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安慰剂(placebo)指不含任何药理成分的制剂或剂型,外形与真药相像,如蒸馏水、淀粉片或胶囊等。
安慰剂具有一定的作用。一是可以稳定病人的情绪。一般说来,病人有获取药物求治的愿望并想达到一定目的,这个愿望越强烈,效果越好。另一方面,施治者具有一定的威望和经验,威望越高,经验越丰富,效果越好。二是进行药物试验时,对受试者和医生双盲使用安慰剂,可以排除心理作用对药物客观效果的影响和对药物客观效果的评价,从而真正评判药物对人体试验的效果。
安慰剂产生的效应称为“安慰剂效应”。据文献报道,由病人高度信赖的医师治疗,安慰剂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短期疗效最高可达约70﹪。对恶性肿瘤患者,安慰剂对缓解某些症状会产生“安慰剂效应”,但对延缓生命无效。
安慰剂的另一个意思是比喻能够产生心理抚慰作用的方法和举措等。例如北京市出台了新的购房合同,可是有的律师和社区治理专家认为有些条款属于“安慰剂”。
术语解释:什么是安慰剂
安慰剂,由没有药效,也没有毒副作用的物质制成,如葡萄糖、淀粉等,外形与真药相像。服用安慰剂,对于那些渴求治疗、对医务人员充分信任的患者,能在心理上产生良好的积极反应,从而改善人的生理状态,达到所希望的药效,这种反应被称为安慰剂效应。
产生这种
效应有两种可能,首先,患者期待药物起作用的心理激发了生理反应;其次,患者对所处的医疗环境引起了生理上的条件反射。
当医务人员评价某种新药的疗效时,需要排除新药可能引发的安慰剂效应。因此,医务人员会安排一组患者服用新药,另一组患者服用安慰剂。如果这两组实验的结果没有显著的差异,那么这种新药的临床使用价值就不大。
此外,安慰剂也会用于缓解癌症晚期患者的痛苦。除了用药,医生同时会对患者施加一些心理暗示,患者深信不疑地吃下了药,疼痛就有可能会减轻。
【英国《焦点》月刊2007年9月号文章】安慰剂效应之谜
早在几百年前,医生们就意识到安慰剂的强大作用。当患者服用或接受实际上没有药理作用且无毒副作用的药物或疗法,使病情有所改善时,医学上称之为出现了安慰剂效应。在临床诊治中,这种无毒副作用的替代品对治愈病人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安慰剂效应究竟有多大?它是如何发挥作用的?这些问题依然是萦绕在人们心中的不解之谜。有人说安慰剂能对大约1/3的病人产生作用。实际上,这个比例并非一成不变。对患有精神抑郁症的病人来说,安慰剂的有效率高达80%;而对糖尿病等患者案例说,它的作用可能为零。
精神作用
要解开安慰剂效应之谜,让我们先来做一个简单的实验:对比镇静剂和兴奋剂的效果。研究人员请了60名志愿者参加这个实验,并为他们准备两种药物:蓝色的药片是镇静剂,红色的是兴奋剂。参与者每人随机领取一种药物服用,然后观察他们是否有昏昏欲睡的症状。结果很明显:服用镇静剂的人比服用兴奋剂的人更容易出现上述症状,其比例是后者的2倍。这似乎很正常——直到谜底揭晓:志愿者既没有服用镇静剂,也没有服用兴奋剂。他们服用的是同一种没有药理作用且无毒副作用的化合物,唯一的不同是药片颜色。
这个实验充分说明了精神对肉体的巨大影响。在过去几年里,科学家通过各种类似的实验证明了安慰剂的效果——只要相信某种治疗能产生效果就能使病人好起来。实验证明,安慰剂对有精神抑郁症或疼痛的患者效果最明显。这种对身体无害的疗法通常能起到和“真正的”药物治疗一样好的效果。
巨大争议
那么安慰剂的作用究竟有多大?它是如何产生作用的?能不能用它来改善对病患的治疗?这些问题在医学界引起了巨大争议。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出发,把安慰剂作用常规治疗的替代品一般被认为是不道德的做法。但这只是近代才出现的观点。直到20世纪初,医生还经常给病人服用面团做的药片和注射水做的注射液,为的是让他们相信自己的病能好起来。安慰剂的效果完全取决于病人的心理状态,对头脑简单或容易神经过敏的人效果最好。然而到了20世纪中期,随着医学治疗的态度日趋严谨,人们对安慰剂的看法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很多人认为,安慰剂只能在临床实验中使用,用来控制实验或测试某种尚未推广的治疗方法的有效程度。他们认为,在临床治疗中适用安慰剂是不道德的行为,只有疗效远胜安慰剂的治疗方法才是医学上可以接受的疗法。但就像文中提到的实验一样,研究人员惊奇地发现,有时候仅仅使用安慰剂就能让患者的病情获得很大改善。1955年,美国科学家亨利~比彻发表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文《强大的安慰剂》。文中分析了15种安慰剂的临床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在一般情况下,35%的病人在使用安慰剂后病情能得到有效改善。
那意味着1/3的人可以什么药都不用,仅靠安慰剂来治病。但比彻在分析中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假设安慰剂效应是病人病情得到改善的唯一解释。实际上,患者病情或症状得到改善可以有无数种可能的解释。很多病(如背疼)具有“自愈”的特性,那意味着它们自己慢慢会好。赫尔大学研究安慰剂的专家欧文~基尔希说:“1/3的人能靠安慰剂治病的观点是错误的。”各抒己见那么真实情况究竟是怎么样的?2001年,哥本哈根大学的两位研究人员发表了一篇论文,旨在揭开安慰剂效应之谜。他们对上百次临床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药物治疗、没有任何治疗和安慰剂治疗之间的效果。如果真的存在所谓的“安慰剂效应”,那么使用安慰剂的病人应该比不接受任何治疗的病人好得更快。
他们的发现直到今天仍有争议。通过比较,两位研究人员发现安慰剂在临床治疗上几乎没有任何用处。除了止痛等一些微不足道的作用外,安慰剂治疗的效果和不治疗相差无几。也有一些研究人员坚持自己的观点,认为文中得出的结论不可信。大多数批评人士认为,不能对安慰剂效应一概而论。基尔希指出:“研究某种特定的治疗方法对某种具有的病有什么作用似乎更合理些。安慰剂效应在精神抑郁症等症状上效果相当明显,对疼痛之类的症状也能产生作用,但效果相对弱一些,对糖尿病这样的病可能根本不起作用。”
在辩论安慰剂是否具有“疗效”的同时,一些科学家也对安慰剂效应如何对人体产生作用进行研究。在一次实验中,都灵大学的发布里奇奥~贝内代蒂和同事给志愿者注射辣椒素,令其产生疼痛感,然后给他们涂抹一种强效止痛膏。实际上,这种止痛膏根本不含任何药性,但志愿者普遍感觉疼痛感有所减轻。接着研究人员给他们注射耐勒克松(一种强力解麻醉剂),结果疼痛感又回来了。通过这个实验,研究人员得出结论:安慰剂效应并非纯粹出于心理作用,患者期待药物起作用的心理也会引起生理上的条件反射。在这个实验中,安慰剂能促使大脑分泌出缓解疼痛的化学物质。
安慰剂效应
这样的发现为现有的医疗方法带来了一种新的可能:利用安慰剂效应来强化常规疗法的效果。目前,科学家正在研究如何通过安慰剂效应使常规治疗的疗效最大化。有研究表明,安慰剂的剂量和外观很重要,注射剂似乎比内服药更有效,但最重要的是医生的态度。
南安普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做了一个实验。他们随机抽取两组病人,一组病人得到医生的确诊,并被告知他们很快就会好起来——一些人没有接受任何治疗;对另一组病人则给予含糊其词的诊断,也没有保证他们能很快康复。结果第一组有64%的病人病情出现好转,第二组只有39%、这说明在治疗病人时,医生的态度远比他们开出的处方重要。如果能把安慰剂效应和常规治疗结合起来,那将使现有的医疗方法发生巨大的变化。贝内代蒂说:“如果能充分利用安慰剂效应,让病人周一服药,周二服用安慰剂,周三再服药。这样循环往复,就能减少50%的药物使用量。”
冒牌兴奋剂?
研究显示,安慰剂可以激活机体内源性的镇痛成分——阿片样物质。尤其是,如果某个人近来接受了吗啡注射,并形成了药物注射与缓解疼痛之间的联想,那么给他注射生理盐水也能缓解他的疼痛。既然如此,这种方法能在体育比赛时提高运动员的疼痛忍耐力吗?
世界反兴奋剂组织的禁药表中规定,在体育比赛中使用吗啡是非法的,但训练时可以使用。因此运动员可以在赛前注射吗啡,比赛时再用安慰剂替代。然而,为了确保这一策略有效,运动员需要在比赛前几天就停止注射吗啡,确保比赛那天吗啡不会残留在体内。然而,知道最近研究人员才确定,经过一天以上的较长间隔期,这种条件反射仍有效力。 |
百科大全 Wikipedia Encyclopedia |
安慰剂
placebo
药理惰性物质,如淀粉、乳糖等。在药物的临床试验中,为了正确评价药物的疗效,区别患者的反应是药物的治疗作用,还是环境、语言暗示、休息,患者对医生的信赖以及疾病本身的自动缓解等非药物因素所致,应设立安慰剂对照组,通常口服用乳糖,注射用生理盐水,作为空白对照。安慰剂在外貌上包括剂型、形状、颜色、气味等,均应与被实验药相似。一般采用双盲法,不让医生和患者知道所用何药。安慰剂虽然是药理惰性物质,但在特定的医疗条件下,对患者具有心理上的抚慰作用,对疼痛、全身不适、乏力等自觉症状,有一定缓解效果。 |
|
- n.: placebo, harmless substance given as if it were medicine to calm a patient who mistakenly believes he is ill
|
|
空白对照剂 |
|
|
|
安慰剂对照 | 安慰剂效应 | 安慰剂控制 | 安慰剂条件 | 安慰剂效益 | 反安慰剂效应 | 类安慰剂因素 | 安慰剂对照研究 | 安慰剂效应简介 | 有趣的安慰剂效应 | 安慰剂效应的提出 | 有趣的“安慰剂效应” | 生活中的安慰剂效应 | 心理咨询中的安慰剂效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