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萬鐵路白雲山隧道位於宜昌市點軍區土城鄉長陽高傢堰鎮,全長6827m,是宜萬鐵路控製工期的13座長達隧道之一,是全綫控製工期工程。隧道區屬構造剝蝕、侵蝕、溶蝕深切割中低山區,基本地形配置為臺原山地和深切峽𠔌。地形條件對區內岩溶發育起明顯的控製作用,岩溶發育總體呈深切峽𠔌型特徵。隧道區主要發育北西西嚮和北西嚮的褶皺和斷層。受地形、地質及構造等各種條件的影響,區內岩溶發育強烈,溶洞、暗河、落水洞、漏鬥及岩溶窪地等岩溶現象多見。影響隧道施工的地下河發育規模大、水量大,正常涌水量為167354t/d,最大涌水量427315t/d,對隧道會造成極大的危害,極易産生突水、突泥等地質災害。另外,距望洲坪1#暗河進口約500~600m處,發育一岩溶大廳,長100m、寬80m、高80m,在隧道洞身附近可能發育有較大的岩溶大廳。由五種斷面組成,其中進口dk40+550~dk41+255為四綫雙連拱車站隧道;dk41+255~+437為大跨三綫隧道;dk41+437~+803為燕尾式連拱隧道;其餘為單綫隧道.
施工時在綫路右側設立開挖一條平行導坑,平導貫通後擴挖為ii綫,平導與正洞之間設21個橫通道,用來施工i綫。白雲山隧道進口1253m為車站隧道,結構形式復雜,斷面大,地質條件復雜(岩溶極其發育,岩層為水平層,節理裂隙發育),主要施工難點為在復雜地質條件下不同斷面間施工方法轉換、四綫雙連拱隧道的施工方法、大跨三綫隧道的施工方法、燕尾式隧道的施工方法、小間距隧道施工方法、岩溶處理及大斷面隧道的施工安全。
白雲山隧道地質條件十分復雜,岩溶發育,溶洞、暗河、落水洞、漏鬥及岩溶窪地等岩溶現象多見。隧道穿越天陽坪區域斷裂,穿越紙廠灣、猴子洞、耗子洞等3個暗河係統,區內發育5條斷層,預測最大涌水量427314m3/d,正常涌水量167354m3/d。地層為寒武係上統三遊洞群ε3sn,岩石主要為白雲岩、灰岩、泥質灰岩。車站隧道段岩層為水平層、層薄,節理裂隙發育,岩石風化嚴重、易掉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