章。1988年9月被授予上將軍銜。1988年7月被授予1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曾旭清
(1909—1998)四川省宣漢縣人。一九三三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産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宣漢縣六區遊擊隊隊長、政治指導員,縣獨立營營長,中共丹巴縣委書記,參加了長徵。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二九師政治部幹事,晉南支隊政治部民運科科長、大隊政治委員,晉南獨立支隊武裝科科長,一一五師教導第六旅十七團政治委員,渤海軍區第二軍分區政治委員兼中共地委書記。
解放戰爭時期,任山東野戰軍渤海縱隊第七師政治委員,第三野戰軍三十三軍九十八師師長兼政治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淞滬警備司令部副參謀長、參謀長,華東軍區公安軍司令部副參謀長、參謀長,華東軍區工程兵部主任,工程兵特種工程指揮部副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工程兵副參謀長,工程兵副司令員。一九五六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李依若
(1911--1959),本名李天祿,宣漢縣馬渡鄉百丈村人。自幼聰慧,擅長詩歌,喜歡吹拉彈唱。先在達縣綏屬聯立中學讀書,後考入中法大學。民國十九年(1930)在重慶《新蜀報》任副刊詩歌編輯,後在達縣《月季花》雜志任編輯,發表詩歌甚多。並在達縣女中任國文教員,回宣漢後任馬渡小學校長和宣漢民衆教育館館長。解放後,宣漢成立文藝宣傳隊,李依若任宣傳隊隊長,宣漢文聯主委,川北民歌研究委員會委員。他一生最愛搜集整理民歌,創作民歌。其中最出名的民歌有《蘇二姐》和《康定情歌》等。遺憾的是在極左思潮的壓抑下,這位才華橫溢的音樂傢不得不流着眼淚一邊唱,一邊將這些民歌的手稿全部焚燒了。
創作《康定情歌》的故事
1996年夏天,《甘孜報》懸賞萬元尋找《康定情歌》作者的消息,在全國數十傢報紙爭相轉載。其中自貢熊仲文、四川輕化工學院副教授宋方信等都認為《情歌》作者是宣漢人李天祿(李依若),後經《四川日報》副刊“天府周末”的四位記者深入實地尋訪,探得了不少鮮為人知的新證。
原來李依若在成都讀大學時(大約在1930年前),與一個同姓李的同學戀愛。姓李的同學的康定人。李依若與女友結伴到康定跑馬山玩耍時,根據湘西“溜溜調”編了一首《跑馬歌》,唱給“李傢溜溜的大姐”聽,以示求愛(即後來的《康定情歌》) 。由於傢人和謝謝族人的反對,婚事未能成功,傢裏不給他錢讀書,後來還全靠他的義父石體元(時任四川省財政廳廳長)和李的姑娘相助,纔完成了大學學業。
李依若的同齡好友和他的遺孀趙氏老人都多次聽他唱過這首《跑馬歌》,因此,他們都堅信《康定情歌》有原作者就是李依若。
如今,《康定情歌》唱遍大江南北,唱響了全世界,而且還是我國第一首飛嚮太空的歌麯,被人們美譽為宇宙情歌(世界十首名麯之一)。在康定跑馬溜溜的山上,於2001年8月18日專門為這首歌而舉辦一個藝術節-中國西部康定歌節,讓《康定情歌》的故鄉大大風光了一次。《康定情歌》作為康定縣的“名片”,讓康定走出了大山,走出了盆地,走出了國門。為此,這首歌的原作者李依若先生可以含笑九泉了。
陳輓瀾
(1913—1982)四川省宣漢縣人。一九三三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一九三七年加入中國共産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四方面軍總供給部會計,管理科科長。參加了長徵。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二九師供給部軍實科科長,八路軍總供給部軍實處處長,河南軍區供給部部長。解放戰爭時期,任中原軍區第二縱隊供給部部長,遼南軍區後勤部部長兼政治委員,東北野戰軍第五縱隊後勤部部長,第四野戰軍四十二軍後勤部部長,第四野戰軍後勤部供給部副部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南軍區後勤部財務部部長,中南軍區財務部副部長,廣州軍區財務部副部長,中國人民志願軍後勤部副部長兼財務部部長,中國人民解放軍通信兵後勤部部長,通信兵副主任,總參謀部通信部副主任,顧問。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蔡長元
四川省宣漢縣人,1917年出生。父親早亡。他11歲時,便要背柴禾到城裏賣,以養活年近花甲的老母親和7歲的侄兒。村裏沒有人認字,族人選中蔡長元去讀了兩年書,以便能寫祭祖的祭文。 1933年,紅軍打開宣漢城,蔡長元參加了紅9軍,在27師793營當通訊員。1934年,他到團部當了青年幹事。1936年10月,紅9軍西渡黃河,轉戰河西走廊。蔡長元所在的27師在古浪受挫,1000餘人僅剩400餘人突圍出來。紅9軍經過兩次倪傢營子縮編為一個團,衹有5個連。蔡長元隨紅9軍殘部嚮西走了兩天,又奉命重返梨園口,掩護紅30軍西進。在梨園口血戰了一場,部隊開始分散突圍。蔡長元當時是軍供給部部長吳先恩(後授中將銜)的警衛員,他和吳先恩突圍後,在祁連山躲了叁個月,過着野人的生活。後來兩人出山,晝伏夜行,沿途乞討,在涼州被敵人衝散。蔡長元幾經輾轉,投奔了鄧寶珊部。
1937年,蔡長元在鄧寶珊部打聽到我軍的消息,帶槍找到了八路軍358旅。不久,他被送往延安抗大學習。1938年畢業後,分配到晉察冀軍區任組織部青年科長。解放戰爭時期,蔡長元在晉察冀野戰軍4縱11旅任政治部主任,1947年,楊成武將善於打山地戰的11旅充實到3縱,改稱3縱9旅,蔡長元升任旅副政委。9旅在清風店戰役中露了一手,一天一夜走了200多裏,搶先到達清風店,取得了清風店戰役的勝利。蔡長元擔任9旅政委時,率領9旅兩天一夜走了300多裏山路,趕到新保安鎮,完成了對敵35軍“圍而不打”的任務。9旅還有一個記錄:兩天叁夜,走了500來裏,9旅因此有“神行太保”的美稱。1949年,3縱9旅改編為63軍198師,做了多年政工幹部的蔡長元出任189師師長。在太原戰役中,198師激戰攻剋太原外圍核心工事雙塔寺,活捉了敵人一名軍長,被授予“立功太原”紅旗。在蘭州戰役中,彭德懷點名189師的老紅軍團566團主攻豆傢山,566團占領豆傢山一號陣地,565團占領二號陣地,189師又血戰7個小時,打退了敵軍的反撲。 1951年,蔡長元率189師入朝作戰。在第五次戰役中,189師在鐵原阻擊美軍4個機械化師和2個南韓師進攻,以保證我軍主力的安全。美軍利用現代化武器的威力,天上飛機狂轟爛炸,地面坦剋開道,火焰噴射器跟進噴燒,189師整整阻擊了叁天。蔡長元獲朝鮮二級國旗勳章、二級自由獨立勳章。蔡長元1953年回國,進入南京軍事學院學習。1957年,升任24軍副軍長,1961年升任66軍政委。1963年,回到63軍任政委。在邢臺大地震救災工作中,63軍出色的紀律和作風受到周恩來的贊揚,後來,周恩來將189師調入北京衛戍區。1967年,“文化大革命”中,他不滿林彪、“四人幫”的倒行逆施。然免職不在一綫工作,但仍關心黨和國傢的命運,關心軍隊的建設。粉碎“四人幫”後,他堅决擁護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綫方針政策,積極要求工作。1979年1月,自願到陝西省軍區任政委。他堅持原則,勤奮工作,作風民主,團结同志,模範地貫徹軍民關係,為加強地方經濟建設,積極獻計獻策,表現出較強的組織領導能力和豐富的工作經驗,受到群衆的好評,為大西北的團结作出了重要貢獻。1980年當選為黨中央的十二大代表。1983年11月自願提前離職休養,謝絶了進入北京任海軍副司令員或進入南京軍區任政委的調令。他仍然關心國傢和軍隊的建設與發展,堅决擁護黨中央的路綫及政策。自覺同黨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保持高度一致。1984年12月進京安置,任海軍顧問一職,1988年轉任國防科工委顧問。89年天安門風波期間蔡長元十分憂國憂民,關心黨和國傢的命運,他是一位頗有才華的詩人將軍,作了一首詩:
《老馬》
吾六十年如一日,
唯為人民盡血髓;
自古以來存老馬,
為國僅必取長途!
苟利黨國興衰以,
豈因利害避免之!
拚將我蒼頭顱血,
誓把幹坤力輓回!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獲叁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1995年12月3日蔡長元因腦溢血搶救無效於三零一醫院逝世,享年78歲。
王海廷
(1917—2002)四川省宣漢縣人。一九三三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一九三五年轉入中國共産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三十二軍第九十九師二九七團共青團團委書記,軍政治部政務科科長。參加了長徵。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駐山西辦事處處長,中共山西省沁縣縣委書記,太嶽區遊擊隊隊長兼政治委員,遊擊隊教導員,冀中軍區警備旅組織科科長,第六軍分區地區隊隊長,解放戰爭時期,任晉察冀軍區教導師一團政治委員,第四縱隊十二旅政治委員,第十九兵團六十四軍一九二師政治委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師長,中國人民解放軍副軍長,要塞區司令員,旅大警備區副司令員,政治委員,中國民航總局政治委員,旅大警備區顧問。一九六四年晉升為少將軍銜。
孫繼爭
(1917—2000)四川省宣漢縣人。一九三二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一九三三年加入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一九三五年轉入中國共産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四方面軍第三十二軍交通連排長。第九十九師二九五團連長,紅四方面軍總部作戰科參謀。參加了長徵。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二九師通信營政治教導員,築先縱隊支隊政治處主任,冀中軍區警備旅二團政治委員,晉綏軍區第八軍分區二支隊政治委員。
解放戰爭時期,任晉綏野戰軍獨立第四旅十一團政治委員,西北野戰軍第七縱隊十旅五十六團團長,第一野戰軍七軍二十一師副師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炮兵師師長兼政治委員,第五炮兵學校副校長,福州軍區炮兵副司令員,閩北指揮部副司令員,福州軍區炮兵副司令員、顧問。一九六一年晉升為少將軍銜。
王定烈
(1918—)四川省宣漢縣人。一九三三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一九三五年加入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一九三六年轉入中國共産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五軍團第四十三團文書。參加了長徵。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一五師東進抗日挺進縱隊第五支隊騎兵連政治委員,第五團營政治教導員,教導第三旅七團營長,冀魯豫軍區昆張支隊副支隊長,第八軍分區八團副團長。
解放戰爭時期,任中原軍區第一縱隊二旅四團團長,江漢軍區獨立第一旅,獨立第二旅旅長,湖北恩施軍分區司令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師長,廣州軍區空軍指揮所副司令員,廣州軍區空軍副參謀長,參謀長,第十五航空學校校長,廣州軍區,濟南軍區空軍副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參謀長,副司令員。一九六一年晉升為少將軍銜。是第五,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共産黨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
宣漢火車站列車時刻表 Xuanhan Train Timetable |
車次類型始發站始發時間到站時間查詢站開車時間終點站終點運行里程票價K570/K567重慶北21:4802:27宣漢02:32南通36小時40分2112票價K568/K569南通15:2823:28宣漢23:36重慶北37小時35分2112票價K542/K543重慶北15:0219:46宣漢19:48烏魯木齊49小時20分3345票價K358/K355重慶北20:1300:41宣漢00:44廣州33小時13分2289票價K356/K357廣州10:5013:43宣漢13:48重慶北33小時23分2289票價K16重慶北16:1821:23宣漢21:26濟南30小時9分1956票價6066空調普客達州06:0607:22宣漢07:24安康6小時37分276票價6065空調普客安康08:4214:50宣漢14:52達州7小時51分276票價2338/2336/2333普快貴陽20:3615:18宣漢15:20西安26小時12分1253票價2334/2335/2337普快西安15:0323:58宣漢00:06貴陽27小時49分1253票價1726普快重慶北15:4821:44宣漢22:14太原25小時42分1428票價1390空調普快重慶19:5301:28宣漢01:30北京西33小時49分2087票價1220普快重慶20:3101:58宣漢02:00北京西40小時21分2278票價1010/1007普快萬州12:0215:41宣漢15:47廣州35小時6分2227票價1008/1009普快廣州22:2706:44宣漢06:57萬州36小時19分2227票價 |
川東民歌之鄉 East Sichuan rural folk |
川東土傢族薅草鑼鼓 “兩腳軟倒兮兮,周身莫得力;叫聲夥計吔,快把煙來取……”這就是廣泛流傳在雄奇秀美的大巴山、如詩如畫的百裏峽、四川省唯一的土傢族聚集地宣漢縣的一種獨特的民族民歌藝術形式――“薅草鑼鼓。”
“薅草鑼鼓”主要分佈在宣漢縣的竜泉、三墩、漆樹、渡口、樊噲等鄉鎮。它起源於3000多年前的巴人時期。那時的人們從漁獵轉為農耕,為驅趕野獸、祭祀山神而擊鼓鳴鑼吆喝,後演變成了一種勞動山歌。被稱為土傢族人的“勞動進行麯。”
明代《三纔會圖》一書中記載:“薅田有鑼鼓,其聲促烈清壯,有緩急抑揚。”
民國年間《宣漢縣志》記載:“土民自古有‘薅草鑼鼓’之習。夏日耘草,數傢趨一傢,彼此輪轉,以次周而耘之,往往集數十人,其中二人擊鼓鳴鉦,迭應相和,耘者勞而忘疲,其功較倍。”
“薅草鑼鼓”的打唱者稱“歌牌子”或“歌頭”。他們的腦子靈活,邊打邊唱,現編現唱,堪稱能人。“歌牌子”有二人的、有三的,也有多至四人、五人的。其打擊樂有鼓、鉦、鈸、馬鑼等。“歌牌子”或“歌頭”領唱,衆接腔合唱,配以鑼鼓伴奏。鼓聲時輕時重,陰陽有緻。鑼鼓聲熱烈響亮,領唱者慷慨激昂,勞動群衆的和聲波瀾起伏,在山𠔌裏久久回蕩,原生態韻味悠長。
“薅草鑼鼓”的唱詞為五字句、七字句、十字句,也有其它句型。一般是單句虛詞拖腔,復句押韻,且一韻到底。十字句如:“他二老做事情真是短見,無兒子還尅財為的哪般?從今後再不能回傢接班,我寧願打柴賣度日過年。”“薅草鑼鼓”的唱詞均屬口頭創作,見好誇好,以物及人。對不合正理的、偷姦耍滑的,出工不出力的或調侃,或規勸,或打趣,或逗樂。必要時點幾個人的綽號或男女緋聞,讓大傢捧腹大笑一番。除即興之外,也有唱秦香蓮的,駡陳世美的,說嶽飛的,斥秦檜的。《山伯訪友》、《安安送米》等段子廣為流傳。也還有唱生産生活的,唱婚姻愛情的……內容廣泛,生動活潑。地域特色濃郁,鄉土氣息撲鼻。能愉悅心情,消除疲勞,激發勞動熱情,提高生産效率。
1982年,四川省文化主管部門曾組織全省音樂工作者來宣漢對以“薅草鑼鼓”為代表的巴山民歌進行了搜集整理,並出版了專輯。《光明日報》等報刊對宣漢的土傢族歌麯也進行了專題報道,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註。
2007年3月,宣漢縣土傢族民歌——“薅草鑼鼓”,被列入四川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
被譽為川東民歌之鄉的馬渡鄉,千百年來,一代一代的馬渡人民在火熱的勞動生活中,在山清水秀的環境中孕育出令人驚嘆的民歌文化,《跑馬歌》《蘇二姐》《背二歌》等數百首膾炙人口的優秀民歌至今廣為流傳。今天四面八方的群衆和民歌愛好者來到鄉中學,舉辦馬渡鄉第二屆賽歌會,用情韻悠長的民歌調子,歌唱和諧盛世,歌唱我們幸福的生活。
賽歌會上,來自全鄉的民歌愛好者紛紛登臺,演唱了《跑馬歌》、《蘇二姐》、《歡迎你到馬渡來》、《十把扇子》、《麽妹站在對山岩》等馬渡特色民歌,獨唱、合唱、對唱、表演唱,充滿鄉音鄉韻,令人沉醉,流連忘返。
宣漢馬渡民歌作為川東民歌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川東民歌中獨樹一幟,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和濃郁的鄉土氣息,既反映生活,又表達情愛,既豁達豪邁,又詼諧幽默。如今《跑馬歌》《蘇二姐》等百首民歌被世人廣為傳唱。今年1月,馬渡鄉被省文化廳命名為川東民歌之鄉 ,通過舉辦賽歌會,進一步搶救、挖掘、保護、傳承馬渡民歌文化,使馬渡民歌成為展示地方文化特色的名片。 |
|
- n.: Xuanhan County
|
|
宣漢 |
|
????業公司 | ????政稽查所 | 達州市 | 南壩鎮 | 教育 | 中學 | 天生中學 | 特殊教育學校 | 教師進修學校 | 幼兒園 | 示範幼兒園 | |
|
|
宣漢縣百裏峽 | 宣漢縣中醫院 | 宣漢縣第二中學 | 宣漢縣天生中學 | 宣漢縣人民醫院 | 宣漢縣示範幼兒園 | 宣漢縣????政稽查所 | 宣漢縣婦幼保健院 | 宣漢縣衛生防疫站 | 宣漢縣樊噲鎮中心小學 | 宣漢縣特殊教育學校 | 宣漢縣教師進修學校 | 宣漢縣南橋初級中學 | 宣漢縣第二人民醫院 | 宣漢縣土主鄉防保站 | 宣漢縣昆池區骨科醫院 | 宣漢縣殘聯社會福利康復診所 | 宣漢縣健康教育環境消殺指導站 | |
|
|
桃花鄉 | 上峽鄉 | 漆碑鄉 | 土黃鎮 | 東鄉鎮 | 天寶鄉 | 白馬鄉 | 新華鎮 | 東升鄉 | 七裏鄉 | 鬍傢鎮 | 清溪鎮 | 東林鄉 | 雙河鎮 | 黃竜鄉 | 新華鄉 | 新農鄉 | 渡口鄉 | 竜觀鄉 | 隘口鄉 | 竜泉鄉 | 黃石鄉 | 廟安鄉 | 紅嶺鄉 | 明月鄉 | 柳池鄉 | 馬渡鄉 | 土主鄉 | 花池鄉 | 廠溪鄉 | 石鐵鄉 | 鳳林鄉 | 觀山鄉 | 茶河鄉 | 塔河鄉 | 天生鎮 | 樊噲鎮 | 峰城鎮 | 柏樹鎮 | 芭蕉鎮 | 華景鎮 | 普光鎮 | 新紅鄉 | 君塘鄉 | 洋烈鄉 | 清坪鄉 | 昆池鄉 | 雙柏鄉 | 平樓鄉 | 三勝鄉 | 梨子鄉 | 河壩鄉 | 成虎鄉 | 自由鄉 | 雞唱鄉 | 方鬥鄉 | 黃金鎮 | 五寶鎮 | 下八鄉 | 三河鄉 | | | | | | 更多結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