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來源】《景嶽全書》捲六十一。
【組成】熟地 艾葉 白芍(炒) 川芎 黃耆(炒) 阿膠(炒) 當歸 甘草(炙) 地榆各3
【用法】上藥加薑、棗,水煎服。
【主治】婦人妊娠,氣血不足,腰痛下血,胎動不安。
方劑名稱 安胎散
藥物組成 當歸2錢,川芎2錢,白芍2錢,熟地2錢,白术1錢半,茯苓1錢半,黃耆(炙)1錢半,甘草1錢半,阿膠(蛤粉炒)1錢半,地榆1錢半,半夏1錢,艾葉3分,3片。
處方來源 《胎産新書》捲一。
方劑功效 安胎。
用藥禁忌 半夏礙胎,宜少用為妥。
製備方法 上為末。
用法用量 以米湯調送。 |
|
安胎散
【來源】《景嶽全書》捲六十一。
【組成】熟地 艾葉 白芍(炒) 川芎 黃耆(炒) 阿膠(炒) 當歸 甘草(炙) 地榆各3
【用法】上藥加薑、棗,水煎服。
【主治】婦人妊娠,氣血不足,腰痛下血,胎動不安。 |
|
【藥物組成】當歸2錢,川芎2錢,白芍2錢,熟地2錢,白术1錢半,茯苓1錢半,黃耆(炙)1錢半,甘草1錢半,阿膠(蛤粉炒)1錢半,地榆1錢半,半夏1錢,艾葉3分,3片。
【處方來源】《胎産新書》捲一。
【方劑功效】安胎。
【用藥禁忌】半夏礙胎,宜少用為妥。
【製備方法】上為末。
【用法用量】以米湯調送。 |
|
【藥物組成】縮砂不拘多少(和皮略炒,勿令焦黑,去皮取仁為末)、當歸、川芎各等分。
【處方來源】《廣嗣紀要》。
【方劑主治】因自高墜下,或為重物所壓觸動胎氣,腹痛下血。
【方劑功效】安胎易産。
【用法用量】水煎當歸、川芎作湯,調砂仁末服。 |
|
【藥物組成】八珍湯去地黃,加黃芩、砂仁、香附、紫蘇、陳皮、大腹皮。
【處方來源】《痘疹金鏡錄》捲四。
【方劑主治】孕婦出痘動胎。
【用法用量】加大棗3枚,水煎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