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 : 广州 : 顺德区公交站 [显示全部] > 宝林寺
目录
《宝林寺 Baolin Si》
诗人: 杜衍 Du Yan

  中怀无绊外缘间,深掩禅扉客到难。
  胜景可曾飞锡去,好山多祇捲帘看。
  画升讲座天花落,夜步吟轩海月残。
  今日逢师堪论道,归心愁思一时宽。
《宝林寺 Baolin Si》
诗人: 李邴 Li Bing

  青灯映独宿,世事忽如遗。
  一榻寒无梦,高斋静见诗。
  长空消海气,远壑淡幽姿。
  欲问无生意,高人不可期。
《宝林寺 Baolin Si》
诗人: 王润之 Wang Runzhi

  支公曾驻锡,规矩旧业林。
  飞鼠殿堂古,灵鳗井穴深。
  磬声来竹外,塔影卧池阴。
  幸有相知客,时时过我吟。
《宝林寺 Baolin Si》
诗人: 王申 Wang Shen

  千载宝林寺,清幽每往还。
  两潮岩上井,一塔寺中山。
  门对荒城冷,邻分古县闲。
  道人高处坐,役役笑尘寰。
更多诗歌...
请鉴赏:

  王英孙 Wang Yingsun:宝林寺 Baolin Si
No. 6
  宝林寺投诉电话滁州市旅游投诉电话:0550-3021964
  安徽省旅游投诉电话:0551-2821763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
  宝林寺座落于天长市区东郊芦龙乡王桥古街北侧高邮湖南岸,四周绿水环绕,环境幽雅,寺内古柏参天,花木繁茂。宝林寺是唐代御赐寺院,历史上规模颇巨,现复建有大雄宝殿、天王殿、三圣殿、多景楼等。古寺声名远扬,历史上文人墨客参访者甚多,留下大量诗篇游记,当代高僧茗山法师为宝林寺题写寺名。
顺德宝林寺
  宝林寺原址在佛山市顺德区大良镇内的凤山南麓,初名柳波庵。始建于公元10世纪的五代南汉末期,宋代重修时扩大规模。元代高僧德钦在此潜修至圆寂,僧众在寺内建“肉身堂”安奉涂漆遗体。清康熙年间重修扩建后,易名“宝林寺”,取“净土七宝树林”之意。其后,县衙在寺内增建“万寿宫”,供吏员向帝、后祝寿及恭听“圣谕”之用。至20世纪中期,此寺大部分拆卸扩路和兴建文化公园。1995年,剩余建筑物全部拆除,另在太平山西麓重建新寺,依山构筑,巍峨壮观,成为顺德旅游一大景点。
  太平山,位于佛山市顺德区大良南面。据史籍记载,“太平春雨”是清·雍正年间的凤邑八景之一。
  顺德宝林寺就座落在太平山西麓。于明山秀水之中,取"龙跃天门,虎卧凤阁"的山势。因此,除了佛教徒经常去朝拜外,也是人们浏览的胜地,被誉为“太平瑞气”。
  宝林寺始建于唐末五代之南汉殇帝光天一年(公元942年),初名“柳波庵”,一直以供奉观音为主。
  宋·咸淳年间,名僧德钦和尚云游而至,开坛说法,禅宗南播,寺院的规模和影响逐步扩大,盛极一时。
  至明·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顺德开县,也才有了"顺天之德"这一皇帝御赐县名的说法(因黄萧养之乱,明朝廷为巩固其统治,划南海、新会等地的一部分设立县治,是为顺德)。故顺德有这样一句俗语:“未有顺德,先有宝林”。此时,每遇国家大典或开读朝廷诏令,则地方长官绅耆仍集合寺庭举礼。
  及后,清·康熙初年,肇庆庆云寺僧人元亮,驻寺传承禅宗之临济宗,遂令寺院的香火,更胜前朝。并将“柳波庵”易名“宝林寺”,取“净土七宝树林”的意思(当时庵内长有一片参天古木,宛如传说中西天挂满七种宝物的树林,〈阿弥陀经〉中所说的这七种宝物是: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磲、玛瑙)。
  如今的宝林寺是1996年易地重建,1998年10月11日落成的(原址位于现今大良区青少年宫一带),左环德胜河,右瞩旧寨、清云双塔,占地十三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一万三千平方米)。主体殿阁依山而建,气势恢宏,古朴庄严。拾级而上,有山门(分列两旁有哼哈二将),天王殿(供奉弥勒佛及‘风调雨顺’四大天王)、鼓楼、钟楼(鼓直径2.6米、钟重2.8吨)、九龙壁(宽18.3米,高7.9米)、斋堂、客堂、大雄宝殿(供奉佛祖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消灾延寿佛,普贤、文殊两菩萨)、地藏殿(供奉地藏菩萨)、观音殿(供奉观音菩萨)、罗汉堂(供奉五百罗汉)、碑廊、僧舍、藏经阁(供奉西方三圣)……一座比之原址更为壮丽的佛教丛林成为顺德乃至佛山的人文景观。登临回首,人间繁华尽收眼底。
  在宝林寺重建筹建之初,也是因缘际会,得热心人士念宝林寺之缘起,捐赠纯金观音一尊。因此,宝林寺建筑总体规划共为两期,下院观音堂是第二期工程(2001年秋破土动工,历时3年)。
  宝林寺观音堂背山临水,湖光捐翠,占地一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二千三百一十平方米。布局紧凑,所见雅致精美,匠心独运。殿前庭园,点缀片片紫竹,连片成林,此外,四合回廊中有“二十四孝”、“观音三十二应身”石雕图,生动传神;殿内正中纯金观音(高1.68米,重37.3公斤),法相庄严,善财、龙女随侍左右,再两傍供奉“观音十八相”。下院观音堂,与宝林寺一脉相承,遥相呼应。
  太平山上的晨钟暮鼓,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善信游人。
浙江泰顺宝林寺
  位于泰顺县雅阳镇白巢村,清同治十三年《宝林寺碑记》载:“宝林寺于绍兴二年(1132)雅阳林氏始祖林惠始建于村旁,置田五十一亩, 召僧主持,其时庶家未有祠之设,故建。
  寺中安佛像,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重修,而制亦仍旧。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族人董养元等扩建 前后二堂两庑,其雄丽遂为一方之胜。”现存建筑为晚清所建,由大雄宝殿、罗汉殿、天王殿等,僧舍组成合院式,占地面积约6600平方米。
  旧存清乾隆三十年(1765)重修和同治二年(1863)重修匾额各一,清代铜钟一口,石刻像三尊(文殊骑狮、普贤骑象、)宋代猞利三尊,宋代石 塔一座,该寺地处浙闽交界,四周青山环抱,深谷纵横,环境清幽,因而每日游客不断,香火鼎盛。
  1994年列为泰顺县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天长市宝林寺
  宝林寺座落于天长市区东郊芦龙乡王桥古街北侧高邮湖南岸,四周绿水环绕,环境幽雅,寺内古柏参天,花木繁茂。宝林寺是唐代御赐寺院,历史上规模颇巨,现复建有大雄宝殿、天王殿、三圣殿、多景楼等。古寺声名远扬,历史上文人墨客参访者甚多,留下大量诗篇游记,当代高僧茗山法师为宝林寺题写寺名。
近义词
宝林寺村
包含词
宝林寺村宝林寺作游宝林寺
顺德宝林寺宝林寺鳗井宝林寺二首
题宝林寺可赋轩题云黄山宝林寺题宝林寺禅者壁
顺德区党校宝林寺宝林寺禅者壁(山名飞来峰)下元日五更诣天庆观宝林寺
宝林寺禅者壁山名飞来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