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陝西 >安康 >安康市區 > 安康學院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安康學院投訴電話安康旅遊投訴電話:0915-3214927
  陝西省旅遊投訴電話:029—85261437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安康學院座落在秦巴腹地,漢水之濱,被譽為“西安後花園”的西部名城--陝西省安康市。安康交通便捷,襄渝、西康、陽安鐵路在此交匯,316、210國道和西漢、西康高速穿境而過。校園風光秀美,環境幽雅,是莘莘學子深造的理想場所。
  安康學院的前身是創建於1959年的安康大學,1963年因國傢經濟睏難停辦。1978年重新設立“陝西師範大學安康專修科”,1984年經陝西省人民政府批準,更名為“安康師範專科學校”。2006年2月14日經教育部批準改建為“安康學院”。經過27年的建設與發展,現有10個係(部)39個本、專科專業,涵蓋文學、理學、工學、農學和管理學5個學科門類。形成以師範教育和非師範教育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全日製綜合性大學。
  學院占地509畝,另有規劃預留地1000畝。校捨面積19.66萬m2,教學儀器設備總值2707.7萬元。有各類實驗室34個,擁有設施一流的計算機信息中心,多媒體教室、語音實驗室23個,計算機1085臺。圖書館藏書60.5萬册,中外期刊1800餘種。有清華同方和萬方等電子資源數據庫,擁有電子圖書15萬册。1000m的校園網連接國際互聯網覆蓋全校。
  學院有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勤奮敬業的教師隊伍,現有教職工610人,其中專任教師399人,具有副高以上職稱123人,具有博士、碩士和在讀碩士的教師161人。教師中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省政府特殊津貼、全國優秀教師、省勞模、省級優秀教師、省級教學名師、獲曾憲梓教育基金奬共17人。院士1人、知名專傢學者39人被聘為學院兼職教授和名譽教授,長期聘請外國文教專傢3人。學院有各類學生10000餘人,其中全日製在校生5029人,在全國10個省招生。
  學院高度重視科學研究。目前承擔各類科研項目91項,近幾年在各類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2203篇,其中三大檢索機構sci、ei、istp收錄7篇,被ca、mr等收錄29篇。出版專著144部,獲省部級以上科研奬勵29項。與華中科技大學等高校建立了校際對口支援和合作辦學友好關係。
  學院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依法辦學,從嚴治教。長期辦學過程中堅持以教學為中心,以質量求生存,註重學生素質教育,註重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以服務區域為己任,為國傢培養了數萬名各類應用型人才,受到社會各界一致好評。畢業生中有百餘人分別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優秀教師、國傢級骨幹教師、省級勞模和優秀教師,一大批優秀畢業繼續深造取得博士或碩士學位,先後走上各級領導崗位。
  學院正以升本為契機,搶抓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轉變教育思想觀念,深化教育教學改革,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為把學院建設成為在省內外有一定影響、有特色的地方本科院校而努力奮鬥。
學院概況
  學院簡介
   安康學院是一所省屬多科型全日製普通本科院校。學院的前身是創建於1958年的安康大學,1963年因國傢經濟睏難停辦。1978年重新設立“陝西師範大學安康專修科”,1984年經陝西省人民政府批準,更名為“安康師範專科學校”。2004年原安康教育學院、陝西省安康農業學校並入安康師範專科學校,2006年2月經教育部批準升格為本科院校。
  學院坐落在秦巴腹地,漢水之濱,被譽為“西安後花園”的西部名城——陝西省安康市。安康交通便捷,襄渝、西康、陽安鐵路在此交匯,316、210國道及京昆、十天、包茂高速穿境而過,是陝西省第二大交通樞紐。學院北眺漢江,南倚國傢級香溪洞風景區,校園花木繁茂,碧草如茵,風光秀麗,環境幽雅,是讀書治學的理想園地。
  學院規劃面積1200餘畝,現占地509畝,校捨面積20餘萬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總值近4000萬元。校內教學、實驗各項設施齊全,設備先進。現有藏書73.3萬册,電子圖書27.5萬册,各種期刊1500餘種,擁有清華同方期刊、萬方數據庫和連接國際互連網的千兆校園網等為全院師生提供了良好的教學、科研和獲取信息的先進手段與發展平臺。
  學院堅持科學的發展觀,堅持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求發展,以貢獻求支持的發展戰略。以培養具有綜合素質和創新精神的應用型人才為主要任務,立足秦巴,堅持服務基礎教育、服務“三農”、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辦學方向,走內涵優先,註重應用,開放辦學的道路。緊緊圍繞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評估指標,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以學科建設為竜頭,以師資隊伍建設為重點,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中心,積極培育現代大學文化,努力建設以應用型人才培養和應用研究見長的有特色、高品質的綜合型本科院校。連續多年專升本升學率一直名列全省同類院校前矛。學院現有數學係、電子與信息工程係、化學化工係、中文係、外語係、政治與歷史係、教育科學係、藝術係、經濟與管理係、體育係、農學與生命科學院和繼續教育學院等12個教學院係,51個本、專科專業。學科涵蓋文學、理學、工學、農學、法學、歷史學、管理學和教育學等8大門類。形成了以漢水文化研究為重點的文學學科方向、以秦巴資源保護與開發為重點的理學學科方向、以特種經濟動物飼養為重點的農學學科方向,積極發展管理學、工學、教育學等學科的多學科結構。學院建有1個省級重點學科、3門省級精品課程、1個省級重點專業和2個省級優秀試點專業。全日製在校生7200餘人,面嚮全國15個省市招生。
  學院擁有一支學歷層次高、專業基礎好、教學與科研能力強、年齡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現有專任教師450人,具有副高以上職稱142人,有博士、碩士學歷206人,國內知名作傢1人。擁有省級優秀教學團隊1個,省級教學名師3人。60餘位教師榮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全國優秀教師奬、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奬、曾憲梓奬、陝西省突出貢獻專傢、陝西省優秀教學成果奬、優秀教材等國傢及省部級奬勵。學院還聘有包括院士、國內知名專傢、學者、教授在內的60餘人為學院名譽教授、客座教授和兼職教授。
  學院堅持“以教學帶科研,以科研促教學”的指導思想,努力促進教學、科研的共同進步,科學研究碩果纍纍,高層次科研成果不斷涌現。升本以來,全院教師承擔陝西省人民政府"13115"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十一五”規劃教育部2007年重點及規劃課題等各類科研項目140餘項。在國內外各類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000餘篇,主編或參編教材40餘部,出版專著30餘部。圍繞教學和科學研究,學院建有“陝西省蠶桑重點實驗室”、“陝西省安康GAP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秦巴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研究中心”、“漢水文化研究基地"、“教育研究中心”、“電子信息技術研究中心”、“農業科技研發中心”、“數學與應用數學研究所”等多個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結合緊密的研究中心。與西南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陝西師範大學、西安工程大學等科研院所廣泛開展合作,凸顯科技服務功能。科研團隊優勢逐步凸顯,服務經濟社會功能不斷增強。
  學院始終堅持以育人為根本,積極弘揚“篤學、尚行、礪志、創新”的校訓,以優良的校風和濃厚學風積極引導和激勵大學生成長成纔。以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為目標,大力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社會實踐活動和社會服務活動。建校以來,為社會培養了5萬餘名基礎教育、經濟社會建設方面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畢業生遍布全國各地。近年來,學院加強對學生進行全程就業指導和教育。在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建立了穩固的就業、實習基地,為學生就業不斷開闢新的天地,學生一次就業率始終保持在陝西省同類高校前列。
  學院註重加強對外交流與國際合作,與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4所高校建立了長期的合作辦學關係,與美國英語學會、英國語言學會、VSO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係,常年有多名外國文教專傢在校任教。
  在新的發展階段,安康學院將緊抓國傢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高等教育發展的重大歷史機遇,落實科學發展觀,銳意改革,開拓進取,努力把學院建設成為規模適度、結構合理、管理科學、質量過硬、特色鮮明並與區域經濟社會緊密結合的綜合型本科院校。使安康學院成為秦巴區域人才培養的搖籃、科學研究的中心、社會發展的智囊、智力服務的基地,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辦人民滿意的大學做出更大的貢獻。
  校訓:篤學 尚行 礪志 創新
  校徽
係部設置
  數學係
  安康學院數學係是我院創辦最早的係(部)之一,1958年學院首批招生專業設有“數學教育”專業,隨後陸續開辦經濟方面的專業:1994年“會計學”、1998年“信息係統與信息管理”、2000年“工商管理”,2001年開辦“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2008年陝西省教育廳批準數學係開辦“統計學”專業。目前,數學係有“統計學”本科、“數學與應用數學”本科和“數學教育”專科3個專業。
  數學係成立了“安康學院數學與應用數學”研究所,建有大容量的數學實驗室。數學係下設4個教研室:理論數學教研室、應用數學教研室、高等數學教研室和數學教育教研室。田徑場照片
  在半個世紀的辦學歷程中,數學係堅持“教學興校、科研強校、特色名校”的理念,在學科建設中取得以下核心指標:2005年獲得陝西省精品課--《高等數學》;2006年獲得陝西省教學名師--《常微分方程》教師;2007年獲得陝西省優秀教學成果奬--《用學術研究推動省級精品課“高等數學”建設》;2008年獲得陝西省教學團隊--《高等數學》,2008年獲得陝西省高職重點專業-《數學教育》。
  數學係現有教職工35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7人,在讀博士2人,碩士生9人;並聘請中科院院士張景中為學院名譽教授,聘請陝西師範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陝西理學院等大學多名教授為係客座教授。教師中獲曾憲梓全國優秀教師奬1人,陝西省教學名師1人,陝西省優秀教師1人,陝西省師德先進個人2人,安康市“十佳”青年1人,安康市教書育人標兵1人,安康市和安康學院優秀教師7人,安康學院學科帶頭人1人,後備梯隊成員1人。1997年數學係被省教工委、省教委評為全省首批“創佳評差”最佳單位;1998年至2002年連續五年被學院評為“綜合治理先進單位”;2001年至2003年連續三年被學院評為“先進係級教學單位”;2005年被學院黨委評為“優秀黨總支”;2006和2007年連續兩年被學院評為“精神文明”先進單位,2008年被學院評為“就業先進單位”。
  數學係長期本着教學促科研,科研促教學,使教師不斷成為教學科研型的教育研究者。截止2008年底,教師發表論文40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80多篇,被SCI、EI、ISTP、MR、ZBI及國際論文集收錄論文30多篇;出版專著、編著、合著20餘部;趙臨竜教授等主編的《微積分》被確定為國傢“十一五”規劃教材,參編的《數學教學論》獲陝西省優秀教材二等奬;主持教育部重點研究課題和參與國傢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項,主持省廳科研項目14項;承擔陝西省精品課程《高等數學》,安康學院精品課程《常微分方程》、《數學分析》、《綫性代數》,安康學院批準的係級精品課程《高等代數》、《中學數學研究》6門;成果《大學生科技論文訓練方式的研究與實踐》等獲陝西省政府普通高校優秀教學成果奬6項,獲陝西省基礎教育優秀教學成果奬2項;陝西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奬2項,陝西省自然科學優秀論文奬2項,陝西省科技調研奬1項,陝西省高校科技進步奬2項,安康市科技進步奬1項,獲全國、省、市級學科學會奬10餘項。
  數學係長期以來,狠抓學風建設,以科技活動為載體,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1996年來,學生在校公開發表學習研究論文近40篇;2002年來,學生獲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二、三等奬12項;陝西省大學生“挑戰杯”科技論文競賽二、三等奬2項; 2004年來,在陝西省《高等數學》競賽中有27人獲得一、二、三等奬;尤其在專升本考試中,多個宿舍上綫率達72.5%,被學院授予”學習標兵”宿舍;2008年,又有多名學生考上碩士研究生,《陝西日報》以題《以人才質量鋪開就業之路》進行報道。本係學生以紮實的學風,過硬的本領,受到用人單位的普遍歡迎。
  數學係不斷開拓創新,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以科技活動為載體,加強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培養;樹立“教學興校、科研強校、特色名校”的理念,在教學中以精品課程為竜頭,推動學科建設發展,在科研中,強調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並重,在研究中提升科研水平,在為地方經濟服務中,主張數學技術和思維方法共同解决問題的思路,不斷提高學科的應用能力。
  電子與信息工程係
  電子與信息工程係成立於1978年,現有電籃球館子信息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2個本科專業,有電子信息工程技術、應用電子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物理教育4個專科專業。
  本係現有教師41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5人,博士3人,碩士18人.本係設基礎物理、電子技術、計算機應用、信息技術4個教研室,有電子信息技術研究中心為我係教師和高年級學生提供科學研究平臺,另有計算機維護志願者服務隊、電子設計興趣小組等學生社團依托相關開放實驗室開展科技服務活動。
  本係現有電子技術、自動控製、傳感器與檢測、單片機與嵌入式係統、計算機網絡工程、計算機維修、電子工藝、實用電工等各類實驗實訓室26個,儀器設備總值700餘萬元;另外,在西安、漢中、重慶、綿陽、深圳建有實習實訓基地8個.為學生的課程實踐、畢業設計、專業實習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電子與信息工程係與思科、SUN、中國電子學會、陝西省軟考辦等建立有密切聯繫,通過課程置換,為相關專業學生考取網絡工程師、助理電子設計工程師、程序員、信息處理技術員等權威認證提供便利.本係畢業生就業領域廣阔,近3年來,一次就業率始終保持88%以上,多次評為學院就業工作先進單位。
  化學化工係
  化學化工係現有應用化學(本科)、化學工程與工藝(本科)兩個本科專業和化學教育、應用化工技術、地理教育、中藥製藥技術等四個專科專業。設有基礎化學、應用化學、地理專業三個教學研究室。為開發地方資源,成立有化學生物資源開發研究中心,下設天然産物開發研究室、材料開發研究室、資源生物標本室,省政府投資100萬元建成安康市GAP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建係28年來,主動適應科教興國戰略,為國傢培養了1500餘名化學中學教師和從事應用化工技術方面的合格人才,其中絶大多數成為當地教學和生産經營管理骨幹,為地方經濟發展和普及九年製義務教育做了自己的貢獻。校園一景
  化學化工係現有實驗分室8個: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工業化學、物理化學、中學教學法、儀器分析、地理科學實驗分室及電熱室和天平室。有高效液相色譜儀、原子熒光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熒光分光光度計、氣相色譜儀、數字式旋學儀、等精密儀器32臺,儀器設備總值320萬元,另有500萬元儀器設備政府貸款的已列入計劃,我係基礎實驗室被省教育廳評為合格實驗室,實驗條件能保證本專科實驗教學任務的完成,還能為科學研究、工農業生産提供服務。實驗室管理規範,建立了有各種規章制度及管理制度匯編,建立有計算機管理係統。
  我係教師工作兢兢業業,近年來,取得了一定成績,先後榮獲省教工委、省教育廳"創佳評差"最佳單位、"綜合治理"先進集體、"學雷鋒"先進集體、"社會實踐"先進集體等多項表彰,榮獲學校"優秀教學係部"、"先進黨總支"、"創佳評差"最佳單位、"綜合治理"先進集體等多項表彰,教師個人也獲得多項政府奬。係上始終把教學質量作為自己的立足之本,教學質量在不斷提高,2005年專升本考試中,有45名學生被本科院校錄取,錄取率占該級學生總數的42%;2006年月日考取了59名,錄取率為53%;2007年51名報考學生中上綫34人,上綫率達67%;2008年36名考生上綫31人,上綫率86%。2004-2006年就業率分別為87%、82%、90%。聯辦的本科班有3名學生考上研究生。
  中國語言文學係
  中文係組建於1980年,是我院建係早、教學科研實力強的係(部)之一。開設漢語言文學本科、語文教育(專科)、現代秘書(專科)等專業。有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及外國文學、語言學、寫作及文學理論、職業技能、大學語文六個教研室。主要培養中學語文師資及文秘、文化宣傳等方面的應用型專門人才。現有在校學生1200餘人。截止2007年,中文係已培養2000餘名合格畢業生。這些畢業生活躍在全國各地教育、黨政、新聞、文化宣傳、企業等戰綫上,其中從事中小學教育工作的畢業生多數已成為本地教育教學骨幹。畢業生中共100多人晉升高級職稱,50餘人擔任縣、處級領導職務。80%的畢業生取得了本科學歷,有的已獲得博士學位。近四年在“專升本”考試中,全係共有240名專科學生考入本科院校。中文係2000-2003年連續四年被本校評為先進係級教學單位,2002年被省教育廳評為"創佳評差"最佳單位。秘書專業2005年被陝西省評為優秀教改試點專業,2006年開始招收全日製漢語言文學本科生,是學院率先升本的專業之一。
  政史係
  安康學院政治與歷史係原名政教係、政史係。1985年建係稱“政教係”,1990年開始實行主修政教輔修歷史變為“政史係”,2008年6月,學校將社會科學部並入政史係,改稱“政治與歷史係”。是學院首批升本的五個係之一。
  1985年開辦思想政治教育專業;2001年開始與陝西教育學院聯辦思想政治教育成人脫産本科班;2003年陝西理工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升本教學班設在政史係。現有四年製本科班3個,四年製本科班(專升本)2個,另有思想政治教育、歷史教育專科班6個,在校學生400人。
  政治與歷史係註重教學基礎管理和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在2002年、2003年"專升本"考試中,政教專業錄取率達85%以上,占同專業在校生50%;1990年以來,有55名學生考入公務員,8人考入研究生。1997年被省教工委評為"創佳評差最佳單位",團市委授予"希望工程建設奬",2000年評為“陝西省高校係統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集體”,2001年、2005年、2007年係黨總支連續3次被校黨委評為"先進黨總支",並獲"最佳組織生活奬",2003年政治與歷史係被學校評為"教學先進單位"。2004、2005年係黨總支被評為"創佳評差"校級先進單位。2006年6月政治與歷史係分別被評為“陝西省高校先進基層黨組織”和“陝西省師德建設先進集體”。
  政治與歷史係擁有一支結構合理的中青年教師隊伍。現有教師39人,其中專職教師36人,教輔人員3人。專職教師中有教授3人,副教授18人,講師10人,助教5人;已有博士1人,研究生24人;教師中獲全國曾憲梓基金三等奬2人,全國和省級優秀教師各1人,省級勞模1人,省級教學名師1人,省級新長徵突擊手1人,省級優秀青年教師1人,省級師德標兵1人,省級創新能手1人,中國人民大學“高校青年骨幹教師國內訪問學者”1人;教師中有民盟中央第十屆代表暨省政協委員1人,市政協委員1人,區人大代表1人。另外,聘請西安交大、西北大學、陝西師範大學兼職教授5人。
  陳少默先生紀念館政治與歷史係十分重視教學和科研工作。現有省級精品課程一門: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論(負責人何傢理教授);校級精品課程兩門:政治經濟學(負責人單福東教授),中國古代史(負責人項曉靜副教授);係級精品課程三門。有校級教學團隊一個;職業技能訓練團隊(負責人何傢理教授)教師共出版專著8部,合編教材和著作51部,發表論文357篇;主持教育部“十一五”規劃課題1項,陝西省重大理論問題課題1項,省教育科研項目11項,校級科研項目19項;獲陝西省人民政府優秀教學成果二等奬2項,陝西省人民政府第八屆哲學社會科學三等奬1項,教育廳人文社科三等奬2項。
  政治與歷史係十分重視師生愛心培養和學生的職業技能訓練工作。自1997年起,參與了安康市“希望工程捐資助學活動”,資助了8名失學兒童;2004年3月又建起“政史係誠信互助銀行”,捐資2.8萬元,資助係內貧睏大學生167名。常年開展“每人每周200個鋼筆字訓練”和“每人每周五分鐘帶板書口語訓練”活動,以培養學生未來的從業技能。近兩年學生就業率在87%以上,2008年被學校評為就業先進集體。
  體育係
  體育係創建於1999年,主要任務是培養面嚮21世紀,具有全面的體育基本知識、基本技術和基本技能,懂得教學規律,教學能力強,思想過硬,既能從事學校體育與健康的教學、訓練和競賽工作,又能從事學校體育科學研究、管理和社會體育指導工作的高級應用型體育人才。
  體育係現有 現有專任教師3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9人,講師13人,助教4人,外聘客座教授4人,碩士研究生4人(在讀1人),另有場地器材管理人員3人,國傢一級裁判21人。現設有體育理論、體育技能、公共體育三個教研室和學生體質健康測試中心。
  體育設施齊備:400米標準田徑場一塊、300米田徑場一塊、體育館一所,教學器材總價值達180多萬。
  體育係自創建以來,始終貫徹“嚴謹、求實”、為地方基礎教育服務的宗旨,將教學與科研緊密結合,以教學帶科研,以科研促教學。已在國傢級、省級期刊發表論文共186篇(核心期刊5篇),合編教材3部,參編教材4部。我係將不斷積纍教學經驗,不斷探索教學方法,不斷提高教學和科研水平,努力創建一支高水平的教學科研師資隊伍。
  我係承擔組織學校各種大型體育活動,為了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每學年組織的迎新籃球賽等體育競賽活動深受廣大學生的歡迎,先後多次組織教工和學生參加省市體育競賽並取得了良好的成績。
  為了推動群衆體育活動的開展,培養體育骨幹,實施全民健身計劃,充分利用高校師資和教學條件服務於地方體育事業,在安康市體育局和學校的領導下,我係成立了安康市體育項目等級裁判員 培訓基地、安康市籃球協會和足球協會。
  目前,體育係正在大膽探索辦學新思路。以求實創新、開拓進取,嚴謹治學、嚴格管理、敬業愛生、勤學文明為係風,以培養高素質的中學體育教師為己任,為地方基礎教育、全民建身運動,為體育事業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教育科學係
  教育科學係是安康學院係部級直屬教學單位。教育科學係現設有學前教育(本、專科)和初等教育(專科)兩個專業,初等教育專業又分為語文和社會、數學和科學、英語三個專業方向;另外教育科學係還承擔着全院學生教育學、心理學等教育類公共課程的教學以及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教育科學係下設:學前教育教研室,初等教育教研室,教育心理學教研室、基礎教育研究室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共有教師19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講師9人,助教4人,博士2人,具有碩士學歷 10人。我係教師近年來發表論文80餘篇,參與和主持國傢級、省級和學院級科研課題9項。此外,我係還從安康各中小學聘請了多名具有資深教學實踐經驗的優秀兼職教師。已基本形成了以副教授為學術帶頭人,中青年教師為主體,院外特聘教師為補充的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 由於所設專業的特殊性,係領導從一開始就非常註重與 幼兒園、小學這些基礎教育單位建立協作關係,現已與市政府幼兒園、漢濱區幼兒園 、市幼兒園、果園小學、培新小學、鼓樓小學、石堤小學等學校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教育科學係教師在各科教學中積極進行教學改革,註重理論聯繫實際,定期讓在校學生到合作單位見習,力求通過這種“學習+見習”的方式有效提高學生對所學理論的理解以及分析問題和解决問題的能力.係上還特別註重學生技能的培養,開設了舞蹈、音樂、書法、繪畫等課程,以便於學生畢業後能更好的應對基礎教育改革對小學教師提出的要求。
  近年來,教育科學係根據社會發展的要求不斷修訂和完善人才培養目標,構建了科學合理的課程體係和教學內容,設計創新的教學模式,因而保持着較高的教學質量。培養的各專業學生在校內舉行的各項技能大賽中表現突出,校外實習、見習過程中也深得合作單位好評。畢業生素質高,就業前景輝煌!
  未來我們教育科學係全體教師將繼續本着“嚴謹、求真、務實”的態度不斷開拓創新,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為社會培養優秀人才而不懈努力。
  經濟與管理係
  經濟與管理係主要培養經濟與管理類具備良好專業知識基礎和專業實踐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本、專科人才。現有信息管理與信息係統(本科)、旅遊管理(本科)、財務管理(本科)、會計學(本科)、會計、旅遊管理、經濟信息管理、市場開發與營銷、建築經濟管理(建築工程造價與建築財務方向)、國土資源管理等本科和專科專業,在校學生1500餘人,是安康學院辦學規模最大的二級教學單位。設有經濟學、財務與會計、信息管理與電子商務、旅遊管理、工程管理等教研室。 安康發展研究會企業研究分會、安康市企業經營管理人員職業資格認證培訓基地、勞動與社會保障部職業技能鑒定中心ERP工程師認證機構、安康市經濟與管理類國傢職業資格認證考試培訓基地、建築管理行業關鍵崗位人員執業資格認證安康考點、安康經紀人職業資格認證考試培訓中心、安康學院秦巴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研究中心等機構均設立在我係。
  我係有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其中教授、副教授、高級經濟師、高級會計師16人,講師、會計師、經濟師18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及在讀研究生42人,占教師總數的90%以上,他們既有紮實的理論基礎,又有豐富的實踐經驗。2000年以來,全係教師發表論文400餘篇,主持或參與各類科研課題40餘項。
  我係各專業根據人才培養目標,構建了科學合理的課程體係和教學內容,設計了創新的教學模式,保持着良好的教學質量。對本科生和專科生我係分別建立了“考研”和“專升本”支持係統,在陝西省普通高校在校生“專升本”考試中,一直保持優異成績,其中2000年和2001年連續兩年錄取率高達83.33%,是全省本專業錄取率的3.25倍,升本學生達本專業在校生64%以上。2006年至2008年在全省壓縮“專升本”招生指標的情況下,我係的錄取率仍超過50%。
  圖書館我係十分突出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和綜合素質的提高,建立了與理論教學相輔相承的實踐教學體係,現建有財務會計實驗室、信息管理實驗室、企業運營模擬實訓中心(企業運營實驗室和沙盤對抗實驗室)、工程管理實驗室、旅遊管理實驗室和校內外10余家實踐實訓基地。學生在校期間即可參加國傢專業技術等級和國傢職業資格認證,並獲得相應證書。在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方面,係上註重通過豐富多彩的科技和文體活動鍛煉學生的能力,通過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活動增加學生的社會認知和交往能力。
  我係高度註重學生就業工作,學生就業服務與指導工作經常化、制度化,效果十分顯著。1994年以來,畢業生一次就業率平均超過91%,畢業生以紮實的理論基礎、較強的專業實踐能力和良好的綜合素質,受到了用人單位的普遍歡迎和充分肯定。
  我係高度重視社會服務工作,依托高校雄厚的科技資源,面嚮政府和企業積極開展各類培訓和管理咨詢業務,在地方政府經濟發展戰略研究、産業發展研究、管理政策研究和企業財務與會計、內部控製、市場調研、管理規範、績效管理、薪酬管理、營銷企劃等方面的咨詢和培訓都取得了突出成績,産生了較大影響,逐步發展成為地方政府和企業的管理咨詢中心。
  我係積極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先後與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西安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長安大學建築工程學院和陝西師範大學國際商學院等建立了友好往來關係。同時,十分註重與地方政府有關部門和地方企事業單位建立良好的聯繫機製,為事業發展創造更好的環境。
  社會科學學部
  社會科學部是安康學院係部級直屬教學單位,是全院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主渠道,承擔着全院公共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工作。
  社會科學部下設三個教研室:(1)理論課教研室、(2)法學教研室、(3)思想品德課教研室。共有專任教師 12人,兼職教師 18 人,其中副教授 10人,講師 15人,助教5人,其中碩士 10 人。
  社會科學部在各科教學中積極進行教學改革,註重理論聯繫實際,承擔省廳級和校級科研資助項目4項,獲得陝西省人民政府優秀教學成果二等奬,被授予陝西省高校馬剋思主義理論課教學改革先進集體。
  社會科學部在做好教學工作的同時積極進行科學研究。歷年來參編教材 9 部,出版教學輔助書1 部,公開發表論文120餘篇,其中核心和權威期刊10 篇。
  在高質量完成課堂教學的同時,積極開拓多種渠道、多種形式的教書育人工作。在校廣播室開闢的《道德廣角》欄目已有8年時間,播出文章300餘篇,成為學院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重要窗口和陣地。與教務處、宣傳部共同舉辦"形勢與政策"講座,介紹國內外時事以及黨和國傢的大政方針。多次為業餘黨校授課,為入黨積極分子做各種輔導報告。與學院工會合作主辦法律援助咨詢中心,並由具有高級職稱、律師資格的教師開設《律師實務》選修課,吸引了大量的學生聽課。不定期對我院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狀況進行問捲調查並發表調查分析報告,給學院和各係開展學生工作提供參考。社科部全體教師將繼續努力奮鬥,力爭取得更大的成績!
  社會科學部有漢濱區人大代表1人,漢濱區法院人民陪審員3人。
  農學與生命科學學院
  農學與生命科學院是學校下設的首個二級學院。學院下設基礎生物、作物科學、園林工程、環境科學、應用生物六個教學部和一個實驗中心。為開發秦巴山區生物資源,發展主導産業,服務地方經濟,學院建有農業科技研發中心、農業特有工種職業技能鑒定站、安康市現代養豬技術研發中心和安康市茶葉質量檢測中心等四個科研及社會服務機構。陝西省蠶桑重點實驗室挂靠我院管理。目前,農學與生命科學院開設有農學、園林、生物科學三個本科專業和園林技術、環境規劃與管理、生物技術與應用、生物教育、畜牧獸醫、蠶桑等六個專科專業。農學與生命科學院現有教職工62人,其中研究員3人,教授1人,副教授26人,高級農藝師1人;博士3人,在讀博士3人,碩士27人,陝西省突擊貢獻專傢1人,陝西省“三五”人才1人,安康市和校級優秀教師5人。
  農學與生命科學院目前建有基礎化學、植物學、植物生理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動物學、人體解剖及生理學、植物組織培養、發酵、作物遺傳育種、作物栽培、植物保護、環境監測、畜牧獸醫、園林觀賞植物、園林計算機輔助設計、工程測量、工程製圖、茶葉評審等19個實驗室,陝西省蠶桑重點實驗室建有4個實驗室。所有23個實驗室共有大型精密儀器150多臺(套),儀器設備總價值610萬元。建有3個校內教學科研實訓基地,占地65畝。此外,在安康市漢濱區、漢陰縣、鎮坪縣、石泉縣、西安楊凌高新農業示範區建有7個校外教學科研實訓基地。
  校園晨讀農學與生命科學院廣大教師,長期堅持産、學、研相結合,積極為當地經濟建設服務,積極為“三農”服務。截止目前,共發表論文400餘篇,其中被SCI收錄3篇,國內外專業核心期刊發表50多篇。主編和參編教材、出版專著20多部,獲地廳級以上科技進步奬30多項,其中省部級科技進步奬9項。2007年農學與生命科學院“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被團省委授予先進集體榮譽稱號;崔鳴教授主持的《小麥條銹病綜合防控技術研究與推廣》獲得陝西省2007年農技推廣一等奬;紀昌中副教授完成的《女媧銀峰茗茶的研製與開發》獲陝西省2007年科技進步三等奬;權群學副教授作為科技物派員多年參與安康陽晨牧業科技公司的建設與管理,成績突出,2006年被省人事廳、省科技廳授予“優秀科技特派員”榮譽稱號;常權記、權群學副教授2008年被安康市科技局聘為月河農業科技園區建設工作首席專傢並參與陝西省“13115”重大科技攻關項目,主持 “設施農業”和“畜牧産業”兩個課題。目前,農學與生命科學院教師共承擔各類在研項目24項,其中,省級項目6項;承擔1門院級及5門係級精品課程建設工作。
  繼續教育學院
  繼續教育學院是安康學院下設的以成人學歷教育和各類繼續教育培訓為主的教學單位。教學辦公地址在安康學院西校區。繼續教育學院從八十年代初舉辦師訓函授教育至今,已有二十餘年辦學歷史,在成人繼續教育方面積纍了豐富的辦學經驗。近年來,與省內外多所重點或知名院校廣泛開展多種形式的聯合辦學,大大提升了辦學層次,開拓了專業領域,能滿足各行業有志於深造進修人士的學習要求。目前,繼續教育學院主要承擔各類成人學歷教育的招生、教學管理和各類繼續教育短期培訓工作。
  外國語言文學係
  外語係創建於1988年,現開設英語、日語、英語教育、旅遊英語4個本、專科專業。現有教職工56人,外籍教師3名,外聘教師3名。下設大學英語教學部和5個教研室,有學生近800人。係內擁有多媒體網絡教室、語言實驗室6個,外語調頻廣播電臺1個,英語資料室藏有中、外文圖書、報刊及電子音像資料10000餘册。教師承擔省、廳級科研課題和院級科研項目10餘項,公開發表科研論文近200篇,其中核心刊物20餘篇,參編教材5套。本係在第二課堂和技能訓練上具有一定的特色,有多名學生在CCTV全國大學生英語演講比賽和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中獲奬。畢業生的一次性就業率近年來一直保持在90%以上。
  1.英語
  本科專業學製四年
  培養目標:培養瞭解中西文化、具有紮實的英語語言基礎、熟練的英語應用能力和現代教育觀念,能在教育、文化、外事、外貿、旅遊等部門從事教學、在翻譯和涉外接待方面有較強能力的寬口徑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綜合英語、高級英語、聽力、口語、閱讀、語音學、語法、英語寫作、翻譯理論與實踐、西方文化、英語教學論、英語語言學、英美文學選讀、商務英語等。
  2.日語
  本科專業學製四年
  培養目標:培養瞭解中日文化、具有紮實的日語語言基礎,能在外事、外企、旅遊、文化教育等部門從事翻譯、研究、教學、管理工作的日語人才。
  主要課程:基礎日語、高級日語、日語聽力、口語、日語口譯、日語泛讀、日語寫作、翻譯、日本概況、日本文學史及選讀、日本詩歌欣賞、日本社會文化、古典日語、第二外語(英語)等。
  3.英語教育
  專科專業學製三年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現代教育觀念,既能從事初級中學英語教學,又能服務於地方經濟發展所需的翻譯、文秘和涉外交流等工作的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綜合英語、聽說、口語、閱讀、實用語音、語法基礎、英美概況、寫作基礎、翻譯基礎、英語教學論、教師口語、現代教育技術等。
  4.旅遊英語
  專科專業學製三年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紮實的旅遊與涉外商務知識、英語語言基本知識和應用技能,能在旅遊、涉外、文秘等行業從事導遊、文秘、商務工作的高等級應用型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旅遊學概論、旅遊經濟學、旅遊文化、綜合英語、英語閱讀、英語語法、實用英語寫作、中國旅遊地理、導遊英語、飯店英語、視聽說、口譯、陝西導遊、涉外禮儀、導遊業務、旅遊政策與法規等。
  藝術係
  藝術係創建於1996年,現有美術學、音樂學、藝術設計、美術教育等4個本專科專業。現有專職教師25人,教授、副教授4人,講師9人,碩士研究生3人。依托綜合學院深厚的人文學科優勢,采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努力培養基礎紮實、知識面寬、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藝術人才。藝術係有專業設計工作室、專業琴房、演奏排練廳、音響視聽室和多媒體教室等完善的教學設施;有穩定的專業實訓、教育實習及採風(寫生)基地。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舉辦講座、畫展、音樂會、研討會等各種形式的活動,促進學和教的共同提高;通過教師授課與專業實踐相結合的方式,使學生的專業素質得以迅速提高,讓學生所學專業與社會需求緊密結合。
  專業介紹
  1.美術學
  本科專業,學製四年。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美術學的基本理論、熟練掌握美術學的基本知識技能,能夠在教學單位、文化藝術單位、傳播媒體經營單位、設計公司從事美術教學、藝術創作和藝術實踐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本專業分美術教育和藝術設計兩個培養方向。學生在一、二年級進行基礎課程學習,三、四年級分專業方向進行主修課程學習,為學生以後的專業發展打下紮實基礎。
  主要課程:
  美術教育方向:美術概論、中外美術史、教育心理學、美術教育學(含美術教育原理和美術教學論)、繪畫(素描、色彩、中國畫、油畫)、設計基礎、書法、數碼設計等。
  藝術設計方向:設計學概論、色彩學、中外設計史、企業形象設計、商業攝影、網頁設計、數碼設計等。
  2.音樂學
  本科專業,學製四年。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紮實的音樂基礎理論知識和運用能力,有較強的聲樂演唱、器樂演奏、舞蹈創編能力,能在教育、文化藝術團體、廣播電視媒體、大中型企業等機構從事教學、表演、創作及研究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本專業分音樂教育、聲樂表演、鋼琴演奏、舞蹈四個培養方向,學生在一、二年級進行基礎課程學習,三、四年級分專業方向進行主修課程學習,為學生以後的專業發展打下紮實基礎。
  主要課程:聲樂、器樂、舞蹈、視唱練耳、基本樂理、和聲學、麯式與作品分析、民族音樂概論、中外音樂史、合唱與指揮、音樂教育理論、音樂美學等。
  3.藝術設計
  專科專業,學製三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以市場需求為導嚮,培養具有較強藝術思維能力和設計技能,能在藝術設計領域,從事廣告設計、包裝設計、展示設計、企業形象設計、多媒體設計及相鄰專業設計工作的應用型人才。教學上依托現代科技手段,強調藝術與技術的結合,使用高配置的電腦和相關優良設備進行教學。
  主要課程:中外設計史、藝術概論、設計素描、裝飾色彩、三大構成、平面設計、數碼設計、網頁設計、商業攝影等。
  4.美術教育
  專科專業,學製三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以社會需求為導嚮,培養具有較高藝術素質,既能胜任中學美術教育,又能從事藝術設計及群衆文化藝術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中外美術史、美術概論、素描、色彩、書法、中國畫(山水、花鳥、人物)、油畫(風景、肖像、人體)、工藝設計(三大構成、裝飾畫、包裝設計、企業形象設計、數碼設計)等。
蠶桑重點實驗室
  陝西省蠶桑重點實驗室是安康學院建設的第一個省級重點實驗室,也是西北地區高校唯一的省級蠶桑重點實驗室。
  實驗室現有專職研究人員26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2人,講師7人、實驗技術人員2人。研究隊伍中有陝西省突出貢獻專傢3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傢3人。聘請中國工程院院士嚮仲懷教授為學術顧問,聘請西南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有關方面專傢為兼職教授。
  蠶桑實驗室建有分子生物學實驗室、遺傳資源學實驗室、生理生化實驗室、病害機理實驗室、蠶業信息實驗室和科研試驗基地。有高效液相色譜分析儀、氨基酸自動分析儀、快速PCR係統、DNA測序儀、凝膠成像係統、高速冷凍離心機、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酶聯免疫監測儀等多臺大型試驗儀器設備。
  科研試驗基地位於漢濱區恆口鎮,目前已收集國內外桑樹品種400餘份,傢蠶品種20餘份,野桑蠶試驗材料21份,野生桑試驗材料15份,為開展蠶桑科學研究奠定了堅實基礎。
  蠶桑重點實驗室主演開展蠶桑野生資源開發利用、現代蠶桑生産技術創新、蠶業信息等方面的研究。同時,按照“開放、流動、聯合、競爭”的管理運行機製,吸引國內外蠶桑科研專傢進入重點實驗室開展合作研究,鼓勵學院內相關學科專業技術人員參與蠶桑科學研究。目前承擔省級課題4項,市廳級課題4項、院內科研專項4項。
  近幾年來,先後獲得陝西省科技進步二等奬2項、科技進步三等奬5項;獲安康市科技進步特等奬1項、科技進步一等奬7項、科技進步二等奬2項。
  蠶桑重點實驗室以創建特色優勢學科、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為宗旨,加強與政府、企業的合作,逐步構建以大學為核心的新型蠶桑産業技術研發推廣體係和産、學、研相結合的科技成果轉化服務體係。目前正在石泉、平利等縣蠶桑生産主産區建設院外蠶桑教學科研試驗基地。
包含詞
安康學院論壇